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264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板及梁的结构施工法,特别是指一种楼层及横梁模板的组装铺设快速、紧固,使搭建作业更安全、简便及快速,而且楼层横梁模板由支撑架、撑臂、挡持装置及斜拉杆等构成撑持结构,不仅确保其垂直度的精准及避免因灌浆冲力而使模板偏移变形,且其模板不需以铁丝固定或以固定螺杆接合,使组装、搭建更快速、便捷的撑持结构施工法。
一般在楼层模板及其横梁模板搭建的撑持结构,大多如

图1所示,在楼层A及横梁B底部模板的底面设有撑持的木条枕木C及支撑杆I,在横梁B的两侧壁以二排横排相对竖立的侧壁模板B2,且两横排模板对向间并设以穿杆L穿通以及以铁丝J穿绕系结,以维持侧壁模板B2的直立,另外在横梁B底部支撑杆I前后与底部模板间设有二抵撑的副杆I10抵持,以补强支撑杆的支撑力;然而如上的结构在实施上尚存有以下的缺点一、架撑枕木时耗时又费事已知的枕木架设需在枕木两端分别吊至预定高度后,两端以人工撑顶定位,再以支撑杆支撑于枕木两端,于底部垫上木片,调整水平后固定,在中段部份陆续以其他人工撑架其余支撑杆,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力、工时才能使枕木架设完成,一般每支枕木架设时至少需三人以上,才能在枕木上铺设楼层模板。
二、枕木无固定,施工不安全由于考虑施工材料的成本,使得需以预定规格的枕木使用于不同建筑施工处,而常见架撑的枕木两端并未能固定,主要是为方便拆模的考虑,所以,在未固定的枕木上铺设模板,当承受重量不平衡时枕木会产生翻翘,而造成施工极具危险性。
三、横梁侧壁模板难以维持垂直由于横梁的侧壁模板两横排间,仅靠细细铁丝缠绕穿结,无法承受灌浆时流动混凝土的强大冲力,纵有穿杆穿通,但仍无法调整侧壁的直立,因此,其对侧壁模板的垂直度拉持力有限,并未能确实保持横梁侧壁的平整。
四、抵撑副杆未能共同抵撑模板保持侧壁垂直呈交叉状架组于横梁底部模板上的副杆,仅对横梁底部的模板具有拉持作用,对模板上方则缺乏相对抵持的作用。
五、另外,用以固定横梁侧壁模板的穿杆及铁丝,因使用日久易生锈而产生锈水,并渗出横梁表面,影响美观。
六、已知模板的组设是以钉子固定,所以在组合时钉模,需校准对位,拆模时需先拔钉,相当耗费人力、工时,造成成本浪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迅速、稳固及简便又安全的搭组楼层及横梁的结构施工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步骤如下一.在横梁预设处撑立支撑架及铺设螺固有撑臂的横梁底壁模板在结构横梁预设处铺设横梁的底壁模板,在底壁模板下方设有若干支撑架撑持,且在底壁模板的间隔枕木间设有撑臂;撑臂螺组固设于底壁模板底面,其由一固定杆及一延伸臂所构成;二.组设横梁侧壁模板及插入插掣元件挡持侧壁在横梁底壁模板两边设有侧壁模板,侧壁模板的底边置于撑臂的延伸臂上,以一插掣元件插入延伸臂的插孔对侧壁模板定位,对底壁模板形成压掣挡持;三.铺设楼层枕木及组设挡持装置及斜拉杆在两两相对的横梁侧壁模板间架设楼层枕木,并于枕木两端分别组设挡持装置,以挡持装置的一端嵌卡侧壁模板外侧上的压条角木,在楼层枕木及横梁底部的枕木间设有斜拉杆拉持;其以挡持装置接组于枕木两端,且卡扣挡持于横梁侧壁上压持模板的压条角木,调整侧壁的垂直度及抵持侧壁以确保其直立度,并将插掣元件插入底壁模板两侧的撑臂上的插孔,压迫侧壁与底壁的横板交角位置,且调整斜拉杆撑抵定位;四.撑立楼层支撑架,铺设上层枕木在楼层部分的枕木下撑立可调整高度的支撑架,该枕木设有供支撑架可方便快速组合的定位件,并调整水平后再于枕木上铺置上层枕木;五.调整侧壁模板垂直,铺设楼层板由调整枕木两端的挡持装置,带动调整侧壁模板的直立,再于枕木上铺设楼层模板或于地面组设大面积楼层模板后吊运至楼层枕木上铺置,然后进行灌浆。
