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拉力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31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拉力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用于这种电梯系统的拉力构件。
普通的牵引电梯系统包括一个轿厢,一个平衡重,两条或多条连接轿厢与平衡重的绳索,一个驱动绳索运动的牵引绳轮,以及一台使牵引绳轮旋转的主机。这种绳索是用平行的或扭绞的钢丝制成的,而绳轮是由铸铁制成的。上述主机可以是有齿轮箱的,也可以是没有齿轮箱的。有齿轮箱的主机可以采用速度较高的电动机,这种电动机比较紧凑而且便宜,但是需要附加的维护和空间。
虽然已经证明普通的圆形绳索和铸铁的绳轮非常可靠,而且价格便宜,但它们的使用是有限制的。一种限制是由于绳索与绳轮之间的牵引力。上述牵引力可以通过增大绳索的包角,或者在绳轮上开槽来增大。但是,由于会导致增加磨损(包角)或增大绳索的压力(开槽),这两种技术使绳索的寿命降低了。另一种增加牵引力的方法是在绳轮的凹槽中使用合成材料制成的衬垫。上述衬垫增大了绳索与绳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并同时减少了绳索与绳轮的磨损。
另一个对使用圆形绳索的限制是圆形钢丝绳的柔性和疲劳性能。当今的电梯安全法规要求每一根绳索具有最小的直径d(对于CEN,dmin=8mm;对于ANSI,dmin=9.5mm(3/8”)),并且,对于牵引电梯,D/d的比例要大于或等于40(D/d≥40),其中,D是绳轮的直径。结果,绳轮的直径D至少要320mm(对于ANSI为380mm)。绳轮的直径D越大,主机驱动电梯系统所需要的扭矩就越大。
随着高抗张强度轻型合成纤维的发展,已经有人建议用具有用合成纤维,例如芳族聚酰胺纤维,制成的承载股线来代替电梯系统中的钢丝绳,提出这种建议的近期出版物包括授予Gladdenbeck等人的美国专利No.4,022,010;授予Wilcox的美国专利No.4,624,097;授予Klees等人的美国专利No.4,887,422;以及授予De Angelis等人的美国专利No.5,566,786。用芳族聚酰胺纤维代替钢丝的优点是提高了拉伸强度对于重量的比例,并改进了这种芳族聚酰胺材料的柔性,并且有可能提高绳索的合成材料与绳轮之间的牵引力。
普通圆形绳索的另一种缺点是绳索的压力越大,它的寿命就越短。绳索压力(Prope)是当绳索绕过绳轮时产生的,并直接与绳索中的拉力(F)成正比,而与绳轮的直径D和绳索的直径d成反比(Prope≈F/Dd)。此外,绳轮凹槽的形状,包括那些增大牵引力的技术,诸如开出绳轮凹槽,又进一步增大了绳索所受到的最大压力。
尽管这种合成纤维绳索的柔软特性可用于减小所需要的D/d比例,从而减小绳轮的直径D,但绳索仍然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绳轮直径D与绳索压力之间的反比关系,限制了用芳族聚酰胺纤维制成的普通绳索能够达到的减小绳轮直径的程度。此外,虽然芳族聚酰胺纤维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但,在受到横向载荷时,却更容易失效。即使降低对D/d的要求,所造成的绳索压力也会对芳族聚酰胺纤维造成过度的损伤,而降低绳索的寿命。
尽管现有技术的现状如此,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申请受让人的指示下,仍继续研制驱动电梯系统用的,更加有效,寿命更长的方法的装置。
按照本发明,一种用于电梯的拉力构件具有大于1的尺寸比,这种尺寸比是由拉力构件的宽度w与厚度t所确定的(尺寸比=w/t)。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拉力构件呈扁平的形状。尺寸比增大的结果是,绳索压力的分布对于接触表面由宽度尺寸决定的拉力构件最有利。因此,拉力构件中的最大压力减小了。此外,由于与尺寸比为1的圆形绳索相比,尺寸比增大了,拉力构件的厚度可以减小,但却同时保持了拉力构件恒定的横断面积。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上述拉力构件有许多包裹在共同包裹层内部的独立的承载芯线。这种包裹层把独立的芯线隔离开来,并形成与牵引绳轮接触的接触表面。
