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晾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88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物晾干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晾干架,是用于将清洗过衣物等在有限的空间内予以晾干。
现有技术包括有各种衣物晾干架,其为以清洗过的衣物,尤其是以尿布,内衣裤类,毛巾等的小物品为对象,将其在有限的空间内一同晾干为目的。在该种衣物晾干架当中,有一种在其一面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吊具的基体的周缘部,安装有以该基体为中心而以放射状扩开的多条晾干用臂杆。
该衣物晾干架用于藉前述吊具而将前述的一面作为上面而悬吊于如衣物晾干用竹杆等悬吊物上,将清洗过的衣物等挂在各晾干用臂杆。在该使用状态下,挂在各晾干用臂杆的衣物可容纳于以基体为中心,且以各晾干臂杆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形空间内的同时,在该臂杆相互之间可确保适当的间隔,不会阻碍各臂杆之间的通风,不会使干燥效率恶化,具有许多优点。
再者,该种衣物晾干架将各晾干用臂杆的基端部轴装于基体上,不使用时即将各晾干用臂杆在各自的枢轴周围回转,予以折叠成为使各晾干用臂杆的前端侧集中于基体的中心以便容易收纳,而且,在各晾干用臂杆的前端部具有与其一体的夹具,以便将挂在各晾干用臂杆的欲晾干衣物类可夹压固定在各夹具之间,以防止其在使用中被风吹动或脱落。
然而,在上述的衣物晾干架中,挂在各晾干用臂杆的衣物等通常以设在各晾干用臂杆的夹具,或另行准备的夹子等的夹压固定以防止其在使用中移动或脱落,晾干后收回衣物时,需要解除各晾干用臂杆上前述夹具的夹压状态,存在有收回作业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晾干架,其在基体周围以放射状扩开的多条衣物晾干用臂杆上,实现可容易地解除夹具的固定状态,以消除收回晾干衣物作业时的麻烦。
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包括有基体,在其一面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吊具以便以该面向上的状态而悬吊于悬吊对象物;多条衣物晾干用臂杆,其各基端部轴装于该基体周缘部,而各前端为依分别在枢轴周围的回转而扩开成为放射状而分别可挂住欲晾干的衣物;夹具,配置于各晾干用臂杆的前端部,在前述晾干用臂杆之间夹压固定前述欲晾干的衣物;限制装置,锁定于前述晾干用臂杆的扩开方向的回转而限制前述夹具成为夹压状态,且锁定于前述晾干用臂杆的逆方向回转而解除该限制。
在本发明中,在扩开多支晾干用臂杆的使用状态中用以夹压固定欲晾干物品而设在各晾干用臂杆的夹具为,由于为折叠而使各晾干用臂杆向相反于扩开的方向回转锁定的限制装置的动作而可解除前述夹压,因此,收回作业时,仅将各晾干用臂杆予以折叠操纵即可容易地卸下挂在各晾干用臂杆的晾干物品而收回。
在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中,前述限制装置为,将其基端分别轴装于前述基体周缘部的前述晾干用臂杆轴装部下方的位置,前端侧分别插通支持于形成在各晾干用臂杆前端部的导向部,并具有将呈U字形的各夹具的一端分别轴装于各前端的辅助臂杆,该辅助臂杆为,伴随着前述晾杆用臂杆的回转,在与前述晾干用臂杆同一平面内回转的同时实行进退动作,向扩开方向回转时,将前述夹具拉进前述导向部内,使该夹具的另一端弹性压接于晾干用臂杆的前端部上面而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逆向回转时,将前述夹具推出前述导向部,以解除前述限制。
在本发明中,前述限制装置由辅助臂杆构成;而该辅助臂杆的基端轴装于基体的周缘部,其前端侧插通支持于设在各晾干用臂杆前端的导向部,其前端轴装呈U字形的夹具的一端。
前述辅助臂杆随着各晾干用臂杆的回转而回转,扩开方向回转时即被拉进前述导向部内,而逆向回转时即从导向部推出。安装在各辅助臂杆前端的U字形夹具限制为,由于前述拉进动作,其一侧被拉进导向部的同时回转,使另一侧的边弹性压接于各个晾干用臂杆上面,将挂在各个晾干用臂杆上的欲晾干物品插入于该各晾干用臂杆与夹具之间而夹压固定。该夹具在辅助臂杆沿着导向部而推出时离开各晾干用臂杆,成为可在该辅助臂杆前端自由回转的状态,不阻碍卸下挂在各晾干用臂杆上的晾干物品的作业。
在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中,前述基体具有操纵装置,以便将部分或全部的前述晾干用臂杆予以总体扩开的同时,限制于扩开状态。
