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织机的布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5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水织机的布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包含在喷水织机机织的布中的水分在织机上进行干燥的布干燥装置。
在喷水织机中,由于机织的布中含有水分,一旦把这种含水量多的布卷取在卷布辊上,在后边的保存过程中,因发生真菌等原因有可能引起布质量的下降,为此,在织机上使用干燥技术,这已是公知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技术,记载在例如日本实开平2-142484号公报中。其中,在织机上的左右侧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形成与布接触的切槽的中空管,来自鼓风机装置的吸引气流作用在该中空管内,把包含在布中的水分吸引并除去。另外,在卷取辊与卷布辊之间设置有喷风管,将来自前述鼓风机装置的排出风供给该喷风管,并且检测喷风管与卷布辊间的水分率,调整前述鼓风机装置的输出。
再者,在例如日本特开昭61-258050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从压辊到卷布辊之间设有加热器或温风干燥等电干燥热源及水分测量仪,根据水分测量仪的检测值控制电干燥热源的发热量。
另外,在实开平2-142485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用于干燥布的装置,在卷取于卷布辊上的布和此以后的卷绕的布之间的楔形空间中配置有防卷皱的辊,在该防卷皱的辊中内置有杆状的电加热器。
在上述实开平2-142484号公报所揭示的技术中,通过检测布的水分率来调整鼓风机装置的输出,织机高速运转时生产效率高,而对于厚布料等含水量多的布种来说,即使鼓风机装置的输出上升到最大限度,吸引气流与排风气流也只能局部地作用在机织布的卷取方向的彩印细平布的部分上,有不能充分干燥的情况发生。这时,在后续工序中,必须设置使用加热器的干燥装置,以便充分干燥,结果,加大了耗电量。
另外,如特开昭61-258050号公报所揭示的技术,在控制电干燥热源的发热量的场合,由于是在压辊与卷布辊之间比较窄的空间里配置电干燥热源及水分测量仪,所以,电干燥热源的设置空间比较窄,必须用局部高热量对布进行加热。对于布宽度方向水分不均匀的机织布来说,如果在卷取方向上局部进行高温加热,在布的宽度方向就会产生布的不均匀收缩,结果,有损于布的质量,极大地抬高了耗电量,不经济。
再者,如实开平2-142485号公报所揭示的技术,在防卷皱辊中内置有电加热器的场合,由于防卷皱辊与布的接触距离短,对布的加热也只是在布卷取方向上的局部进行的,在该局部,机织布的纵线与纬线受热延伸,用原来的防卷皱辊以熨烫方式进行加压,使纵线与纬线各自的断面形状以及纵线与纬线的交错状态变成扁平状,使机织布的质地光亮,而无丰满感,因此有损于布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水织机的布干燥装置,通过尽可能地加长加热的布长度,使加热温度低温化、确保布质量、并使耗电量低耗化,能对布充分进行干燥。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喷水织机的布干燥装置,让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与织机上机织的布接触,对包含在布中的水分进行加热干燥,其特征是,让前述机织的布经过互相压接在一起的数个卷布辊间的压接部,同时卷取在数个卷布辊中的至少一个辊的周面上,在这种状态下,从卷布辊侧引出,前述加热装置内置在前述数个卷布辊中的至少一个辊中。
第二方面其特征是,加热装置配置在辊的中心部或中心部附近的位置。
第三方面其特征是,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由喷水织机的左右侧架支持,并构成作为被旋转驱动的卷取辊。
第四方面其特征是,在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上方,设有防止上部周边部件结露的防结露装置。
第五方面其特征是,防结露装置设置在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上方的空间中,也是用于产生朝向布宽度方向的空气流的装置。
第六方面其特征是,由加热装置输入给辊的热量设定成从布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向端部变高的形式。
第七方面其特征是,加热装置利用沿辊轴线方向延伸的杆部件支持螺旋状的电加热器。
第八方面其特征是,加热装置具有利用织机停止信号来控制比干燥动作温度低的低温预加热温度的装置。


图1是从侧面示出的第1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例组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例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实验结果的图表。
图5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6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7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8是表示第5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9是表示第7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0是表示第8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1是表示第9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2示出了第10实施例,其中(a)是轴向断面图,(b)是(a)图中的A-A剖视图。
