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杆和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以及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16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杆和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以及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杆和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以及缝纫机,特别是涉及轻量且高刚性的针杆、和适于可动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面由支持部件的被滑动面支持的滑动部位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以及采用这些部件的缝纫机。
一般来说,缝纫机(主要是工业用缝纫机)这样来构成,位于缝制状态下缝制品垂直向上的位置,并与上轴连动,沿上下方向以高速作往复运动。
这种以往的针杆具有形成为管状的针杆本体和用于进行针的装卸并固定在针杆本体的下端的针握持件,在针杆本体的外周面上形成定位标记,其中,定位标记用于进行针杆的定位,被称为沿与针杆轴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刻线等。另外,这种针杆的针杆本体及针握持件以钢材为材料来形成,一般来说,为了提高防锈及耐磨损性等施以镀NiB或WC/C涂层等的表面处理。这种针杆用上下一对针杆支座(滑动支座)来支持,该针杆支座设在缝纫机本体的自由端附近、所谓的端部,缝制时,上轴的转动顺次经平衡轴、针杆曲柄、针杆曲柄杆及针杆座变换成往复运动传递给针杆。
已经得知由于缝制作业时的针杆的上下运动发生振动。另外,也得知随着缝纫机的高速运转,在针杆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上,产生由滑动部位的磨损引起的磨损粉末或在滑动部位发生滑动抵抗而发热,由于该发热而使针杆与支座发生烧接这样的烧接损伤等。
在此,现在,缝纫机的针杆本体由具有轻量且减振性的铝形成,或者,设有向缝纫机的针杆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便形成润滑膜来防止发生由磨损引起的磨损粉末或发生烧接损伤等。
另外,在缝纫机中,驱动力传递机构、挑线机构、针杆机构、压杆机构等为代表的一对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为可动的,这一部件与另一个部件接触而支持的滑动部位随处设置。已经得知,用于这种以往的滑动部位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例如,缝制动作时往复运动的针杆与支持该针杆的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随着缝纫机的运转产生由滑动部位的磨损引起的磨损粉末或在滑动部位发生滑动抵抗(摩擦抵抗)而发热,由于该发热而使针杆与支座发生烧接这样的烧接损伤等。
为了防止发生由这种滑动部位的磨损引起的磨损粉末或发生烧接损伤等,在以往的缝纫机中,设有向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便形成润滑膜来防止发生由磨损引起的磨损粉末或发生烧接损伤等。
可是,设置向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滑动部位例如针杆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的情况下,通过使在缝纫机端部内飞散的润滑油附在上下运动的针杆的外周面上来进行向针杆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因而,为了使润滑剂向端部的内部飞散,要求润滑剂具有高流动性,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不得不采用粘度低的润滑油,润滑油易于从针杆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泄漏,同时,对采用粘度低的润滑油附在针杆的外周面上的润滑油的量(给油量)进行控制是困难的,并且需要很多的时间。
即,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对滑动部位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量为多的情况下,润滑油从滑动部位泄漏,相反,在对滑动部位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量为少的情况下,滑动部位发生烧接损伤,不能保持持续长期稳定的性能。
另外,存在着向滑动部位供给润滑油的机构使缝纫机的结构复杂同时部件个数或装配所需的时间增加从而增加了经济负担这样的问题。
近年来,提出了要求缝纫机无给油化而不进行从外部强制给油,采用缝纫机高速运转时难以引起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等的耐磨损性树脂或施以含油处理的PAN(聚丙烯腈)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方案。
但是,在前述以往的缝纫机的针杆的针杆本体由具有轻量且减振性的铝形成的情况下,随着近年来缝制作业效率的提高,如果实现缝纫机高速化,例如使针杆一分钟往复运动5000次以上的针杆的高速运动,由于耐磨损性差,同时,由铝形成的针杆本体的刚性值(刚性值=断面系数×杨氏模量)2357N·m比由钢材形成的针杆本体的刚性值3967N·m小,因而,存在着不能确实防止针杆挠曲后针的振动,不能防止噪音、断头、卷绕松紧不良、折针、针尖弄坏等情况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前述以往的针杆本体由钢形成的针杆的情况下,存在着缝纫机需要给油机构,缝纫机的结构变得复杂,同时,阻碍缝纫机的低成本化这样的问题。而且,在缝纫机上设置给油机构的情况下,通过使在缝纫机端部内飞散的润滑油附在上下运动的针杆的外周面上来进行向针杆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因而,为了使润滑剂向端部的内部飞散,要求润滑剂具有高流动性,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不得不采用动粘度为10mm2/S的粘度低的润滑油,润滑油易于从针杆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泄漏,同时,对采用粘度低的润滑油附在针杆的外周面上的润滑油的量(给油量)进行控制是困难的,并且需要很多的时间。
即,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对滑动部位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量为多的情况下,润滑油从位于端部下方的针杆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泄漏到缝纫机本体的外部而污染缝制物,相反,在对针杆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供给润滑油的给油量为少的情况下,针杆与针杆支座发生烧接损伤,或者,针杆与针杆轴衬至少任一个磨损从而不能持续长期保持支座性能。
在此,希望轻量高刚性的针杆,及能保持采用该针杆的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缝制品质的缝纫机。
另外,作为以往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采用耐磨损性树脂的情况下,存在着其作为滑动装置的树脂的耐磨损性不够,不能保持持续长期稳定的支座性能,需要向滑动部位给油,不能实现缝纫机的无给油化这样的问题。
而且,作为以往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采用施以含油处理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润滑油的含油量对于每个部件来说是不同的,或者,通过与由金属形成的基体接合时的脱脂工程使含油的润滑油的一部分流到外部等,因而不能正确地控制含油量,就不能保持持续长期稳定的支座性能。
在采用施以含油处理的耐磨损性树脂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中,在含油处理的耐磨损性树脂用于露出到缝纫机的外部的部位例如针杆或压杆等的情况下,存在着滑动时耐磨损性树脂中含有的润滑油渗出而污染缝制物这样的问题。
在此,要求能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及采用该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缝纫机。
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轻量高刚性的针杆,及能保持采用该针杆的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缝制品质的缝纫机,第二个目的是能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及缝纫机。
为实现前述目的,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针杆的特征为,至少针杆本体以纤维强化树脂为材料来形成。采用这种结构,通过至少针杆本体是以纤维强化树脂为材料来形成的,就能容易地实现针杆的轻量化且高刚性,其结果是,具有能容易地提高减振性以及防止针杆挠曲。
权利要求2的本发明的针杆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中,针杆本体的至少滑动部位由具有自身润滑性的纤维强化树脂形成。这里所说的针杆本体的滑动部位就是通过针杆本体的外周面内的缝制作业时的针杆的上下运动与针杆轴衬滑动接触的部位。采用这种结构,通过针杆本体的至少滑动部位由具有自身润滑性的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就能容易地实现针杆的轻量化且高刚性,其结果是,能容易地提高减振性以及防止针杆挠曲,同时,能特别地提高滑动部位的耐磨损性。
权利要求3的本发明的针杆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中,具有自身润滑性的纤维强化树脂是炭素纤维强化树脂。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提高减振性以及防止针杆挠曲,同时,能特别地提高滑动部位的耐磨损性。
权利要求4的本发明的针杆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中,进行针杆的定位的定位标记设在前述针杆本体上。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把定位标记做成记号并把针杆装在缝纫机中就能容易地进行针杆的定位。
权利要求5的本发明的针杆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4中,定位标记通过在凹部内固定有能见度好的能见度提高部件来形成,所述凹部凹设在前述针杆本体上。这里所说的凹设就是,通过在针杆本体的外周面上设置从断面为V字形、断面为四角形、半圆形等的各种形状所选的凹槽或有底孔,或者,设置贯穿针杆本体2的外周面的各种形状的通孔等,在针杆本体的外周面上形成凹部。该凹部的形成可以在针杆本体的形成时候进行设置,或者也可以在形成针杆本体之后由后加工设置。这里所说的能见度提高部件就是,由于在例如针杆本体由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为材料形成的情况下针杆本体形为黑色,因而这意味着呈对例如黄色或银色等引人注目的色调的树脂或涂料等。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特别能提高定位标记的能见度从而更能容易且确实实现把针杆装在缝纫机时的定位。
权利要求6的本发明的针杆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4中,前述定位标记在前述针杆本体上印刷形成。采用这种结构,在针杆本体上就能容易形成进行装在缝纫机时的针杆的定位的定位标记。
权利要求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特征为,针杆为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记载的针杆。采用这种结构,在采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针杆的情况下,由于针杆的轻量化且高刚性,就能容易地提高减振性以及防止针杆挠曲,其结果是,能持续长期地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以及缝制品质。而且,在采用权利要求2或3所记载的针杆的情况下,能容易地实现轻量化且高刚性,并能容易地提高减振性以及防止针杆挠曲,同时,能特别地提高滑动部位的耐磨损性,其结果是,不用给油装置就能持续长期容易且确实地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以及缝制品质,同时,价钱便宜等。而且,在采用权利要求4~6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针杆的情况下,就能容易地进行针杆的定位。
权利要求8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滑动部件的至少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滑动面具有高的耐磨损性及自身的润滑性,就能确实持续长期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
权利要求9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中,形成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沿滑动方向发生断开的情况下的炭素纤维自身难以发生剥离,就能减少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同时,能容易地获得高弯曲刚性,并且能获得良好的加工性。
权利要求10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9中,形成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前述被滑动面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采用这种结构,就能满足为了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耐磨损性及自身润滑性。
权利要求1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中,形成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分别降低使用开始初期温度上升及磨损粉末的附着。
权利要求12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10的任一项中,滑动面设在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的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前述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滑动面及基体一同具有轻量且高刚性,因此能提高减振性,同时,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纤维方向大致差90°,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
权利要求1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其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1中,滑动面设在由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的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同时,基体为两层,与滑动面相邻的层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其纤维方向大致沿着滑动方向设置,与滑动面隔开的层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其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滑动面及基体一同具有轻量且高刚性,因此能提高减振性,同时,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大致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
权利要求14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11的任一项中,滑动面设置在由PAN系列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的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同时,基体为复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与滑动层相邻的层的纤维方向为大致与形成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垂直的方向。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滑动面及基体一同具有轻量且高刚性,就能提高减振性,同时,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大致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就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同时,能容易地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
权利要求15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11的任一项中,滑动面设在由金属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基体具有好的机械强度,就能容易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权利要求16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5中,滑动层通过在基体的滑动面形成部位上形成凹槽并在该凹槽内卷绕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来形成。采用这种结构,在基体表面就能容易地形成滑动面。
权利要求1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10的任一项中,滑动面设在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同时,基体为复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与形成滑动层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邻的层的纤维方向为大致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滑动面及基体一同具有轻量且高刚性,因此能提高减振性,同时,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大致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就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同时,由于能容易地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就能容易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权利要求18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1中,滑动面设在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同时,基体为复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与形成滑动层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邻的层的纤维方向为大致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大致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同时,由于能容易地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就能容易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权利要求19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14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为针杆,支持部件为沿轴向可往复地支持针杆的针杆轴衬,并且,针杆轴衬的至少被滑动面由铜系列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针杆与针杆轴衬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下的最佳耐磨损性。