在本发明中,操纵设在基体的操纵装置即可一次扩开部分或全部的晾干用臂杆,且可限制在扩开状态,可容易成为使用状态而不必个别实行各晾干用臂杆的扩开操纵。另一方面,也可使部分的晾干用臂杆朝扩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朝折叠方向回转,并同时解除各个夹具的夹压固定,而可将吊挂于多支晾干用臂杆的衣物一起收回来。通过并用后述的设置于晾干用臂杆的前端的遮盖部,则可随折叠操作的进行的同时使吊挂于晾干用臂杆上的晾干衣物落下来,以将晾干衣物一起收回来。
在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中,前述的晾干用臂杆为,在基体的内侧具有向各个轴装位置的另一侧延长的延长部,前述操纵装置具有贯穿前述基体上部而向内侧延长的推拉杆,及固定设在该推拉杆的内侧的延长末端而挡接于排列在前述基体内侧的各晾干用臂杆延长部的推压块,推压操纵前述推拉杆,通过前述推压块而将前述延长部向下方推压而使前述各晾干用臂杆向上扩开,在一定的扩开位置前述推压块嵌入在各延长部的前端部之间,通过各前端与前述推压块周面之间的摩擦而实现前述限制。
在本发明中,构成操纵装置的方法为,在贯穿基体的上部而向内侧延长的推拉杆的延长末端固定推压块,将该推压块挡接于向各个轴装位置的相反侧延长而在基体的内侧周向排列的晾干用臂杆的延长部,简单地构成操纵装置。
扩开晾干用臂杆的操纵是通过压入推拉杆,用推压块向下按压各晾干用臂杆的延长部,当该压入到达所定的位置时,推压块进入延长部的前端间,成为由推压块的周面压接该前端的状态,以限制相反于扩开方向的回转。
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还具有安装在前述基体的周缘部,从上方弹性压接于扩开的晾干用臂杆上面的第二夹具。
在本发明中,将扩开状态下弹性压接于各晾用臂杆的第二夹具配置于各晾干用臂杆的基端侧,在基端侧与前端侧的两处可夹压固定欲晾干物品,更有效防止使用时的衣物脱落。
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还包括,在前述晾干用臂杆前端部具备几乎覆盖前述辅助臂杆的进退动作范围的整个区域、且从两侧包覆前述夹具的轴装部附近的遮盖部。
在本发明中,伴随着晾干用臂杆的回转的前述夹具的回转,由于其轴装部附近是通过前述晾干用臂杆前端的遮盖部而形成从两侧包覆的状态,因此当欲沿着晾干用臂杆取下衣物时,不致被前述夹具钩住。而当折叠晾干用臂杆时,吊挂于各晾干用臂杆的衣物可分别沿着各个晾干用臂杆自然地落下,而不用为了取下衣物进行另外的操作。
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还包括,前述晾干用臂杆的延长部是以前述枢轴为中心在其回转面内形成圆弧状,还具备与前述推压块的对应面形成点接触地抵接着的抵接端。前述抵接端与前述推压块的抵接位置是相对于前述晾干用臂杆的枢轴的偏向下方,且此偏置长度X设定在0.55R<X<0.85R的范围,R为相对于以前述枢轴为中心的前述抵接端的回转半径。
本发明中,晾干用臂杆的延长部的与推压块相抵接的抵接端在晾干用臂杆的回转面内形成圆弧状;且由于与推压块形成点接触状态,因此两者的接触可通过与衣物对晾干用臂杆的荷重相反的方向,即,通过施加向上的力而解除。例如对于支持着晾干用臂杆的基体,此解除通过在施加向下降的力后使其停止、或朝上方拉回来的操作;具体而言,在衣物吊支于各个晾干用臂杆的状态下,通过抓住突设于基体上部的吊具而支撑着衣物晾干架全体,在此状态下施加适当的向下的力即可达到简便的操作。
在进行此操作时,通过降下后的紧急停止或再拉回去,向上的惯性力将作用于各晾干用臂杆的衣物上,而使各晾干用臂杆朝延长部下降的方向回转,以使延长部的抵接端从点接触状态的推压块离开。此时,由于同样的惯性力也作用于推压块上,故该推压块会离开前述抵接端且朝上方移动。之后,当晾干用臂杆的延长部回到原先的位置时将不与推压块相抵接,而将限制解除,且可再回转各晾干用臂杆而进行折叠。即,通过进行前述操作可折叠所有的晾干用臂杆,同时将产生衣物的落下。又通过设置于晾干用臂杆的前述遮盖部,可仅以一个动作即将吊挂于多支晾干用臂杆的衣物取下。
为了抵接衣物的重量而使晾干用臂杆确实地维持于受限制的状态,且为了限制由于前述重量所产生的晾干用臂杆的向上回转,故前述延长部与推压块的抵接位置必须偏向晾干用臂杆的枢轴的下方。另外,为了根据前述的操作而确实地进行限制的解除,则相对于延长部的回转半径R必须设定适当的偏置长度X。
当偏置长度X过大时,虽然可减轻为了折叠晾干用臂杆的前述操作所需的力;但是,使用时仅受到一点点外力(风力等)的作用就会使晾干用臂杆的限制解除,而产生衣物落下。另一方面,当偏置长度X过小时,虽然可确实地维持晾干用臂杆的限制状态;但是,当欲取下衣物时则会产生折叠晾干用臂杆的操作需要较大的力量。本发明中,将前述偏置长度X的相对于前述回转半径R的比例设定为0.55~0.85范围内,因此不仅可确保晾干用臂杆在折叠时容易操作,也不会在使用时产生误将限制解除的事情。
在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中,上述吊具包括有安装在基体的固定抓持构件,以及其中途部分轴装于该固定抓持构件的可动抓持构件,及将该可动抓持构件的一侧压接于前述固定抓持构件前端部的压迫装置,将悬吊对象物抓持于对抗该压迫装置而开放的两抓持构件之间。