其中撑臂的固定杆内具有滑轨,中段具有挡块,前后端穿设插栓,延伸臂穿组于固定杆内,沿滑轨可作往复滑移,其一侧设有卡块对应固定杆内的挡块以受其卡挡,延伸臂中段弧斜设为卡持部,使延伸臂拉伸后,其卡持部受固定杆前端的插栓挡持,在延伸臂的侧壁设有卡钉,卡钉处设有一弹簧横贯延伸臂内壁,顶推延伸臂于固定杆内向一侧靠持,在延伸臂前方上板面具有插孔;由一弹性元件拉持二构件相组合,当延伸臂向外拉伸后利用卡钉卡持延伸臂前端缘暂定位,当用插掣元件插掣插孔后,即对侧壁模板形成压持。
其中在两两背对的撑臂间连设有一连接板,其螺组于两撑臂后段外侧面将之连接,该连接板板面设有若干穿接孔。
其中在侧壁模板的外侧板面上下方横向设有压条角木,压条角木上套设若干可自由移动的金属制成的呈C形扣状的挡片,挡片位置随撑臂的架设调整对应,使插掣元件插入延伸臂的插孔,并对侧壁模板及底壁模板形成压掣挡持。
在墙面上方接设的横梁的模板撑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铺设横梁底壁、撑立支撑架及架组撑臂沿墙面模板与预设横梁连接处铺设横梁底壁模板,在其下方撑立处组置已预先调整高度的支撑架及撑臂;二.设置横梁侧壁模板在横梁底壁模板两边立设侧壁模板,以插掣元件贯通插入撑臂以挡持侧壁模板定位;三.架设楼层枕木在两两相对的横梁侧壁模板间架设楼层枕木,并于枕木两端组设挡持装置,该挡持装置与侧壁模板上的压条角木扣持连组,在楼层枕木及横梁底部的枕木间设有斜拉杆拉持撑抵;四.撑立楼层支撑架在楼层部分的枕木下撑立可调整高度的支撑架,该枕木设有供支撑架可方便快速组合的定位件;五.调整侧壁模板及铺设楼层板转动挡持装置的调整杆件,挡扣装置带动嵌扣的压条角木同时拉动侧壁模板移动,调整侧壁模板的垂直度,并配合撑臂上的插掣元件可抵持侧壁以确保其直立;将楼层模板铺设于枕木上,或于地面组设大面积楼层模板后吊运至楼层枕木上铺置,然后进行灌浆。
其中撑臂上方板面开设有插孔,底部形成槽道,在撑臂两侧板面上布设有互为对称的螺孔,在槽道内组设有一定位构件,对应支撑架撑杆顶端的穿孔;撑臂上穿套螺组一挡持套件,其上、下板面设有贯通的插孔,为对应撑臂的插孔及槽道,供插掣元件贯穿插入,在该挡持套件的侧壁面设有螺孔对应撑壁侧壁上的供螺件螺锁固组的螺孔;插掣元件穿入撑臂及挡持套件的插孔,对横梁侧壁模板形成压持。
其中横梁侧壁模板置于撑臂上,在侧壁模板的外侧板面上下方横向设有压条角木,压条角木上套设若干可自由移动的金属制成的呈C形扣状的挡片,挡片位置随撑臂的架设调整对应,该撑臂上方板面的插孔与挡片位置相互对应,插掣元件插入挡持套件及撑臂的插孔,对侧壁模板及底壁模板形成压掣挡持作用。
其中支撑架设有容收管、调整元件、撑杆,在撑杆顶端设有承置板,承置板中间设有穿孔。
其中枕木对应支撑架的板面上设有可活动伸缩的定位件,其对应支撑架撑杆上的穿孔。
其中该枕木与支撑架的对组面设有若干凹槽,凹槽表面有面板,在面板中心设有活动伸缩的定位件,支撑架撑顶枕木,撑杆顶端的承置板中的穿孔对正穿组枕木底面伸出外露的定位件。
其中在两两相对的横梁侧壁模板间架设的楼层枕木两端与挡持装置螺组固定,勾扣侧壁模板并形成挡持,该挡持装置设有一接合座,其侧板面设有供与枕木端部螺接固定的组接孔,接合座背板面伸设一螺杆;一调整杆与接合座的螺杆螺组连接,其由具有内螺纹的管构成;一挡扣装置,与调整杆螺接连设,其设有弯成预定形状的扣板,扣板的一侧与撑持角木嵌扣及其侧面板上螺设有一卡钉,钉尾可插入角木卡挡定位,扣板的远端另一侧设有插槽,在与调整杆相接端设有螺杆。
其中挡持装置的接合座在其下凸设三角形状的接合部,螺杆设于下方的背板面,与上层的枕木接组。