权利要求20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14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为压杆,支持部件为沿轴向可往复地支持压杆的压杆轴衬,并且,压杆轴衬的至少被滑动面由铜合金形成。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压杆与压杆轴衬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下的最佳耐磨损性。
权利要求2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9、10、11、15、16、17、18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为可转动的转动轴,支持部件为可转动地支持转动轴的支承轴衬,并且,支承轴衬的至少被滑动面由铜合金形成。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转动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转动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权利要求22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9、10、11、15、16、17、18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为可摆动的摆轴,支持部件为可摆动地支持摆轴的支承轴衬,并且,支承轴衬的至少被滑动面由铜合金形成。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摆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摆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权利要求2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11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为方形块,支持部件为支持方形块的滑动槽。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方形块的滑动面与支持该方形块的滑动槽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权利要求24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3中,方形块通过对由纤维方向为圆周方向且形成为杆状或筒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材料施以机械加工来形成。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权利要求23所记载的方形块。
权利要求25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14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为上成圈座,支持部件为上成圈座轴衬。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上成圈座的滑动面与支持该上成圈座的上成圈座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权利要求26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支持部件的至少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采用这种结构,由于被滑动面具有高的耐磨损性及自身的润滑性,就能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
权利要求2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6中,形成被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沿滑动方向发生断开的情况下的炭素纤维自身难以发生剥离,就能减少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同时,能容易地获得高弯曲刚性,并且能获得良好的加工性。
权利要求28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7中,形成被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滑动面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采用这种结构,就能满足为了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耐磨损性及自身润滑性。
权利要求29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的其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6中,形成被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分别降低使用开始初期温度上升及磨损粉末的附着。
权利要求30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6~29的任一项中,形成被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通过把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卷绕在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成形用辅助部件的表面上而成形之后,除去成形用辅助部件来形成。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权利要求26~29的任一项记载的被滑动面。
权利要求3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6~30的任一项中,被滑动面设在由金属形成的壳的里面。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壳具有好的机械强度,就能容易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支持部件。
权利要求32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的其特征为,在权利要求31中,被滑动面设在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增强层的里面,同时,将增强层的外周面压入壳的里面,并且,形成增强层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方向沿着大致向壳的压入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增强层压缩强度高及伸长大并且纤维方向沿压入方向设置,因此压入时的抵抗小。
权利要求3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6~32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的至少滑动面由钢或者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形成。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由钢形成的滑动部件具有好的机械强度,就能容易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而且,由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形成的滑动部件由于具有轻量且优良的机械强度,因此容易获得惯性小、需要减振性及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权利要求34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6~33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为可往复运动的往复轴,支持部件为可往复运动地支持往复轴的支承轴衬。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往复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往复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权利要求35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6~33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为可转动的转动轴,支持部件为可转动地支持转动轴的支承轴衬。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转动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转动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权利要求36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26~33的任一项中,滑动部件为可摆动的摆轴,支持部件为可摆动地支持摆轴的支承轴衬。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摆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摆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权利要求3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其特征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8~36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采用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实现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
以下通过附图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针杆的定位标记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针杆定位标记附加的扩大断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针杆的针握持件的变形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针杆的针握持件的另一变形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针杆的针握持件的又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针杆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并与图1相同的图。
图7是表示图6的针杆的定位标记附近的扩大断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针杆的第三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扩大断面图。
图9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针杆的本发明缝纫机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10是采用本发明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一部分剖开的正视图。
图12是沿图11的12-12线取的扩大断面图。
图13是表示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以及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磨损试验结果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针杆的滑动部位的发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图10的针杆的变形实施例且与图12相同的图。
图16是表示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上的上升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7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并且与图10相同的图。
图18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三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并且与图10相同的图。
图19是说明图18的支承轴衬的滑动层的形成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图18的支承轴衬的另一例并且与图18相同的图。
图2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四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并且与图10相同的图。
图22是图21的转动轴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一部分剖开的正视图。
图23是表示图21的转动轴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并且与图22相同的图。
图24是表示图21的转动轴的又一例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并且与图22相同的图。
图25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五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并且与图10相同的图。
图26是图25的支承轴衬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一部分剖开的正视图。
图27是表示图25的支承轴衬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并且与图26相同的图。
图28是表示图25的支承轴衬的又一例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并且与图26相同的图。
图29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六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并且与图10相同的图。
图30是图29的挑线连杆轴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一部分剖开的正视图。
图31是表示图29的针杆摆轴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并且与图30相同的图。
图32是表示图29的送针轴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并且与图30相同的图。
图33是表示图32的送针轴的另一例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并且与图30相同的图。
图34是表示图32的送针轴的又一例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并且与图30相同的图。
图35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七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并且与图10相同的图。
图36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八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并且与图10相同的图。
图37是说明图36的方形块的形成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8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九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并且与图10相同的图。
以下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针杆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定位标记附近的扩大断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针杆1A具有针杆本体2A,该针杆本体2A是以纤维强化树脂、详细的说是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为材料,形成大致为管状。该针杆本体2A的一端即图1右方所示的右端固定着针握持件3,该针握持件3以钢材为材料而形成。作为用于该针杆本体2A的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举例说明可以是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或者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如果用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话,就能赋予针杆本体自身的润滑性。还有,虽然对构成针杆本体2A的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的方向不特别地加以限定,但是,纤维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在针杆本体2A的外圆周侧沿着针杆本体2A的轴向,在针杆本体2A的内圆周侧沿着针杆本体2A的周向,这样,可以防止随着缝纫机的高速运转由针杆1A与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的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的针杆1A的热变形。并且,作为用于纤维强化树脂的树脂,举例说明可以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热固性树脂。
再有,作为纤维强化树脂,可以用芳族聚酰胺纤维强化树脂、硼纤维强化树脂、或者将炭素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等的纤维组合起来的组合型纤维强化树脂等。在用含有炭素纤维的组合型纤维强化树脂的情况下,最好是做成倾斜配置炭素纤维以位于外周侧的结构,这种结构能赋予针杆本体2A的外周面自身润滑性。
为了针杆1A在装入缝纫机时进行定位,在前述针杆本体2A的外周面上设有相互平行延伸的多个、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定位标记4A。如图2所示,这样来形成该定位标记4A,与针杆1A的纵向垂直,在针杆本体2A的外周面上形成称为刻线等的断面大致为V字形的凹部5,该凹部5占外周面的一部分,例如1/4圆周,同时,在该凹部5内充填并固定有能见度好的能见度提高部件6。由于针杆本体2A为黑色,因而,该能见度提高部件6可选用呈黄色或银色等色调的各种树脂或涂料等。该能见度提高部件6的表面最好是这样来形成,与没有形成针杆本体2A的凹部5的外周面为同一面或者为少许的凹面。亦即,最好,能见度提高部件6的表面没有从针杆本体2A的外周面上突起,这样就防止了由于定位标记4A的磨损而磨坏的情况发生。
再有,定位标记4A的数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4个,按照设计的思想等的需要,可以选择1、2、3、5以上的任意数目。
