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554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纺织染料是用于纺织品染色的一种染剂。多为植物果实,树液等植物提取物,也含有煤焦油等天然化学物质提取物。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市面上多为合成染料。纺织品上色后手感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变硬等情况。
[0003]现有的纺织染料通常是根据需要通过人工配比的方式配置而成,但是现有的纺织染料在对布匹进行印花加工后的产品,但是现有的染料的内高温性能不强,在热转印过程中,由于转印温度较高,容易对布料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通过在染料中加入耐高温树脂,使其在热转印过程中的耐高温性更好,布料不会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产品损坏。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颜料60%-68%,着色剂5%-10%,耐高温树脂0.5%-2%,匀染剂1%_5%,分散剂3%-7%,其余为水。
[0006]前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65%,着色剂7%,耐高温树脂1.2%,匀染剂2%,分散剂4%。
[0007]前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颜料63%,着色剂6%,耐高温树脂0.8%,匀染剂4%,分散剂6%。
[0008]前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树脂为丙烯酸类树脂、有机硅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09]前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染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中的一种。
[0010]前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脂肪族酰胺、聚乙烯蜡中的一种。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染料中加入耐高温树脂,使其在热转印过程中的耐高温性更好,布料不会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产品损坏。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颜料60%-68%,着色剂5%-10%,耐高温树脂0.5%-2%,匀染剂1%_5%,分散剂3%_7%,其余为水,所述耐高温树脂为丙烯酸类树脂、有机硅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匀染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脂肪族酰胺、聚乙烯蜡中的一种。
[0014]通过在染料中加入耐高温树脂,使其转热转印过程中的耐高温性更好,布料不会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产品损坏。
[0015]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颜料65%,着色剂7%,聚乙烯树脂1.2%,聚氧乙烯醚2%,脂肪酸4%,其余为水,
实施例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颜料63%,着色剂6%,丙烯酸类树脂0.8%,硫酸盐4%,聚乙烯蜡6%。
[00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主权项】
1.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颜料60%-68%,着色剂5%-10%,耐高温树脂0.5%-2%,匀染剂1%_5%,分散剂3%_7%,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65%,着色剂7%,耐高温树脂1.2%,匀染剂2%,分散剂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颜料63%,着色剂6%,耐高温树脂0.8%,匀染剂4%,分散剂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树脂为丙烯酸类树脂、有机硅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染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脂肪族酰胺、聚乙烯蜡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转移印花染料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份:颜料60%-68%,着色剂5%-10%,耐高温树脂0.5%-2%,匀染剂1%-5%,分散剂3%-7%,其余为水。通过在染料中加入耐高温树脂,使其在热转印过程中的耐高温性更好,布料不会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产品损坏。
【IPC分类】D06P1-52, D06P5-26, D06P1-613
【公开号】CN104611950
【申请号】CN201410765873
【发明人】庄薇
【申请人】庄薇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