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式假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700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擦式假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摩擦式假捻器。
弹力丝假捻机是加工化纤弹力丝的纺织机械,摩擦式假捻器是弹力丝假捻机上的主要纺织机械专件。现有的摩擦式假捻器主要由假捻机构与离合部件构成,其中摩擦盘是假捻的主要工作元件,通常有三组分别安装在假捻轴承上的摩擦盘,传动龙带经传动轮带动三组摩擦盘同方向旋转,利用摩擦力来加捻化纤长纤维,三组摩擦盘之间的传动由一根同步带来实现,同步带传动能保证三组摩擦盘同步转动。三组摩擦盘成等边三角形排列,任何两组摩擦盘的中心距是摩擦式假捻器的主要参数之一,它的大小对假捻纤维的加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座体上有三个安装假捻轴承的孔,三孔按等边三角形排列,相互之间的中心距尺寸就是三组摩擦盘中心距的尺寸。假捻轴承在座体中由座体上部的导丝板和下部的压板和螺钉紧固。回转支架能绕座体上的固定心轴回转,通过固定在回转支架上的引丝器将被加工的化纤长丝引入旋转的摩擦盘中进行假捻,即起“生头”的作用。传动龙带与传动轮之间的离合由座体以下的离合部件来完成,离合部件中的把手(也称分离杆)是操纵传动轮与龙带离合的,在龙带的另一面有一个张紧轮结合件,它的作用是张紧龙带用的,张紧轮结合件由张紧轮和张紧轴承组成。座体安装在离合器部件上部的连接支架上,它们之间的结合是由装在连接支架上的竖销和螺钉销来实现的,竖销和螺钉销由螺母紧固在连接支架上。在加工S与Z捻两种不同捻向的丝时,离合部件需调整部分零件的安装位置。
摩擦式假捻器有多种不同型号,采用较大的中心距可以使用直径较大的摩擦盘。摩擦盘直径加大后,在同样的表面线速度下,可以减低轴承的转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如在同等的转速下,可以提高表面的线速度及纺丝速度。
目前的摩擦式假捻器尚有下述不足之处1.弹簧帽结构不合理,其帽芯与固定圈采用铆接结合,影响了帽芯端面与假捻轴承的轴心线的垂直度;2.回转支架在转动时无限位机构,操作不当会碰到另一摩擦式假捻器;3.引丝器直接在其内壁设置内螺纹,紧固螺钉拧紧时,往往会损坏螺孔,使引丝器报废;4.导丝板安装在座体上,导丝板是三角形的,用三个角上的螺钉紧固,下面轴承向上的力集中在中间,引起导丝板变形,影响假捻轴承的定位精度;5.连接支架安装轴承的部分为L型敞开式结构,刚性不好,工作时,易引起假捻器的振动;6.离合器中的把手采用上、下板动的方式,其中部的芯轴易脱落。另外,所用的座体中心距与连接支架的组合不尽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的假捻器。
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假捻机构与离合部件,其中的假捻机构由安装在假捻轴承上的摩擦盘及引丝器构成,假捻轴承通过座体后与位于下方的传动轮连接,在离合部件中,离合器轴安装在支座上,支座的下部连接张紧轮座架,在离合器轴上安装连接支架与前后弹簧以及把手,在连接支架上安装假捻轴承的部位为一封闭的框架。座体中,3个假捻轴承的中心距构成一等边三角形,每边长度为37.93毫米,驱动摩擦盘的同步带齿数为58-62毫米,假捻轴承上端为弹簧帽,该弹簧帽由帽芯、弹簧及弹簧座构成,弹簧位于帽芯与其外面的弹簧座围成的空腔内,在帽芯下端外壁有固定弹簧座的弹性挡圈;在座体上利用固定心轴连接回转支架,一根“L”形的板簧利用螺钉及板簧固定块固定在座体上回转支架的附近,在回转支架与板簧接触的一侧有支架凸块,在板簧上有与该凸块配合的板簧钩,以限制回转支架的转动量。在回转支架上安装与假捻轴承平行的连接杆,在连接杆上利用紧固螺钉及位于引丝器内的螺母连接引丝器,在引丝器上安装螺钉的部位有一伸入连接杆的凹槽内的凸台。在把手套在离合器轴上的部位有两个沿离合器轴周向的端面凸轮,在该部位的离合器轴内有一销钉孔,孔内放置销钉,在该销钉的中部有两个凹槽,离合器轴的端部有一用于固定该销钉的支头螺钉。连接支架两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接插件,该接插件为一个可以套在离合器轴凹槽内并位于连接支架的内侧面与弹簧间的开口形挡圈。