另外,在为前述的开放而把持的前述可动抓持构件的另一侧,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具有向悬吊对象物吊挂的挂住部。
在该发明中,对衣物晾干用竹竿等的棒状的悬吊对象物,即根据固定抓持构件与可动抓持构件之间的抓持可确实悬吊支持,另一方面,对门上横木等无法实行前述抓持的悬吊对象,也利用设在可动抓持构件的另一侧的挂住部挂住而可悬吊支持,使用时不必选择悬吊的对象。
再者,在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中,前述吊具通过将前述固定抓持构件的基部保持成为可在轴周围回转自如的支持具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前述基体。
本发明中,可使固定抓持构件在轴周围回转,配合悬吊对象物的位置而可自由变更可动抓持构件之间的抓持部,或设在可动抓持构件的悬吊部,且可容易更换由于悬吊负荷的作用而易于损伤的吊具。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纵剖面图,表示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的整体构造;图2为平面图,表示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的局部剖面;图3为平面图,表示上部壳体的内部构造;图4为上视图,表示上部壳体的轴心部附近处;图5为表示吊具构造的侧视图;图6为表示安装吊具的状态说明图;图7为用以说明晾干用臂杆与辅助臂杆的锁定动作的两者的基部附近的放大图;图8为用以说明晾干用臂杆与辅助臂杆的锁定动作的两者的基部附近的放大图;图9为用以说明晾干用臂杆与辅助臂杆的锁定动作的两者的基部附近的放大图;图10为扩开状态下晾干有臂杆的限制维持动作的说明图;图11为晾干用臂杆的限制解除动作的说明图12A、12B为在将平坦面设在延长部的抵接端的构成中的动作说明图;图13A、13B、13C是为了说明晾干用臂杆与辅助臂杆之间的锁定动作的两者前端部附近的扩大图;图14A、14B、14C是表示用来说明为了防止衣物被第一夹具钩住的改良的第一夹具前端部的扩大图;图15是改良的前端部附近的斜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表示本发明衣物晾干架全体构成的纵剖面图,图2为将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的局部剖面的平面图。
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包括,在一面的大致中央部具有吊具10的基体1,在该基体1周围呈放射状而扩开的多条晾干用臂杆2,2……,附设在各晾干用臂杆2,2……的辅助臂杆3,3……,安装在各辅助臂杆3,3……的前端的第一夹具4,4……,以及在基体1周缘部,对应前述各晾干用臂杆2,2……而安装的第二夹具5,5……而构成,这些零件及后述的各零件是用聚丙烯树脂等高强度树脂形成。
基体1为,将均呈碗形的上方壳体1a及下方壳体1b的开口予以接合而重叠,用螺钉1c固定周向多个部位成为一体化而不能分离。在图2的上半部有表示上方壳体1a的上面,而在下半部有表示下部壳体1b的内部,在上半部有表示一个前述固定螺钉1c,在下半部有表示两个螺合固定螺钉1c用的螺丝孔1d,1d。
图3为,表示上方壳体1a内部构造的平面图。如在本图及图2的下半部所示,在上方壳体1a及下方壳体1b的内侧,从中心部形成有多个肋条成为放射状,以增加各壳体的强度同时用以支持晾干用臂杆2,2……及辅助臂杆3,3……的基部。在上方壳体1a及下壳体1b的内侧轴心部,整体形成有其剖面呈等径的圆形剖面的接合筒1e,1f。如图1所示,在各开口侧,设有切缺半部所成的具有台阶部的端面,上方壳体1a及下方壳体1b为,在前述的整体成形时,接合筒1e,1f的台阶面通过其向周向定位。
图4为上方壳体1a的轴心部附近的上面图。如本图及图3所示,在上方壳体1a上面的接合筒1e的开口部,于大致相对半径方向的位置,形成有与上面成同一平面,在大致四分圆的范围内,向内突出的一对扣合突起1g、1g,从上面稍偏内侧的位置,在与扣合突起1g、1g不重叠的范围内,形成有同样突出的一对扣合突起1h、1h,这些扣合突起1g、1g及扣合突起1h、1h用以安装前述吊具10于上方壳体1a的上面中央部。
图5表示吊具10的构成的侧面图,图6为吊具10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吊具10用轴装销10c连结固定抓持构件10a及可动抓持构件10b的中间部。
固定抓持构件10a及可动抓持构件10b为,在用轴装销10c所轴装的位置的一侧,具有弯曲成大致圆弧状的弯曲部,藉卷装于轴装销10c的轴装位置的螺旋状弹簧10d的弹性力,弹性逼向使各弯曲部的前端聚拢的方向,如图5所示装配成一体。固定抓持构件10a及可动抓持构件10b的另一侧通过螺旋状弹簧10d的弹性力而互相离开成为可用一双手握住的距离而构成把持部10e、10f,抗螺旋弹簧10d的弹性力而加握力即可开放前述弯曲部前端。
