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装有上述电机的洗涤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815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槽的下壁之间设有一定安装间隙,所述的安装间隙为3至15mm;进一步优选的,安装间隙为6mm,以保证内桶旋转时不与外桶产生干涉摩擦,也避免因安装间隙过大、导致洗涤装置尺寸过大情况的发生。
[0065]本实施例中,内桶底33的下部中心处设有加强板7,所述的加强板7的中心处设有第二凸出部73。所述的第二凸出部73与第二凹槽31贴合接触设置。加强板7的外周部设有螺栓孔,螺栓穿过上述螺孔后与内桶底33设置的螺纹孔相啮合,使得加强板7与内桶底33相固定连接。
[0066]第二凹槽31的上部为槽底、下部为开口 ;第一凹槽22经开口伸入第二凹槽31中,以使得电机4至少部分与内桶3的轴线高度相重合,以在不减小洗涤容量的前提下缩减洗涤装置的轴向高度。
[0067]本实施例中,内桶底33设有向内桶3内部凸出的凸起36,凸起36的上表面呈平滑曲面、下表面设有供加强吧板7安装的螺纹孔,使得螺栓穿过加强板7后、与凸起36内部设置的螺纹孔相螺纹啮合,使得设有螺纹孔的内桶底部分凸出设置、避免螺栓伸入内桶内部情况的发生;同时,凸起36的上表面可对内桶3中放置的洗涤物品进行搓洗,以提高清洁效率。通过上述设置使凸起兼具了摩擦洗涤衣物和安装加强板的功能。
[0068]本实施例中,加强板7的外周设有多个螺栓孔,各螺栓孔相对加强板7中心对称排布;内桶底33上设有与各螺栓孔一一对应的凸起36。优选的,上述螺栓孔呈沿加强板径向延伸的长孔72,以便于螺栓穿过加强板后与内桶底33设置的螺纹孔相对位。
[0069]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31的槽底设有多个供输出轴41连接的通孔71,各通孔71相对加强板7的中心对称排布。输出轴41的上端设有安装盘411,所述的安装盘411的上侧面与第二凸出部73的上部相贴合接触、下侧面与第一凹槽22的上部相距一定安装间隙。安装盘411的上侧面设有与第二凹槽41上的各通孔71 —一对应设置的螺纹孔415,螺栓自加强板7上部向下穿过通孔71后与对应螺纹孔415相螺纹啮合,实现安装盘411与加强板7的固定,使输出轴41带动内桶3旋转。优选的,安装盘411上设有两个定位柱412,定位柱412沿输出轴41轴线方向向上凸出设置;进一步优选的,定位柱412分别设于安装盘411上相对称设置的两个螺纹孔415处,定位柱412的外径与通孔71的内径等大设置,使定位柱412插入对应通孔71中,以实现安装盘411与加强板7先定位、再螺纹连接固定的目的。
[0070]实施例五
[0071]本实施例中,电机的转子42包括转子本体421和连接部422,转子本体421为绕定子本体外周设置的套筒结构,所述的连接部422覆盖转子本体421下端面,连接部422的外周与套筒结构的转子本体421下端相连接。
[0072]连接部422的中心处设有供输出轴41下端部插入的花键孔423,输出轴41的下端部设有与花键孔423相配合的花键齿413,使得输出轴41与电机的转子42构成不可相对轴线旋转的键联接,令电机的转子42带动输出轴41旋转,令内桶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进行旋转。优选的,输出轴41的下端穿过转子4的花键孔423,经安装螺母相螺纹啮合,实现输出轴与转子的固定连接。
[0073]实施例六
[007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机4全部设于外桶底21的中心第一凹槽22中,使得电机4的下表面与外桶底21的下表面相平齐或设于外桶底21下表面的上方;电机4的上端面与第一凹槽22相贴合设置。第一凹槽22设于内桶底33的中心第二凹槽31中,且第一凹槽22的上端面与第二凹槽31的上端面之间的间隙距离为3至15mm的内外桶之间最小安装间隙,使得电机4的部分设于内桶底33中心的第二凹槽31中,以减小洗涤装置的整体轴向高度。