定位标记4A的凹部5可以在针杆本体2的形成时候进行设置,或者也可以在形成针杆本体2之后由刀具等进行的后加工时设置。
另外,作为凹部5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设置从例如断面为四角形、半圆形等的各种形状所选的凹槽或有底孔,或者,设置贯穿针杆本体2的外周面的各种形状的通孔来形成。
前述针握持件3具有图1右方所示的针握持件本体7和该针握持件本体7的位于图1左方的大致为圆柱形的固定部8。通过把针握持件3的固定部8的外周面嵌入前述针杆本体2A的右端的内周面内,就把针握持件3固定在针杆本体2A上。另外,如图1的虚线所示,在针握持件本体7的图1右方所示的右端的轴心部形成有装有未图示的针柄的装针孔9。
按照设计思想的需要,可以做成这样的结构,在针握持件3的固定部8的外周面与前述针杆本体2A的内周面之间可以用例如环氧系列粘接剂等的所希望的接合部件。
作为前述针握持件3的材料,可以采用含有与针杆本体2A相同的纤维强化树脂的各种树脂、铝、镁、陶器等的比较轻量的材料。在采用这种材料的时候,最好是,如图3所示,通过把用于支持针柄的头部的金属片14打入装针孔9的底部或者嵌入成型等来构成针握持件3,或者如图4所示,通过把从固定部8的前端拧入装针孔9的底部,在针接受螺钉15d的前端支持针柄的头部来构成针握持件3B,或者如图5所示,通过打入形成装针孔9的有底圆筒形的金属部件16或者嵌入成型等来构成针握持件3C,这样可防止由针所引起的磨坏。
再有,作为把针握持件固定在针杆本体2A上的结构,按照设计思想的需要,可以选择下述的各种结构,把针握持件3嵌入针杆本体2A的外周面上的结构,或者,把针握持件3拧入针杆本体2A的外周面或内周面上的结构,或者,采用单个或多个螺钉、键、销、铆钉(包含铆接)等的各种固定手段的结构,或者,采用夹层带如薄板状的金属板和螺钉的结构,或者在针杆本体2A的端部形成单个或多个槽并把在针握持件3上形成的凸部嵌入该槽中的结构,或者,为这样的结构,在称为如针杆座的紧固件的针握持件3上,把针杆本体2A的端部插入具有在针握持件3上形成沿轴向的槽的安装孔中,之后,通过镙钉使其接近槽的空间,并且在安装孔中夹紧针杆本体2A。在把针握持件3固定在针杆本体2A上的情况下,按照设计思想的需要,可以把粘接剂用到前述的结构上。
图6及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针杆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的针杆1B的针杆本体2B的外周面上设有定位标记4B,该定位标记4B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针杆1A的定位标记4A的结构不同。即,本实施例的针杆1B的定位标记4B是印刷形成于针杆本体2B的外周面上的。作为该定位标记4B的材料,没有特别地加以限定,但是,最好是,采用由前述实施例的树脂或者涂料等构成的能见度提高部件6,通过网板印刷等印刷形成于针杆本体2B的外周面上,这样就提高了能见度。从而,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定位标记4B突出设置在针杆本体2B的外周面上。由于其它的结构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针杆1A相同,故省略对其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针杆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针杆1C的针杆本体2C为内层2CA和外层2CB的两层结构,其中,内层2CA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而外层2CB包覆该内层2CA并且由自身具有润滑性的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外周面,该外周面大部分为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
作为用于内层2CA的纤维强化树脂,按照设计思想的需要及缝纫机的式样,可以单独地选用炭素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等或者将其组合起来的纤维强化树脂等。即,作为针杆1C,在得到例如高刚性和耐冲击性的情况下,作为针杆本体2C的内层2CA的材料最好采用含有芳族聚酰胺纤维的纤维强化树脂。
另外,作为用于外层2CB的纤维强化树脂,举例说明可以是炭素纤维、详细的说是用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或者用PAN系列炭素纤维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由于自身的润滑性好,因此最好采用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
内层2CA与外层2CB的厚度的比率最好这样来设定,即,针杆1C、详细的说为针杆本体2C的刚性值(刚性值=断面系数×杨氏模量)在用以往的钢材的情况下的针杆的刚性值以上。
本实施例的针杆1C的针杆本体2C为单纯的两层结构,但也可以为仅针杆支座的滑动部位由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结构,即,针杆本体2C轴向的一部分由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特别是,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两层结构的构成。
再有,虽然本图并未示出,但是,设在针杆本体2C的外周面上的定位标记无论是第一实施例所示的定位标记4A还是第二实施例所示的定位标记4B哪一种都可以,在防止定位标记由于针杆支座的磨损而磨坏的方面,最好是设置第一实施例所示的定位标记4A。由于其它的结构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的针杆1A相同,故省略对其进行说明。
下面对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的缝纫机的实施例作说明。
图9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针杆的本发明缝纫机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采用至少是针杆本体的滑动部位具有自身润滑性的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针杆。
如图9所示,在构成本实施例的缝纫机21的缝纫机本体22的一部分的缝纫机机壳23的内部设置有上轴24,它与未图示出其轴芯的缝纫机底板略为平行。该上轴24的图9中右方示出的后端突出到缝纫机本体22的外侧,突出到缝纫机本体22的外侧的该上轴24的后端安装着皮带轮(未图示)。设置在缝纫机底板的后端上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力经同步皮带传递到皮带轮上,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力可以驱动上轴24作转动。并且,该缝纫机机壳23的图9中左方示出的前端附近为所谓的端部25,上轴24的图9中左方示出的前端位于该端部25的内部。
前述上轴24由未图示的上轴轴承可自由转动地支持着,上轴轴承设置在缝纫机机壳23的内部,该上轴24的前端的外周面上设置着平衡轴26。在平衡轴26的图9左方所示的前端安装着针杆曲柄27,在该针杆曲柄27上安装着针杆曲柄杆28的图9上方所示的基端。在针杆曲柄杆28的图9下方所示的前端在图9左方所示的前端安装着针杆座29,在该针杆座29上固定着前述实施例的针杆1(符号1总称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针杆1A、第二实施例的针杆1B以及第三实施例的针杆1C)的针杆本体2(符号2总称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针杆2A、第二实施例的针杆2B以及第三实施例的针杆2C)沿轴向的大致为中央的部分。另外,针杆曲柄27上安装着连接的挑线杆37(仅示出一部分),其中,该连接的挑线杆37与挑线曲柄36相连,挑线曲柄36支持在设在缝纫机本体22上的挑线连杆轴35上。
在前述缝纫机机壳23的端部25的内部设有上下一对针杆支座40,该对针杆支座40沿上下方向使前述针杆1的针杆本体2垂直,并且可往复移动地支持在上下方向上。在该上下一对针杆支座40内,图9下方所示的一个为针杆上轴衬40a,图9下方所示的另一个为针杆下轴衬40b,其下端露出缝纫机机壳23的端部25的外侧即缝纫机本体22的外部。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所希望的针45安装在针杆1的针握持件3中。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21上没有设置向针杆1和各针杆支座40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下面对前述结构的实施例的作用作说明。
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在装入缝纫机21时,通过把定位标记4(符合4总称为第一实施例的针杆1A的定位标记4A以及第二实施例的针杆1B的定位标记4B)做成记号并把针杆1装在缝纫机21中,就能容易地进行针杆1的定位。再有,在装入缝纫机21时,可以在针杆1的针杆本体2的外周面上涂敷润滑脂。
另外,在采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针杆1A的情况下,由于该针杆1A的定位标记4A通过在针杆本体2上形成的凹部5内充填能见度提高部件6并加以固定来形成,因而,就能特别地提高定位标记4A的能见度。即,与以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为材料形成的呈黑色的针杆相反,如果仅仅是用刀具等简单地形成凹部5的话,能见度差,难以看见凹部5,因而不能提高其作业性。
该针杆1A的定位标记4A通过在针杆本体2上凹设的凹部5内固定能见度优良的能见度提高部件6来形成,因而,就能防止随着缝纫机21的使用时间的增加定位标记4A由针杆支座40慢慢地磨损而磨坏这样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采用前述第二实施例的针杆1B的情况下,通过把定位标记4B做成记号并把针杆1B装入缝纫机21中,就能容易地进行针杆1的定位,同时,由于可以通过网板印刷等在针杆本体2上印刷形成定位标记4B,因而就能在针杆本体2上容易且便宜地形成定位标记4B。但是,虽然不能防止印刷形成的定位标记4B随着缝纫机21的使用时间的增加由针杆支座40慢慢地磨损这样的情况,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变更装入缝纫机21中的针杆1B的位置,故不会发生实用上的问题。
另外,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针杆1的总重可为9.3克,与具有用以往的钢材作为材料形成的针杆本体的针杆相比,能实现31%的轻量化,
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的针杆本体2,机械强度、例如刚性值(刚性值=断面系数×杨氏模量)为4241N-m,因而,优于由钢材形成的针杆本体的刚性值为3967N-m或由铝形成的针杆本体的刚性值为2357N-m,同时,耐摩擦性、耐磨损性、耐冲击性等最好,并且,可自身具有润滑性。
另外,本实施例的缝纫机21在缝制时,依次经平衡轴26、针杆曲柄27、针杆曲柄杆28以及针杆支座29将上轴24的转动变换成往复运动并传递给针杆1,进而使支持在各针杆支座40上的针杆1以高速沿上下方向作往复运动。此时,由针杆1的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反力加在针杆上轴衬40a、针杆下轴衬40b、针杆曲柄杆28以及连接的挑线杆37上。
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的缝纫机21,由实验证明,与采用具有用以往钢材为材料来形成的针杆本体的针杆的情况下相比,反力值在针杆上轴衬40a上可降低34%、在针杆下轴衬40b上降低36%、在针杆曲柄杆28上降低34%以及在连接的挑线杆37上降低20%。
另外,根据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的缝纫机21,由实验证明,与采用具有用以往铝为材料来形成的针杆本体的针杆的情况下相比,反力值在针杆上轴衬40a上可降低20%、在针杆下轴衬40b上降低18%、在针杆曲柄杆28上降低15%以及在连接的挑线杆37上降低8%。
在此,所谓的实验是,具体的是CAE解析,通过输入平衡轴26、针杆曲柄杆28、挑线曲柄36、连接的挑线杆37、针杆上轴衬40a、针杆下轴衬40b以及针杆1的重量、形状、强度的数据来求得是各部件的最大载荷的反力值。
这样,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的缝纫机21,由于能降低反力值,从而能降低针杆往复运动时针杆1与各针杆支座40的滑动部位的滑动抵抗(摩擦抵抗),并能降低由于滑动部位的磨损所致磨损粉的产生、及发热,能提高各部件的耐久性,同时,更能提高减振性。由于能降低反力值,就能把各针杆支座40做得较小,其结果是,能实现缝纫机21的小型化。总之,各针杆支座40可以耐由针杆1的重量所引起的反力,本实施例的缝纫机21的针杆支座40可以耐轻量的针杆1的反力,从而就能把针杆支座40做得较小。
另外,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的缝纫机21,由于针杆1的机械特性、例如弹性值进而刚性值较大,能防止由针杆1的反复运动所产生的针杆1的挠曲,因而就能确实防止针45的滑动,其结果是,能防止噪音、断头、卷绕松紧不良、折针、针尖弄坏等情况发生。
实验证明,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的缝纫机21的滑动比以往可降低7.3%。
在此,所谓的实验是,具体的是CAE解析,通过输入平衡轴26、针杆曲柄杆28、挑线曲柄36、连接的挑线杆37、针杆上轴衬40a、针杆下轴衬40b以及针杆1的重量、形状的数据来求得各部件的固有滑动数值。
另外,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的缝纫机21,针杆1、详细的说是至少是由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针杆本体2具有自身的润滑性,因而,在将针杆1与各针杆支座40的滑动部位保持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具有连续800小时以上的耐久性而不会发生烧接损伤。与采用本实施例的这种针杆1的缝纫机21相比,采用在以往的钢材为材料形成的针杆本体的表面施以镀NiB的表面处理的情况下,耐久时间为1/4,采用在以往的钢材为材料形成的针杆本体的表面施以WC/C涂层的表面处理的情况下,耐久时间为1/2。
即,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的缝纫机21,就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针杆61良好的动作。
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1的缝纫机21,不需要设置给油机构,不会发生润滑油从针杆轴衬65与针杆61的滑动部位泄漏到缝纫机本体51的外部而污染缝制物这样的情况,同时,结构变得简单,并且,能减少部件个数、装配工时等,从而能实现低价格化。
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21,针杆下轴衬40b与针杆1的滑动几乎不会发生磨损粉末,因此不会发生污染针杆61的下面载置的缝制物这种情况。
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21,就能持续长期地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以及缝制品质。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21的针杆1的针杆本体2上涂敷润滑脂的情况下,针杆本体2的材料为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结构具有保持润滑脂的功能,从而就能持续长期地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以及缝制品质。
另外,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针杆1A中,除了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之外,针杆1A的针杆本体2A可以用芳族聚酰胺纤维强化树脂、硼纤维强化树脂、或者将炭素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硼纤维等的纤维组合起来的组合型纤维强化树脂等。在这种情况下,不会赋予针杆本体2A的表面充分的自身润滑性,存在着不能实现缝纫机的针杆支座40部位的无给油化而必须设置与以往同样的对针杆支座40给油的给油机构的可能性,由于针杆1A为轻量化且高刚性,因而能提高减振性,降低反力值,进而提高各部件的耐久性以及使针杆支座40小型化,其效果是,就能防止针45的滑动所产生的噪音、断头、卷绕松紧不良、折针、针尖弄坏等情况发生,从而能持续长期地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以及缝制品质。
下面对采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实施例作说明。
图10~图12是采用本发明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一实施例的视图。图10是主要部分的正视图,图11是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一部分剖开的正视图。图12是沿图11的12-12线取的扩大断面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使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往复运动的针杆和作为支持该针杆的支持部件的针杆下轴衬的滑动部位无润滑化,针杆的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如图10所示,在构成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的缝纫机本体51的一部分的缝纫机机壳52的内部设置有上轴54,它与未图示出其轴芯的缝纫机底板略为平行。该上轴54的图10中右方示出的后端(未图示)突出到缝纫机本体51的外侧,突出到缝纫机本体51的外侧的该上轴54的后端安装着皮带轮(未图示)。设置在缝纫机底板的后端上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力经同步皮带(未图示)等传递到皮带轮上,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力可以驱动上轴24作转动。并且,该缝纫机机壳52的图10中左方示出的前端附近为所谓的端部55,上轴24的图9中左方示出的前端位于该端部55的内部。
前述上轴54的前端的外周面上设置着平衡轴56。在平衡轴56的图10左方所示的前端安装着针杆曲柄57,在该针杆曲柄57上安装着针杆曲柄杆58的图10上方所示的基端。在针杆曲柄杆58的图10下方所示的前端在图10左方所示的前端安装着针杆座29,在该针杆座59上固定着构成本发明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的一部分的针杆61的沿轴向的大致为中央的部分。另外,针杆曲柄57上安装着连接的挑线杆64(仅示出一部分),其中,该连接的挑线杆64与挑线曲柄63相连,挑线曲柄63支持在设在缝纫机本体51上的挑线连杆轴62上。
在前述缝纫机机壳52的端部55的内部设有上下一对针杆轴衬65,该对针杆轴衬65沿上下方向使针杆61垂直,并且可往复移动地支持在上下方向上。由该针杆轴衬65构成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一部分。在该上下一对针杆轴衬65中,图10上方所示的一个为针杆上轴衬,图10下方所示的另一个为针杆下轴衬,其下端露出缝纫机机壳52的端部55的外侧即缝纫机本体51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上没有设置向构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的针杆61与各针杆轴衬65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下面对构成前述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的针杆61和各针杆轴衬65作详细地说明。
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具有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的针杆61和作为支持该针杆61的支持部件的针杆轴衬65,由设在各针杆轴衬65的内周面上的被滑动面65a来支持设在针杆61的外周面上的滑动面61a。
本实施例的针杆61具有作为基体的针杆本体71,该针杆本体71由PAN(聚丙烯腈)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大致为圆筒形。该针杆本体71的外周面用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包覆,该滑动层72的外周面的大部分为滑动面61a,该滑动面61a由在针杆轴衬65的内周面上形成的被滑动面65a支持。另外,形成针杆本体71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图11双箭头表示的针杆61的运动方向,而形成滑动层72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图11双箭头表示的针杆6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设置。