图13是表示第11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4是表示第12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5是表示第13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16是表示第14实施例的温度变化图。
第1实施例图1~图4示出了第1实施例,图1是表示布干燥装置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布干噪装置的安装状态与骨架部分的关系的透视图,其中,骨架部分由喷水织机的左右侧架20、21和顶梁39构成,图3是表示电加热器1及卷取辊14等的组装状态沿轴向切断后的与左右侧架20、21的关系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与比较例的布干燥试验结果的图表。
首先,参照图1,图中1是朝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延伸的长形杆状电加热器,设置在由两个压辊13a、13b与一个卷取辊14组成的数个卷布辊A中的一部分辊之内,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横跨卷取于卷取辊14上的布6的大致整个宽度方向上的半悬空状态下,容纳地配置于卷取辊14上的内部大致的中心位置。因此,电加热器1是电热式加热装置,通过使图1所示的电加热器1的电源开关(加热器电源SW)1a执行打开动作,图外的电源便通过温度调节器5及图外的电流断路器向电加热器1供给电流,由此,使电加热器1发热,均匀有效地加热卷取辊14的周面整体。电加热器1可以使用例如远红外线型、保护套型或电磁诱导型中的任何一种,其中,远红外线型电加热器是具有由镍铬耐热合金与陶瓷组成的电阻发热元件的利用辐射热的电加热器,保护套型电加热器是利用辐射热的电加热器,具有用金属包敷镍铬耐热合金与云母组成的芯线的电阻发热元件,电磁诱导型电加热器是利用通过电磁诱导作用放射电磁波的诱导加热的电加热器。
由于压辊13a、13b压接在由该电加热器1加热的卷取辊14上,所以,压辊13a、13b受来自卷取辊14的传导热的作用,而与卷取辊14一样整体波加热。并且,布6绕过上侧压辊13a半周,经过压辊13a与卷取辊14接触的面之间,然后,大致绕过卷取辊14的4/5圆周,接着经过卷取辊14与下侧压辊13b接触的面之间,再绕过压辊13b半周,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数个卷布辊A。由此,被加热的布长度相当于压辊13a的半个周长、卷取辊14的4/5周长与压辊13b的半个周长三者的总长距离,极大地延长了加热长度,降低了电加热器1的加热温度。再者,由于布6是分别卷取在压辊13a、13b及卷取辊14上的大范围下被加热的,所以,对于例如尼龙或聚脂等布6的加热温度可以降低到对布6无负面影响的60度以下的温度。结果,织机可在高速下运转,提高了生产效率,即使在机织厚布料等含水量多的布料时,也不需要在后续工序中设置大型的干燥设备,因而,降低了装置的成本,保证了布质量,而且还减少了电消耗量。另外,由于卷取辊14是直径大于压辊13a、13b的固定在侧架20、21上的驱动辊,其内部设有电加热器1,因而,在更换机器时,要解除与卷取辊14的压接状态,这与把支持部件(图中未示)设置在可移动的压辊13a、13b之内的情况相比较,不会损坏更换机器等的操作性能,布6与数个卷布辊中温度最高的热源以长距离接触,更进一步提高了干燥效率。再者,关于卷取辊14,通过在铁管的外周面上烧结铝粒与玻璃粒或橡胶粒组成的混合物、然后再在不锈钢管的外周面上进进喷砂,由此可以形成与布6之间有良好摩擦力的、作为与布6接触的面的外周面的凹凸表面形状,该凹凸能够把布6网纹中所存在的水向外侧挤出,使其蒸发,更进一步提高了干燥效率。
3是温度传感器,在图1中更方便地配置在卷取辊14的外侧,作为温度检测装置,位于卷取辊14的内部以检测温度,并以变换的电信号作为检测温度输出给比较器4。
60是温度设定器,通过操作图外的织机操作盘,可根据布的种类及周围环境温度或湿度等干燥条件设定适合于干燥的温度,并把变换的电信号作为设定温度输出给比较器4。该温度设定器60在操作者直接输入设定温度的情形下使用比较好,但也可以在下述情形下使用,即确定相当于预先的数种干燥条件的适当的干燥条件信息,并用图外的记忆装置来记忆,通过操作图外的织机操作盘,输入此时的干燥条件,由此,通过记忆装置选择合适的干燥条件信息。
前述比较器4比较来自温度传感器3的检测温度与来自温度设定器60的设定温度,并把双方温度差变换的电信号输出给温度调节器5。于是,温度调节器5把对应于比较器4的温度差的电力通过进行了打开动作的加热器电源开关1a供给电加热器1。即当加热器电源开关1a进行了打开(ON)动作时,将对应于反馈控制的检测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的电力供给电加热器1,电加热器1以维持设定温度的方式加热卷取辊14。另外,设定温度为设定器60所指示的值时比较合适,但也可以确定为相对于设定器60所指示的值的上限值与下限所组成的值或范围。比较器4与温度调节器5设置在织机控制装置C上。再者,如果用例如双金属、恒温箱、依温度使封入的气体膨胀或收缩而进行ON·OFF动作的封入气体式等的感热元件代替温度传感器3,则可以省略由温度传感器3、比较器4、温度调节器5、温度设定器60所组成的反馈温度控制系统,而通过对感热元件设定的温度向电加热器1供电或断电,对卷取辊14的温度进行开环控制。另,加热器电源开关1a可设定成当织机停止时自动切断电源的形式。
2是将从鼓风机18经过导管19供给的排出风喷出的喷风口部,其喷风开口位于引纬侧的侧架20内侧的构成气流脱水装置的脱水筒11、卷取辊14与水屏蔽板40之间的间隙中的脱水筒11及水屏蔽板40侧,在由张展于脱水筒11与上侧压辊13a上的布6、脱水筒11、压辊13a、13b、卷取辊14、水屏蔽板40及顶梁39所围成的空间中,让喷风口部2喷出的来自鼓风机18的排出风产生自引纬侧流向相反一侧的气流,该气流可使来自于布6的蒸发水从前述空间排出,由此构成防止脱水筒11与水屏蔽板40结露的防结露装置。
