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幅真空脱水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92879阅读:来源:国知局
17,在水箱17上方安装水泵16为水环式真空泵14连续注水。
[0025]在机架20和真空密封脱水装置内也安装定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如图1所示,水环式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泵14,真空泵14由真空泵电机15连接,该真空泵14还通过管路与上述真空负压机构11的负压腔1101连通。真空泵14的进口与真空密封脱水装置连接,真空泵14的出口通过管道顺序连接水箱17,平幅织物脱下来的水进入水箱17,并作为水环式真空泵内腔密封的介质。水箱17中多余的水从其溢流口排出。
[0026]在上述在机架20的支撑杆(图中未示出)和真空密封脱水装置的两端均安装定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上述张力调整机构2其结构及工作原理采用已有公知技术。
[0027]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平幅织物19从水洗机导出后首先经过由第一电动推杆102控制的纠偏旋转支架101,如图5、图6及图7所示,通过定位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由第一电动推杆102的输出端伸缩来控制纠偏辊103的上下翘动(其中图6是第一电动推杆102伸出,纠偏辊103左边翘起;图7是第一电动推杆102收缩,纠偏辊103右边翘起)。通过纠偏辊103实现对平幅织物19的初步纠偏,保证被脱水的平幅织物19始终位于后续密封辊10与真空负压机构11组成的真空脱水通道的中间位置。纠偏后的平幅织物19进入张力调整机构2,由张力调整机构2调整平幅织物19通过机器的张力,然后由第一展布辊3对平幅织物19向左右两边展平,第一导布辊5引导平幅织物19通过操作者平台底部经第二导布辊6及第三导布辊7后,再由第二展布辊8作再一次展平,以确保平幅织物19无纵向褶皱后便可进入真空密封脱水装置。如图1所示,首先由左右二个第二电动推杆9(也可以采用气缸代替提拉和放下)带动密封棍10向上提拉,使密封棍10与真空负压机构11之间形成约30至50mm人工穿布的空间,然后通过电气控制同时放下左右二个第二电动推杆9,使密封辊10 (也可以采用气缸代替提拉和放下)完全压在被脱水平幅织物地表面,这样就形成了真空脱水的密封区,也完成了全自动脱水开机前的准备工作。这就是说:手工穿布后左右二个第二电动推杆9或气缸同时压下密封辊10,直至密封辊10的外周与平幅织物19的表面紧密接触,在密封辊10、平幅织物19及透水孔带21之间的接触面会形成真空密封脱水区域。由真空泵14产生的负压使真空负压机构11的负压腔1101内形成真空负压,如图1所示,当平幅织物19经过透水孔带21后,在真空负压提供的空气动力作用下产生了空气和水流的混合流体,混合流体又在负压动力的作用下脱离平幅织物19,平幅织物19内的含水体22 (见图1)通过透水排孔2101进入负压腔1101内,去除平幅织物19内的含水效果就完成了。按照不同平幅织物19的脱水要求可以选用不同规格的真空泵14(例如3m3、6m3、12m3、20m3或30m3/m的真空泵),真空脱水后的含水体22通过真空泵14的出口外接管道排入水箱17,实现循环利用。
[0028]平幅织物19通过真空密封脱水区域时,平幅织物19会产生的偏移,从而造成漏气和降低真空负压力的现象。采用自动堵气装置23可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第一种自动堵气装置23的工作方式如下:由第三电动推杆2304的输出端连接密封条2301,通过二个第三电动推杆2304工作,使与第三电动推杆2304连接左右堵气密封条和安装左右定位传感器的活动条运动,根据定位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实现自动跟踪堵气,使与第三电动推杆2304输出端连接的密封条2301、覆盖住真空负压机构11中槽2102内的透水排孔2101(见图8),即透水孔带21的下方。或者也可以采用第二种自动堵气装置23,如图4所示,由电动机2308和联轴器2306带动转动轴2307转动并且带动传动齿轮2305作旋转运动,由此传动齿轮2305与密封齿条2309的啮合带动密封齿条2309移动并覆盖住真空负压机构11中槽2102内的透水排孔2101 (见图8),即位于透水孔带21的下方,上述两种自动堵气装置23可为不同门幅的平幅织物19 (2.2m,2m,1.8m,1.6m,1.4m不同宽度的门幅)在同一台脱水机上实现脱水。脱水后的平幅织物19由牵引辊12(牵引辊12通过外接电机的链传动提供动力)脱离真空密封脱水装置,然后通过落料牵引电机1801牵引落料辊1802带动平幅织物19进入堆积小车,然后由人工推送或皮带输送线进入下道烘干定型机。
[0029]上述发明的真空密封脱水装置可单独与印染水洗机以适当的组合结构制作成水洗与脱水一体化的机器,或者也可以组合成平幅织物19的印染、水洗、脱水和烘干一体的自动化生产线。
[0030]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独立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按印染工艺或特殊要求与其他工作机械作任何形式的机电一体化组合。
【主权项】