即,构成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的一部分的针杆61做成由内层73和外层74组成的两层的纤维叠层结构,其中,所述内层73形成作为基体的针杆本体71,该针杆本体71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其纤维方向沿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外层形成滑动层,该滑动层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其纤维方向沿滑动方向设置。
换言之,构成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的一部分的针杆61的滑动面61a设在由为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的形状的基体的针杆本体71的内层73的表面上,同时,构成内层73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为垂直的方向设置。
再有,在形成滑动面6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最好是,形成滑动面6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被滑动面65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这能满足为了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61a与被滑动面65a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耐磨损性及自身润滑性,这里所说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被滑动面65a相接触的比例就是,在滑动面61a中的炭素纤维由于沿着为滑动方向的轴向平行地设置,周向存在炭素纤维的纤维部与无炭素纤维的树脂部相混合。滑动面61a与被滑动面65a,由于在滑动状态下沿各自轴向相对移动,产生滑动面61a的纤维部与被滑动面65a接触的部位和仅滑动面61a的树脂部与被滑动面65a接触的部位。如果滑动面65a的纤维部分与这时的被滑动面65a接触的部位的比例变少,就降低了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61a与被滑动面65a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磨损性及自身润滑性,重要的是,作为滑动面61a的纤维部与被滑动面65a接触的部位的比例是50%以上,最好是60%以上,这样就能满足为了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61a与被滑动面65a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磨损性及自身润滑性。
另外,作为前述针杆61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如后面所述,形成滑动面6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为针杆6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
另外,在为针杆61的一端部的图10下方所示的下端部固定着用于安装以往公知的针67的针握持件66,并且,在针杆61上设有前述的定位标记4,这种结构较好的是高效地进行装配作业。
本实施例的针杆轴衬65形成为大致圆筒形,把该针杆轴衬65的内周面的大部分为可往复运动地支持前述针杆61的滑动面61a的被滑动面65a。由于意味着滑动时的磨损小而耐磨损性好,该针杆轴衬65可单独或加以组合地采用黄铜、高强度黄铜、青铜、磷青铜、铝青铜、铅青铜的合金及合金铸造物、支承用铝合金及合金铸造物、或锡、亚铅、铅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及合金铸造物,至少被滑动面65a由铜系列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这样做较好的是,能提高在无润滑状态下的滑动时的耐磨损性及耐久性。
作为针杆轴衬65,仅至少形成被滑动面65a的部位是由铅青铜系列的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其它部位可以由低价格的金属材料形成。
其它的结构与以往的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对由前述结构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作用作说明。
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针杆61的滑动面61a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因此,试验表明具有好的耐磨损性。
在此所谓磨损实验就是采用形成同一形状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以及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试验片,根据PVma×0.92MPa/s、无给油环境、作为支持部件的相应部件的材料为C5191BH(JIS H3110)的试验条件求得磨损量。
图13中示出磨损试验结果。该磨损试验结果表明,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磨损量为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1/30,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与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比具有好的耐磨损性。
即,本实施例的针杆61由于滑动面61a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因而具有好的耐磨损性。
另外,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由滑动部位的发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耐久试验表明,由于针杆61的滑动面61a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具有在无润滑状态下的好的耐久性。
在此,所谓耐久试验是,由施加以往的含油处理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针杆和施加以往的润滑脂润滑的钢材形成的针杆装入各自没有强制给油机构的同一台缝纫机中,每隔小时求得在同一条件下驱动缝纫机时候的滑动部位的发热温度。再有,针杆65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
图14示出磨损试验结果。该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针杆61(图14中写为本发明物品)的滑动部位的发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与施加以往的含油处理的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针杆相比几乎没有差别,耐久性及耐磨损性不存在问题。另外,本实施例的针杆61的滑动部位的发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与由施加以往的润滑脂润滑的钢材形成的针杆(图14中写为本发明物品2)相比,发热温度能特别地低。
这样,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用滑动装置60的针杆61,由于针杆61的滑动面61a具有高的耐磨损性及自身的润滑性,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61a与被滑动面65a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
另外,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用滑动装置60的针杆61,由于形成滑动面6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滑动方向设置,在为针杆61的滑动面的滑动面61a上沿滑动方向发生断开的情况下,与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的情况相比,难以发生炭素纤维自身的剥离,因此,能减少滑动面61a与被滑动面65a的滑动部位的磨损。
通过针杆61的滑动面61a的纤维方向与针杆61的运动方向同向地设置,就能容易地提高耐磨损性。
根据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针杆61,能防止内径尺寸为小直径,例如5mm的针杆61仅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时的不适宜情况,详细地说是,能防止如果把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直接卷绕在小径的心轴上以成形的话由于纤维自身的弹性率高而使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发生裂纹这样的不适宜情况。即,为内层73的针杆本体71由比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弹性率低、伸长大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把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直接卷绕在小径的心轴上,把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卷绕在其外周面上,由此,能确实防止裂纹的发生。再有,在内径尺寸为大直径例如6mm以上时,针杆61可以仅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针杆61,针杆本体71与形成滑动面61a的滑动层72一同具有轻量且高刚性,因此能提高减振性,同时,由于滑动层72和针杆本体71的各自的纤维方向大致差90°,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面61a与被滑动面65a的滑动部位的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针杆61的热变形。
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针杆61,滑动部件为针杆61,支持部件为沿轴向可往复地支持针杆61的针杆轴衬65,并且,通过针杆轴衬65的至少被滑动面65a由铜系列的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针杆61与针杆轴衬65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佳的耐磨损性。
这样,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针杆61,针杆61与针杆轴衬65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能容易地获得最佳的耐磨损性及耐久性。
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能容易地实现针杆61与针杆轴衬65的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同时,针杆61与针杆轴衬65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佳的耐磨损性,并且,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针杆61良好的动作。
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不需要设置给油机构,因此,不会发生润滑油从针杆轴衬65与针杆61的滑动部位泄漏到缝纫机本体51的外部而污染缝制物这样的情况,同时,结构变得简单,并能减少部件个数、装配工时等,从而能实现低价格化。
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针杆轴衬65与针杆61的滑动几乎不会发生磨损粉末,因此不会发生污染针杆61的下面载置的缝制物这种情况。
图15为表示针杆61的变形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针杆61A具有作为由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的形状的基体的针杆本体71A,针杆本体71A形成为外圆周层71Aa和内圆周层71Ab的两层结构,其中,所述外圆周层71Aa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并大致沿滑动方向(图11双箭头表示)设置,而内圆周层71Ab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其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针杆本体71的外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A包覆,该滑动层72A的外周面的大部分为滑动面61aa,该滑动面61aa由在针杆轴衬65的内周面形成的被滑动面65a(参见图11、图12)来支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滑动面61a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滑动方向为图11双箭头所示的针杆61的运动方向。即,本实施例的针杆61A为全部由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三层结构。
针杆本体71A的外圆周层71Aa可以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
另外,针杆本体71A的外圆周层71Aa的纤维方向可以沿着与形成滑动面7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即,在形成滑动面7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外圆周层71Aa的纤维方向可以设置成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在形成滑动面7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大致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的情况下,外圆周层71Aa的纤维方向可以沿滑动方向设置。
采用由这种结构构成的本实施例的针杆61A,与采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针杆61的缝纫机M以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相同的效果,同时,由于形成滑动面61a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通过对发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试验表明,能降低使用开始初期温度上升。
在此,所谓试验是,形成前述滑动面6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的针杆61及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的针杆61A各自装入没有强制给油机构的同一台缝纫机中,求得在同一条件下驱动缝纫机时候的滑动部位的上升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再有,针杆65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
图16示出磨损试验结果。该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针杆61A(图16中写为外圆周90°层的CRFP针杆)与前述针杆61(图16中写为外圆周0°层的CRFP针杆)相比,能确认滑动部位的使用开始时的发热温度较低。另外,也能表明本实施例的针杆61A与前述针杆61相比能降低磨损粉末的附着。
本实施例的针杆61A由于形成滑动面61a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因此在滑动状态下,滑动面61aa的纤维部与被滑动面65a100%接触,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引起的耐磨损性及自身润滑性为最有效。
这样,采用本实施例的针杆61A,由于针杆61A的滑动面61aa具有高的耐磨损性及自身润滑性,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61aa与被滑动面65a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同时能分别降低使用开始初期温度上升及磨损粉末的附着。
另外,本实施例的针杆61A全都为三层结构,同时,设置成每隔90°交换各自的纤维方向,从而能容易地获得高的弯曲刚性。
作为基体的针杆71A为三层以上的结构,也可以做成针杆61A全都为四层以上的结构。此时,纤维方向成为轴向的层与全体层的比例为60%以上,这样较好的是能获得作为针杆使用时所需要的弯曲刚性,使位于基体最内侧的层的纤维方向与轴向垂直,因此较好的是能防止制造时的裂纹的发生并且加工性良好。
图17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二实施例的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使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往复运动的压杆和作为支持该压杆的支持部件的压杆下轴衬的滑动部位无润滑化,压杆的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A具有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的压杆76和作为支持该压杆76的支持部件的压杆轴衬77,由设在压杆轴衬77的内周面上的被滑动面77a来支持设在压杆76的外周面上的滑动面76a。
本实施例的压杆76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针杆61具有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压杆76具有作为基体的压杆本体78,该压杆本体78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大致为圆筒形。该压杆本体78的外周面用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A包覆,该滑动层72A的外周面的大部分为滑动面76a,该滑动面76a由在压杆轴衬77的内周面上形成的被滑动面77a支持。另外,形成压杆本体78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图17双箭头表示的压杆76的运动方向,而形成滑动层7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滑动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图17双箭头表示的针杆61的运动方向。在形成滑动面76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重要的是,形成滑动面76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被滑动面65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这样,构成本实施例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A的一部分的压杆76做成由内层73A和外层74A组成的两层的纤维叠层结构,其中,所述内层73A形成作为基体的压杆本体78,该压杆本体78由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所述外层74A形成由纤维方向沿滑动方向设置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滑动层72A。
另外,在为压杆76的一端的图17下方所示的下端固定着压持件79。
