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染纱线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2149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环染纱线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环染纱线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7月18日,申请号为201310301609.8,发明名称为短纤维环染纱线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纱线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环染纱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3]夏季温度较高,人体通过代谢过程(如大量出汗)难以维持体温的平衡。除了开空调、吹电风扇达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外,合理的选择服装面料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如穿着具有优异的透气性、吸湿性面料,能显著减少人体从环境中得到的热量。此外,由于白色或浅色面料吸收太阳辐射较深色面料低,所以穿着白色或浅色面料对体温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0004]由于白色或浅色面料不够显眼,所以部分消费者宁愿承受较高温度,也要选择颜色较深的服装。所以,开发一种具有中深色外观,同时又不至于由于吸热过多而导致体表温度升高的面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可以在染色过程中使纺织品表面着色,而纱线内部不着色。纱线外层纤维染色,而内层纤维不染色的现象称为环染,也称为“白芯”。目前,实现纺织品表面着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控制染色温度、时间等因素使染料仅在纱线表面着色,这种方法要求染料对纤维的直接性和初染率高,从而容易造成染色不匀,而且染色条件难以控制,“白芯”效果不显著;其次是在染色之前,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使染料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在纤维表面着色固着,这种处理方法首先要求改性剂在纤维表面处理均匀,而且必须仅在纤维表面改性,否则容易出现染色不匀和“白芯”效果不显著的现象,而且工序多,化学助剂与能源消耗及污水排放量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染纱线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染化料助剂与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制备的纱线环染效果显著,可根据不同要求调整“芯层”与“皮层”之间的比例,其可调范围为1:1~9。制得的纱线外层纤维染色,而内层纤维不染色,不会吸热过多而导致体表温度升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环染纱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散纤维进行去杂脱色处理,所述去杂脱色处理工艺条件为:在散纤维染色机内依次加入按纤维重量百分计的渗透剂0.5-2%,过氧化氢3~15%、氢氧化钠5~20%、过氧化氢稳定剂3~4%,重量浴比1: (8~20),以0.5-2 °C /min升至80~100°C,保温60~180min ;步骤b:对步骤a中经过去杂脱色处理的散纤维进行着色加工;步骤c:将步骤a中经过去杂脱色处理的纤维纺制成无色细纱线;步骤d:将步骤b处理的着色纤维纺制成有色粗纱条;步骤e:将步骤d纺制的有色粗纱条包覆在步骤c纺制的无色细纱线外围,制成环染纱线。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去杂脱色处理工艺条件为:在散纤维染色机内依次加入按纤维重量百分计的渗透剂0.5~2%、去油灵2~3%,重量浴比1: (8~20),以0.5-2°C /min升至 70~90°C,保温 45~90min。
[0008]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I)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2)本发明化学加工步骤少,染化料助剂及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3)本发明制备的环染纱线所选用的纤维可选择性广;4)本发明制备的环染纱线环染效果显著;5)本发明制备的环染纱线“芯层”与“皮层”两者比例具有可控性,其比值可调范围为1:1~9。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纺制一种纱支为35S的“芯层”和“皮层”均为棉纤维的白芯环染纱线,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散纤维进行去杂脱色处理:在散纤维染色机内依次加入按纤维重量百分计的渗透剂1%、过氧化氢8%、氢氧化钠10%、过氧化氢稳定剂CBI 3%,重量浴比1:10,以
1.5°C /min 升至 95°C,保温 180min。
[0011]步骤b:散纤维着色加工:采用常规的活性染料染色方法对步骤a去杂脱色处理的棉纤维进行着色加工;