水屏蔽板40是大致能覆盖左右侧架20、21之间的带板,其一端由螺栓、螺母41(参照图2)固定在顶梁39的上面,另一端与脱水筒11的外周面下部接触,具有隔断水的功能,当从图外的引纬喷嘴喷射的引纬水受图外筘的煽动而从脱水筒11与顶梁39之间到达压辊13a、13b或卷取辊14侧时,不会沾湿该部分的布6。上述引纬水通常可使用水道水或地下水。
脱水筒11是配置在侧架20、21之间的中空状结构,在其与布6接触的部位,沿与引纬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切槽12。鼓风机18的吸引作用经过导管17、分离器36、导管16进一步从第一导管33与第二导管34分歧,然后作用在脱水筒11的两侧,通过来自切槽12的布6吸引空气,由此使布6中所包含的水分遍布整个宽度,可有效地进行吸引。
如上文所述,在喷水织机的运转中,从电加热器1加热的卷取辊14侧上升的热或高湿度的水蒸气与受引纬水冷却的低温状态的水屏蔽板40的下侧面或脱水筒11的外侧面接触,使水蒸气中的水分或周围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结露的水受运转中的振动而聚集在一起并变成水滴,下落到卷取辊14上的布6上。但是,卷取辊14上的布6由脱水筒11一次脱水结束后而处于由压辊13a及卷取辊14二次脱水的途中,因此布6受落下来的水沾湿的部分与该部分以外的部分变成此以后的不同的干燥状态,产生干燥斑。借助于该干燥斑在后续工序的染色工序中产生染色斑。
因此,由上述喷风口部2喷出的排出风所产生的空气流,将从卷取辊14侧上升的水蒸气或热自引纬侧吹向相反一侧,于是,到达引纬侧相反一侧的空气流,经过该相反一侧的侧架21与布6之间的空间流到外部,由此可以防止在前述水屏蔽板40的下侧面或脱水筒11的外侧面上结露。
上述分离器36是气水分离装置,将从图2所示的脱水筒11的两端部分别经过第一导管33、第二导管34、再经过分歧导管32、16流入的水与空气分离,使该水从导管55向图2所示的储水箱30流出,并把空气导向鼓风机18。
图1所示的8是经轴,卷取在经轴8上的经线9在织机运转时,经过导向辊45到达综片10处。然后,通过综片10的开闭口与图外的引纬喷嘴的引纬以及通过图外的筘进行打纬,由此,经线9与引纬的图外的纬线机织成布6。之后,布6经过脱水筒11,绕过上侧压辊13a的外周半周后,再经过压辊13a与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的卷取辊14的接触面之间,卷取在卷取辊14的半周以上。随之,布6被导向到卷取辊14与下侧压辊13b的接触面之间,绕过压辊13b的半周后,卷取在卷布辊7上。另外,18a是鼓风机电源开关(鼓风机电源SW),通过打开(ON)动作,把电流从图外的电源供给鼓风机18,驱动鼓风机18,并且可通过关闭(OFF)动作切断上述电流的供给,使鼓风机18停止。
下文参照图2进行叙述,在引纬侧(图中左侧)的侧架20上设置有图外的引纬喷嘴。另外,在左右侧架20、21上分别设有脱水筒托架38a、38b,借助于该脱水筒托架38a、38b,把沿顶梁39配置的脱水筒11的两端部密封地固定住,在该两端部上分别单独地连接着第一导管33与第二导管34。另外,导管16的中间部及导管19的中间部经过引纬侧(图中左侧)的侧架20上设置的贯通孔42贯通外侧与内侧,由此,可分别把导管16的一半、导管17、鼓风机18、导管19的一半、分离器36、导管55及储水箱36设置在引纬侧侧架20的外侧。而把导管16的另一半、导管19的另一半、喷风口部2、分歧导管32、第一导管33、第二导管34、导管35、弯管接头35a及阀31配置在引纬侧侧架20的内侧。39a是后方的顶梁。
第二导管34从引纬侧的相反一侧(图示的右侧)朝引纬侧向下方倾斜,处在第二导管34内部的成为雾状的水分,在织机停止运转后变成水滴下落到第二导管34的内部,该水通过导管35及弯管接头35a,从阀31排出。由此,可防止在此后的织机运转开始时,水滴进入分离器35并流入原来的鼓风机18中。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从鼓风机18分歧的第一导管33及第二导管34连接到脱水筒11的两侧端部,所以,来自切槽12的吸引力不会偏向一侧,可以充分降低脱水的不均匀。再者,由于增大了从自鼓风机18到脱水筒11的流路面积,从而降低了吸引阻力,提高了脱水效率。又因为减少了配管内的吸引阻力,所以降低了鼓风机18的负载,提高了喷风口部2的排出风的喷风效率,结果,也提高了防止结露的效率。
参照图3,22是比左右侧架20、21的外侧横向宽度更长的钢丝线的加热器杆,其两端部形成阳螺纹部22a、22b,其中间部由数个加热器托架23、23以固定及电绝缘的方式安装着前述电加热器1。24、25是对应于卷取辊14两端部的辊轴,在该辊轴的中心部形成贯通孔24a、25a。如果贯通孔24a、25a以大的尺寸形成时,就会降低辊轴24、25的机械强度,因而,贯通孔24a、25a的大小程度应确定成能够让电加热器1的图外配线用的电线与加热器杆22以不发生干涉的方式插入的程度,这样,可确保辊轴24、25的刚性。另外,由于加热器杆22的安装电加热器1的部分不插入贯通孔24a、25a内,所以,在把辊轴24、25组装到卷取辊14上之前,将加热器杆22插入卷取辊14的一端内部,把电加热器1容纳在卷取辊14的内部,同时,把电加热器1的电线从另一辊轴贯通孔25a引到外侧。然后,把辊轴24、25组装到卷取辊14的两端部,再把从卷取辊14的外侧突出的加热器杆22的两端部插入贯通孔24a、25a,使辊轴24、25的大径部以内接方式嵌合到卷取辊14的端部之中。接着,把螺栓26、27从辊轴24、25的大径部的外侧拧入卷取辊14内部突出设置的支持部14a、14b中,由此,把辊轴24、25固定地安装到卷取辊14的两端部。上述的加热器托架23、23是设置在电加热器1的两端部的,不过,也可以增加加热器托架23的数目,利用该增加的加热器托架把电加热器1的中间部位支持在该加热器杆22上。