作为本实施例的压杆76的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针杆61相同,在压杆76的内径尺寸为大直径例如6mm以上的情况下,压杆76也可以仅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另外,作为压杆76的结构,与前述三层结构的针杆61A(图15)相同,可将形成滑动面76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相对于压杆76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如使用这样的结构,能取得与前述针杆61A同样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压杆轴衬77形成为大致圆筒形,该压杆轴衬77的内周面的大部分为可往复运动地支持前述压杆76的滑动面76a的被滑动面77a。由于意味着滑动时的磨损小而耐磨损性好,该压杆轴衬77可单独或加以组合地采用铜、及铝或锡、亚铅、铅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及合金铸造物,由铜合金或合金铸造物至少形成被滑动面77a,这样做较好的是,能提高在无润滑状态下的滑动时的耐磨损性及耐久性。
作为压杆轴衬77,仅至少形成被滑动面77a的部位是由铜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的,其它部位可以由低价格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A上没有设置向构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A的压杆76和压杆轴衬77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其它结构与以往的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对其作详细的说明。
采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A,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M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能具有同样的效果。能容易地实现压杆76与压杆轴衬77的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同时,压杆76与压杆轴衬77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佳的耐磨损性,并且,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压杆76良好的动作。
图18~20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三实施例的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使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往复运动的往复轴和作为支持该往复轴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的滑动部位无润滑化,支承轴衬的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B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B具有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的可往复运动的往复轴81和作为支持该往复轴81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82,由设在支承轴衬82的内周面上的被滑动面82a来支持设在往复轴81的外周面上的滑动面61a。
本实施例的支承轴衬82为,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B通过粘接剂层84与由金属大致成形为筒形的壳83的里面结合为一体,该滑动层72B的里面的大部分为被滑动面82a。形成滑动层72B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图17双箭头表示的压杆76的运动方向。在形成被滑动面8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与前述针杆61的滑动面61a相同,重要的是,形成滑被动面8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滑动面77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前述滑动层72B这样来形成,在制造时,在把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直接卷绕在小直径的心轴上的情况下,如果以全体纤维方向沿心轴的轴向的方式进行卷绕的话,成形后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不会从心轴拔出,因此,例如,如图19所示,以其纤维方向与心轴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式卷绕由图19中虚线所示的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成形用辅助部件85,以其纤维方向沿心轴的轴向的方式把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卷绕到该纤维强化树脂的表面以成形,之后,除去成形用辅助部件85。
作为成形用辅助部件85可从中选用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玻璃纤维强化树脂、芳族聚酰胺纤维强化树脂、硼纤维强化树脂等各种纤维强化树脂。
另外,作为支承轴衬82可以是下述结构的支承轴衬82A,如图20所示,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B设在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增强层88的里面,通过将其压入由金属大致成形为筒形的壳83的里面而成一体化。形成这时的增强层88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为图20双箭头表示的往复轴8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设置,这样做较好的是使压入时的抵抗小。另外,作为增强层88的材料没有特别加以限定,最好采用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以便可防止压缩强度高、压入引起的损伤。
作为支承轴衬82的结构,与前述三层结构的针杆61A相同,可以形成滑动面8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为往复轴8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能具有与前述针杆61A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把形成滑动面8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为往复轴8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的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制造时,在把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直接卷绕在心轴上的情况下,如果按与心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卷绕全体纤维的话,由于成形后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可容易地从心轴拔出,因而加工性好。而且,结构为形成被滑动面8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为往复轴8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的情况下,当然可以设置增强层88。
回到图18中,与以往相同,前述的往复轴81形成大致为圆柱形,该往复轴81的外周面的大部分为滑动面81a,滑动面81a可往复运动地支持在前述支承轴衬82的被滑动面82a上。如果考虑到对其它部件的惯性,该往复轴81最好单独或加以组合地采用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或钢。
作为往复轴81,仅至少形成被滑动面81a的部位是由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或钢形成的,其它部位可以由低价格的金属材料形成。
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B的往复轴81的具体适用的部件,举例示出了针杆及压杆等。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B上没有设置向构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B的往复轴81和支承轴衬82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其它结构与以往的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对其作详细的说明。
采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B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B,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M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能具有同样的效果。即,能容易地实现往复轴81与支承轴衬82的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同时,往复轴81与支承轴衬82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优良的耐磨损性,并且,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往复轴81的良好的动作。
如果详细地说明,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B的滑动装置10B,由于被滑动面82a具有高的耐磨损性及自身的润滑性,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往复轴81与支承轴衬82的被滑动面82a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另外,由于形成被滑动面8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滑动方向设置,在沿滑动方向发生断开的情况下,难以发生炭素纤维自身的剥离,因此,能使滑动面81a与被滑动面82a的滑动部位的磨损为最小。由于壳83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能容易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支持部件。而且,作为由钢形成的滑动部件的往复轴81由于具有好的机械强度,能容易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另外,作为由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形成的滑动部件的往复轴81由于具有轻量且好的机械强度,能容易获得惯性小、需要高强度的支持部件。而且能容易地实现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
图21~24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四实施例的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使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往复运动的转动轴和作为支持该转动轴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的滑动部位无润滑化,转动轴的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如图21所示,本实施的缝纫机MC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C具有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的可往复运动的转动轴91例如上轴91A、下轴91B、纵轴91C等,和作为支持该转动轴81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92例如与上轴91A相对形成的上轴轴衬92A、与下轴91B相对形成的下轴轴衬92B、与纵轴91C相对形成的纵轴轴衬92C,由设在支承轴衬92的内周面上的被滑动面92a来支持设在转动轴91的外周面上的滑动面91a。
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动轴91具有由金属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基体94,该基体94的外周面用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C包覆,在该滑动层72C的表面设置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滑动层72C,该滑动层72C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为滑动面91a,该滑动面91a由在支承轴衬92的内周面上形成的被滑动面92a支持。另外,形成滑动层72C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滑动方向设置,滑动方向为图22箭头表示的转动轴91的转动方向,另外,滑动层72C最好设在基体94的表面的至少滑动面形成部位上。另外,在形成滑动面9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着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与前述针杆61的滑动面61a相同,重要的是,形成滑被动面9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被滑动面92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作为前述转动轴91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形成滑动面9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为转动轴9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能具有与前述针杆61A相同的效果。
如图23所示,作为转动轴91可以为这样结构的转动轴91A,通过在基体94的滑动面形成部位95上形成凹槽96,在该凹槽96内卷绕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来形成滑动层72C。通过这种结构,在基体94的滑动面形成部位95上能容易地形成滑动面91a。
如图24所示,作为转动轴91可以为这样结构的转动轴91AB,滑动面91a设置在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大致为圆筒形的基体94A的表面上,同时,基体94A为复层,例如两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互形成,以使与形成滑动面9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邻的作为表层的上层94Aa的纤维方向和图24中箭头所示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
即,转动轴91AB这样形成,与滑动层72C相邻的基体94A的上层94Aa的纤维方向与形成滑动层72C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垂直;从滑动层72C离开的基体94A的作为内层的下层94Ab的纤维方向与形成滑动层72C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处于同一方向。也就是说,基体94A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互形成,与滑动层72C相邻的层的纤维方向为大致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通过这种结构,由于基体94A具有轻量且优良的机械强度,能容易地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最好按照设计思想的需要设定形成基体94A的层数。
形成滑动面9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滑动方向为转动轴91的运动方向,也可以是基体为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复层。在这种情况下,与滑动面72C相邻的基体94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其为大致沿着滑动方向。作为这种结构,由于滑动面91a及基体94A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因而能防止由与纤维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而且,能防止由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的滑动部件的热变形,同时,由于能容易地提高基体94A的机械强度,因此能容易地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回到图12中,本实施例的支承轴衬98形成大致为圆柱形,该支承轴衬92的内周面的大部分为被滑动面92a,被滑动面92a可往复运动地支持前述转动轴91的滑动面91a。由于意味着滑动时的磨损小而耐磨损性好,该支承轴衬92单独或加以组合地采用铜及铝或锡、亚铅、铅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及合金铸造物,由铜合金或合金铸造物至少形成被滑动面92a,这样做较好的是,能提高在无润滑状态下的滑动时的耐磨损性及耐久性。
作为支承轴衬92,仅至少形成被滑动面92a的部位是由铜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的,其它部位可以由低价格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C上没有设置向构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C的转动轴91和支承轴衬92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其它结构与以往的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对其作详细的说明。
采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C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C,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M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能具有同样的效果。即,能容易地实现转动轴91和支承轴衬92的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同时,转动轴91和支承轴衬92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优良的耐磨损性,并且,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转动轴91的良好的动作。