步骤c:未着色纤维纺制细纱线:将步骤a去杂脱色处理的棉纤维纺制成80s的细纱线;
步骤d:纺制有色粗纱条:将步骤b处理的着色棉纤维纺成粗纱条;
步骤e:纺制“白芯”环染纱线:将步骤e纺制的有色粗纱条包覆在步骤c纺成无色细纱线外围,制成具有“白芯”效果的环染纱线,纱线支数为35s。
[0012]实施例2
纺制一种纱支为20s的“芯层”为粘胶纤维,“皮层”均为棉纤维的白芯环染纱线,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散纤维去杂脱色处理。棉纤维处理工艺为:在散纤维染色机内依次加入按纤维重量百分计的渗透剂1.5%、过氧化氢10%、氢氧化钠12%、过氧化氢稳定剂CBI 4%,重量浴比1:10,以 1.50C /min 升至 95°C,保温 120min。
[0013]粘胶纤维处理工艺为:在散纤维染色机内依次加入按纤维重量百分计的渗透剂1%、去油灵3%,重量浴比I:15,以20C /min升至90°C,保温45min。
[0014]步骤b:散纤维着色加工:采用常规的活性染料染色方法对步骤a去杂脱色处理的棉纤维进行着色加工;
步骤c:未着色纤维纺制细纱线:将步骤a去杂脱色处理的粘胶纤维纺制成70s的细纱线; 步骤d:纺制有色粗纱条:将步骤b处理的着色棉纤维纺成粗纱条;
步骤e:纺制“白芯”环染纱线:将步骤d纺制的有色棉纤维粗纱条包覆在步骤c纺成无色粘胶细纱线外围,制成具有“白芯”效果的环染纱线,纱线支数为20s。
[0015]实施例3
纺制一种纱支为30s的“芯层”为涤纶短纤维,“皮层”均为棉纤维的白芯环染纱线,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散纤维去杂脱色处理。
[0016]棉纤维处理工艺为:在散纤维染色机内依次加入按纤维重量百分计的渗透剂
1.5%、过氧化氢8%、氢氧化钠12%、过氧化氢稳定剂CBI 4%,重量浴比1: 15,以1.5°C /min升至 95°C,保温 120min。
[0017]涤纶纤维处理工艺为:在散纤维染色机内依次加入按纤维重量百分计的渗透剂1%、去油灵2%,重量浴比I:10,以1.50C /min升至80°C,保温60min。
[0018]步骤b:散纤维着色加工:采用常规的活性染料染色方法对步骤a去杂脱色处理的棉纤维进行着色加工;
步骤c:未着色纤维纺制细纱线:将步骤a去杂脱色处理的涤纶纤维纺制成70s的细纱线;
步骤d:纺制有色粗纱条:将步骤b处理的着色棉纤维纺成粗纱条;
步骤e:纺制“白芯”环染纱线:将步骤d纺制的有色棉纤维粗纱条包覆在步骤c纺成无色涤纶细纱线外围,制成具有“白芯”效果的环染纱线,纱线支数为20s。
[0019]本发明制得的纱线“白芯”效果显著,对体温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I)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2)本发明化学加工步骤少,染化料助剂及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3)本发明制备的环染纱线所选用的纤维可选择性广;4)本发明制备的环染纱线环染效果显著;5)本发明制备的环染纱线“芯层”与“皮层”两者比例具有可控性,其比值可调范围为1:1?9 ο
[0020]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环染纱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散纤维进行去杂脱色处理,所述去杂脱色处理工艺条件为:在散纤维染色机内依次加入按纤维重量百分计的渗透剂0.5~2%、过氧化氢3~15%、氢氧化钠5~20%、过氧化氢稳定剂3~4%,重量浴比I: (8-20),以0.5-20C /min升至80?100。。,保温60~180min ;步骤b:对步骤a中经过去杂脱色处理的散纤维进行着色加工; 步骤c:将步骤a中经过去杂脱色处理的纤维纺制成无色细纱线; 步骤d:将步骤b处理的着色纤维纺制成有色粗纱条; 步骤e:将步骤d纺制的有色粗纱条包覆在步骤c纺制的无色细纱线外围,制成环染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染纱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去杂脱色处理工艺条件还可替换为:在散纤维染色机内依次加入按纤维重量百分计的渗透剂0.5-2%,去油灵 2~3%,重量浴比 I: (8-20),以 0.5-20C /min 升至 70~90°C,保温 45~90min。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纱线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环染纱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散纤维去杂脱色处理;2)散纤维着色加工;3)未着色纤维纺制成细纱线;4)纺制有色粗纱条;(5)纺制“白芯”环染纱线。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染化料助剂及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制备环染纱线纤维选择性大,制成的纱线环染效果显著,而且“皮层”与“芯层”两者之间的比例具有可调控性。
【IPC分类】D02G3/36, D06B3/02, D06L3/02, D02G3/34, D06L3/00
【公开号】CN105040221
【申请号】CN201510476081
【发明人】王维明, 虞波, 钱红飞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3年7月18日
【公告号】CN103361810A, CN103361810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