另一方面,侧架20、21备有作为卷取辊14侧的骨架部分的支架本体20a、21a以及盖20c、21c,盖20c、21c分别安装在这些支架本体20a、21a的外侧,以形成内部空间20b、21b。在支架本体20a、21a上形成与卷取辊14的轴心同轴的容纳孔20d、21d,在盖20c、21c上形成与容纳孔20d、21d同轴的插入孔20e、21e。于是,在拆卸了盖20c、21c的状态下,把由前述电加热器1、加热器杆22、加热器托架23、23、卷取辊14、辊轴24、25组成的构成体安装到支架本体20a、21a上。
即是说,把上述构成体的轴向一端部从内侧插入一个支架本体20a的容纳孔20d中,把该构成体的另一端部从内侧插入另一个支架本体21a的容纳孔21d中。之后,把轴承28、29嵌合地装入支架本体20a、21a的容纳孔20d、21d与辊轴24、25的小径部上,然后,利用图外的螺栓把环状轴承架43、44固定地连接到容纳孔20d、21d周围的支架本体20a、21a的外侧面上,由此,轴承架43、44的内周缘部可以防止轴承28、29的脱出以及卷取辊14沿轴向的移动。
在从一个支架本体20a向外侧突出的辊轴24的小径部上嵌合地装轴驱动齿轮48,通过该轴驱动齿轮48与虚线所示的织机主轴侧齿轮49的啮合,可以驱动卷取辊14与图外的织机主轴一起旋转。此后,把从辊轴24、25向外侧突出的加热器杆22的两端部插入盖20c、21c的插入孔20e、21e中,并以不夹持从前述构成体引出的电加热器1的图外电线的方式,用图外的螺栓把盖20c、21c分别地固定连接在支架本体20a、21a上,随后,把螺母50、51拧到从盖20c、21c向外侧突出的加热器杆22的阳螺纹部22a、22b上,由此,把加热器杆22向两侧拉伸使其成为直线状,并处于与卷取辊14同轴的拉伸状态,这样,便把电加热器1配置在卷取辊14内部的大致中心部位。另外,在用图外的螺栓把另一盖21c固定地连接到支架本体21a上之前,把上述构成体的图外电线配线到织机操作盘侧的加热器电源开关1a处,或者从侧架21上所形成的图外电线引出孔引到外侧,在固定了盖21c之后,再配线到加热器电源开关1a处。
即是说,由于内置有前述电加热器1的卷取辊14安装在左右侧架20、21上,因而,可以按照与前述相反的顺序很容易地更换电加热器1或卷取辊14。再者,在图3中,以比组装前述构成体时实际所需要的横向宽度小的尺寸描绘了侧架20、21的内部空间20b、21b。
下文参照图4叙述第1实施例与比较例1、2的布干燥实验结果。作为第1实施例,由脱水筒11进行一次脱水,并由内置有电加热器1的卷取辊14进行二次脱水。而比较例1只利用脱水筒11进行脱水,用脱水筒1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一侧进行吸引,单侧脱水。比较列2是两侧脱水,利用图2所示的第一导管33及第二导管34吸引只由第1实施例所示的脱水筒11脱去的水,即吸引脱水筒1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
即是说,在图4中用横轴表示消费的电力,用纵轴表示水分率。并且,曲线L1表示对于厚布料进行单侧脱水的比较例1的实验结果。曲线L2表示对于厚布料进行两侧脱水的比较例2的实验结果。曲线L3表示对于薄布料进行单侧脱水的比较例1的实验结果。曲线L4表示对于薄布料进行两侧脱水的比较例2的实验结果。另外,在对应于第1实施例的实验中,对于薄布料来说,消耗的电力为480W(鼓风机18的消耗电力为280W,电加热器1的消耗电力为200W),对于厚布料来说,消耗的电力为600W(鼓风18的消耗电力为280W,电加热器1的消耗电力为320W),在这种场合,可以得到与自然状态的水分率大致相同的3%的布的水分率,因此,可以进行使耗电量变化的实验。于是,对应于第1实施例的实验结果可以是对应于薄布料的点P1与对应于厚布料的点P2所描绘的曲线。
观察该图4时,可以看出,在第1实施例中,对应于厚布料时的耗电量为600W,薄布料与厚布料所消费的电力差为120W左右,而双方布的水分率都是3%。与之相比,在比较例1、2中,或者在相同的耗电量的前提下,两侧脱水的一方比单侧脱水提高了3%左右的干燥效率。这时因为在仅从脱水筒11的单侧吸引的场合,切槽12是朝大气敞开的,负压值朝吸引侧的相反一侧减少,水分的吸引效率低,与之相比,在从两侧吸引的场合,负压值从两侧向中央部逐渐减少,与仅从单侧吸引的场合相比较,负压减少长度变为1/2,所以吸引效率高。但是,在两侧脱水方面,在使用的消耗电力为750W的场合,对于薄布料来说,其水分率为23%(单侧脱水的薄布料水分率为26%),对厚布料来说,其水分率为50%(单侧脱水的厚布料水分率为53%),因此,在第1实施例中,通过在卷取辊14中内置电加热器1,能尽可能地加长了加热的布长度,由此,可达到加热温度低温化及耗电量的低耗化的目的,布在织机上可得到充分的干燥。
第2实施例在第1实施例中把电加热器1内置在卷取辊14中,而在该第2实施例中,把电加热器1内置在图5(a)所示的上侧压辊13a中或者把电加热器1内置在图5(b)所示的下侧压辊13b中,另外,虽然图中省略,但是也可以把电加热器1分别设置在两个压辊13a、13b之内。再者,虽然图中未示出,还可以把电加热器1分别设置在数个所有的卷布辊A之内。
第3实施例在第1实施例中电加热器1配置在加热器杆22的单侧,而在该第3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加热器杆22的外周面上,设有块滑石管类的耐热性电绝缘部件57,在该绝缘部件57的外周面上,沿轴向按照规定的间隔螺旋状地卷绕有由带状的电阻线组成的电加热器1。即是说,由于电加热器1电绝缘地均匀配置在加热器杆22的外周上,所以,电加热器1是配置在数个卷布辊A(参照图1)中的内置电加热器1的辊B(相当于第1实施例的卷取辊14、压辊13a、13b中的一个和两个和全部)的中心部位的。因此,热量到达由电加热器1照射的辊B的外周面的距离是相同的,布6在整个宽度上受到同样的干噪处理。
第4实施例在第1实施例中,作为防结露装置,是设置了能利用鼓风机18的排出风的喷风口部2,而在该第4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作为防结露装置的盖52,做成带板状,其在织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设定成大于最大机织宽度,从织机上方观察,卷取辊14周围的布6隐藏在盖52内。盖52的下端部紧贴在顶梁39的下侧面上,并通过螺栓、螺母41固定。盖52的中间部位向上方倾斜弯曲后,以大致平行于水屏蔽板40的方式延伸设置,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53,而且还在该盖52与脱水筒11之间形成间隙54。盖52的尖端部52a处于脱水筒11与压辊13a之间,并且比脱水筒11更靠近压辊13a一侧,即在织机前侧的位置形成。另外,盖52的材料可以使用金属、树脂等任何材料。再者,盖52也可以用绳状补强筋或加强部件来加强,使其在因织机振动而引起本身振动时,尖端部52a不与脱水筒11或压辊13接触。
