生产加捻的纱线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80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加捻的纱线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捻线或加捻的纱线一般是用多道工序的方法来生产的,已知的方法和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单独的步骤或单独的特征1.从粗纱原料中把粗纱通过牵伸机构输送到环锭纺纱锭子,其中,单纱被卷绕在筒管上,这种纱线卷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管纱,它在第二道工序的络筒机上被再绕成交叉卷绕筒子。在第三道工序中两个或更多的交叉卷绕筒子在一并线机上进行卷绕,然后并线的交叉卷绕筒子在第四道工序例如倍捻机上制成加工完毕的捻线。
在第三道工序省略的情况下,倍捻机也能直接把络筒机的两个交叉卷绕筒子制成加工完毕的捻线。
2.按照自由端纺纱法来生产单纱,并在筒管上卷绕成交叉卷绕筒子。在个别情况下也可把两个或更多的这种交叉卷绕筒子在随后的工序中在并线机上再绕成并线交叉筒子,然后把交叉卷绕筒子或以两倍、或在并线交叉筒子的情况下作为单独的筒子在倍捻锭子上进行加捻。
3.在企图把纺纱、络筒、捻线三道工序共同合并成一道连续的工序的情况下,可把事先在普通的环锭纺纱锭子上生产的管纱插在一空心锭子上。来自一粗纱原料,例如粗纱架的粗纱经过一般的牵伸机构后同事先插在空心锭子上的管纱的单纱一起穿入锭子空心轴。管纱上的单纱在锭子旋转过程中被退绕,并同牵伸后的粗纱一起穿过空心锭子引到一卷绕装置或一个络筒部位,如《密利安纺织报告》(Melliand-Textilberichte)1966年第12期中第1354~p.1355页上的“一种新的纺纱捻线机”一文所述。
4.根据DE3148874A1可知还有一种具有牵伸机构和卷绕锭子的机器。这里来自牵伸机构的纱线通过空心锭子的轴,必要时可藉加捻器通过输出罗拉而引导到卷绕装置。空心锭子必须以特殊方式来配备管纱或平行卷绕的筒子。此管子或筒子的纱线与上述按第1和第2项的纱线卷装不能相比,它仅包括管纱卷绕的卷绕种类或平行卷绕的有边筒子,但并非在细纱机上而是在相应的络筒机上生产的。管纱卷装的纱线原料大多是长丝纱。通过空心锭子按给定方向的旋转和适当调整的牵伸机构、输出罗拉与卷绕装置的速度关系可以获得包缠花式纱。
虽然在第3项所涉及的方法中提出了把纺纱、捻线和卷绕三道工序合并成一道单独的连续工序,但出于上述的理由,所提出的要求显然是并不完全合理的,因为它总是需要在第一道工序中例如藉一普通的环锭细纱机来生产单纱,并在环锭细纱机上卷绕成管纱。然后才在第3项所述的方法中同经过牵伸后的粗纱一起进行加捻。因此在环锭细纱机上生产的管纱必须在几乎具有相同工作方式和功能的机器之间来回搬运,特别是一方面要把管纱,另一方面又要把空筒进行取走和重新插放,这需要相当可观的操作费用。尤其是在自动的或自动化的工艺流程中将导致很高的费用来实现自动化。
5.在DE4235433A1中描述了一种用以生产加捻纱线的方法,其中第一步把从粗纱原料拉出的并通过牵伸机构送出的粗纱以环锭纺纱法进行纺纱,然后在空心锭子上永久设置的导纱器卷绕在一纱线卷装上。在第二步中,纺纱过程被中断并把刚才卷绕在纱线卷装上的单纱在形成气圈的情况下再次从纱线卷装上拉出,并同另外从粗纱原料中拉出的、经过牵伸机构牵伸的粗纱一起穿过空心锭子的空心轴而引到卷绕装置上,这里空心锭子的转速取决于卷骁装置中摩擦辊的输出速度,它是这样来设定的,就是使单纱的捻度重新进行解捻。
一种基本上同类型的方法可从US3425209中获知。
在此方法中,加捻步骤是以一具有纺纱加捻的纱缕同另一作为粗纱运行的纱缕来实现的。
如果带有纺纱加捻的纱缕以纺纱方向相反而完全解捻并同来自牵伸机构的粗纱一同在空心轴中捻合的话,便能用此方法在两根纱缕中生产出均匀的捻线。在此工作步骤中由粗纱所产生的纱缕并不能获得捻度,如果要求像从一均衡捻线所期待的那样使两根纱缕具有相同的捻度的话,则总是可以只须如此实施即可,即只要使给予纱线卷装的单纱的纺纱捻度在第二道工序中,也就是在加捻过程中重新完全解捻即可。利用这种方法不可能生产出不完全补偿纺纱捻度的捻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联合的纺纱捻线方法和相应的设备,藉助它能够在一加工完毕的捻线中一方面在单独纱缕或单独纱线之间获得各种任意的捻度水准,另一方面获得捻线捻度。而大多数情况下普遍使用的是具有这样一种特征的捻线,也就是说具有不完全补偿的纺纱捻度的捻线。