其中在楼层枕木与横梁底部的枕木间设有斜拉杆拉持抵顶,该斜拉杆设有转筒,两端固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扣件,斜向对应于楼层及横梁底部的枕木间,于其对应板面设有供与扣件扣合定位的扣钮,通过转动转筒让两端的螺杆套带动扣件产生伸缩移动。
本发明具有下列的优点与功效一、组装快速、便捷,可节省人力及施工时间,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横梁底壁的模板由撑臂顶撑,两横梁的侧壁则设由接连与枕木端部的挡持装置以及斜抵杆件撑持的方式,不仅确保其铅直度的精准及避免因灌模冲力而偏移变形,且模板在组装、搭建或拆模施工使用上更简便,亦可增加模板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的具体方法和工作原理。
图1为现有模板撑持结构。
图2为本发明实施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架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铺设底壁模板及组设撑臂。
图5为本发明的撑臂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撑臂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的撑臂组合拉伸使用状态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撑臂组合拉伸使用状态剖视参考图。
图9为撑臂插设插掣元件挡持侧壁模板。
图10为本发明铺设侧壁模板、枕木接组挡持装置、斜拉杆结构实施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挡持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挡持装置立体组合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挡持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斜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枕木与支撑架对称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枕木与支撑架对称设置的组合状态参考图。
图17为本发明撑立楼层支撑架及铺设楼层枕木和楼面状态参考图。
图18为本发明壁面横梁撑臂结构图。
图19为本发明壁面横梁模板撑持结构参考图。
图20为图19撑臂与连接栓杆插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侧壁模板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挡持装置结构分解图。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2的流程实施,其步骤及结构为一、在横梁B预设处铺设螺组有撑臂2的横梁底壁B1及撑立支撑架1首先,请配合参阅图3至图6,在结构横梁预设处铺设横梁B的底壁模板B1,而于底壁模板B1下方设立若干支撑架1撑持,且于底壁模板B1的间隔枕木C间预先组设有撑臂2;其设于横梁B底壁B1位置底面,具有以支撑架1撑置且呈横向跨设供承置底壁模板B1的枕木C,在间隔枕木C间组设有若干撑臂2(请配合参阅图4、5所示),而该撑臂2螺组固设于底壁模板B1底面,其由一固定杆20及一延伸臂21构成,且当底壁模板B1铺设后,将其延伸臂21向两外侧拉伸形成两翼状,在枕木C对应支撑架1的板面上设有定位件C12,以供对应支撑架1撑杆12上的穿孔122,可快速相对组合架设(如图15、16所示