根据该第4实施例的结构,进行下述的动作。即使从布6蒸发的高湿度水蒸气上升,由于盖52与水屏蔽板40及脱水筒11之间存在着间隙53、54,而这些间隙53、54的空气层可发挥绝热部件的作用,因此,盖52受脱水筒11或水屏蔽板40放射热的作用只会稍微地变冷,略保持室温状态。这样,即使上述水蒸气与盖52接触而变冷,盖52的表面上结露依然很少。结果,水滴下落到卷取辊14上的布6上的可能性极小。另外,虽然图中省略,但是盖52也可以配置在脱水筒11与顶梁39之间,并配置成从脱水筒11向顶梁39侧下降的倾斜状态,根据这种结构,即使上述水蒸气在盖52的下侧面上结露,该结露水可沿盖52向织机后方流动,并到达顶梁39的下端缘,因而,水滴不会下落到卷取辊14上的布6上。再者,即使上述水蒸气进入间隙53、54中,在水屏蔽板40的下侧面结露,水滴从水屏蔽板40落下,该水滴也会被盖52接受,顺该盖52的上侧面往下流,从盖52的端部沿左右侧架20、21的内侧由图外所设置的水诱导体导引到织机外部。
第5实施例在第4实施例中,作为防结露装置,采用了在水屏蔽板40与脱水筒11之间形成间隙53、54的盖52,而在该第5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作为防结露装置,采用了在水屏蔽板40的下侧面敷设的吸水性型的吸水性部件56,吸水性部件56的设置在水屏蔽板40一侧的吸水层56a捕捉结露在脱水筒11上的水,该水通过吸水层56a的毛细管现象向吸水层56a的内部扩散,并受从卷取辊14上升的热作用而蒸发。即是说,通过吸水性部件56捕捉水分,可防止引纬水等直接于水屏蔽板40接触。由此,限制了水屏蔽板40的冷却,抑制了水蒸气的结露。吸水性部件56的卷取辊14侧的表面层56b可以采用例如聚四氟乙烯等的不容易结露的材料。
第6实施例在第5实施例中,作为防结露手段,采用了在水屏蔽板40的下侧面设置吸水性部件56的结构,而在该第6实施例中,虽然图中省略,但采用在第3实施例的盖52的下侧面设置吸水性部件56的结构,也可以获得同样的作用与效果。
第7实施例在第1实施例中,由电加热器1输入给卷取辊14的热量分布没有受到限制,而在该第7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由电加热器1输入给卷取辊14的热量分布采用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向两端部变高的形式,使布6沿宽度方向均匀地干燥。在图2的脱水筒11中,布6的两端部自切槽12通过轴向外侧,布6完全覆盖了切槽12,由此,不会把外气从布6的两端部与切槽12的两端部之间的间隙吸向脱水筒11的内部,可以防止脱水筒11对布6的吸引力的降低。结果,从切槽12到轴向外侧的两端部比布6的中央的水分含量多,在这种状态下,布6到达压辊13a、13b及内置有电加热器1的卷取辊14三者所组成的加热干燥元件处。这样,由前述电加热器1输入到卷取辊14的热量以从中央向两端部变高的方式分布。从而,水分含量比中央部多的布6的两端部,在卷取辊14的变成高温的两端部以与中央部相同的程度干燥,可以实现电加热器1的加热温度低温化以及电消耗量的低耗化的目的,同时可利用前述干燥元件在布的整个宽度方向均匀地对布6进行干燥。
在该第7实施例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前述卷取辊14上的均匀的热量分布,把以螺旋状形成的电加热器1的中央部(图9中符号a表示的区域)的螺距P1设定成大于两端部(图9中符号b所表示的区域)的螺距P2的形式。下面说明该温度分布的实验结果。作为比较例,采用把沿布整个宽度方向的螺距相同的电加热器设置在卷取辊14之内的结构,当给该电加热器通电时,测量卷取辊14的表面温度,结果是,两端部比中央部低10℃左右。与之相比,在该第7实施例中,把P1>P2的电加热器设置在卷取辊14之内,给该电加热器通电时,测量卷取辊14的表面温度,结果是,由于存在着电加热器中央部与两端部的比例或者是螺距宽窄的比例,因而,卷取辊14的中央部与两端部不存在温度差,两端部比中央部低或高1~2℃左右,从而可对卷取辊14的中央部与两端部进行适当的温度控制。
通过把镍铬耐热合金线之类的电阻发热线用硅橡胶绝缘被膜包敷形成加热器线材,把该加热器线材沿长度方向折成两根、再变成一根线材,由此构成螺旋状的电加热器1。在电加热器1的螺旋状的一端,连接到加热器线材端部的两根电线62从辊轴25的贯通孔25a导引到卷取辊14的外部,并配线到加热器电源开关1a处,这样,电加热器1与电源开关1a的配线在相对峙侧架20、21的一方进行,使结构简单化。在卷取辊14的内部,用图外的线夹把电加热器1与加热器杆22大多数接触部分中的数个位置处固定在一起,这样,从插入到电加热器1的螺旋状内部的加热器杆22向下悬挂的电加热器1不会沿辊轴方向移动。该螺旋状的电加热器1,其自身发热中的热膨胀在螺旋状的直径方向产生,因而,前述线夹的结构可以采用由金属耐热性的线材包敷的简易型结构。另外,温度传感器3配置在卷取辊14内部的电加热器1的外侧位置,因而,能够很好地检测出受电加热器1加热的卷取辊14内部空气温度。温度传感器3的电线36与前述电线62同样,也从贯通孔25a引到卷取辊14的外部,再连接到比较器4上,因此,可以把加热器电源开关1a、比较器4与温度调节器5的配线集中在一个场所。