在连接支架的中部连接弹簧调节板,该弹簧调节板的下部为一个套在离合器轴外圆并位于前后弹簧间的限位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将连接支架上安装假捻轴承的部位设计成封闭的框架,提高了支架的强度和刚性,减少了振动。2、由于在弹簧帽上取消了原来的固定圈结构,用弹性挡圈来防止弹簧帽帽芯的弹出,从而避免了帽心的下端面即A面被破坏的可能,保证了A面与假捻轴承轴心线的垂直度;3、在板簧的端部增设了一钩后,回转支架在芯轴上转动时能依靠其凸块定位在板簧钩上,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可靠性。4、将引丝器与连接杆的连接孔设计为通孔,再在其另一侧压铸成形一六角孔,孔内放置六角螺母,再用螺钉与连接杆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避免了引丝器因螺孔的损坏而报废的现象。5、在导丝板的中间用两个螺钉与座体紧固连接,改善了导丝板的受力情况,避免了导丝板易变形的问题,保证了假捻轴承的定位精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
图1中处于Z捻状态时的C-C视图。
图3为
图1中处于S捻状态时的C-C视图。
图4为
图1的A-A视图。
图5为图4的B-B视图。
图6为原来的弹簧帽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帽结构图。
图8为原来的引丝器与连接杆的连接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引丝器与连接杆的连接状态图,为
图1的E-E剖面图。
图10为原来的连接支架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支架图。
图12为
图1中省略离合部件后的D-D视图,为回转支架与座体的连接状态图。
图13为
图1中省略离合部件后的仰视图。

图1、2所示上部为假捻机构,下部为离合部件,其中的27为主机横梁,支座26利用螺栓连接在横梁27上,在支座26上部利用螺栓连接离合器轴承11,下部连接座架25,在座架上安装张紧轮22,在张紧轮附近有与张紧轮平行的传动轮24,传动龙带23位于张紧轮22与传动轮24之间,传动轮安装在假捻轴承4的下端。
在离合器轴11上安装有连接支架12,连接支架12的右端有一圈向内延伸的凸起,该凸起与把手10上对应的环形凹槽21嵌合,在把手上有端面凸轮18,在离合器轴11右端对应于端面凸轮的位置有销钉20,销钉20的中部有两个凹槽,一支头螺钉19旋入离合器轴11后,嵌入销钉上的某个凹槽内起定位作用,在离合器轴上套有前、后弹簧17、29,安装在连接支架12上的弹簧调节板16中部有一封闭圆形限位圈31位于两节弹簧之间,在两节弹簧的外端与连接支架间分别放置接插件28,该接插件的下端为可插入或拔出的挡圈30,转动把手10,在端面凸轮18、18’的作用下,使把手产生相对于离合器轴的轴向移动,在其凹槽21的带动下,连接支架12也随之而动,使传动轮24与传动龙带离合。图2所示为Z捻工作状态,将右端的接插件28’拔起,销钉上移,连接支架右移,其左侧的端面凸轮18与销钉20的上端接触,拨动把手,可控制传动轮24与传动龙带23的接触状态,以控制摩擦机构的工作状态;图3为S捻工作状态,将左端的接插件28拔出,销钉20下移,连接支架左移,其右侧的端面凸轮18与销钉20接触,拨动把手,可控制传动轮24与传动龙带23的接触状态。图3中22为张紧轮。
座体8安装在连接支架12上,在座体8上安装3个假捻轴承4,在每个假捻轴承4上均匀间隔地安装摩擦盘14与隔圈3,在轴承4的上端利用弹簧帽2将摩擦盘紧固在轴承4上,弹簧帽结构如图7所示帽芯48由内六角螺栓紧固在轴承4的上端,一弹簧座50套在内芯外,并在内芯与弹簧座围成的空腔内放置弹簧49,在内芯下端有可以卡住弹簧座的弹性挡圈51,在弹簧座50下端有一向下延伸的部分52,以遮住弹性挡圈,内芯的下端面为A面。
在座体8上还安装有导丝板7,连接杆5及支承杆15,在连接杆5上安装引丝器6,如图9所示,引丝器6与连接杆5利用紧固螺钉44及位于引丝器6内的螺母47相互连接,在引丝器6上安装螺钉44的部位有一伸入连接杆5的凹槽内的凸台46。
回转支架7利用固定心轴44安装在座体8上,如
图12所示一个L型板簧42利用螺钉37与板簧固定块36安装在座体8上,板簧42与回转支架13接触的一端有板簧钩41,在回转支架13上有一个与板簧钩41配合的支架凸块39,以保证回转支架在转动时不碰撞邻近的机构。