可动抓持构件10b的把持部10f对固定抓持构件10a的把持部10e呈大致直角而延长,该延长端再往下弯曲,将橡胶制成的防滑帽盖10g套在其前端而构成吊挂部。另一方面,在固定抓持构件10a的把持部10e的延长端部,有连设其前端为扩径的圆形棒状的防止脱落杆10h,该防止脱落杆10h安装于筒形的支持具11上而在轴周围回转自如。
支持具11具有以其一侧的轴心部向内突设的保持筒11a,用以容纳前述防止杆10h。该保持筒11a在周面具有多个切缺沟,向前端侧稍为缩径的简体,由前端的扩径部推压其前端侧而扩开以便容许从外侧挤入防止脱离杆10h,通过前述扩径部的台阶时缩径而保持防止脱落杆10h不能拔出,如图5所示。通过该安装方法,吊具10与支持具11成为一体化且可在轴周围回转自如。
支持具11为在另一侧的外面,具有与端面同一平面的状态,在大致4分圆的范围内向外突出的一对扣合突起11g、11g如同形成在上方壳体1a的轴心能扣合突起1g、1g及1h、1h;离开其一定距离而在周向不重叠的位置,具有同样向外突出的扣合突起11h、11h。其结构为与上方壳体1a的安装孔中的扣合突起1g、1g及扣合突起1h、1b一起表示在图6中,而在图5中,以实线表示扣合突起11h、11h,用两点连线表示上面的扣合突起11g、11g。
这样与支持部11一体化的吊具10如图6所示,对上壳体1a侧的安装孔,将扣合突起11g,11g的形成位置对准于扣合突起1h,1h的形成位置而定位,在该状态下,使支持具11的基部插入前述安装孔内后,沿着扣合突起1h,1h的上面而旋转大致90度,并将安装孔的扣合突起1g,1g往下方压入,夹紧扣合突起11g与扣合突起11h之间而固定。在前述扣合突起11h,11h的上面,在其大致中央形成有与该上面与支持具11的外周面大致呈直角的挂指突起11b,11b,插入安装孔之后,用力推动挂指突起11b,11b而可容易旋转操纵插入后的支持具11。
经上述的安装方法,吊具10成为立设在基体1的上方壳体1a的轴心部如图1所示的状态,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为,打开把持部10e,10f,固定抓持构件10a及可动抓持构件10b的前端侧的弯曲部,抓持容纳于两者之间的晾衣物用竹竿等的棒状悬吊对象物,使其悬吊支持于该悬吊对象而使用,同时,利用可动抓持构件10b侧的把持部10f,可悬挂支持在门上横木等的台阶部而使用。套在把持部10e前端的帽盖10g在前述的悬挂支持而使用时,具有防止在悬吊对象物上滑动的作用。吊具10对固定在基体1的上方壳体1a的支持具11,可在其轴周围旋转自如,因此,适当地旋转可容易地装设于悬吊对象物。
如图2所示,在基体1的周缘部,在周向保持等间隔而配设有15支晾干用臂杆2,2…,在各晾干用臂杆2,2……的下方位置,安装有相同数量的辅助臂杆3,3…,在上方位置,安装有相同数量的第二夹具5,5…。
晾衣物用臂杆2为,在其基端部侧,与较长方向成垂直交叉的方向,具有向两侧突出的支轴2a,及向该支轴2a的另一侧延长的延长部2b,在基体1的上方壳体1a的内侧向下突设的支持肋条12(参考图7~图9),与在下方壳体1b内侧向上突设的支持肋条13(参考图9)之间夹持支轴2a,将各延长部2b轴装成为以支轴2a为回转中心而自如向基体1的内侧回转。
辅助臂杆3为,在其插入于基体1内侧的基端部,具有向两端突出的支轴3a如同晾干用臂杆2的支轴2a,将该支轴3a支持于突设在下方壳体1b底面的支持肋条14(参考图7~图9),轴装成为以支轴3a为回转中心,在与晾衣物臂杆2同一平面内回转自如。各辅助臂杆3,3…的前端部为,分别从下方插通于各晾衣用臂杆2,2……的前端部,有第一夹具4,4……以后述的状态安装于该前端部。
第一夹具5,5……的基端部轴装于上方壳体1b的上面外侧,且轴装成为与晾干用臂杆2,2……及辅助臂杆3,3……同一平面内回转自如。第二夹具5,5…向前端部形成有一定的弯曲,向前述回转的方向具有一定弹性的树脂制成。
以上述方法安装的晾干用臂杆2.2……如图1的左半部及图2所示,在基体1的周围,使各前端部扩开成放射状,将衣物等欲晾干物A挂在其上部而使用。此时,在前端侧即有第一夹具4,而在基端侧即有第二夹具5分别弹性压接于各晾干用臂杆2,2的上侧,前述衣物A为由第一及第二夹具4,5从上方夹压固定以防止其脱落。
另一方面,晾干用臂杆2,2…如在图1的右半部所示,可成为各前端部集中在基体1下方的折叠状态。呈该状态时,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为,辅助臂杆3的前端突出于晾衣物用臂杆2的前端,解除安装在该辅助臂杆3前端的第一夹具4,及基端侧的第二夹具5对晾干用臂杆2的弹性压接,通过这些夹具4、5夹压固定的衣物沿着各个前端向下的晾干用臂杆2而向下方自然落下。
图7~图9为晾干用臂杆2的基部附近的放大图,其中,图7为表示晾干用臂杆2下垂的折叠状态,图9为表示扩开晾干用臂杆2的使用状态,而图8表示两者的中间状态。
如图9所示,在基体1内侧延伸的晾干用臂杆2的延长部2b呈从支轴2a的突设位置向下方弯曲,再向内弯曲,该延长部2b为,在图7所示的折叠状态时,在离基体1中心适当距离的位置,其前端向上。在基体1的上方壳体1a上,面临呈向上方状态的前述前端部的位置,形成有贯穿内外的插通孔60,该插通孔60插入可沿其滑动自如的推拉杆6。