第8实施例在第1实施例中的,在卷取辊14的端部,只设置了与之结合的辊轴24、25,而在该第8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卷取辊14的端部,设有空气聚集槽64,以便提高卷取辊14端部的保温性,其特点是,能使布6在布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均匀地干燥。在该第8实施例的场合,空气聚集槽64设置在卷取辊14两端部与辊轴24、25的组合部分,但是,在图10中,仅示出了作为例子的卷取辊14的一个端部与辊轴24的组合部分。在卷取辊14内部的整个圆周上突出地设置有环状堰65。辊轴24的大径部在与卷取辊14的端部对接的状态下,用螺栓26从大径部的外侧固定连接到堰65上。通过把辊轴24固定安装到卷取辊14的端部,在堰65与辊轴24的大径部之间形成空气聚集槽64。由此,空气聚集槽64收集受电加热器1加热的卷取辊14内部的空气,使卷取辊14的端部在空气聚集槽64中的高温空气的作用下升温,因而,可实现电加热器1的加热温度低温化与耗电量低耗化的目的,并且可以在布的宽度方向上对布6均匀地干燥。另外,可以理解,在卷取辊14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相当于前述堰65的堰,用辊轴25替代辊轴24,用螺栓27替代螺栓26,也可以在卷取辊14的另一个端部与辊轴25的组合部分形成相当于空气聚集槽64的空气聚集槽。
第9实施例在第1实施例中,在织机的侧架20、21上设置有卷布辊7,而在该第9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与侧架20、21单独配置的与织机前方隔开的卷取装置70上装有卷布辊7,在这种织机的结构中,在压辊13a、13b及卷取辊14组成的卷布辊A的下方,在组装到侧架20、21上的推压辊67与反转辊68组成的数个卷布辊D中的反转辊68中内置有电加热器1,其特点是,可以使布6均匀地干燥。
在该第9实施例的场合,电加热器1在沿着卷取于反转辊68的布6整个宽度方向上处于半悬空的状态下,容纳地配置在反转辊68内部的大致中心部位。在图1的加热器电源开关1a进行了打开动作之后,图外的电源根据温度传感器3、比较器4、温度调节器5及温度设定器60组成的反馈控制,把电流供给该电加热器1,使其发热,对图11的反转辊68的周面整体均匀有效地加热。
推压辊67在弹簧69的作用下,压接到由该电加热器1加热的反转辊68上,因此,推压辊67受反转辊68传热的作用整体均匀地被加热。于是,通过图1的综片10的开闭口与图外的引纬喷嘴的引纬以及通过图外的筘进行打纬,从经轴8经过导向辊45到达综片10处的经线9与引纬的图外的纬线机织布6,该布6受脱水筒11的脱水作用之后,顺次经过压辊13a、卷取辊14与压辊13b,然后,大致绕过推压辊67的1/3周,通过推压辊67与反转辊68的接触面之间,再大致绕过反转辊68半周,在这种状态下被引出,最后,通过数个卷布辊D。这样,被加热的布长度相当于推压辊67的1/3周长与反转辊68的半个周长的总和距离,尽可能地加长了加热长度,降低了电加热器1的加热温度。进一步,布6从反转辊68顺次经过布卷取装置70的导向辊71及驱动辊72,之后,顺次通过驱动辊72与卷布辊7之间以及从动辊73与卷布辊7之间,卷取在卷布辊7上。另外,图11中的符号74是配置在织机侧架20、21与卷取装置70之间的作业空间中的作业台,操作者乘坐在作业台74上,进行前述作业空间中的作业,由此可以保护反转辊68与导向辊71之间的布6。
第10实施例在第1实施例中,电加热器1由数个加热器托架23固定地安装在加热器杆22上,而在该第10实施例中,如图12(a)及(b)所示,电加热器1通过加热器托架23可沿辊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加热器杆22上,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可避免杆状电加热器1的伸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该第10实施例的场合,前述数个所有加热器托架23都能以可移动的方式装在电加热器1或加热器杆22的任何一个上,但是,如果把其中一端部的一个加热器托架固定在加热器杆22上,把除此之外的其他加热器托架23可移动地装在加热器杆22上,则不会大幅度地改变电加热器1相对于加热器杆22的位置,可避免电加热器1的伸长所引起的电加热器1的弯曲或破损等负面影响。
在图12中示出了用于把电加热器1可移动的装在加热器杆22上的一个加热器托架23。该加热器托架23通过用螺栓、螺母75把对称形状的两个托架元件组合成合掌状而形成。鲵鱼状上侧线夹部23a以可防止脱落及可沿加热器杆22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加热器杆22上,而鲵鱼状下侧线夹部23b把由两个托架元件所产生的朝内侧的弹性作用施加给电加热器1,由此固定地支持着该电加热器1的端部。这样,即使杆状的电加热器1直线地伸长,上侧线夹部23a也会随着电加热器1的伸长而相对于加热器杆22移动,因而,可以消除电加热器1弯曲、破损的现象。
通过端子76连接到电加热器1上的由包敷电线组成的电线77,用电缆托架78可移动地装在加热器杆22上。电缆托架78是由外侧管78a与内侧管78b组成的双重结构。外侧管78a由硅之类的具有热收缩性的材料组成,内侧管78b由具有特氟隆(等级商标)之类的电线77的被敷材料的平滑性的材料组成。在加热器杆22穿过外侧管78a与内侧管78b之间的状态下,外侧管78a受热的作用而收缩,以相对于电线77及加热器杆22不移动的方式支持着内侧管78b,而内侧管78b以相对于加热器杆22可移动的方式支持着电线77。由此,在电加热器1因自身发热而伸长的场合,加热器托架23可在电线77上光滑地移动,随之内侧管78b相对于外侧管78a光滑地移动。结果,端子76与电线77的连接部分上没有负载的作用,可长时间内维持良好的电连接。
第11实施例在第10实施例中,电线77通过加热器托架78可移动地装在加热器杆22上,可以避免电加热器1的伸长对端子76与电线77的接触部分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在该第11实施例中,如图13(a)或(b)所示,通过把电线77的一部分弯曲,也可以避免电加热器1伸长所产生的影响。在图13(a)的场合,电线77由加热器托架79固定地安装到加热器杆22上,处于加热器托架79与端子76之间的电线77的部分弯曲成U字形状,当电加热器1伸长时,该U字形的弯曲部分77a从实线所示的位置变形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因而可避免上述的负面影响。在图13(b)的场合,处于加热器托架79与端子76之间的电线77的部分弯曲成环状,当电加热器1伸长时,该环状弯曲部分77b从实线所示的位置变形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因而可避免上述的负面影响。