这种拉力构件的结构所造成的结果是,在整个拉力构件上绳索的压力可以分布得更加均匀。结果,与具有相同承载容量的普通的用绳索牵引的电梯相比,最大绳索压力大大地减小了。更进一步,对于承载能力相等的电梯,有效绳索直径‘d’(在弯曲方向上测量)减小了。因此,不必减小D/d的比例,就能使绳轮的直径‘D’达到较小的值。此外,在驱动电机不需要减速箱的情况下,把绳轮的直径D减到最小,就能使用价格低,更加紧凑的高速电动机。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上述独立的芯线是用非金属材料,例如芳族聚酰胺纤维的股线制成的。借助于在本发明的拉力构件中采用重量轻,强度高,寿命长的芯线,特别是这种材料的柔性好,可接受的牵引绳轮的直径就能进一步减小,而同时使最大绳索压力保持在可接受的限度内。如上所述,较小的绳轮直径减小了主机驱动绳轮所需要的扭矩,而增大了旋转速度。因此,可以使用较小而且较便宜的主机来驱动电梯系统。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定实施例中,上述独立的芯线是用金属,例如钢制的股线制成的。借助于在本发明的拉力构件中采用具有适当尺寸和结构的金属材料的柔性特征的芯线,可接受的牵引绳轮的直径就能进一步减小,而同时使最大绳索压力保持在可接受的限度内。
上述包裹层具有若干优点。首先,这种有弹性的包裹层增大了牵引力,它超过了与铸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牵引绳轮接触的普通钢丝绳。其次,这种包裹层把金属芯线密封住了,所以不必像普通钢丝绳所必须做的那样,要经常在芯线上加润滑油。第三,这种包裹层填充了芯线的相邻股线之间的空间,以避免钢丝与钢丝接触。这种接触会导致芯线的微振磨损和损坏。
此外,上述包裹层还在承载芯线的周围形成了一层保护外壳,以防止环境因素,例如溶剂或火焰所造成的意外的损坏。这一点在发生火灾时特别重要。对于非金属和金属两种芯线,上述包裹层可以用阻燃复合材料来制造。这种阻燃的包裹层将最大限度地减小对于热和火都非常敏感的非金属芯线烧坏的可能性。此外,虽然钢和其他金属支承的芯线本性就是阻燃的,但是,具有阻燃的包裹层对于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还有额外的优点,即,它能避免绳索上松脱下来的燃烧的包裹层材料使卷扬通道内部的周边设备损坏。借助于使包裹层阻燃,包裹层的材料就不会与绳索脱开,也不会引起周边设备的损坏。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阻燃”是指火焰从该材料上熄灭时,就会自己熄火的材料。在本发明的又一个特定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牵引驱动装置具有一种拉力构件,它有大于1的尺寸比和一个具有设计成能容纳上述拉力构件的牵引表面的牵引绳轮。上述拉力构件具有由上述拉力构件的宽度尺寸所构成的接触表面。上述绳轮的牵引表面和上述接触表面的轮廓设计成互补的,以便为上述拉力构件和绳轮之间的啮合提供牵引力和导向。在另一结构设计中,上述牵引驱动装置具有许多与上述绳轮啮合的拉力构件,并且上述绳轮有一对设置在绳轮相对两侧的轮缘,以及设置在相邻拉力构件之间的一条或多条隔离圈。上述这一对轮缘和隔离圈完成引导拉力构件的功能,以便当发生绳索松弛的情况时能防止严重的重叠。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绳轮的牵引表面是由一种能在绳轮与拉力构件之间产生最佳牵引力,而且对拉力构件的磨损最小的材料制成的。在一种结构中,上述牵引表面由粘接在牵引绳轮上的包裹层所形成。在又一种结构中,上述牵引绳轮是由形成上述牵引表面的材料制成的。
虽然在本文中主要描述的是用于具有牵引绳轮的电梯设备的牵引装置,但,这种拉力构件也可以用于下列这些不使用牵引绳轮来驱动拉力构件的电梯设备诸如间接绳索牵引的电梯系统,线性电动机驱动的电梯系统,或者具有平衡重的自驱动的电梯。在这些设备中,为了减小该电梯系统所需要的空间,可以利用尺寸减小的绳轮。