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C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C,如果采用由金属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基体94,由于基体94具有轻量且优良的机械强度,能容易地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采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C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C,如果采用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复层基体。滑动面91a及基体94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大致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因而能防止由与纤维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而且,能防止由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的滑动部件的热变形,同时,由于能容易地提高基体94A的机械强度,因此能容易地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图25~28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五实施例的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使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往复运动的转动轴和作为支持该转动轴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的滑动部位无润滑化,转动轴的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D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D具有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的可往复运动的转动轴101例如上轴101A、下轴101B、纵轴101C等,和作为支持该转动轴101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102例如与上轴101A相对形成的上轴轴衬102A、与下轴101B相对形成的下轴轴衬102B、与纵轴101C相对形成的纵轴轴衬102C,由设在支承轴衬102的内周面上的被滑动面102a来支持设在转动轴101的外周面上的滑动面101a。
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承轴衬102是这样的,在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大致圆筒形的基体103的里面形成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D。形成基体103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图26双箭头表示的转动轴101的运动方向,而形成滑动层72D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为图26双箭头表示的转动轴10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设置。滑动层72D的内周面为支持在转动轴10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滑动面101a的被滑动面。在形成被滑动面10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重要的是,与前述针杆61的滑动面61a相同,形成被滑动面10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滑动面101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作为前述支持轴衬102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形成被滑动面10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为转动轴10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能具有与前述支持轴衬82相同的效果。
如图27所示,作为支承轴衬102可以为这样结构的支承轴衬102AA,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D通过粘接剂层105与由金属大致成形为筒形的壳104的里面结合为一体。通过这种结构,由于壳104具有好的机械强度,能容易地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支持部件。
作为支承轴衬102可以是下述结构的支承轴衬102AB,如图28所示,在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基体103的里面设置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D,通过将其压入由金属大致成形为筒形的壳83的里面中而成一体化。形成这时的基体103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为壳104的轴向的压入方向设置,这样做较好的是使压入时的抵抗小。另外,作为基体103的材料没有特别加以限定,最好采用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以以便可防止压缩强度高、压入引起的损伤。通过这种结构,由于壳104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能容易地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支持部件,同时能提高生产效率。
回到图25中,前述的转动轴101形成大致为圆柱形,该转动轴10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为滑动面101a,滑动面101a可转动地支持在前述支承轴衬102的被滑动面102a上。如果考虑到对其它部件的惯性,该转动轴101最好单独或加以组合地采用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或钢。
作为转动轴101,仅至少形成被滑动面101a的部位是由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或钢形成的,其它部位可以由低价格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D上没有设置向构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D的转动轴101和支承轴衬102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其它结构与以往的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对其作详细的说明。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D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D,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M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能具有同样的效果。即,能容易地实现转动轴101与支承轴衬102的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同时,转动轴101与支承轴衬102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优良的耐磨损性,并且,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转动轴101良好的动作。
图29~34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六实施例的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使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摆动的摆轴和作为支持该摆轴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的滑动部位无润滑化,摆轴轴的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如图29所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E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E具有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的摆轴111例如挑线连杆轴111A、送针轴111C等,和作为支持该摆轴111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112例如与挑线连杆轴111A相对形成的挑线曲柄轴衬112A、与针杆摆轴111B相对形成的针杆摆轴轴衬112B、与送针轴111C相对形成的送针轴衬112C,由设在支承轴衬112的内周面上的被滑动面112a来支持设在摆轴111的外周面上的滑动面111a。
如图30所示,作为摆轴111的挑线连杆轴111A是这样的,在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大致圆筒形的基体113A的表面设置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E。形成滑动层7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滑动方向设置,滑动方向为图30双箭头表示的针杆摆轴111B的摆动方向,在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着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与前述针杆61的滑动面61a相同,重要的是,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被滑动面112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作为前述摆轴111的挑线连杆111A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滑动方向为作为摆轴111的挑线连杆轴111A的运动方向。采用这种结构,能具有与前述针杆61A相同的效果。
另外,基体113A为复层,本实施例中为两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为与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邻的表层的上层113A的纤维方向为大致与图30的双箭头所示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与基体113A的滑动层72E相邻的基体113A的上层113Aa的纤维方向为与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垂直的方向,为与滑动层72E隔开的基体113A的内层的下层113Ab的纤维方向与形成滑动层72E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再有,滑动层72E最好设在基体113A的表面的至少滑动面形成部位上。另外,作为基体113A的材料,最好是可从中选用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玻璃纤维强化树脂、芳族聚酰胺纤维强化树脂、硼纤维强化树脂等各种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基体113A的层数最好按照设计思想的需要设定。通过这种结构,由于滑动面111a及基体113A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因而能防止由与纤维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而且,能防止由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的滑动部件的热变形,同时,由于能容易地提高基体113A的机械强度,因此能容易地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如图31所示,作为摆轴111的针杆摆轴111B,与前述挑线连杆轴111A相同,在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大致圆筒形的基体113B的表面设置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E,形成滑动层72E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滑动方向设置,滑动方向为图31双箭头表示的针杆摆轴111B的摆动方向,在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着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与前述针杆61的滑动面61a相同,重要的是,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被滑动面112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作为前述摆轴111B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针杆摆轴111B的运动方向。采用这种结构,能具有与前述针杆61A相同的效果。
基体113B为复层,本实施例中为两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为与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邻的表层的上层113Ba的纤维方向为大致与图31的双箭头所示的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与基体113B的滑动层72E相邻的基体113B的上层113Ba的纤维方向形成为与形成滑动面72E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垂直的方向,下层113Bb的纤维方向与形成滑动层72E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其中,下层113Bb为与滑动层72E隔开的基体113B的内层。再有,滑动层72E最好设在基体113B的表面的至少滑动面形成部位上。另外,作为基体113B的材料,最好是可从中选用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玻璃纤维强化树脂、芳族聚酰胺纤维强化树脂、硼纤维强化树脂等各种纤维强化树脂。最好采用机械强度优良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通过这种结构,能容易地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如图32所示,作为摆轴111的针杆摆轴111C,在由金属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基体113C的表面设置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E,形成滑动层72E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滑动方向设置,滑动方向为图32双箭头表示的送针轴111C的摆动方向,在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着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与前述针杆61的滑动面61a相同,重要的是,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被滑动面111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作为前送针轴111C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为送针轴11CB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能具有与前述针杆61A相同的效果。
再有,滑动层72E可以设在基体113C的表面的至少滑动面形成部位上。
通过这种结构,就能容易地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作为送针轴111C可以为这样结构的送针轴111CA,通过在由金属形成的基体113的滑动面形成部位114上形成凹槽115,在该凹槽115内卷绕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来形成滑动层72E。通过这种结构,在基体113C的表面的滑动面形成部位114上就能容易地形成滑动面111a。
如图34所示,作为送针轴111C可以为这样结构的送针轴111CB,把滑动面111a设置在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大致为圆筒形的基体113A的表面上,同时,基体113CA为复层,例如两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与是形成滑动面11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邻的表层的上层113CAa的纤维方向为与图34箭头所示的摆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与前述滑动层72E相邻的基体113CA的上层113CAa的纤维方向形成为与形成滑动面72E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垂直的方向,为与滑动层72E隔开的基体113CA的内层的下层63CAb的纤维方向与形成滑动层72E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换言之,基体113CA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与滑动面72E相邻的层的纤维方向为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滑动层72E最好设在基体113CA的表面的至少滑动面形成部位上。另外,作为基体113CA的材料,最好是可从中选用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玻璃纤维强化树脂、芳族聚酰胺纤维强化树脂、硼纤维强化树脂等各种纤维强化树脂。最好采用机械强度好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通过这种结构,由于滑动面111a及基体113CA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因而能防止由与纤维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而且,能防止由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的滑动部件的热变形,由于基体113CA具有轻量且优良的机械强度,因此能容易地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回到图29中,本实施例的支承轴衬112其内周面的大部分为被滑动面112a,被滑动面112a可摆动地支持前述各摆轴111的滑动面111a。由于意味着滑动时的磨损小而耐磨损性好,该支承轴衬112可单独或加以组合地采用铜及铝或锡、亚铅、铅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及合金铸造物,由铜合金或合金铸造物至少形成被滑动面92a,这样做较好的是,能提高在无润滑状态下的滑动时的耐磨损性及耐久性。
作为支承轴衬112,仅至少形成被滑动面112a的部位是由铜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的,其它部位可以由低价格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E上没有设置向构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E的摆轴111和支承轴衬112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其它结构与以往的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对其作详细的说明。
采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E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E,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M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能具有同样的效果。即,能容易地实现摆轴111和支承轴衬112的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同时,摆轴111和支承轴衬112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佳的耐磨损性,并且,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摆轴111良好的动作。
