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曲面薄板的天花板结构及此类天花板的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184460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曲面薄板的天花板结构及此类天花板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花板结构,包括若干横跨于一固定天花板下方所安装的平行梁之间的薄板,其中,所述元件可通过弹性变形而由初始构形变成所要求的曲面结构,而所述元件用于形成天花板的可见面,并且所述元件具有沿梁方向的第一展距以及横向第二展距,其中在所述第一展距中的元件具有配置用于支靠于梁上支靠区的边缘部。
背景技术
欧洲专利申请No.278,448和美国专利No.3,390,495公开了此类天花板结构的实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柔性薄板的安装作业,同时提供一种可用较简单的建筑元件构造而成的天花板结构,该结构具有无需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初步加工的梁和模板,以便提供用于将薄板固定为曲面构形所必需的特殊截面轮廓形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免去特殊安装工具的需要,因为这种薄板可通过手工完成安装。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可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其中所述天花板结构还包括力传送装置,所述装置被配置成与设置于所述边缘部之间的薄板部分相配合的形式,以便与薄板作用于支靠区上的支靠力相结合,来提供保持所要求的薄板曲面构形的必要弯曲力矩。
通过从属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若干有益实施方式,提出了可进一步简化制造和安装方法的技术方案。
如权利要求16所限定的一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天花板结构的安装方法。
附图简要说明下面参考附图中所示的若干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一具有本发明的天花板结构的建筑物房间;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天花板结构的剖面图;图3示出了图1中所示天花板结构中形成天花板可见面的一薄板;图4A和4B示出了图3中所示薄板的备择实施方式;图5示出了图3中所示薄板的另一备择实施方式;图6示出了天花板结构的一备择实施方式;图7A和7B示出了天花板结构的另一备择实施方式;图8A和8B示出了用于形成天花板可见面的一薄板的备择实施方式;图8C示出了叠置于彼此顶面以方便运输的若干此类薄板;以及图9A和9B示出了图8A中所示薄板安装至承载梁上的薄板,图9A示出了薄板与一承载梁相连接的区域的大比例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一固定天花板2,例如混凝土顶板,并具有直立侧壁4的建筑物房间的一部分。若干承载元件12使得本发明的一假天花板结构10悬置于固定天花板2下方的期望距离处。
该天花板结构10包括若干平行梁14,这些梁由承载元件12支承并沿侧壁4延伸。此外,该天花板结构10优选地包括垂直于第一所述梁14延伸的另一平行梁20系统。
在梁14和另外可选的梁20之间支承着若干较薄的薄板状或平板状元件30,该元件向上弯曲并形成在建筑物房间内部由下面可见的天花板表面。天花板结构10可局部配置成还包括平面或曲面的刚性薄板18,该刚性薄板不属于本发明的一部分。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天花板结构的剖面图,并且示出了另一梁20系统被固定在梁14的顶面。梁14、20可为任意截面形状。只不过,沿梁的底侧包括用于各薄板30的边缘部50的支靠区15。天花板结构10还包括力传送装置22,在所示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梁20的组成部分,并被布置在梁14之间的区域内,优选布置于梁14之间的中间位置。
图3更加详细地示出了组成天花板结构10的一薄板状或平板状元件30的一个实施例。薄板30为矩形,薄板的长度限定薄板30的第一展距(expanse),而薄板的宽度则限定薄板30的横向第二展距。薄板30沿所述第一展距具有一中心区40和边缘部50。薄板30沿其端部34具有板部件形式的钩状装置44,该板部件通过切入薄板内形成,并且随后向上折叠。薄板30的宽度大于两相邻梁14之间的距离,而薄板的长度则大致与图2中所示的力传送装置22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薄板30较薄,并且可通过弹性变形由如图3所示的基本为平面的优选初始构造形状变成如图1和2所示的向上拱起的构造形状。从而,薄板30可根据适当的空间要求,易于在安装之前由制造地点运送至建筑物房间内的安装地点。作为一个实施例,它们可为厚度为0.5mm的薄钢板。当梁14的间距约为530mm时,则可提供约35mm的拱高。
薄板30的安装方式极为简单,因为装配工只需将边缘部50的顶面向上移动,同时支靠在两相邻梁14之间的支靠区15上便可。然后,用手向上按压薄板30的中心区40,直至钩状装置44与力传送装置22接合,如上所述,所述力传送装置可配置为梁20的一体的部分。因此,板30依据力传送装置22和钩状装置44之间相对于支靠区15接合位置的竖向位置,按要求曲率进行固定。
可以理解,钩状装置44优选地配置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可通过迅速卡合作用来提供与力传送装置22的接合。
在第一块薄板30安装之后,天花板的可见面通过沿着首先安装的薄板30安装相邻薄板元件30得以继续施工。
为了拆除一个或多个薄板30,在钩状装置44处两个相邻薄板30的端边缘34之间的狭缝可容纳一适当的工具,用于松脱钩状装置44与力传送装置22之间的快速接合。作为一备择方案,该快速接合还可单独由某人的手指来松开。
在薄板30的另一备择结构中,其中,当处于初始构形时,所看到的薄板具有一中心平面区40,如图4A所示,该薄板可能已沿薄板的最外边缘51’折叠。因此,或者通过将薄板叠置的方式,或者通过将薄板30的最外边缘51’互相支靠的方式,可为两个相邻薄板提供较为紧密的贴合。通过图4B中所示的结构,薄板的折叠方式使得薄板的边缘51’与建筑物墙壁4上的安装凸缘4’紧密连接。当欲用薄板30形成走廊中的可见天花板表面时,图中所示的技术方案尤为适合。
图5示出了薄板30的一备择结构,其中薄板30在其端边缘34处具有通孔144,该通孔通过例如与通孔144接合的可取下的配件22’与力传送装置22相配合。
图6示出了天花板结构的备择结构,其中,薄板30在安装过程中被赋予一向下的曲度,梁14在取向向上的表面上具有用于薄板30的边缘部50底面的支靠区15。横向梁20包括下折凸出部形式的力传送装置22,该装置通过切开梁20的一部分而形成。凸出部22的下端支靠于薄板中心部40范围内的薄板30上。