在参照附图阅读了以下的关于主要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之后,将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上述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点和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具有本发明所述的牵引驱动装置的电梯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牵引驱动装置的侧剖视图,表示了一个拉力构件和一个绳轮;图3是一个替换实施例的侧剖视图,表示了多个拉力构件;图4是另一个实施例,表示了具有凸面形状以使拉力构件对中的牵引绳轮;图5是另一替换实施例,表示了一个牵引绳轮和拉力构件,它们具有互补外形,以增强牵引作用并对拉力构件和绳轮之间的啮合状态进行导向;图6a是拉力构件的截面图;图6b是拉力构件的替换实施例的截面图;图6c是拉力构件的另一替换实施例的截面图;图6d是再一个替换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替换实施例的单一芯线的放大截面图,该芯线具有缠绕在中心股线上的六股股线;
图8是本发明的单一芯线的另一替换实施例的放大截面图;以及图9是本发明再一替换实施例的放大截面图。
图1表示了一个牵引式电梯系统12。该电梯系统12包括一个轿厢14、一个平衡重16、一个牵引驱动装置18和一台主机20。牵引驱动装置18包括一个将轿厢14和平衡重16相互连接的拉力构件22和一个牵引绳轮24。拉力构件22与绳轮24啮合,使得绳轮24转动时能够驱动拉力构件22以及轿厢14和平衡重16移动。主机20与绳轮24啮合以驱动绳轮24转动。尽管图中表示了一个有齿轮箱的主机20,但也应该注意到,这种结构仅用于图示目的,本发明也可采用无齿轮箱主机。
图2更详细地表示了拉力构件22和绳轮24。拉力构件22是一个集中了位于公共包裹层28内的多条芯线26的单独装置。每一条绳索26都由高强度的人造、非金属纤维(例如商用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制成的平行或缠绕股线构成。芯线26长度相等,并在包裹层28内的宽度方向上大致等间距布置,并在整个宽度上为线性排列。包裹层28由聚氨酯材料、最好是热塑性胺基甲酸乙酯制成,即以下述方式挤出并穿过多条芯线26,所述方式是,限制每一根芯线26,使其不能相对于其他芯线26移动。透明材料是另一替换实施例,由于它方便了用肉眼监测扁平绳索,所以更为有利。当然,从结构上讲,颜色并不重要。对于包裹层28,如果有其他材料足以满足对包裹层所要求的功能,即,牵引、抗磨损、向芯线26传递牵引负载以及抵抗环境因素等功能的话,也可以采用这些材料。还应该进一步理解,如果使用了其他材料而不能满足或超过了热塑性胺基甲酸乙酯的机械性能的话,则不能完全达到本发明显著降低绳轮直径的附加有利效果。根据热塑性胺基甲酸乙酯的机械性能,牵引绳轮的直径可以减小至100毫米或更小。包裹层28形成了一个与牵引绳轮24的对应表面接触的啮合面30。
如图6a所更清楚地表示的那样,拉力构件22的宽度为w,厚度为t1,宽度w是在垂直于拉力构件22的长度方向的横向测量的,厚度t1是在拉力构件22绕绳轮24的弯曲方向上测量的。每一芯线26的直径都为d并且相隔一段距离s。另外,包裹层28在芯线26和啮合面30之间的厚度定义为t2。在芯线26和相对表面之间的厚度定义为t3,这样,t1=t2+t3+d。
拉力构件22的整个尺寸使得其横截面上具有远大于1的尺寸比,其中尺寸比定义为宽度w与厚度t1之比或(尺寸比=w/t1)。例如在通常的圆形绳索中,圆形横截面对应的尺寸比为1。尺寸比越大,拉力构件22横截面越是扁平。使拉力构件22扁平化,就可以减小厚度t1并增大拉力构件22的宽度w,而不牺牲横截面积或承载能力。这种结构的结果是在拉力构件22的宽度方向上均分了绳索压力,并且相对于具有可比横截面积以及承载能力的圆形绳索来说,减小了最大绳索压力。如图2所示,对于具有五条设置在包裹层28内的独立芯线26的拉力构件22来说,尺寸比大于5。尽管图示的拉力构件具有大于5的尺寸比,但一般都认为,具有大于1的尺寸比,特别是具有大于2的尺寸比的拉力构件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邻芯线26之间的间隔s取决于拉力构件22所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及拉力构件22中绳索应力的分布情况。考虑到重量因素,很希望减小相邻芯线26之间的间隔s,从而减少芯线26之间的包裹材料的用量。但是,考虑到绳索应力分布情况,应限制芯线26相互邻近的程度,以避免相邻芯线26之间的包裹层28中产生超大应力。基于这些考虑,该间隔可以根据特定承载需求进行优化。