),在背对的两撑臂2后段外一侧设有一金属材料的连接板23接连,该连接板23的板面设有若干穿接孔230,可供插栓203插入固定(如图5所示);其中,该等支撑架1(如图3所示)由容收管10、调整元件11、撑杆12等所组成,其中容收管10上方设有调整元件11,该调整元件11包括有外侧环设外螺纹的套管110,外螺纹套管110上设有一转环111,于转环111上方卡掣有一插栓112,容收管10内部设有一段撑杆12,其杆侧设有系列圆形的贯孔120,供调整元件11的插栓112插置,于撑杆12顶端设有承置板121,承置板121中间设有穿孔122;其次,该撑臂2的结构,请参阅图5至图9所示,其主要设有呈状的固定杆20,其内侧具有滑轨200,底部中段具有挡块201,前后端具有贯孔202供插栓203穿组,该固定杆20螺组于底壁模板B1上定位,故于其杆面上设有若干螺孔204,一延伸臂21,穿组于固定杆20内,并沿其滑轨200可作往复滑移,其一侧设有卡块210,供与固定杆20内的挡块201对应受其卡挡,于延伸臂21中段设有呈弧斜状的卡持部211,使延伸臂21拉伸后可受固定杆20前端的插栓203顶持(请参阅图8所示),另于延伸臂21的一侧壁中段适当处设有一卡钉212,以及于卡钉212附近横贯延伸臂21内壁设有一弹簧213,该弹簧213具有一推顶部2130,凸出于卡钉212之间向壁面外露,以抵顶固定杆20内壁(如图7所示),通过其推顶部2130可使延伸臂21推向固定杆20的另一侧内壁,让延伸臂21快速收合,延伸臂21前方上板面具有一长形插孔214,延伸臂21下方对应插孔214后端处设有一补强板215跨接两侧板壁,并可作插掣元件22的靠持抵挡作用,一连接板23,供连组二背对撑臂2后段的元件,于连接板23板面设有若干穿接孔230,当连接板23贴合于两两背对的撑臂2外侧面时,通过其穿接孔230与固定杆20后端的贯孔202对正,以插栓203穿组固定(请参阅图6所示);如此,可使两两撑臂2通过连接板23连接,且组装稳固,其由一弹性元件S拉持固定杆20及延伸臂21二构件相组合,当延伸臂21向外拉伸后利用卡钉212暂卡持于固定杆20的端面,使延伸臂21外伸暂定位(如图7所示),可凸伸于横梁底壁呈两侧翼(如图4、5、9所示),再以插掣元件22插入插孔214,即可对侧壁模板B2形成压持(请参考图4、8、9所示)。
二、组设横梁B侧壁模板B2及插设挡持侧壁的插掣元件22如图4、8、9所示,于横梁B底壁模板B1两边立设侧壁模板B2,该侧壁模板B2以其底边置于撑臂2的延伸臂21上,于侧壁模板B2的外侧板面上、下段适当处横向设有压条角木B3,在该压条角木B3上套设若干以金属制成的、呈C形扣状且可于压条角木B3自由滑移的挡片3(如图21所示),挡片3位置可随撑臂2的架设调整对应,使该撑臂2外伸的延伸臂21上的插孔214恰对应于挡片3处,如此,再以一插掣元件22插入延伸臂21的插孔214,使该插掣元件22的端边沿插孔214的孔壁推顶,另一侧则压紧抵持挡片3,如此,可对侧壁模板B2具有定位功效,以及可对底壁模板B1形成压掣挡持作用;三、铺设楼层枕木C及组设挡持装置4及斜拉杆5如图10所示,于两两相对的横梁B侧壁模板B2间架设楼板下层枕木C(楼层板底面以双层枕木架撑),并于下层枕木C两端组设挡持装置4,且在楼层枕木C及横梁B底部的枕木C间设有斜拉杆5拉持;其中枕木C两端组接有挡持装置4,如图10至图13、图22所示,其使挡持装置4的一端嵌扣并对侧壁模板B2上的压条角木B3挡持,该挡持装置4设有一呈型的接合座40,其两侧板面设有组接孔401,由之与枕木C螺组固定,接合座40背板适当处设一螺杆402;一调整杆41,与接合座40的螺杆402螺接,其由一带内螺纹的管杆构成;一挡扣装置43,与调整杆41螺接,其为一弯成预定形状的扣板430(如图11、12所示),于扣板430内一侧供扣设角木B3,在其侧板面预先螺设一卡钉433,扣板430另一侧设有插槽431,供插掣元件22插组推