进入基体1内侧的推拉杆6的下端固定而设有推压块61,拉出于基体1外面的推拉杆6的上端套上具有光滑表面的帽盖62。如图2所示,推拉杆6在基体1中心的两侧配置一对,固定而设在其内侧的推压块61呈圆弧形状对应基体1内侧的15支晾干用臂杆2,2…的延长部2b,2b…,一侧为从上方挡接于8支晾干用臂杆2,2…的延长部2b,2b…,另一侧为从上方挡接于7支晾干用臂杆2,2…的延长部2b,2b…,如图2及图3所示。
在图7所示的折叠状态下,推拉杆6在基体1内侧,推动相应的晾干用臂杆2的延长部2b而成为上方突出的状态,将处于该状态的推拉杆6压下如图中箭号所示时,在基体1内侧挡接于推压块61的前述延长块2b被往下压,向基体1外侧延伸的晾干用臂杆2向上方,即向扩开前端的方向回转,如图8所示。将一对推拉杆6,6的一侧或两侧予以推压操纵,即可使一部分或全部的晾干用臂杆2,2…进行上述的回转。
再继续压下推拉杆6,如图8所示,延长部2b位于支轴2a的下方位置以后,该延长部2b的前端为随着往下侧的回转而向外侧移动,当移动至超过推压块61外径的位置时,即如图9所示,推压块61嵌入延长部2b前端内侧的状态,该延长部2b向上回转,即晾干用臂杆2向下的回转是由推压块61的周面与延长块21b前端之间的摩擦而限制,将该晾干用臂杆2确实限制成于基体1周围扩开的使用状态。
基体1的上方壳体1a上,在插通推拉杆6,6的部位的外侧位置,分别形成挂指部7,7,具有向上而可挂住的面,欲扩开晾干用臂杆2,2…而推压操纵推拉杆6,6时,即以于该挂指部7,7挂住的手指作为支点而可容易实行。
在如上的限制状态下的使用中,由于吊挂于扩开在基体1周边的晾干用臂杆2、2…的衣物A所施加的向下重量,因此在基体1内侧的抵接于推压块61的前述延长部2b、2b…前端处,将有对应于前述重量的向上的力的作用。然而,前述限制不会受到该作用力的影响而可确实地维持着。
图10为晾干用臂杆2、2…在扩开状态下的限制动作的说明图。如图中的白色箭头所示,当施加向下的重量至晾干用臂杆2时,该晾干用臂杆2的延长部2b的与推压块61周面的抵接端B,施加有相当于前述重量的反抗力F,以构成晾干用臂杆2的枢轴的前述支轴2a为中心的前述抵接端B的圆弧状回转轨迹B′的切线方向上。且前述延长部2b通过沿着与推压块61的抵接面方向的前述反抗力F的第一分力F1的作用而被往上拉。
然而,此时前述抵接端B处,通过垂直于前述第一分力F1方向的第二分力F2而强化按压于推压块61的作用。由于此第二分力F2随着相当于作用在晾干用臂杆2的重量的前述反抗力F的增大而增大,故抵接端B对于推压块61周面的按压亦随着前述作用重量的增大而强化,因而可确实地维持晾干用臂杆2的限制。此状态可通过将延长部2b的与推压块61的抵接端B设定在构成晾干用臂杆2的枢轴的前述支轴2a的偏下方处而实现。
为了取下衣物A则必须折叠晾干用臂杆2、2…,当欲解除上述限制状态时,通过施加与各晾干用臂杆2、2…使用时所作用的重量的相反方向,即,施加向上的力实现。此向上的力使支持着晾干用臂杆2、2…基部的前述基体1,例如通过抓住突设在其中央的前述吊具10而支持,而通过进行施加下降力后使其紧急停止的操作、或下降后再向上拉回的操作,可对于多支晾干用臂杆2、2…一起施加。
图11是晾干用臂杆2、2…的限制解除动作的说明图。当进行前述操作时,随着下降后停止或拉回操作的晾干用臂杆2,受到吊挂的衣物的惯性力向上作用,如图中白色箭头所示,而使该晾干用臂杆2的前端侧朝上移动,换言之,使基端侧的前述延长部2b向下转动。在晾干用臂杆扩开的状态下,延长部2b的下侧与基体1的下壳体1b的底面之间可确保适当的间隙S(参照图9),而前述转动是在此间隙S的容许范围内。
延长部2b的与推压块61的抵接端B位于以支轴2a为中心的晾干用臂杆2的回转面内,并形成如图2的圆弧状,而可与前述推压块61的周面以点接触状态抵接着。当延长部2b受到前述惯性力的作用而向下转动时,不致受到来自推压块61的周面的抵抗而可离开。另外,晾干用臂杆2与其延长部2b具有一定的幅度,由于图示的点接触状是沿着幅宽方向连续地形成,故严格来说来抵接端B与推压块61的抵接为沿着幅宽方向呈连续的点接触状态的线的接触。
另一方面,随着前述操作的向上惯性力亦作用于与抵接端B相抵接而呈限制状态的推压块61。该推压块61随着抵接端B的离开而与推拉杆6一起向上移动。
受到前述惯性力作用的晾干用臂杆2的转动是在进行前述操作时的瞬间形成,之后晾干用臂杆2通过本身重量、及吊挂于其上的衣物A的重量而向下转动。然而,如图11中的两点点线所示,由于此转动而使延长部2b回到原先的位置时,位于该位置的推压块61如两点点线所示往上方移动,延长部2b的抵接端B乃通过继续的转动而抵接于推压块61的下面,而推顶该推压块61以使其再转动,如此以实现如图1的右半部及图7所示的折叠状态。
图12A及12B是在前述延长部2b的抵接端B设置平坦面时的限制解除动作的说明图。如图12A所示,在限制状态下进行前述的操作,当使向上的惯性力作用于晾干用臂杆2时,该晾干用臂杆2的延长部2b会向下转动。此时,如图12B所示,设置于抵接端B平坦面的上缘形成抵接于推压块61周面的状态,以阻碍该推压块61朝上方退避的动作。因此,之后当延长部2b返回时,该延长部2b会再度形成限制状态,而不会形成前述的折叠状态。