包裹层28的厚度t2取决于绳索应力分布和包裹层28材料的磨损特性。如上所述,很希望避免在包裹层28内产生超大应力,同时提供足够的材料来增大拉力构件22的预期寿命。
包裹层28的厚度t3取决于拉力构件22的使用情况。如图1所示,拉力构件22绕过单独的绳轮24,因此,顶面32并不与绳轮24啮合。在这种应用场合,厚度t3可以非常小,尽管当拉力构件22绕过绳轮24运行时,它必须足以承担拉力。还希望使拉力构件表面32具有沟槽,以减小厚度t3中的张紧力。另一方面,如果拉力构件22用于下述电梯系统中,即该电梯系统需要使拉力构件22绕第二绳轮反向弯曲,则需要使厚度t3和厚度t2相等。在这种应用场合,拉力构件22的上表面32和下表面30都是啮合表面并承受相同的磨损和应力。
各芯线26的直径d和芯线26的数量取决于特定的用途。如上所述,一般都希望保持厚度d尽可能地小,以增大柔性并减小芯线26中的应力。
尽管在图2中表示了具有多条埋入包裹层28内的圆形绳索26的情况,但拉力构件22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单根绳索,包括那些考虑到费用、寿命或易于制造性等原因,具有大于1的尺寸比的绳索。这种实例包括椭圆形绳索34(图6b)、扁平或矩形绳索36(图6c)或图6d所示的贯穿拉力构件22宽度的单根扁平绳索38。图6d所示实施例的优点是绳索压力分布更加均匀,因此,拉力构件22中的最大绳索压力比其他结构中的绳索压力小。由于绳索包容在包裹层内,又由于包裹层限定了啮合面,所以对于牵引作用来说,绳索的实际形状不太重要,并且可以根据其他目的进行选择。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根芯线26都由7股缠绕的股线形成,每一根股线都由7根缠绕的金属丝构成。在本发明这种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采用了高碳钢。这种钢最好经过冷拔并镀锌以达到公认的强度特性以及这种工艺的防腐蚀特性。包裹层最好是醚基的聚氨酯材料并具有阻燃成分。通过选择原本就具有阻燃特性的包裹层材料,或者在包裹层中加入添加剂使其具有阻燃性能,都能达到上述阻燃的目的。上述添加剂的例子有磷脂、蜜胺和卤素。
在包含钢芯线的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6,芯线26的每一股线27都包括七条钢丝,其中六条钢丝29缠绕在一条中央钢丝31的周围。每条芯线26都包括一条位于中央的股线27a和缠绕在中央股线27a周围的六条附加的外部股线27b。形成中央股线27a的各条钢丝29的缠绕构型最好是在一个方向上环绕中央股线27a的中央金属丝31,同时,外部股线27b的金属丝29在相反的方向上缠绕在外部股线27b的中央钢丝31周围。外部股线27b以与钢丝29缠绕在股线27a中的金属丝31周围的相同方向而缠绕在中央芯线27a的周围。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条股线包括中央钢丝31(在中央股线27a中),同时六条缠绕钢丝29顺时针缠绕;外部股线27b中的钢丝29围绕它们各自的中央钢丝31逆时针缠绕,同时,从芯线26的层次来说,外部股线27b以顺时针方向缠绕在中央股线27a的周围。这种缠绕方向改善了在芯线的所有钢丝中的负载分配特性。
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功,采用非常小尺寸的钢丝29是很重要的。每一根钢丝29和31的直径都小于0.25毫米,最好直径是在大约0.10毫米到0.20毫米的范围内。在特定实施例中,这些钢丝的直径为0.175毫米。采用小尺寸的钢丝很有利于应用小直径的绳轮。小直径的钢丝能够适应小直径绳轮的弯曲半径(直径约100毫米),而不会在扁平绳索的股线上施加过大的应力。由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总直径最好大约为1.6毫米的多条小芯线26,并将它们埋入扁平绳索弹性体,所以每条芯线上的压力明显比已有技术中的绳索的压力小。芯线压力降低至少n-1/2,其中n是对于给定负载和钢丝横截面积来说的扁平绳索中平行芯线的数目。