1.平幅真空脱水机,包括机架(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20)上顺序安装纠偏装置(1)、张力调整机构(2)、真空密封脱水装置、水环式真空系统及用于输送平幅织物(19)的输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密封脱水装置包括密封辊(10)、真空负压机构(11),在所述真空负压机构(11)的内部开有用于脱水的负压腔(1101),透水孔带(21)覆盖在所述负压腔(1101)上并安装在所述密封辊(10)及真空负压机构(11)之间,所述密封辊(10)与透水孔带(21)之间形成平幅织物(19)的脱水通道;在所述真空负压机构(11)的两端分别还安装自动堵气装置(23);所述密封辊(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9)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带(21)为长条状,在所述透水孔带(21)上开有与所述密封辊(10)的外周相配合的弧形凹槽(2103),在所述弧形凹槽(2103)上开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透水孔(2103),所述透水孔(2103)为上大下小的贯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式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泵(14),所述真空泵(14)与真空泵电机(15)连接,所述真空泵(14)的进气口与真空密封脱水装置用管道软连接,所述真空泵(14)的出口通过管道顺序连接水箱(17),在所述水箱(17)上方安装水泵(16)用于为真空泵(14)连续注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顺序结构布置的第一展布棍(3)、第一导布棍(5)、第二导布棍(6)、第三导布棍(7)、第二展布棍(8)、牵引辊(12)、第四导布辊(13)及落料机构(18),所述落料机构(18)包括落料辊(1802),所述落料辊(1802)与落料牵引电机(1801)连接;所述第一展布辊(3)、第二展布辊(8)分别与展布电机(4)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I)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旋转支架(101 ),所述旋转支架(101)的一端与机架(20)枢接,所述旋转支架(101)的中部通过外球面轴承座与纠偏辊(103)的中心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02)的输出端与所述纠偏辊(1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2)也安装在机架(20)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堵气装置(23)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第三电动推杆(2304),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304)通过固定支架(2303)安装在支架(2302)上,所述支架(2302)与真空负压机构(1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30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密封条(2301)及用于安装定位传感器的活动条(2310)。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赌气装置(23)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电动机(2308),所述电动机(2308)也通过支架(2302)与真空负压机构(11)的一端两侧连接,所述电动机(230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2306)与转动轴(2307)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2307)的另一端与安装在真空负压机构(11)另一侧的支架(2302)连接;在所述转动轴(2307)上安装一个传动齿轮(2305),传动齿轮(2305)分别与密封齿条(2309)及安装定位传感器的活动条(2310)啮合,所述密封齿条(2309)嵌接在所述真空负压机构(11)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负压机构(11)采用矩形铝型材或圆形铝型材中的任意一种,在所述真空负压机构(11)上开有槽(2102),在所述槽(2102)内开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透水排孔(2101);所述密封辊(10)外周与平幅织物(19)相切形成的切线长度大于所述透水排孔(2101)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幅真空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20)和真空密封脱水装置上也安装定位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平幅真空脱水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顺序安装纠偏装置、张力调整机构、真空密封脱水装置、水环式真空系统及用于输送平幅织物的输送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纠偏装置能实现对平幅织物进入真空密封脱水装置前的纠偏,以保证平幅织物始终位于密封辊和真空负压机构之间形成的密封区域内;加之跟踪堵气装置通过定位传感器的反馈信号随机跟踪堵气,确保真空负压始终满足脱水所需的负压。采用真空密封脱水装置可以大大提高平幅织物的脱水效率,其借助真空负压产生的空气动力的作用,同时也考虑到流体的特性以达到平幅织物脱水的目的,使脱水过的平幅织物含水量具有较传统脱水方法具有更低的效果。
【IPC分类】D06B15-00, D06B23-00, D06B23-04
【公开号】CN104711799
【申请号】CN201510118602
【发明人】过利伦
【申请人】无锡米德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