这样,通过施加下降力后使支持晾干用臂杆2、2…基部的前述基体1紧急停止的操作、或向上拉回的操作而使晾干用臂杆2、2…可一起折叠,则延长部2b的与推压块61的抵接端B的结构为,在以支轴2a为中心的晾干用臂杆2的转动面内形成圆弧状,且其与推压块61的周面呈点接触状态地抵接着。
晾干用臂杆2、2…的折叠也可使用不同于前述操作的操作,例如亦可通过使用者的手,而直接施加向上的力于晾干用臂杆2、2…的前端部。然而,此时必须将推拉杆6拉至基体1上部。而与仅施加下降力至基体1的操作相比较,此种方法较困难。
本发明者发现,若要使上述的折叠晾干用臂杆2、2…的操作能确实地实现,且不致对于在使用状态下的限制产生障碍,则延长部2b与推压块61的抵接端B的相对于前述支轴2a的下方偏置长度X(参照图10)必须适当地保持着。
当偏置长度过大时,用来折叠晾干用臂杆2、2…的前述操作易进行,然而欲无法确实地达到在使用状态下的晾干用臂杆2、2…的限制。只要受到风力等稍微的外力的作用即会形成折叠状态,故悬吊于各晾干用臂杆2、2…的衣物A会脱落。相反,当偏置长度过小时,必须要极大的力才能进行折叠晾干用臂杆2、2…,故不容易使用。
偏置长度X的适当值根据衣物晾干架整体大小的不同而异,故无法以数字来表示,但可以使用以前述支轴2a为中心所形成的延长部2b的抵接端B的回转半径R作为代表尺寸,而限定于如下所示的范围内。
0.55R<X<0.85R ……(1)当偏置长度设定于(1)式所示的范围内时,使用时通过预估的外力作用,可避免不当的解除晾干用臂杆2、2…限制的困扰,故不仅可事先防止衣物A的脱落,并可确保折叠晾干用臂杆2、2…的操作容易度,而可随心所欲地操作。
偏置长度X的最适值为界于(1)式所示范围大小的值,举一个数值例来说明,当回转半径R为45.4mm时,偏置长度X为34mm(≈0.75R)时可得极佳结果。此时,当前述抵接点B的回转轨迹B′位于离支轴2a最远的位置时,可决定出水平方向的隔离长度Y、及在该位置相对于推压块61周面的重叠长度Y1(参照图10),在前述的数值例中,Y=R=45.4mm,Y1=16.7mm。
其基部轴装于晾干用臂杆2的上方位置的第二压接构件5为,随着扩开晾干用臂杆2而将其前端侧挡接于该臂杆的上面,随着其再回转而回转。第二压接构件5的回转为,突设在其轴装部外周的扣合爪5a扣合于形成在上方壳体1a上相对位置的凸部15的位置而限制其回转,且在晾干用臂杆2完全扩开之前发生该限制。因此,第二压接构件5为,通过前端侧的弹性而弹性压接于呈扩开状态的(晾干用臂杆2)上面,如前述,在基端侧可夹压固定挂在晾干用臂杆2上的欲晾干的衣物A。
其基部轴装于晾干用臂杆2的下方位置的辅助臂杆3为,其前端侧插通于晾干用臂杆2,以该插通部作为支点,随着晾干用臂杆2的回转而回转。此时,由于两者的轴装位置相异,辅助臂杆3为伴随着对晾干用臂杆2的较长方向的相对进退动作而回转,辅助臂杆3的前端为随着该回转而从晾干用臂杆2的前端出入。再者,在辅助臂杆3的基端部上在使用状态时成为向下方的位置,有突设小钩部3b,用以悬吊鞋带,手帕等小物件。
图13A、13B及13C是晾干用臂杆2前端部附近的放大图,其中,图13A表示晾干用臂杆2及辅助臂杆3垂下于基部1下方的折叠状态,图13C表示扩开晾干用臂杆2及辅助臂杆3的使用状态,而图13B表示两者的中间状态。
晾干用臂杆2的前端部为,其剖面呈下部开放的逆U字形状,其前端有横梁20横架而连结U字形的两端部,形成剖面呈矩形的导向部。辅助臂杆3插通于前述导向部,由横梁20支承其下侧,向较长方向滑动自如。
第一夹具4形成为具有U字形的弯曲形状,对开放端部的力量具有一定弹性的树脂制成形品,其一端为轴装在呈叉形状的辅助臂杆3的前端,安装成为在与该晾干用臂杆2及辅助臂杆3同一平面内回转自如。其另一端比轴装部长,加厚该部的壁厚而集中重量以构成夹压部4a。
在图13A所示的折叠状态下,晾干用臂杆2的前端实际上为向下,轴装于该晾干用臂杆2的下方位置的辅助臂杆3的前端为,呈从前述晾干用臂杆2的前端突出的状态,该辅助臂杆3随着移动成为图10C所示状态的晾干用臂杆2的扩开状态,如在图中以白色箭号所示,向基端部后退,辅助臂杆3的前端为,由前述导向部所导向而拉进晾干用臂杆2的前端部内。
轴装于辅助臂杆3前端的第一夹具4为,在图10A所示的折叠状态下,位于将重量集中的夹具4a向下(于图13A~图13C中在左方)的回转位置,由于随着晾干用臂杆2的扩开而使辅助臂杆3后退,从该辅助臂杆3的连结端拉进前述导向部内。第一夹具4为如图13B所示,在前述拉进动作中途,其一部分挡接于前述的横梁20,之后,随着前述拉进动作推压与横梁20的挡接部,向图中以箭号所示的方向回转,在图13C所示的使用状态中,与辅助臂杆3的连结侧为被拉进晾干用臂杆2内一定长度,另一端的夹压部4a弹性压接于晾干用臂杆2的一面(上面),如前述,在前端侧夹压固定挂在晾干用臂杆2上的欲晾干衣物A。
夹压部4A的内侧面,于宽度方向大致中央处,向另一边突设有导杆4b,在晾干用臂杆2的前端部上面,同样在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宽度相当于导杆4b的导沟21,随着辅助臂杆3后退所发生的第一夹具4的拉进,如图13C所示,通过导杆4b与导沟21的卡合而在不发生宽度方向偏倚的状态下可顺利完成。两者的卡合关系将在图15中详述。