[0075]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外桶底21下部安装有安装板6,所述外桶底21中心向上凸出形成第一凹槽22,安装板6的中心向上凸出形成第一凸出部61,第一凸出部61与第一凹槽22相贴合接触。电机4经安装板6安装于外桶底21,且电机4全部设于第一凸出部61的中空区域,使电机4上端面与第一凸出部61上端部相贴合接触,电机4下端面与外桶底21相平齐。
[0076]本实施例中,内桶底33下部安装有加强板7,所述内桶底33中心向上凸出形成第二凹槽31,所述加强板7中心向上凸出形成第二凸出部73,第二凸出部73与第二凹槽31相贴合接触。输出轴41上端部的安装盘411与加强板7相连接,且与加强板7的第二凸出部73相贴合接触。第一凹槽22设于第二凹槽31中,并使得第一凹槽22的上端面与第二凹槽31的上端面之间的间隙为内外桶之间最小的安装间隙,以尽量缩减洗涤装置的轴向高度。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洗涤装置的高度为外桶的轴线高度;并使得内桶的第二凹槽凸出内桶底设置,令内桶旋转时,第二凹槽对内桶中的物品或水流进行搅动,以提高洗涤效率。
[0077]实施例七
[0078]如图11至图13所不,本发明中,壳体I与外桶2之间设有供刷子5放置的存储部件9。所述的存储部件9包括容纳腔93和仓储盒92。壳体I相邻两侧壁之间设有连接壁91,连接壁处于外桶2与壳体I之间。所述的连接壁91与壳体I相邻两侧壁13构成套筒状的容纳腔93,容纳腔93的轴线与外桶2的轴线相平行,仓储盒92插入收纳在容纳腔93内。还可以,连接壁91独自围成容纳腔93(未在附图中注明)。
[0079]壳体I包括侧壁13,顶板12,底板11。顶板12在两侧壁13连接处设有插入口 14,以供仓储盒92插入容纳腔93的。
[0080]本实施例中,仓储盒92至少包括上盖922、底板921和侧板923。底板921覆盖容纳腔93的底部设置,以使容纳腔93中的刷子留存在腔室中。侧板923的上端与上盖922经铰链相连接、下端与底板921相固定连接;侧板923的横断面呈与壳体两相邻侧壁13相贴合的“L”形,以尽量增大容纳腔的容纳空间。上盖922的至少部分外周凸出容纳腔93的上端设置,使上盖922与连接壁91至少部分相接触,令仓储盒92经上盖922搭置固定于容纳腔93中。
[0081]优选的,上盖922的形状与容纳腔93的外壁同形设置,顶板12上的插入口 14与上盖922的形状相吻合设置,以避免上盖凸出顶板,影响顶板表面的平整度。
[0082]通过上述设置,可拉拽上盖922,使得仓储盒92自容纳腔93中抽出或插入;并在将存储盒插入容纳腔中后,松开上盖,使上盖变为水平以与连接壁和壳体侧壁相接触,实现仓储盒92固定放置入容纳腔93中的目的。
[0083]本实施例中,连接壁91的横断面呈圆弧形,所述的圆弧形向外桶方向凸出弯折,以尽量增大容纳腔93的容积。所述的连接壁91与外桶2之间设有一定间隙,以避免洗涤过程中外桶2与连接壁91相互碰撞,还可防止外桶振动幅度过大、电机轴等部件造成损坏情况的发生。
[0084]本实施例中,上盖922的一侧与侧板923经铰链924连接,上盖922的中心处设有通孔920,以便于用户手指伸入通孔920将上盖922打开、并将仓储盒92整体自容纳腔93中拽出。底板921自与侧板923连接处向与连接壁91相接触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以使仓储盒92抽出或插入过程中,方便的取出或存储刷子5。
[0085]实施例八
[008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I呈方形,壳体I的前侧壁与相邻的两侧壁13连接处分别设有一个上述实施例七所述的存储部件9。
[008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容纳腔93可与壳体I高度相等设置,也可以小于壳体I高度设置。优选的,容纳腔93上端至壳体的顶板12处、下端至靠近外桶底部;进一步优选的,容纳腔93的下方设有减震装置8。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