第12实施例在第10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杆状电加热器1伸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加热器托架23把电加热器1可沿辊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加热器杆22上。而在该第12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杆状电加热器1在沿其长度方向弯折成两个状态下,由加热器托架23固定地安装着,由此,即使杆状电加热器1直线地伸长,其折曲部分1b从实线所示的位置变位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吸收了该电加热器1的伸长,从而,消除了电加热器1的弯曲、破损现象。
第13实施例在第7实施例中,扩大了电加热器1中央部的螺距P1,而缩小了两端部的螺距P2,采用这种措施,可以使由电加热器1输入给卷取辊14的热量以自布宽度方向的中央向两端部变高的方式分布,可在布宽度方向上均匀地对布6进行干燥。而在该第13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螺旋状的电加热器1由数个用假想的线框c所围成的第一电加热器1c、假想的线框d所围成的第二电加热器1d以及假想的线框e所围成的第三电加热器1e分别构成,可以根据机织的布幅度的变更适当的减少耗电量。在该第13实施例的场合,在卷取辊14的内部,从引纬侧向引纬侧的相反一侧顺次配置第一到第三电加热器1c~1e。第一电加热器1c,其引纬侧的相反一侧部分f的螺距P3变大,而其引纬侧部分g的螺距P4变小(P3>P4)。第二电加热器1d的螺距设定成与第一电加热器1c中的较宽的螺距P3相同的形式。第三电加热器1e的螺距设定成与第一电加热器1c中的较窄的螺距P4相同的形式。另外,相当于第1实施例的加热器电源开关1a的加热器电源开关由与第一到第三电加热器1c~1e相同数目的数个第一加热器电源开关1f、第二加热器电源开关1g以及第三加热器电源开关1h构成。第一加热器电源开关1f与第一电加热器1c配线连接,第二加热器电源开关1g与第二电加热器1d配线连接,第三加热器电源开关1h与第三电加热器1e配线连接。于是,当第一加热器电源开关1f进行打开动作时,第一电加热器1c由图外的电源根据图1中的温度传感器3、比较器4、温度调节器5所组成的反馈控制而通电并发热。当第二加热器电源开关1g进行打开动作时,第二电加热器1d由图外的电源根据图1中的温度传感器3、比较器4、温度调节器5所组成的反馈控制而通电并发热。当第三加热器电源开关1h进行打开动作时,第三电加热器1e由图外的电源根据图1中的温度传感器3、比较器4、温度调节器5所组成的反馈控制而通电并发热。例如,当布的宽度对应于第一电加热器1c而变窄时,让第一加热器电源开关1f进行打开动作,让第二加热器电源开关1g及第三加热器电源开关1h进行关闭动作。当布的宽度在第一电加热器1c以上、而在第二电加热器1d以下的场合,让第一加热器电源开关1f及第二加热器电源开关1g进行打开动作,让第三加热器电源开关1h进行关闭动作。当布的宽度在第二电加热器1d以上的场合,让第一到第三加热器电源开关1f~1h进行打开动作,可以根据机织的布宽度的变更适当的减少耗电量。
第14实施例在第1实施例中,当织机停止时,加热器电源开关1a进行关闭动作。而在该第14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当织机停止时,把让加热器电源开关1a(参照图1)进行打开动作的原来的温度设定器60的设定温度设定为织机运转时的设定温度以下、室温以上的规定温度,这样,可以把卷取辊14(参照图1)的表面温度保持为对布没有影响的30℃程度的温度,由此,可以缩短织机停止后温度上升的时间。在该第14实施例的场合,从时间t1~时间t2为温度上升时间,在该时间内,作业开始,加热器电源开关进行打开动作之后,从电加热器发出的热量使卷取辊的表面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然后,在时间t2,织机的运转开始,之后在时间t3,当因例如引纬不良等使织机的运转停止时,织机的运转停止信号会使温度调节器的设定温度自动地变更到规定温度,由此,降低了电加热器的发热量,卷取辊的表面温度处在规定温度以下的预热状态。此后,当前述织机的停止运转的原因消除之后,在时间t4,当操作者使再次驱动织机的织机运转开始开关进行打开动作时,该运转开始开关的打开动作信号会自动地把温度调节器的规定温度变更成设定温度,由此,使电加热器的发热量上升,并使卷取辊的表面温度向设定温度上升。接着,在时间t5,当卷取辊的表面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织机开始运转。这样,在织机的运转过程中,当由于引纬不良等使织机的运转停止时,在操作者消除该停止原因之前,织机一直处于停止过程中,电加热器以比运转中低的温度进行高的预发热动作,使卷取辊的表面温度为预热状态,由此,当停止原因消除后、运转再次开始时,可以使卷取辊的表面温度在短时间内上升到设定温度。在该第14实施例中,具有加热装置的利用织机停止信号控制比干燥动作温度低的低温预加热温度的装置,内置在图1的织机控制装置C内。
第15实施例在第7实施例中,为了使由电加热器1输入给卷取辊14的热量以自布宽度方向的中央向端部变高的方式分布,而改变螺旋状电加热器1的螺距。但是,当图1的杆状电加热器1由远红外线型或保护套型构成时,把作为其芯线的电阻发热元件做成螺旋状,把其螺距设定成相当于图9的螺距P1、P2的形式,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第16实施例在第7、第8及第13实施例中,加热器杆22插入电加热器1的螺旋状的内部,电加热器1朝下悬挂着。但在电加热器1做成螺旋状的场合,如图3或图12或图13或图14所示那样,也可以利用电加热器托架23把电加热器1从其外侧向下悬挂在加热器杆22上。
如上文所述,本发明具有下述效果。