图7A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力传送装置22被配置成梁14的一体的部分,而且薄板包括具有端边缘32的上折边缘部50,所述端边缘32支靠于梁14底面上的支靠区15上。在这种情况下,力传送装置22与设置于薄板30边缘32之间一半位置处的薄板的部分44相配合。相反,在图7B示出的备择方案中,梁14具有下折凸出部,该凸出部形成用于支靠薄板30边缘部50的天花板结构支靠区15。该凸出部支靠在限定薄板30的中心区40的折线上,由此完成了薄板30的稳定基层。
图8A和8B示出了用于与一系列交叉梁14、20相结合的薄板30的备择构形。图9A和9B示出了具有图8A中所示薄板30的天花板结构10。图9A中所示的天花板结构与图2中所示的天花板结构基本一致。但是,图9A中所示的薄板30特别设置了钩状装置44,该装置与设置一长狭缝的力传送装置22相配合,所述狭缝用于安装相应的钩状装置44。此外,正如图8A中的初始构形所示,薄板30具有一中心平面区40,并沿最外边缘51′向上折叠。因此,或者通过将薄板30叠置的方式,或者通过将薄板30的最外边缘51’互相支靠的方式,可为两个相邻薄板提供一较为紧密的贴合。原则上,薄板30的安装根据图1、2和3的相关描述得以完成,因为钩状装置最初已被折叠成图8A中所示的状态,其中如图8C所示,薄板30可被轻易堆叠。图8A-C和9A中所示实施方式的特别之处在于钩状装置44固定至梁20的方式。图9B中示出了其原理,可以看出,钩状装置44被设置成薄板30的切割部44′,并且该切割部44′在薄板的安装过程中如图8A中的箭头所示被向上折叠,切割部44′的两侧区域44″’已被折出切割部44′的平面之外。切除部44′包括一切割缝44″,该切割缝在侧面区44内的宽度较大。
因此,可通过狭缝22引入的钩状凸出部得以形成,狭缝的尺寸略大于钩状凸出部的尺寸。图9B示出了梁20对钩状凸出部进行支承的方式。可以看出,必须将薄板30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才能松开凸出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天花板结构(10),包括若干横跨于一固定天花板(2)下部所安装的平行梁(14)之间的薄板(30),其中,所述薄板(30)可通过弹性变形由初始构形变成所要求的曲面构形,所述薄板(30)用于形成天花板的可见面,以及所述薄板(30)具有沿所述梁(14)方向的第一展距,以及横向第二展距,其中所述薄板(30)沿所述第一展距具有设置用于支靠于所述梁(14)上支靠区(15)上的边缘部(50),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花板结构(10)还包括设置用于与设置于所述边缘部(50)之间的所述薄板(30)的部分(44)相配合的力传送装置(22),以便结合所述薄板(30)作用于所述支靠区(15)上的支靠力,来提供保持薄板(30)所要求的曲面构形的必要弯曲力矩。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第二展距大于所述梁(14)的间距。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送装置(22)置于所述梁(14)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送装置(22)基本上置于所述梁(14)之间的中心位置处,以与位于所述边缘部(50)之间中心位置处的所述薄板(30)的部分(44)相配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送装置(22)被设置作为所述梁(14)的一部分。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30)具有一基本为平面的初始构形。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曲面构形下的所述薄板(30)形成一向上的拱面,其中所述支靠面(15)对所述薄板(30)作用一向下的力,而所述力传送装置(22)对所述薄板(30)作用一向上的力。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另一平行梁(20)系统,所述梁安装于所述固定天花板(2)下部,并包括所述力传送装置(22)。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平行梁(20)系统垂直于所述先提到的平行梁(14)延伸,并且置于所述支靠区(15)上方。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平行梁系统中的梁(20)之间的距离大致与所述薄板(30)的第一展距相对应。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力传送装置(22)相配合、置于所述边缘部(50)之间的所述薄板(30)的部分(44)设置于所述薄板(30)的端边缘(34)处,而所述端边缘(34)沿所述横向第二展距延伸。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置于所述边缘部(50)之间并且与所述力传送装置(22)相配合的薄板(30)的部分(44)被设置为钩状装置。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装置(44)为所述薄板(30)的一体的部分。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置于所述边缘部(50)之间并且与所述力传送装置(22)相配合的薄板(30)的部分(44)被设置成作为所述薄板(30)上的通孔。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天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初始构形中所看到的所述薄板(30)包括一具有平面边缘部(50)的中心平面区(40),所述边缘部(50)相对于所述中心区(40)成一角度。
16.一种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天花板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30)的边缘部(50)首先被支靠于梁(14)上的支靠区(15)上;随后,赋予所述薄板(30)所要求的曲度;以及之后将所述薄板(30)与所述力传送装置(22)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花板结构(10),该结构包括若干横跨于一固定天花板(2)下方所安装的平行梁(14)之间的薄板(30),其中,该薄板(30)可通过弹性变形由初始结构变为所要求的曲面结构,并且所述薄板(30)形成天花板的可见面。该天花板结构(10)包括力传送装置(22),该装置与薄板作用于支靠区(15)上的支靠力相结合,来提供维持所要求的薄板曲面结构的必要弯曲力矩。
文档编号E04B9/26GK1561425SQ02819420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日
发明者约翰尼·奥斯藤费尔特 申请人:达马帕私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