抵角木B3,同时侧板上的卡钉433尾部尖端恰可插入角木B3将之定位,挡扣装置43与调整杆41相接端设一螺杆432;如此组成的挡持装置4,可供接组于枕木C的两端,并利用其挡扣装置43嵌扣及以插掣元件22挡持于横梁侧壁B2上压持模板的压条角木B3(如图10至图12、图22所示),再通过转动调整杆41,即可牵动挡扣装置43移动,以调整侧壁模板B2的垂直度,并可抵持侧壁以确保其直立,防止侧壁模板因灌浆时混凝土的冲击而移动;另外,于楼层枕木C与横梁B底部的枕木C间设有斜拉杆5拉持抵撑(如图10、14所示),该斜拉杆5设有转筒50,两端设有螺杆51,螺杆51上设有扣件52,该扣件52具有扣孔520,扣孔520内侧周缘以弹簧521绕组,使扣孔520具有弹性扣合作用,斜向对应的楼层及横梁底部的枕木C间,于其对应板面的适当处预设有扣钮53,供与扣件52扣合定位,且可通过转动转筒50让两端的螺杆51带动扣件52产生伸缩移动,而形成拉持限位作用。
另外,该侧壁模板B2可设为若干连接板B20连接组成,如图21所示,在连接板B20的一侧板面间隔一定距离设有木条B21(如一般的合板式模板型式),且该木条可设为连接板B20的倍数长,如此,可配合模板的总宽度而选择连接板B20的数量,下方的压条角木B3随连接板B20的组接开动,即可配合横梁的结构规格而作模板尺寸的应变搭配,如此,便不需重新制作另外尺寸规格的新模板,更节省施工工时。
四、撑立楼层支撑架、调整水平,在下层枕木C上叠铺上层枕木C如图15至图17所示,在楼层部分的枕木C下撑立可作高度调整的支撑架1,其中,在枕木C与支撑架1的对组面预设有若干凹槽C10(参阅图15、16),该凹槽C10表面设有面板C11,面板C11中心设有活动伸缩的定位件C12,该定位件C12设有一螺件于尾端配合螺帽穿组于面板C11中心穿孔C13中,面板C11容设螺帽并形成一凹窝C14,如此,当支撑架1顶持枕木C时,仅需使其撑杆12顶端的承置板121中的穿孔122对正穿组枕木C底面外露的定位件C12,即可快速、简便地完成撑杆撑立的作业,且施工更省时省力;且由调整支撑架1上的调整元件11使枕木C得到同一平整水平,即可随之铺置上层的枕木C(如图17所示)。
五、调整侧壁模板B2的垂直度,以及铺设楼层A模板由于其中若干枕木C的两端设有挡持装置4,通过转动调整杆41,牵动挡扣装置43同时带动嵌扣的压条角木B3拉动侧壁模板B2移动,以调整侧壁模板B2的垂直度,并配合撑臂2上的插掣元件22抵持侧壁以确保其直立,防止侧壁模板因灌浆时混凝土的冲击移动;然后将楼层A模板铺设于上层枕木C上,如图17所示;如此,即可构成强而有力的结构以供灌浆、使用,并能提供组装、搭建时更为快速、简捷又稳固的横梁及楼层模板撑持的施工,并同时提供拆模方便、快速的功效,且可增加横梁的美观与寿命。
有关本发明在墙面上方接设的横梁B其模板撑持的施工方法及结构,以下是另一较佳可行实施例;首先,如图18、19所示,其主要是在墙面筑立的模板B外侧设有具有若干C型钢材的压条F10,而该压条F10的背板面上预设有若干穿孔F11,供连接栓杆G贯穿两侧的模板,该连接栓杆G两端具有长形的插销孔G10;一、铺设横梁底壁模板B1、撑立支撑架1及架设撑臂6如图18、19、20所示,其是沿墙面模板上与预设横梁B处接连铺设横梁底壁模板B1,并于其下方撑立并组设已预先调整高度的支撑架1及撑臂6,其中支撑架1使其顶端与墙面模板上端的压条F10形成对应,该支撑架1由容收管10、调整元件11、撑杆12等组成;其中的撑臂6承置于支撑架1顶端,如图18所示,其呈近似的状长形管体,其一端设端板60与压条F10组合固定,撑臂6前端设有通孔61贯通两侧板面,该通孔61恰对应于连接栓杆G的插销孔G10,以利插掣元件22穿过组合(如图20所示),撑臂6上方板面设有一长条状的插孔62,底部形成一槽道63,撑臂6两侧板面上设有若干互为对称的螺孔64,槽道63内设有一定位构件65,该定位构件65由一螺件形成,可