第一,在织机上机织的布经过互相压接在一起的数个卷布辊间的压接部,卷取在另一辊上,并从卷布辊侧引出,在这些卷布辊中的一部分辊里内置有加热装置,热量也会传递到与内置有该加热装置的辊压接在一起的辊上,从而可在大范围内对布加热。结果,从辊传递到布上的温度可变成对布无负面影响的的低温。即使在高速运转的织机来机织含水量多的厚布料的布种的场合,也能充分地干燥布。于是,不需要在后续工序中设置大型的干燥设备,可得到廉价的装置,能确保布的质量,降低耗电量。
第二,由于加热装置配置在辊中心部或中心部附近的任何位置,所以可有效、均匀地加热整个辊。
第三,由于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是由喷水织机的左右侧架支持的大径驱动辊的卷取辊,在更换机器时,与要移动支持部件的压辊压的情况相比较,不会损坏更换机器等的操作性能,布与数个卷布辊中温度最高的热源以长距离接触,更进一步提高了干燥效率。
第四,在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上方,设有防止上部周边部件结露的防结露装置,可防止水滴向下滴落到数个卷布辊上的布上,可防止卷布辊以下的布受落下来的水沾湿的部分以及该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干燥不均匀现象,保证了布的质量。
第五,防结露装置设置在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上方的空间中,也是用于产生朝向布宽度方向的空气流的装置,因此防结露装置的结构简单。
第六,由加热装置输入给辊的热量设定成从布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向端部变高的形式,从而,可以适当地进行卷取辊的中央部与端部的温度控制,降低卷取辊中央部的表面温度与端部的表面温度的温度差。另外,即使在布端部的水分含量比中央部多的场合,由于布端部处在卷取辊的高温端部,与中央部的干燥程度相同,因此,能沿布宽度方向均匀地对布进行干燥。
第七,由于加热装置利用沿辊轴线方向延伸的杆部件支持螺旋状的电加热器,因而,当电加热器发热过程中的伸长沿螺旋状的直径方向产生时,依然能够消除电加热器与杆部件的支持点上的电加热器的破损等现象。而且,简化了杆部件支持电加热器的支持结构。
第八,由于加热装置具有利用织机停止信号来控制比干燥动作温度低的低温预加热温度的装置,因此,在织机运转再次开始时,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卷取辊的表面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
权利要求
1.喷水织机的布干噪装置,让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与织机上机织的布接触,对包含在布中的水分进行加热干燥,其特征是,让前述机织的布经过互相压接在一起的数个卷布辊间的压接部,同时卷取在数个卷布辊中的至少一个辊的周面上,在这种状态下,从卷布辊侧引出,前述加热装置内置在前述数个卷布辊中的至少一个辊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织机的布干噪装置,其特征是,加热装置配置在辊的中心部或中心部附近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织机的布干噪装置,其特征是,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由喷水织机的左右侧架支持,并构成作为被旋转驱动的卷取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织机的布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在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上方,设有防止上部周边部件结露的防结露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水织机的布干燥装置,其特征是,防结露装置设置在内置有加热装置的辊上方的空间中,也是用于产生朝向布宽度方向的空气流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织机的布干燥装置,其特征是,由加热装置输入给辊的热量设定成从布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向端部变高的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织机的布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加热装置利用沿辊轴线方向延伸的杆部件支持螺旋状的电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织机的布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加热装置具有利用织机停止信号来控制比干燥动作温度低的低温预加热温度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加长加热的布长度,使加热温度低温化、确保布质量、使耗电量低耗化,对布充分干燥。其手段是,将作为加热装置的电加热器1,在沿着卷取于卷取辊14上的布6的大致宽度方向上处于半悬空的状态下,容纳地配置在卷布辊A中的卷取辊14的内部大致的中心部位。卷取辊14受电加热器1的发热作用,整体均匀地被加热,与卷取辊14压接在一起的压辊13a、13b也受热传递的作用而被加热。由此,布6从压辊13a的外周经过压接部卷取在卷取辊14上,之后,被导入另一压辊13b的与卷取辊14的压接部,在卷取于压辊13b外周的过程中,被加热干燥。
文档编号D03D47/28GK1215771SQ9812244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6日
发明者杉本隆男 申请人:日产技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