图35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七实施例的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使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摆动的摆轴和作为支持该摆轴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的滑动部位无润滑化,摆轴轴的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F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F具有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的摆轴121例如挑线连杆轴121A、针杆摆轴121B、送针轴121C等,和作为支持该摆轴121的支持部件的支承轴衬122例如与挑线连杆轴121A相对形成的挑线曲柄轴衬122A、与针杆摆轴111B相对形成的针杆摆轴轴衬112B、与针杆摆轴121B相对形成的针杆摆轴轴衬122B、与送针轴121C相对形成的送针轴衬122C,由设在支承轴衬122的内周面上的被滑动面122a来支持设在摆轴121的外周面上的滑动面121a。
本实施例的各支承轴衬122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的支承轴衬82相同,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F通过粘接剂层与由金属大致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壳123的里面结合为一体,该滑动层72F的里面的大部分为被滑动面122a。形成滑动层72F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滑动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图17双箭头表示的摆轴121的运动方向。滑动层72F的内周面为支持在摆轴12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滑动面121a的被滑动面。在形成滑动层72F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与前述支承轴衬82的被滑动面82a相同,重要的是,形成滑被动面12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滑动面121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作为前送支承轴衬122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形成被滑动面102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摆轴121的运动方向。采用这种结构,能具有与前述支承轴衬82相同的效果。
作为支承轴衬122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可以为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的另一支承轴衬82(参见图20)相同的结构,这时,重要的是,形成滑动层72F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滑动方向设置,滑动方向为摆轴121的运动方向,或者,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摆轴121的运动方向。
前述的摆轴121形成大致为圆柱形,该摆轴121的外周面的大部分为滑动面121a,滑动面121a可转动地支持在前述支承轴衬122的被滑动面122a上。如果考虑到对其它部件的惯性,该摆轴121最好单独或加以组合地采用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或钢。
作为摆轴121,仅至少形成被滑动面121a的部位是由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或钢形成的,其它部位可以由低价格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F上没有设置向构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F的摆轴1211和支承轴衬122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其它结构与以往的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对其作详细的说明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F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F,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M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能具有同样的效果。即,能容易地实现摆轴121和支承轴衬122的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同时,摆轴121和支承轴衬122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佳的耐磨损性,并且,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摆轴111良好的动作。
图36及37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八实施例的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使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形块131和作为支持该方形块131的支持部件的滑动槽的滑动部位无润滑化,方形块的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G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G具有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的方形块131和备有作为支持方形块131的支持部件的滑动槽132的导向件133,由设在滑动槽132的里面的一对被滑动面132a来支持设在方形块131的外周面上的一对滑动面131a。
本实施例的方形块131由用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G形成,形成滑动层72G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滑动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图36方形块上下以双箭头表示的方形块131的运动方向。在形成滑动面13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与前述针杆61的滑动面61a相同,重要的是,形成滑动面13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被滑动面132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作为前述方形块131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形成滑动面13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方形块的运动方向。采用这种结构,能具有与前述针杆61A相同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方形块131如图37所示,由纤维方向为圆周方向且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材料作为制品135,按所规定的厚度切割该制品135,得到中间加工制品136,之后,通过施以机械加工使与中间加工制品136的外周面对置的部位形成所规定的宽度。制品135可以是杆状。通过这样形成方形块131就能高效容易地获得多个方形块131。
方形块也可以通过采用专用型烧制·成形来形成。
另外,在形成滑动面13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为方形块131的运动方向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的情况下,由纤维方向为圆周方向且为大致圆筒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材料可以制成制品135。
具有前述滑动槽132的导向件133由于意味着滑动时的磨损小而耐磨损性好,可单独或加以组合地采用黄铜、高强度黄铜、磷青铜、铝青铜、铅青铜的合金及合金铸造物、支承用铝合金及合金铸造物、及铝或锡、亚铅、铅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及合金铸造物,最好是至少被滑动面132a由铜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
作为导向件133,仅至少形成被滑动面122a的滑动槽132的形成部位是由铜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的,其它部位可以由低价格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G上没有设置向构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G的方形块131和滑动槽132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其它结构与以往的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对其作详细的说明。
采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G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G,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M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能具有同样的效果。能容易地实现方形块131的滑动面131a与支持该方形块131的滑动槽132的被滑动面132a的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同时,方形块131与滑动槽132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优良的耐磨损性,并且,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方形块131良好的动作。
图38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的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九实施例的图。
本实施例的缝纫机是这样的,作为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使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往复运动的上成圈座和作为支持上成圈座的支持部件的上成圈座轴衬的滑动部位无润滑化,上成圈座的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如图38所示,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H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H具有作为可动的滑动部件进行往复运动的上成圈座和作为支持上成圈座的支持部件的上成圈座轴衬,由设在上成圈座轴衬142的里面的被滑动面142a来支持滑动面141a,其中,滑动面141a设在上成圈座141的图38斜线区域所示的轴部141A的外周面上。
本实施例的上成圈座141的轴部141A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针杆61(参见图11)相同,在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大致为圆筒形的基体(未图示)的外周面上设有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滑动层72H,该滑动层72H的外周面的大部分为滑动面141a,该滑动面141a由在上成圈座轴衬142的内周面上形成的被滑动面142a支持。另外,形成基体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为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该滑动方向为图38双箭头表示的上成圈座轴衬142的运动方向,而形成滑动层72H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滑动方向设置,该滑动方向为图11双箭头表示的上成圈座轴衬142的运动方向。在形成滑动面14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的情况下,与前述针杆61的滑动面61a相同,重要的是,形成滑动面14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被滑动面142a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另外,作为本实施例的上成圈座141的结构,与前述针杆61A(图15)相同,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形成滑动面141a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其中,滑动方向为上成圈座141的运动方向。采用这种结构,能具有与前述针杆61A相同的效果。
前述上成圈座轴衬142由于意味着滑动时的磨损小而耐磨损性好,可单独或加以组合地采用黄铜、高强度黄铜、磷青铜、铝青铜、铅青铜的合金及合金铸造物、支承用铝合金及合金铸造物、及铝或锡、亚铅、铅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及合金铸造物,至少被滑动面142a由铜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这样做较好的是,能提高在无润滑状态下的滑动时的耐磨损性及耐久性。
作为上成圈座轴衬142,仅至少被滑动面142a是由铅青铜的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的,其它部位可以由低价格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H上没有设置向构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H的上成圈座141和上成圈座轴衬142的滑动部位强制供给润滑油的给油机构以及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的给油调节机构等。
其它结构与以往的缝纫机相同,故省略对其作详细的说明。
采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例的缝纫机MH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H,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缝纫机M及缝纫机用滑动装置60能具有同样的效果。能容易地实现上成圈座141与支持该成圈座141的上成圈座轴衬142的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同时,成圈座141与该成圈座轴衬142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的状态下可容易地获得最佳的耐磨损性,并且,能在无给油状态下持续长期地保持成圈座141良好的动作。
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各实施例,根据需要可以做各种变化。例如也可以是把前述各实施例加以组合的结构。而且,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可以用于以往的给油机构。
如以上所述,采用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针杆,通过至少针杆本体是由纤维强化树脂为材料来形成的,就能容易地实现针杆的轻量化且高刚性,其结果是,具有能容易地提高减振性以及防止针杆挠曲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另外,采用权利要求2的本发明的针杆,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通过针杆本体的至少滑动部位由具有自身润滑性的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就能容易地实现针杆的轻量化且高刚性,其结果是,能容易地提高减振性以及防止针杆挠曲,同时,能特别地提高滑动部位的耐磨损性等。
另外,采用权利要求3的本发明的针杆,具有能容易且确实地实现轻量化和高刚性及提高滑动部位的耐磨损性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4的本发明的针杆,具有通过把定位标记4做成记号并把针杆装在缝纫机中就能容易地进行针杆的定位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5的本发明的针杆,具有由于特别能提高定位标记的能见度从而更能容易且确实地实现针杆装在缝纫机时的定位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6的本发明的针杆,具有在针杆本体上能容易地形成进行装在缝纫机时针杆的定位的定位标记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在采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针杆的情况下,具有如下最佳效果由于针杆的轻量化且高刚性,就能容易地提高减振性以及防止针杆挠曲,其结果是,能持续长期地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以及缝制品质。而且,在采用权利要求2或3所记载的针杆的情况下,具有如下最佳效果能容易地实现轻量化且高刚性,能容易地提高减振性以及防止针杆挠曲,同时,能特别地提高滑动部位的耐磨损性,其结果是,不用给油装置就能持续长期地容易且确实地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以及缝制品质,同时,价钱便宜等。而且,在采用权利要求4~6任何一项所记载的针杆的情况下,具有能容易地进行针杆定位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8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由于滑动面具有高的耐磨损性及自身的润滑性,就能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9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由于沿滑动方向发生断开的情况下的炭素纤维自身难以发生剥离,因此,就能减少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同时,能容易地获得高弯曲刚性,并且能获得良好的加工性等。
采用权利要求10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可满足为了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耐磨损性及自身润滑性等。
采用权利要求1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能分别降低使用开始初期温度上升及磨损粉末的附着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12的本发明的缝纫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由于滑动面及基体一同具有轻量且高刚性,因此就能提高减振性,同时,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纤维方向大致差90°,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等。
采用权利要求1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由于滑动面及基体一同具有轻量且高刚性,因此就能提高或振性,同时,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大致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等。