于槽道63内滑移,其一端顶抵于撑臂6上方内壁面,定位构件65底端由槽道63向下伸出,以对应支撑架1撑杆12顶端的穿孔122,使支撑架1的撑组架设更快速又方便;一C型挡持套件66,穿套于撑臂6上,其上、下板面对应撑臂6的插孔62及槽道63设有呈上窄下宽状的长形插孔660,供插掣元件22贯穿插掣,该挡持套件66的一侧壁面设有若干的螺孔661以对应撑臂6侧壁上的螺孔64,供螺件N螺锁固组;如此通过插掣元件22穿插撑臂6及挡持套件66的插孔62、660,可对侧壁形成压持,以使侧壁模板B2可确实保持平整直立面;二、设置横梁侧壁模板B2于横梁B底壁模板B1两边设侧壁模板B2,该侧壁模板B2以其底侧边置于撑臂6上,侧壁模板B2的外侧板面上下方横向设有压条角木B3,该压条角木B3上套设若干可自由移动的金属制成C形扣状的挡片3,挡片3位置可随撑臂6的架设调整对应,该撑臂2向外延伸端上方板面的插孔62恰可与挡片3位置相互对应,如此,再以一插掣元件22插置入挡持套件66及撑臂6的插孔660、62,使该插掣元件22的端边沿插孔660、62的孔壁推顶,另一侧压紧抵持挡片3,如此,使具有挡片3的压条角木B3可对侧壁模板B2形成压持及挡抵作用;三、架设楼板枕木C于两两相对的横梁B侧壁模板B2间架设楼层枕木C,并于其中若干枕木C的两端各组设挡持装置4,且在楼层枕木C及横梁B底部的枕木C间设有斜拉杆5拉持;于两两相对的横梁侧壁模板B2间架设楼层枕木C,而其中枕木C两端连接有挡持装置4,该挡持装置4(请参阅图13、22)与前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接合座40两侧下方凸设有呈近似三角形的接合部400,而其螺杆402设于接近下方接合部400的背板面上,与上层的枕木C连接组合,其挡持装置4的一端扣板430亦卡扣于压条角木B3并对侧壁模板B2挡持,该挡持装置4的其余构造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另外,于楼层枕木C与横梁B底部的枕木C间设有斜拉杆5拉持抵顶,斜拉杆5同前一实施例。
四、撑立楼层支撑架在楼层部分的枕木C下撑立支撑架1(请参阅图15、16、19),其中,在枕木C与支撑架1的对组面预设有若干凹槽C10(参阅图15、16),于该凹槽C10表面设有面板C11,于面板C11中心设有活动伸缩的定位件C12,而该定位件C12,可设有一螺件于尾端螺组螺帽穿组于面板C11中心穿孔C13中,而面板C11容设螺帽并形成一凹窝C14,如此,当支撑架1顶持枕木C时,仅需使其撑杆12顶端的承置板121中的穿孔122对正穿组枕木C底面外露的定位件C12,即可快速、简便的完成撑杆撑立的作业,且施工更省时省力。
五、调整侧壁模板B2的垂直度,以及铺设楼层A模板由于其中若干枕木C的两端设有挡持装置4,通过转动其调整杆41,牵动挡扣装置43同时带动嵌扣的压条角木B3拉动侧壁模板B2上方移动,以调整侧壁模板B2的垂直度,并配合撑臂2上的插掣元件22可抵持侧壁以确保其直立,防止侧壁模板因灌浆时混凝土的冲击而移动;然后将楼层A模板铺设于枕木C上,如图19所示;如此,可构成强而有力的结构体以灌浆、使用,并能提供组装、搭建时更为快速、简捷又稳固的横梁及楼层模板撑持的施工,并同时提供拆模方便、快速的功效,且可增加横梁的美观与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横梁模板支撑施工法,能达到所预期的功效及使用目的,且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的间题,实已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条件,另外,本发明于申请前更未曾公知、公用,当已能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条件,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恳请早日审结,并核赐专利,实深任感荷。