图10中的38为安装假捻轴承的轴承孔。
导丝板7利用两个螺钉安装在座体8上,如图4所示,在导丝板7上均布3个安装假捻轴承4的孔,形成一等边三角形,每边长L=37.93毫米,螺钉孔位于3个轴承孔中间,使导丝板7的受力情况得以改善。
连接支架12的形状如
图11所示,其安装轴承的部位为一封闭式框架,在框架内的3个十字芯为安装3个轴承4的位置,原来的连接支架如
图10所示,为L型结构。
3个假捻轴承4利用同步带58驱动,同步带的齿数为58-62个齿。假捻轴承4利用压板60安装在座体8上,如
图13所示,图中59为同步带轮,座体8利用螺钉销23与竖销55安装在连接支架12上,其中螺钉销的上部长度a为7.5-13毫米,下部长度b为6.5-8.5毫米。
权利要求1.摩擦式假捻器,包括假捻机构与离合部件,其中的假捻机构由安装在假捻轴承(4)上的摩擦盘及引丝器构成,假捻轴承通过座体后与位于下方的传动轮连接,在离合部件中,离合器轴(11)安装在支座(26)上,支座的下部连接张紧轮座架(25),在离合器轴(11)上安装连接支架(12)与前、后弹簧(17)、(29)以及把手(10),其特征是连接支架(12)上安装假捻轴承(4)的部位为一封闭的框架,并且,3个假捻轴承(4)的中心距组成一等边三角形,每边长度L为了37.93毫米,驱动摩擦盘的同步带齿数为58-62个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器,其特征是座体(8)利用螺钉销(23)与竖销(55)安装在连接支架(12)上,其中,螺钉销的上部长度长度a为7.5-13毫米,下部长度b为6.5-8.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器,其特征是假捻轴承(4)的上端为弹簧帽(2),该弹簧帽(2)由帽芯(48)、弹簧(49)及弹簧座(59)构成,弹簧位于帽芯(48)与其外面的弹簧座(50)围成的空腔内,在帽芯(48)下端外壁有固定弹簧座(50)的弹性挡圈(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器,其特征是座体(8)上利用固定心轴(40)连接回转支架(13),一根“L”形的板簧(42)利用螺钉(37)及板簧固定块(36)固定在座体(8)上回转支架(13)的附近,在回转支架与板簧接触的一侧有支架凸块(39),在板簧上有与该凸块(39)配合的板簧钩(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器,其特征是座体(8)上安装与假捻轴承(4)平行的连接杆(5),在连接杆上利用紧固螺钉(44)及位于引丝器(6)内的螺母(47)连接引丝器(6),在引丝器(6)上安装螺钉(44)的部位有一伸入连接杆(5)的凹槽内的凸台(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器,其特征是把手(10)套在离合器轴(11)上的部位有两个沿离合器轴周向的端面凸轮(18),在该部位的离合器轴内有一销钉孔,孔内放置销钉(20),在该销钉的中部有两个凹槽,离合器轴的端部有一用于固定该销钉(20)的支头螺钉(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器,其特征是连接支架(12)两端的内侧分别设置接插件(28),该接插件(28)的下部为一个可以套在离合器轴(11)外面,并位于连接支架(12)的内端面与弹簧间的半圆形挡圈(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器,其特征是连接支架(12)的中部连接弹簧调节板(16),该弹簧调节板(16)的下部为一个套在离合器轴(11)外面并位于前、后弹簧间的限位圈(31)。
专利摘要摩擦式假捻器。包括假捻机构与离合部件,其中的假捻机构由安装在假捻轴承上的摩擦盘及引丝器构成,假捻轴承通过座体后与位于下方的传动轮连接,在离合部件中,离合器轴安装在支座上,支座的下部连接张紧轮座架,在离合器轴上安装连接支架与前、后弹簧以及把手,其特征是连接支架上安装假捻轴承的部位为一封闭的框架,并且,3个假捻轴承的中心距组成一等边三角形,每边长度L为37.93毫米,驱动摩擦盘的同步带齿数为58—62个齿。
文档编号D01H1/11GK2383853SQ9922898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2日
发明者辛革命 申请人:无锡纺织机械专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