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在第一道工序中两根从粗纱原料拉出的、并通过牵伸机构所引导的粗纱各自独立分开地按环锭纺纱方法进行纺纱,并通过一上一下设置的空心锭子上方永久设置的导纱器而卷绕成单纱卷装,然后在紧接着的第二道工序中把事先在单纱卷装上卷绕的单纱各在形成气圈的情况下从单纱卷装重新拉出,并穿过各空心锭子的空心轴,在通过上部空心锭子后的单纱也同时穿过下部空心锭子,然后一起被引到设在下部空心锭子下方的一个卷绕装置上,这里空心锭子的转速取决于卷绕装置的牵拉速度,它是这样来设定的,使两根单纱的捻度至少部分地被重新解捻。
上述发明的核心构思基本上在于在熟知的环锭纺纱装置上装备上熟知的空心锭子,而且每两个这样的环锭纺纱装置是一个设置在一个之上,从而这两个环锭纺纱装置中按环锭纺纱法所生产的两根单纱随后在锭子旋转时而形成气圈的情况下同时穿过空心轴而抽出,并在空心锭子的下面卷绕成一捻线的交叉卷绕筒子。一方面在纺纱过程中通过相应的锭子转速的适应和调准,另一方面在紧接着的加捻过程中把捻线卷绕的速度计算进去,就可以一方面在单独的单纱之间得到不同的加捻比例,另一方面可获得加工完毕后的捻线的捻度。譬如这两个上下设置的锭子将以不同的转速来驱动。
用以构成单纱的纱线卷装所需的装置,例如锭子传动元件、钢领板、钢领、钢丝圈、以及所连接的牵伸机构等相应于环锭细纱机的一般元件,这里钢领板的移动像通常一样是集中控制的,以便生产所需的纱线卷装。
对于紧接着的加捻过程而言,钢领板的移动将被中断。在各由两个一上一下设置的空心锭子所组成的每一对空心轴的下方设置卷绕装置,如在倍捻机中所熟知的那样,以构成捻线的交叉卷绕筒子或类似的结构。在加捻过程中,事先在单纱纱线卷装上卷绕的单纱在第二道工序中在形成气圈的情况下重新从纱线卷装上退绕,并经过两个空心锭子的空心轴而引到卷绕装置。卷绕装置的摩擦辊其工作取决于锭子的转速,它以这样的速度(牵拉速度)而运行,使单根单纱的捻度或完全解捻或部分地解捻。
下面按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意表示在第一道工序的纺纱过程中的两个一上一下设置的具有空心锭子的环锭纺纱装置以及其后面所连接的纱线卷绕装置。
图2示意表示在实现第二道工序的捻线过程中的同一装置。
按照图1,有一上一下地设置的两个仅局部表示的环锭细纱机1或1′,每一环锭细纱机包括一锭轨2或2′,用来支承空心锭子3或3′,在图中对每一环锭细纱机仅各图示一个空心锭子。各个空心锭子3或3′包括一锭子空心轴4或4′和驱动锭盘5或5′,围绕在锭盘上有一锭子传动皮带6或6′,它通过换向轮和/或张紧轮7或7′和一驱动盘8或8′而运行。各驱动盘固定在一中心传动轴9或9′上。能沿着双向箭头f1或f1′上下移动的、在图中未表示的钢领板上所固定的钢领座10或10′上装有纺纱钢领11或11′,其上带有环锭细纱机中常用的钢丝圈12或12′。
每一空心锭子3或3′设有一装在筒子架上的粗纱卷装,例如粗纱管纱13或13′或给纱管纱,即表示一种粗纱备料。来自此粗纱管纱13或13′的粗纱a或a′被运行中的空心锭子3或3′拉出,并经过一般的牵伸机构14或14′进行牵伸,然后在通过一设在锭子空心轴延伸线上的导纱器15或15′之后随着纺纱钢领11或11′的上下移动而加捻,并卷绕在单纱卷装16或16′上。
在下部空心锭子3′的下方设有一卷绕装置17,它包括一个用以支持筒管的筒管架18、一个通过轴19而驱动的驱动辊20和一个横动导纱器21,如同在倍捻锭子中的卷绕装置一样是公知的。横动导纱器21是通过一横动杆22以双箭头f2(见图2)的方向而来回驱动的。
