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衣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02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柜式衣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物烘干机,特别是柜式衣物烘干机。
传统的衣物烘干机大都为滚桶式结构,工作时是热空气对滚动中的桶体进行加热、由被加的桶壁再烘干桶内衣物,而且衣物在桶内相互重叠、无法均匀受热,所以这种滚桶式烘干机的工作效率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已出现柜式衣物烘干机结构,它是将衣物均匀悬挂在柜箱内,设在箱底部的气体加热装置将引入的空气加热上行,将衣物逐渐烘干,工作后的空气再被引出箱外。但这种柜式衣物烘干机未能充分回收箱体内由下而上的热空气在一次工作后仍保持的余热进行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充分回收一次工作后热空气的余热进行再利用、提高整机工作效率的柜式衣物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柜式衣物烘干机,包括柜式箱体及设在箱体内的衣物挂梁、箱体内底部的空气加热装置、进风道、出风口,其特征是空气加热装置由导热油电加热器与导热油换热器组成,进风道沿柜式箱体内侧壁自上而下设置,其下端口接入导热油换热器,在柜式箱体顶部设有抽风机及排风道,在排风道内设置余热换热管、该管的入口与整机进气口相接、出口与进风道上端口相接。
还可以在柜式箱体内设有紫外线发光管及臭氧发生器。在整机进气口与余热换热管入口之间装有空气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由于余热换热管置于排风道内,当带有余热的一次工作后热空气通过排风道排出箱体之前,其余热已对换热管内新进入的冷空气进入了初预热;初预热后的新空气沿着箱体侧壁上的进风道下行过程中,将被箱体内上行的热空气再一次预热。这样到达加热装置时的新空气已具有了相当的温度,因此总的热效率将大大提高。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叙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挂衣物横梁1、抽风机2、空气滤清器3、余热换热管4、排风道5、紫外线发光管6、风道7、箱体保温层8、电加热器9、导热油换热器10、搁板11、臭气发生器12及前门13组成。
挂衣物横梁1与抽风机2装在设备上部,容置着换热管4的排风道经排风口5将工作后空气排出箱体。外界空气经空气过滤器3、换热管4进入风道7,风道7与换热管4连接。电加热导热油换热器10装在整个设备下部,整个烘干设备用新型保温材料8外裹,防止热量通过箱体散失到大气中。衣物烘干内壁装有紫外线发光管6和臭氧发生器12,对烘干后衣物进行电子消毒。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衣物用衣服架挂在横梁1上,衣物与衣物保持间隙,前门13关好,开动电源,外界空气经空气滤清器3进入换热管4,将空气初预热后通过风道7再预热,然后进入经过电加热器9加热的导热油换热器10,通过搁板11进入烘干室,从下往上行,将衣物加热烘干,通过抽风机2抽入排风道,经过换热管4,从出口5排入大气。烘干室内通过臭氧发生器12和紫外线灯管6将衣物消毒。机器四周壳体内有保温层8起保温作用。
权利要求1.柜式衣物烘干机,包括柜式箱体及设在箱体内的衣物挂梁、箱体内底部的空气加热装置、进风道、出风口,其特征是空气加热装置由导热油电加热器与导热油换热器组成,进风道沿柜式箱体内侧壁自上而下设置、其下端口接入导热油换热器,在柜式箱体顶部设有抽风机及排风道,在排风道内设置余热换热管,该管的入口与整机进气口相接、出口与进风道上端口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是在柜式箱体内设有紫外线发光管及臭氧发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是在整机进气口与余热换热管入口之间装有空气滤清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一种柜式衣物烘干机,包括柜式箱体及设在箱体内的衣物挂梁、箱体内底部的空气加热装置、进风道、出风口,进风道沿柜式箱体内侧壁自上而下设置、其下端口接入加热装置,在柜式箱体顶部设有抽风机及排风道,在排风道内设置余热换热管,该管的入口与整机进气口相接、出口与进风道上端口相接。其优点是:在结构上保证新进空气被加热之前已得到两次回收热能的预热,从而提高整机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D06F58/10GK2393901SQ9925023
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铭钢 申请人:刘铭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