另一方面,解除使用状态的晾干用臂杆2的限制,该晾干用臂杆2向相反于扩开的方向回转时,在前端侧即发生从图13C至图13A的状态变化,辅助臂杆3为从晾干用臂杆2的前端推出,第一夹具4为解除上述的弹性压接,以其本身的重量而回转,成为将U字形开口侧向下方的状态如图13A所示(以图13A~13C中向左方),如在图1的左半部所示,挂在晾干用臂杆2的欲晾干衣物A为以其本身重量而自然落下。
在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中,通过前述折叠操作而使呈扩开状态的晾干用臂杆2、2…回转时,与此回转相连系的各前端侧的第一夹具4、4…的挟压可被解除,基端侧的第二夹具5、5…的夹压也会被解除,故收回晾干衣物A的使用仅需要实行为了折叠晾干用臂杆2、2…的前述操作,而前述晾干衣物A将以本身重量自然落下,可简单地收回来。
上述的晾干衣物A沿着各晾干用臂杆2、2…而落下,此时有可能会被位于各晾干用臂杆2、2…前端的第一夹具4的回转钩到,而阻碍部分晾干衣物A的脱落。图14A、14B、14C及15中表示出可改良此缺点的前端部。图14A、14B、及14C为说明动作的扩大图,图15为前端附近的斜视图。
图中晾干用臂杆2的前端部具备涵盖辅助臂杆3的进退动作范围的大致全域且从两侧包覆第一夹具4的轴支部附近的遮盖部22。如图15所示的遮盖部22是将呈字形的晾干用臂杆2的两侧边向前端部延长而形成。如图14A、14B、及14C所示的第一夹具4的回转是在被遮盖部包覆的范围内完成动作。因此,当晾干衣物A沿着晾干用臂杆2落下时,由于第一夹具4的两侧形成被遮盖部22包覆的状态,因此在落下的途中可大幅地减低被第一夹具4钩到的顾虑。故可确实地完成伴随折叠操作晾干用臂杆2、2…的晾干衣物A的脱落,因此可简便且无任何顾虑地实施晾干衣物A的收回。
如上述,在本发明的衣物晾干架中,连系于基体周围以放射状扩开的多个晾干用臂杆的折叠操纵可解除晾干用臂杆前端侧夹具的固定,因此可消除收回晾干衣物作业时所发生的麻烦。此外,由于晾干用臂杆的前端设有包覆夹止具的轴支位置两侧的遮盖部,故可确实地进行随着折叠晾干用臂杆的晾干衣物的落下。
在基体设有扩开晾干用臂杆,扩开位置的限制,以及折叠用的操纵装置,因此可总体实行晾干用臂杆的扩开,容易成为使用状态。此外,由于限制时可使晾干用臂杆的基端的延长部位在该晾干用臂杆的枢轴下方的适当偏置长度处,且与推压块的一面形成点接触,故限制的解除极为容易,且可确实地实行。
设有在扩开状态时可弹性压接于各晾干用臂杆的第二夹具,因此,与前端侧的夹具一起可确实地固定挂在晾干用臂杆上的晾干衣物,可有效地防止该衣物等被风刮落。
再者,在基体中央的吊具设有抓持部及勾挂部,因此可对应各种悬吊对象物而悬吊使用,同时,设有将前述吊具保持成为回转自如的支持具并装卸自如,因此使用时可容易悬吊,且可更换因悬吊荷重而易于损伤的吊具等,本发明可发挥优越的效果。
以上,在本发明详细说明中所叙述的实施例完全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本发明并非狭义地解释成为限定于该具体例,在本发明的精神与在权利要求各项所描述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体,在其一面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吊具以便以该面向上的状态而悬吊于悬吊对象物上;多支衣物晾干用臂杆,其各基端部轴装于所述基体周缘部,而其各前端因分别在枢轴周围回转而扩开成为放射状,且分别可挂住欲晾干的衣物;夹具,配置于各晾干用臂杆的前端部,在所述晾干用臂杆之间夹压固定所述欲晾干的衣物;限制装置,与所述晾干用臂杆的扩开方向的回转连系而限制所述夹具成为夹压状态,且与所述晾干用臂杆的逆方向回转连系而解除该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具有辅助臂杆,其结构为,将各基端分别轴装于所述基体周缘部的所述晾干用臂杆轴装部下方的位置,并将前端侧分别插通支持于形成在各晾干用臂杆前端部的导向部,并将呈U字形的各夹具的一端分别轴装于各前端,所述辅助臂杆随着所述晾干用臂杆的回转,在与所述晾干用臂杆同一平面内回转的同时实行进退动作,向扩开方向回转时,将所述夹具拉进所述导向部内,使所述夹具的另一端弹性压接于晾干用臂杆的前端部上面而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逆向回转时,将所述夹具推出所述导向部,以解除所述限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操纵装置,以便将部分或全部的所述晾干用臂杆予以总体扩开的同时,限制于扩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夹具,安装在所述基体的周缘部而从上方弹性压接于扩开的各晾干用臂杆的上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安装在基体的固定抓持构件;可动抓持构件,其中间部分轴装于该固定抓持构件;压迫装置,将所述可动抓持构件的一侧压接于所述固定抓持构件前端部;将悬吊对象物抓持于逆着所述压迫装置的压迫力而开放的两抓持构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操纵装置,以便将部分或全部的所述晾干用臂杆予以总体扩开的同时,限制于扩开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晾干用臂杆的前端部具备遮盖部,涵盖所述辅助臂杆的进退动作范围的大致全域,且从两侧包覆所述夹具的轴支部的附近。