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调湿绒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65672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暖调湿绒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暖绒,尤其涉及一种保暖调湿绒。
保暖绒又称“太空棉”或“南极棉”。由于保暖绒制品能有效地隔绝外界冷空气的侵入,具有比一般纺织品更好的保暖效果,因此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在高寒地区生活或高空作业人员更是对其青睐。现有的保暖绒由于基本都是采用针刺方法在两层纤维绒中复合一层防透风材料形成的,有时在保暖绒外还同时针刺覆合或用粘胶复合一层面料(例如中国专利号ZL94239811.4所公开的一种保暖导湿棉),因此防透风材料与绒层间、或绒层与面料间结合不牢靠,稍加搓揉,便会使面料与绒层分离,或绒层与防透风材料分离,影响使用效果和外形美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生产保暖绒方法中的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工艺独特,面料与绒层间、防透风材料与绒层间结合牢靠,不易分离,保暖透气,抗风御寒,还能自然平衡、调节人体表皮水分的保暖调湿绒。
解决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暖调湿绒,由面料、绒层和防透风材料构成,所述的防透风材料上遍设无数个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层纤维有部分交织在面料内面,形成一单面绒布状,该单面绒布的绒层面的纤维通过气吸交织穿经防透风材料上的微孔伸在防透风材料的外面,形成外绒层。
一种制造保暖调湿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先将绒毛层部分交织在面料的内面,形成一单面绒布状;②在防透风材料上遍布针刺微孔;③将交织在面料内面的绒层的绒面纤维与防透风材料覆合;④采用气吸交织方式将交织在面料内面的绒层面纤维吸合到防透风材料的微孔外,形成包覆在防透风材料外的外绒层绒面,经后整理制成成品。
一种用于制造保暖调湿绒的设备,包括织机、针刺机、疏理机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吸交织机和一动力控制箱,所述的气吸交织机包括上、下两个相向设置的气箱,上气箱的管道内设置一真空泵,下气箱的管道内设置一空气泵;所述两气箱口内各上、下对称平行设置一组平板式气栅,两气栅间留有间隙;所述上气栅的底部还并排设置一排可转动的辊轮。所述的动力控制箱包括与各传动设备连接的接触器、马达变速器,以同步控制各传动设备的运转时间和转速,使行程一致。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设备和工艺生产,其产品的优点是明显的由于绒纤维是与面料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绒与面料一体化,不会剥离;再,由于绒的纤维是通过强风吸合穿过防透风材料的微孔而形成绒层与防透风材料的结合,绒头在防透风材料外互相勾结,也使绒层与防透风材料不易分离,从而达到耐洗涤、不钻毛、不变形的优点,而且舒适透气、富有弹性。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性能、特征和优点,现仅就一最佳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保暖调湿绒的产品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的气吸交织机上气栅的结构示意图;图4-A、图4-B、图4-C、图4-D是本发明各工序后的产品示意图。
请参阅附图本发明保暖调湿绒,包括面料、绒层和防透风材料。绒层部分包括内绒层12和外绒层14。内绒层12可以采用导湿系数高的防缩水羊毛,也可以采用高吸湿、高弹性化纤,本实施例是采用凯纶化纤,将其交织在面料11内面,形成一面带绒纤维的单面绒织体;防透风材料13上遍设无数个微孔131;单面绒织体的绒面上的绒纤维通过强气流吸合穿经在防透风材料的微孔外,形成最外层绒面14。
生产本发明产品的设备主要有织机(未图示)、针刺穿孔装置2、气吸穿织机3以及辅助滚筒若干。针刺穿孔装置2、气吸穿织机3以及辅助滚筒若干例如单面绒卷筒5、薄膜卷筒6、一对导向滚轮7、一对熨烫滚筒装置8以及成品卷筒9等组成一条生产流水线。织机将绒毛纤维例如吸湿养毛绒或吸湿化纤与纱线交织成一面带绒的单面绒布;针刺穿孔装置2将防透风材料13例如塑料薄膜上遍布针刺微孔131。该针刺穿孔装置2上设有数排钢穿孔针21,可更换钢针直径来调节刺孔大小。装置设有电子调速器用来调节动力凸轮的转速,从而达到调节针刺穿孔密度。装置同样设有针刺行程的调节,下部为橡胶型针刺垫。针刺穿孔装置2可以采用已有技术产品。
气吸交织机3可以通过抽吸强空气气流将一面带绒的单面绒布织体上的绒纤维吸合穿经到与其复合在一起的防透风材料的微孔以外,以形成结构为面料→内绒层→防透风材料→外绒层这一整体保暖导湿绒制品,再经后整理而制成成品。