参见图8,在具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芯线的结构的替换实施例中,每条芯线26的中央股线37a的中央钢丝35具有较大的直径。例如,如果采用了前述实施例的钢丝29(0.175毫米),只有芯线的中央股线的中央钢丝35的直径将大约是0.20-0.22毫米。这种中央钢丝直径变化的效果是降低了环绕钢丝35的钢丝29之间的接触程度,以及降低了缠绕在股线37a周围的股线37b之间的接触程度。在这一实施例中,芯线26的直径将稍大于前述实施例1.6毫米的直径。
参见图9,在具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芯线的结构的第三实施例中,图8所示实施例的概念有所扩展,以进一步减少钢丝与钢丝、股线与股线的接触。这里采用了三种不同尺寸的钢丝来构成本发明的芯线。在该实施例中,最大的金属丝是中央股线200中的中央钢丝202。中间大小的直径的钢丝204环绕在中央股线200的中央钢丝202周围,因此构成了中央股线200的一部分。这种中间直径的钢丝204也是所有外部股线210的中央钢丝206的尺寸。这里采用的最小直径的钢丝以序号208表示。它们卷绕在每一外部股线210的每条钢丝206上。该实施例中,所有的钢丝的直径都小于0.25mm。在一个代表性实施例中,钢丝202可以是0.21mm;钢丝204可以是0.19mm;钢丝208可以是0.175mm。应该理解,在该实施例中,钢丝204和206直径相等,只是为了表达位置信息而分别标号。应该注意到本发明并不仅限于直径相同的钢丝204和206。这里提供的所有钢丝直径都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在使中央股线的外部钢丝之间的接触程度减小,使外部股线的外部钢丝之间的接触程度减小,以及使外部股线之间的接触程度减小的连接原理下加以重新布局。在这里提供的实施例中(仅用于示例目的),外部股线的外部钢丝之间的间距是0.014mm。
再次参见图2,牵引绳轮24包括一个基体40和衬套42。基体40由铸铁制成并包括一对设置在绳轮24的相对侧以形成槽46的凸缘44。衬套42包括一具有牵引面50的基座48和一对由绳轮24的凸缘44支撑的法兰52。衬套42由聚氨酯材料制成,例如在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5,112,933中所述的材料,或者能提供与包裹层28的啮合面30啮合所需的牵引力和磨损特性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因为更换拉力构件22或绳轮24的费用方面的原因,所以在牵引驱动装置18中,很希望绳轮衬套42磨损而不是绳轮24或拉力构件22磨损。因此,在牵引驱动装置18中,衬套42具有牺牲层的功能。通过粘结或任何其他传统的方法将衬套保持在槽46中,并形成了用于容纳拉力构件22的牵引面50。牵引面50具有直径D。牵引面50和啮合面30之间的啮合为驱动电梯系统12提供了牵引力。上述与拉力构件一起使用的绳轮的直径比已有技术中的直径明显减小。特别是,采用本发明扁平绳索的绳轮的直径可以减小到100mm或更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立即认识到,这种绳轮直径的减小就允许使用更小的主机。实际上,对于典型的8人电梯来说,在例如低层建筑物的使用无齿轮传动结构的场合下,主机尺寸可以减少到传统尺寸的1/4。这是因为对于100mm的绳轮来说,所需的扭矩降低到了大约为原来的1/4,电机的每分钟转速增加了。因此,主机费用降低了。
尽管图示装置具有衬套42,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拉力构件22也可以与不具有衬套42的绳轮一起使用。作为替换实施例,衬套42可以通过在绳轮上涂覆一层选定材料,例如聚氨酯的方式来代替,或者用由适当的合成材料制成或注塑成形的绳轮来代替。如果采用的话,将证明这些替换实施例更加经济有效,因为绳轮的尺寸减小了,并且简单地更换整个绳轮比更换绳轮衬套要更便宜。
绳轮24和衬套42的形状形成了容纳拉力构件22的空间54。凸缘44和衬套42的法兰52形成了拉力构件22和绳轮24之间的啮合边界,并对啮合状态进行导引,以避免拉力构件22与绳轮24脱开。
图3表示了牵引驱动装置18的替换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牵引驱动装置18包括三个拉力构件56和牵引绳轮58。每个拉力构件56的结构都与上面参照图1和2所述的拉力构件22相同。牵引绳轮58包括一个主体62、一对设置在绳轮58相对两侧的凸缘64、一对隔板66和三个衬套68。隔板66与凸缘64横向间隔设置并相互构成了容纳衬套68的三个槽70。就象图2中所描述的衬套42那样,每个衬套68包括一个确定了牵引面74以容纳拉力构件56之一的基座72和一对抵靠在凸缘64或隔板66上的凸缘76。仍如图2,衬套42足够宽,使得拉力构件的边缘和衬套42的凸缘76之间存在空间54。