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干用臂杆为,在基体的内侧设有向各轴装位置的另一侧延长的延长部;所述操纵装置具有推拉杆,贯穿所述基体的上部而向内侧延长;推压块,固定而设在所述推拉杆向内侧的延长末端,且挡接于排列在所述基体内侧的各晾干用臂杆的延长部;推压操纵所述推拉杆,通过所述推压块而将所述延长部向下方推压而使所述各晾干用臂杆向上扩开,所述推压块在一定的扩开位置嵌入于各延长部的前端之间,通过各前端与所述推压块周面之间的摩擦而实现所述限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在为所述的开放而把持的所述可动抓持构件的另一侧,具有对悬吊对象物的挂住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通过将所述固定抓持构件的基部保持成为可在轴周围回转自如的支持具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基体。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干用臂杆在基体的内侧设有向各轴装位置的另一侧延长的延长部;所述操纵装置具有推拉杆,贯穿所述基体的上部而向内侧延长;推压块,固定设在所述推拉杆向内侧的延长末端,且挡接于排列在所述基体内侧的各晾干用臂杆的延长部;推压操纵所述推拉杆,通过所述推压块而将所述延长部向下方推压而使所述各晾干用臂杆向上扩开,而且,所述推压块在一定的扩开位置嵌入于各延长部的前端部之间,通过各前端与所述推压块周面之间的摩擦而实现所述限制。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干用臂杆的延长部以所述枢轴为中心且其回转内面为圆弧状,还具备所述推压块的对应面点接触抵接着的抵接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端与所述推压块的抵接位置相对于所述晾干用臂杆的枢轴的偏下方处,此偏置长度X相对于以所述枢轴为中心的所述抵接端的回转半径R,满足下式,0.55R<X<0.85R。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干用臂杆的延长部以所述枢轴为中心且其回转内面为圆弧状,还具备与所述推压块的对应面点接触抵接着的抵接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端与所述推压块的抵接位置相对于所述晾干用臂杆的枢轴的偏下方处,此偏置长度X相对于以所述枢轴为中心的所述抵接端的回转半径R,满足下式,0.55R<X<0.85R。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夹具,安装在所述基体周缘部而从上方弹性压接于扩开的各晾干用臂杆的上面。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安装在基体的固定抓持构件;可动抓持构件,其中间部分轴装于所述固定抓持构件;压迫装置,将所述可动抓持构件的一侧压接于所述固定抓持构件前端部;将悬吊对象物抓持于逆着所述压迫装置的压迫力而开放的两抓持构件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在为所述开放而把持的前述可动抓持构件的另一侧,具有向悬吊对象物吊挂的挂住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衣物晾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通过将所述固定抓持构件的基部保持成为可在轴周围回转自如的支持具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基体上。
全文摘要
一种衣物晾干架,包括在基体周围的放射状扩开的多支晾干用臂杆,以及用以夹压固定欲晾干物品而设在各晾干用臂杆上的夹具,由于为折叠而使各晾干用臂杆向相反于扩开的方向回转锁定的限制装置的动作而可解除前述夹压,因此,可容易解除该夹具的固定,可容易地卸下挂在各晾干用臂杆的晾干物品。
文档编号D06F57/00GK1162663SQ9710302
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3日
发明者大杉泰启 申请人:安鲁可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