气吸交织机3包括上、下两个相向设置的气箱31、32,上气箱31的管道内设置一真空泵311,下气箱32的管道内设置一空气泵321;所述两气箱口内各上、下对称平行设置一组平板式气栅33、34。每组气栅例如上气栅33由双头螺纹圆钢331固定在间隔支承圈332上(参见图3)。上下气栅间留有间隙,用于通过和支撑布料,减小因气流作用引起的拱形变形。上气箱31由真空泵311抽排空气,在上气箱31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下气箱32内由空气泵321泵入空气,使气压升高;这样在上、下气栅33、34间形成一定的气压差,形成快速气流,从而带动单面绒布(绒毛层面朝向防透风材料)的绒毛穿入塑料薄膜刺孔内,而达到单面绒与薄膜交织之目的。为使复合后的单面绒和防透风材料经过气吸穿织机穿织时不受气箱中气流的影响,所述上气栅的底部还并排设置一排可转动的辊轮35,辊轮35的转动推动气吸穿织后的织体前移,达到整套工艺连续运转的目的。
本气吸穿织机设有气压差监测和调压装置,例如所述真空泵带有电子电磁调节装置,用于抽吸置上气箱内的空气,使之产品一定的真气度,并根据其监测结果,自动调节其泵气量。再例如所述空气泵带有电子电磁调节装置,与真空泵匹配使用,用于给气吸穿织机下气箱内供气,使之产生一定的气压,并根据其监测结果与真空泵同步调节供气量。这些气压差监测和调压装置均可采用已有技术产品配套。
本发明产品的制造方法是①先将绒毛层交织在面料的内面,形成一单面绒布状(如图4-A)。该绒毛层可以是吸湿强度的羊毛绒,也可以是吸湿好的化纤,例如凯纶;面料可以选择棉、毛等天然纤维,也可选择化纤纤维。所形成的单面绒布基体的绒毛层面朝外卷在单面绒卷筒5上,该卷筒5的转轴设有周向张紧装置,用于调节拉拽绒毛所需的张力。②将防透风材料例如塑料薄膜卷在薄膜卷筒6上,该薄膜卷筒的转轴也设有周向张紧装置,用于拉拽薄膜所需的张力调节拉拽薄膜所需的张力。在薄膜卷筒6与单面绒卷筒5之间设有一针刺穿孔装置,将塑料薄膜上遍布刺有微孔,微孔的大小、密度以所制得的产品既具有完好的保暖御寒性,又不失透气性为准。针刺后的薄膜如图4-B所示。③将交织成一体的单面绒布基体的绒毛层上覆合一层经针刺成遍布微孔的塑料薄膜,形成复合层,经一对导向滚轮7后送到气吸交织机3进行绒毛层与塑料薄膜微孔的气吸交织,使单面绒上的绒层通过强气流穿经材料薄膜的微孔以外,形成将面料→内绒层→薄膜(防透风材料)→外绒层合成一体的保暖绒(如图4-C)。④该保暖绒再经过一对熨烫滚筒装置8将经气吸交织后的保暖绒进行后整理。熨烫滚筒装置8由上、下滚筒81、82组成。上、下滚筒均为铜质空心,表面光滑并有数排蒸汽小孔,内腔通入蒸汽,可加热调温。滚筒中心距可以微调。布料通过时经过滚压,蒸汽熨烫使绒毛头卷曲,压迫塑料薄膜贴紧单面绒基面(如图5-D),不易从防透风材料孔中滑出,交织效果更好。经熨烫整理后的成品绒再经成品卷筒9收卷。
本发明的各动力传动装置由动力控制箱控制,所述的动力控制箱包括与各传动设备连接的接触器、马达变速器,以同步控制各传动设备的运转时间和转速,使行程一致。
按照本发明的设备、工艺制成的保暖调湿绒,具有调湿度、高保暖、耐洗涤、不缩水、不钻毛、不变形的优点。用该保暖调湿绒制成的内、外衣,既能抗风御寒、又能调湿透气,是新一代的保暖制品。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暖调湿绒,由面料、绒层和防透风材料构成,所述的防透风材料上遍设无数个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层有部分交织在面料内面,形成一单面绒布状,该单面绒布绒层面的纤维通过气吸交织穿经防透风材料上的微孔伸在防透风材料的外面,形成外绒层。
2.一种制造保暖调湿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先将绒毛层交织在面料的内面,形成一单面绒布状;②在防透风材料上遍布针刺微孔;③将交织在面料内面的绒层的绒面与防透风材料覆合;④采用气吸交织方式将交织在面料内面的绒层面纤维吸合到防透风材料的微孔外,形成包覆在防透风材料外的外绒层绒面,经后整理制成成品。
3.一种用于制造保暖调湿绒的设备,包括织机、针刺机、疏理机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吸交织机和一动力控制箱,所述的气吸交织机包括上、下两个相向设置的气箱,上气箱的管道内设置一真空泵,下气箱的管道内设置一空气泵;所述两气箱口内各上、下对称平行设置一组平板式气栅,两气栅间留有间隙;所述上气栅的底部还并排设置一排可转动的辊轮。所述的动力控制箱包括与各传动设备连接的接触器、马达变速器,以同步控制各传动设备的运转时间和转速,使行程一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暖调湿绒,由面料、绒层和防透风材料构成,所述的防透风材料上遍设无数个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绒层有部分交织在面料内面,形成一单面绒布状,该单面绒布的绒层面纤维通过气吸交织穿经防透风材料上的微孔伸在防透风材料的外面,形成一保暖绒。本发明的面料与绒层间、防透风材料与绒层间结合牢靠、不易分离,除保暖透气、抗风御寒外,还能自然平衡和调节人体表皮水分。是高空作业者和寒冷地区人员在寒冷季节的首选御寒纺织品。
文档编号D04H11/00GK1241655SQ9811091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5日
发明者周如春 申请人:汝文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