权利要求
1.一种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一.在横梁预设处撑立支撑架及铺设螺固有撑臂的横梁底壁模板在结构横梁预设处铺设横梁的底壁模板,在底壁模板下方设有若干支撑架撑持,且在底壁模板的间隔枕木间设有撑臂;撑臂螺组固设于底壁模板底面,其由一固定杆及一延伸臂所构成;二.组设横梁侧壁模板及插入插掣元件挡持侧壁在横梁底壁模板两边设有侧壁模板,侧壁模板的底边置于撑臂的延伸臂上,以一插掣元件插入延伸臂的插孔对侧壁模板定位,对底壁模板形成压掣挡持;三.铺设楼层枕木及组设挡持装置及斜拉杆在两两相对的横梁侧壁模板间架设楼层枕木,并于枕木两端分别组设挡持装置,以挡持装置的一端嵌卡侧壁模板外侧上的压条角木,在楼层枕木及横梁底部的枕木间设有斜拉杆拉持;其以挡持装置接组于枕木两端,且卡扣挡持于横梁侧壁上压持模板的压条角木,调整侧壁的垂直度及抵持侧壁以确保其直立度,并将插掣元件插入底壁模板两侧的撑臂上的插孔,压迫侧壁与底壁的横板交角位置,且调整斜拉杆撑抵定位;四.撑立楼层支撑架,铺设上层枕木在楼层部分的枕木下撑立可调整高度的支撑架,该枕木设有供支撑架可方便快速组合的定位件,并调整水平后再于枕木上铺置上层枕木;五.调整侧壁模板垂直,铺设楼层板由调整枕木两端的挡持装置,带动调整侧壁模板的直立,再于枕木上铺设楼层模板或于地面组设大面积楼层模板后吊运至楼层枕木上铺置,然后进行灌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撑臂的固定杆内具有滑轨,中段具有挡块,前后端穿设插栓,延伸臂穿组于固定杆内,沿滑轨可作往复滑移,其一侧设有卡块对应固定杆内的挡块以受其卡挡,延伸臂中段弧斜设为卡持部,使延伸臂拉伸后,其卡持部受固定杆前端的插栓挡持,在延伸臂的侧壁设有卡钉,卡钉处设有一弹簧横贯延伸臂内壁,顶推延伸臂于固定杆内向一侧靠持,在延伸臂前方上板面具有插孔;由一弹性元件拉持二构件相组合,当延伸臂向外拉伸后利用卡钉卡持延伸臂前端缘暂定位,当用插掣元件插掣插孔后,即对侧壁模板形成压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两两背对的撑臂间连设有一连接板,其螺组于两撑臂后段外侧面将之连接,该连接板板面设有若干穿接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侧壁模板的外侧板面上下方横向设有压条角木,压条角木上套设若干可自由移动的金属制成的呈C形扣状的挡片,挡片位置随撑臂的架设调整对应,使插掣元件插入延伸臂的插孔,并对侧壁模板及底壁模板形成压掣挡持。
5.一种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墙面上方接设的横梁的模板撑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铺设横梁底壁、撑立支撑架及架组撑臂沿墙面模板与预设横梁连接处铺设横梁底壁模板,在其下方撑立处组置已预先调整高度的支撑架及撑臂;二.设置横梁侧壁模板在横梁底壁模板两边立设侧壁模板,以插掣元件贯通插入撑臂以挡持侧壁模板定位;三.架设楼层枕木在两两相对的横梁侧壁模板间架设楼层枕木,并于枕木两端组设挡持装置,该挡持装置与侧壁模板上的压条角木扣持连组,在楼层枕木及横梁底部的枕木间设有斜拉杆拉持撑抵;四.撑立楼层支撑架在楼层部分的枕木下撑立可调整高度的支撑架,该枕木设有供支撑架可方便快速组合的定位件;五.