采用权利要求14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由于滑动面及基体一同具有轻量且高刚性,因此就能提高减振性,同时,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大致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同时,能容易地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
采用权利要求15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由于基体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就能容易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16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在基体表面容易地形成滑动面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1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由于滑动面及基体一同具有轻量且高刚性,因此就能提高减振性,同时,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大致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同时,由于能容易地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能容易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采用权利要求18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由于滑动面及基体的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大致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就能防止由与纤维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方向所引起的强度下降,并且,能防止由于滑动抵抗所产生的发热而引起滑动部位的热变形,同时,由于能容易地提高基体的机械强度,能容易获得轻量且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采用权利要求19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能容易地获得针杆与针杆轴衬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下的最佳耐磨损性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20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能容易地获得压杆与压杆轴衬的滑动部位在无给油下的最佳耐磨损性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2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转动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转动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采用权利要求22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摆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摆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采用权利要求2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能容易地获得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方形块的滑动面与支持该方形块的滑动槽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采用权利要求24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能容易地获得方形块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25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上成圈座的滑动面与支持该上成圈座的上成圈座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采用权利要求26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上成圈座的滑动面与支持该上成圈座的上成圈座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采用权利要求2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由于沿滑动方向发生断开的情况下的炭素纤维自身难以发生剥离,就能减少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同时,能容易地获得高弯曲刚性,并且能获得良好的加工性等。
采用权利要求28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可满足为了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面与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耐磨损性及自身润滑性等。
采用权利要求29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能分别降低使用开始初期温度上升及磨损粉末的附着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30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能容易地获得权利要求26~29的任何一项的被滑动面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31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由于壳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就能容易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支持部件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32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由于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增强层压缩强度高及伸长大并且纤维方向沿压入方向设置因此压入时的抵抗小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采用权利要求33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由于由钢形成的滑动部件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就能容易获得需要高强度的滑动部件。而且,由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形成的滑动部件由于具有轻量且优良的机械强度,因此容易获得惯性小、需要减振性及高强度的滑动部件。
采用权利要求34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往复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往复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采用权利要求35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转动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转动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采用权利要求36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如下的最佳效果能容易地获得确实能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摆轴的滑动面与支持该摆轴的支承轴衬的被滑动面的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这样最好的组合。
采用权利要求37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具有容易地实现滑动部位的无给油化等这样的最佳效果。
权利要求
1.针杆,在针杆本体的一端具有针握持件,其特征为,至少前述针杆本体由纤维强化树脂为材料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针杆,其特征为,前述针杆本体的至少滑动部位由具有自身润滑性的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针杆,其特征为,具有前述自身润滑性的纤维强化树脂是炭素纤维强化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针杆,其特征为,进行前述针杆的定位的定位标记设在前述针杆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针杆,其特征为,通过在该凹部5内固定有能见度好的能见度提高部件来形成前述定位标记,所述凹部凹设在前述针杆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针杆,其特征为,前述定位标记在前述针杆本体上印刷形成。
7.缝纫机,具有与上轴连动且沿上下方向作往复运动的针杆和可滑动地支持该针杆的一对针杆支座,其特征为,前述针杆为权利要求1~6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针杆。
8.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可动的滑动部件由支持部件的被滑动面支持,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的至少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9.根据权要求8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形成前述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形成前述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前述被滑动面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形成前述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10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面设在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的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前述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面设在由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的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同时,前述基体为两层,与前述滑动面相邻的层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其纤维方向大致沿着滑动方向设置,与前述滑动面隔开的层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其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11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面设置在由PAN系列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的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同时,基体为复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与形成前述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邻的层的纤维方向为大致与形成前述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垂直的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8~11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面设在由金属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滑动层通过在基体的滑动面形成部位上形成凹槽并在该凹槽内卷绕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来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8~10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面设在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同时,前述基体为复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与形成前述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邻的层的纤维方向为大致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面设在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所规定形状的基体的表面上,同时,前述基体为复层,并且各层的纤维方向设置成每隔90°交换纤维方向,以使与形成前述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相邻的层的纤维方向大致为滑动方向。
19.根据权利要求8~14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为针杆,前述支持部件为沿轴向可往复地支持前述针杆的针杆轴衬,并且,前述针杆轴衬的至少被滑动面由铜系列合金或合金铸造物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8~14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为压杆,前述支持部件为沿轴向可往复地支持前述压杆的压杆轴衬,并且,前述压杆轴衬的至少被滑动面由铜合金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8、9、10、11、15、16、17、18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为可转动的转动轴,前述支持部件为可转动地支持前述转动轴的支承轴衬,并且,前述支承轴衬的至少被滑动面由铜合金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8、9、10、11、15、16、17、18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为可摆动的摆轴,前述支持部件为可摆动地支持前述摆轴的支承轴衬,并且,前述支承轴衬的至少被滑动面由铜合金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8~11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为方形块,前述支持部件为支持前述方形块的滑动槽。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方形块通过对由纤维方向为圆周方向或轴向而形成为杆状或筒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材料施以机械加工来形成。
25.根据权利要求8~14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为上成圈座,前述支持部件为上成圈座轴衬。
26.缝纫机用滑动装置,由支持部件的被滑动面支持可动的滑动部件,其特征为,前述支持部件的至少被滑动面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形成前述被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大致沿滑动方向设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形成前述被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中的炭素纤维与在滑动状态下的前述滑动面相接触的比例为60%以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形成前述被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与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6~29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形成前述被滑动面的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通过把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卷绕在由纤维强化树脂构成的成形用辅助部件的表面上而成形之后,除去成形用辅助部件来形成。
31.根据权利要求26~30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被滑动面设在由金属形成的壳的里面。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被滑动面设在由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增强层的里面,同时,通过将前述增强层的外周面压入壳的里面,并且,形成前述增强层的PAN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的纤维方向沿着大致向前述壳的压入方向设置。
33.根据权利要求26~32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的至少滑动面由钢或者表面施以硬质阳极氧化包覆膜的铝形成。
34.根据权利要求26~33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为可往复运动的往复轴,前述支持部件为可往复运动地支持前述往复轴的支承轴衬。
35.根据权利要求26~33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为可转动的转动轴,前述支持部件为可转动地支持前述转动轴的支承轴衬。
36.根据权利要求26~33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部件为可摆动的摆轴,前述支持部件为可摆动地支持前述摆轴的支承轴衬。
37.缝纫机,具有可动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面由支持部件的被滑动面支持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其特征为,前述滑动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8~36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轻量高刚性的针杆,及能确实持续长期地防止在无给油下滑动部位的磨损或烧接损伤的缝纫机用滑动装置及缝纫机。本发明的特征为,针杆1至少针杆本体2由纤维强化树脂为材料形成,通过滑动部件11的至少滑动面111a由人造树脂系列炭素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来形成缝纫机用滑动装置,该缝纫机滑动部件11用于缝纫机M。
文档编号D05B55/00GK1253192SQ99125268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5日
发明者応性宝, 高久和男, 菊谷浩二, 饭岛秀和 申请人:重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