图4和5表示了牵引驱动装置18的另一种结构。图4表示具有凸面形状的牵引面88的绳轮86。牵引面88的形状迫使扁平拉伸元件90在工作时保持对中。图5表示了具有由被包容的芯线96限定的轮廓啮合面94的拉力构件92。牵引绳轮98包括衬套100,该衬套100具有与拉力构件92的轮廓互补的轮廓拉力构面102。这种互补结构可以在啮合时对拉力构件92进行导引并提高拉力构件92和牵引绳轮98之间的牵引力。
采用本发明的拉力构件和牵引驱动装置可以明显地减小最大绳索压力,并且相应地减小绳轮直径和所需扭矩。最大绳索压力的减小是拉力构件的横截面积的尺寸比大于1的结果。对于这种结构,假设拉力构件具有图6d的结构,则最大绳索压力的大致计算公式如下Pmax≡(2F/Dw)其中,F是拉力构件中的最大拉力。对于图6a-c的其他结构来说,尽管由于各绳索不同而稍稍高些,最大绳索压力仍大致相同。对于圆形槽中的圆形绳索来说,最大绳索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Pmax≡(2F/Dd)×(4/π)假设直径和拉伸力水平相当,因子(4/π)导致了最大绳索压力增加了至少27%。特别明显的是,宽度w比芯线直径d大很多,这导致了最大绳索压力大大降低。如果传统绳索槽有切口,则最大绳索压力就更大,因此采用扁平拉力构件结构就能相对更大地减小最大绳索压力。本发明拉力构件的其他优点是,拉力构件的厚度t1可以比相同的承载能力圆形绳索的直径d小很多。与传统绳索相比,这就增加了拉力构件的柔性。
尽管已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作出多种改变、省略和增加。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向电梯系统的轿厢提供提升力的拉力构件,这种拉力构件能与上述电梯系统可旋转的绳轮连接,并且有承载芯线包裹在包裹层内部,其中上述承载芯线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而上述包裹层是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许多隔开的金属芯线,并且上述包裹层包裹着这许多隔开的金属芯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裹层是阻燃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上述芯线都是用许多钢丝以在相邻的钢丝之间产生空间的方式制成的,并且,上述包裹层充满上述这些空间。
5.一种用于向电梯系统的轿厢提供提升力的拉力构件,这种拉力构件有一个宽度w,一个沿着弯曲方向度量的厚度t,以及一个由上述拉力构件的宽度尺寸限定的啮合表面,其中,上述拉力构件有一个由上述宽度w与厚度t所构成的大于1的断面尺寸比,上述拉力构件包括许多包裹在共同的包裹层内部的、单独的承载芯线,并且上述包裹层是阻燃的。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电梯系统(12)的拉力构件(22),它有一个由该拉力构件的宽度w与厚度t的比例形成的,大于1的断面尺寸比(w/t)。断面尺寸比的增大,与普通的电梯绳索相比,将导致最大绳索压力的减小和柔性的增加。结果,采用这种拉力构件(22)就能使用比较小的绳轮。在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上述拉力构件包括许多包裹在共同的包裹层内部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单独的承载绳索(26)。上述包裹层(28)把许多单独的绳索(26)隔开,并形成了与牵引绳轮(24)啮合的啮合表面。
文档编号D07B1/22GK1331768SQ99814864
公开日2002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2日
发明者P·S·巴兰达, A·O·梅洛, H·J·奥东内尔 申请人:奥蒂斯电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