调整侧壁模板及铺设楼层板转动挡持装置的调整杆件,挡扣装置带动嵌扣的压条角木同时拉动侧壁模板移动,调整侧壁模板的垂直度,并配合撑臂上的插掣元件可抵持侧壁以确保其直立;将楼层模板铺设于枕木上,或于地面组设大面积楼层模板后吊运至楼层枕木上铺置,然后进行灌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撑臂上方板面开设有插孔,底部形成槽道,在撑臂两侧板面上布设有互为对称的螺孔,在槽道内组设有一定位构件,对应支撑架撑杆顶端的穿孔;撑臂上穿套螺组一挡持套件,其上、下板面设有贯通的插孔,为对应撑臂的插孔及槽道,供插掣元件贯穿插入,在该挡持套件的侧壁面设有螺孔对应撑壁侧壁上的供螺件螺锁固组的螺孔;插掣元件穿入撑臂及挡持套件的插孔,对横梁侧壁模板形成压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横梁侧壁模板置于撑臂上,在侧壁模板的外侧板面上下方横向设有压条角木,压条角木上套设若干可自由移动的金属制成的呈C形扣状的挡片,挡片位置随撑臂的架设调整对应,该撑臂上方板面的插孔与挡片位置相互对应,插掣元件插入挡持套件及撑臂的插孔,对侧壁模板及底壁模板形成压掣挡持作用。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支撑架设有容收管、调整元件、撑杆,在撑杆顶端设有承置板,承置板中间设有穿孔。
9.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枕木对应支撑架的板面上设有可活动伸缩的定位件,其对应支撑架撑杆上的穿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枕木与支撑架的对组面设有若干凹槽,凹槽表面有面板,在面板中心设有活动伸缩的定位件,支撑架撑顶枕木,撑杆顶端的承置板中的穿孔对正穿组枕木底面伸出外露的定位件。
11.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两两相对的横梁侧壁模板间架设的楼层枕木两端与挡持装置螺组固定,勾扣侧壁模板并形成挡持,该挡持装置设有一接合座,其侧板面设有供与枕木端部螺接固定的组接孔,接合座背板面伸设一螺杆;一调整杆与接合座的螺杆螺组连接,其由具有内螺纹的管构成;一挡扣装置,与调整杆螺接连设,其设有弯成预定形状的扣板,扣板的一侧与撑持角木嵌扣及其侧面板上螺设有一卡钉,钉尾可插入角木卡挡定位,扣板的远端另一侧设有插槽,在与调整杆相接端设有螺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挡持装置的接合座在其下凸设三角形状的接合部,螺杆设于下方的背板面,与上层的枕木接组。
13.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楼层枕木与横梁底部的枕木间设有斜拉杆拉持抵顶,该斜拉杆设有转筒,两端固设有螺杆,螺杆上设有扣件,斜向对应于楼层及横梁底部的枕木间,于其对应板面设有供与扣件扣合定位的扣钮,通过转动转筒让两端的螺杆套带动扣件产生伸缩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板及梁结构施工法,在横梁预设处撑立支撑架及铺设螺固有撑臂的横梁底壁模板;组设横梁侧壁模板及插入插掣元件挡持侧壁;铺设楼层枕木及组设挡持装置及斜拉杆;撑立楼层支撑架,铺设上层枕木;调整侧壁模板垂直,铺设楼层板。它使组装、搭建作业安全简便及快速,不仅确保其垂直度、避免因灌浆冲力而使模板偏移变形,而且其模板不需以铁丝固定或以固定螺杆接合。
文档编号E04B1/16GK1310275SQ0010305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3日
发明者谢明辉, 谢瑞莲 申请人:谢明辉, 谢瑞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