当通过第一道纺纱过程而卷绕成单纱卷装16或16′之后,纺纱过程就中断,此时按图2,钢领座10或10′的驱动便停止。于是事先在单纱卷装16或16′所卷绕的单纱b或b′在第二道工序中从纱线卷装16或16′上在形成气圈的情况下而拉出,这里从上部单纱卷装16所拉出的单纱b先穿过空心锭子3,然后同从下部单纱卷装16′所引出的单纱b′一起穿过下部空心锭子3′,然后两根纱紧接着作为捻线c卷绕到由传动辊20所驱动的交叉卷绕筒子24上。空心锭子3或3′是由作用在每一锭盘5或5′上的传动皮带6或6′来驱动的,其速度根据卷绕装置17的牵拉速度来设定,使单纱b或b′在纺纱过程中所给予的捻度或完全被解捻或部分地解捻。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法在于在环锭纺纱装置上实施纺纱的过程中利用了一个设在空心锭子上的永久安装的导纱器以构成单纱卷装16或16′,在紧接着的加捻过程中单纱又被从这些卷装拉出,并通过被驱动而旋转的空心锭子的空心轴而引到一卷绕装置。用此方法能取消那种通常所需的由环锭纺纱装置所生产的单纱卷装到单独的捻线装置去的运输,另外也不需要在单纱卷装从环锭纺纱装置的一般锭子上取走以后用空筒管来更新这些锭子的装备。
每两对相邻设置的空心锭子各由两个一上一下设置的空心锭子组成,它们设置一个共同的卷绕装置,它基本上设置在两对空心锭子下方的中心处。加工完毕的捻线交替地从每两个上下设置的锭子引到卷绕装置。因此实际上能做到捻线卷绕的连续过程。它也能以简单的和技术上熟知的方法来实现有关的穿纱、导纱和并捻,例如通过打结或捻接。与此相应的还有每两个相邻设置的空心锭子各设置一个粗纱卷装。
权利要求
1.生产加捻纱线的方法,其中在第一道工序中两根从粗纱原料拉出的、并通过牵伸机构所引导的粗纱(a、a′)各自独立分开地按环锭纺纱方法进行纺纱,并通过一上一下设置的空心锭子(3、3′)上方永久设置的导纱器而卷绕成单纱卷装(16、16′),然后在紧接着的第二道工序中把事先在单纱卷装上卷绕的单纱(b、b′)各在形成气圈的情况下从单纱卷装重新拉出,并穿过各空心锭子的空心轴(4、4′),在通过上部空心锭子后的单纱也同时穿过下部空心锭子,然后一起被引到设在下部空心锭子下方的一个卷绕装置(17)上,这里空心锭子的转速取决于卷绕装置的牵拉速度,它是这样来设定的,使两根单纱的捻度至少部分地被重新解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纺纱过程一结束,单纱就从粗纱分离而牵引穿过空心锭子而输送到卷绕装置。
3.用以生产加捻纱线的装置,各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两个环锭纺纱装置,而环锭纺纱装置具有在上下设置的锭轨(2、2′)上安装的、并带有永久设置的导纱器的空心锭子(3、3′)以及一设在两个空心锭子(3、3′)下方的卷绕装置(17)。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空心锭子(3、3′)穿过锭轨并各具有一由传动皮带(10、10′)驱动的锭盘(5、5′),每一空心锭子设有一能上下移动的钢领(11、11′),其上装有钢丝圈(12、12′);每一空心锭子前联接着环锭纺纱装置中通常的牵伸机构(14、14′)。
5.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对相邻设置的空心锭子各由两个一上一下设置的空心锭子(3、3′)组成,并设有一共同的卷绕装置(17),它基本上设在两对空心锭子下方的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对空心锭子设有一共同的牵伸机构和相应的粗纱原料。
全文摘要
在一用以生产加捻纱线的方法和装置中,在第一道工序中两根从粗纱原料拉出并通过牵伸机构引导的粗纱各自独立分开地按照环锭纺纱方法进行纺纱,并通过在一上一下地设置的空心锭子(3、3′)上方永久安装的导纱器而卷绕成两个单纱卷装(16、16′),在紧接着的第二道工序中,先前卷绕在单纱卷装上的单纱各在形成气圈的情况下从单纱卷装重新拉出,并穿过各自空心锭子的空心轴(4、4′),而且通过上部空心锭子的单纱也同时穿过下部空心锭子,并一起引到设在下部空心锭子(3′)下方的卷绕装置(17)上。
文档编号D01H7/02GK1122851SQ9511533
公开日1996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3日
发明者J·卡尔曼 申请人:帕利特克斯计划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