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370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加气混凝土逐渐成为一种广为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前,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制造方法很多,但其配料组分以及比例基本上相同,也大都包括投料搅拌、浇注、静停固化、翻转脱模、横切、纵切、分垛、合模的步骤。不过,生产过程中,静停固化步骤是直接把浇注后的浆料放在空气中让其自然硬化,速度较慢、且在后续的切割过程中表面易产生裂纹;而经横切、纵切后的坯料直接进入蒸压步骤中所设置的蒸压釜中,因蒸压釜内的温度较高,坯体由常温突然过渡到如此的高温环境下,一来需要较长的蒸压时间,二来将产生较大的内应力而导致表面裂纹的出现;另外,蒸压步骤之后没有设置保温步骤,使得从蒸压釜中出来的坯体因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而导致强度降低和棱角疏松的情况。
对坯体进行纵切、横切的时候,都是采用纵切机不动,切割输送车带动坯体移动,完成对坯体的纵切,然后坯体继续移动到横切位置,坯体保持不动,横切机从上往下对坯体进行横切,然后切割输送车继续前移至堆垛吊机处。这样的切割方式,加大了切割输送车往返移动的距离,使切割输送车来回移动的时间也大大变长,这样使得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有如下步骤投料搅拌、浇注、静停固化、翻转脱模、纵切、横切、蒸压、分垛,在所述的静停固化步骤中,设置有使用保温材料制成的静停养护窑,浇注后的混凝土浆料进入静停养护窑中,并通过散热器散热以及通风来控制窑内的温度(40~60℃)和湿度(70~95%);在所述的蒸压步骤前,增加预养步骤,该预养步骤通过预养窑实现,所述的预养窑亦由保温材料制成,窑体内保持密封并能承受0.04Mpa以下的微压,窑体上设置有喷嘴,该喷嘴使用饱和蒸汽使窑体内形成循环气流以养护坯体,窑体同时使用散热器来保持窑内温度在80~100℃之间;在所述的蒸压步骤之后、分垛步骤之前,增设有保温步骤,该保温步骤通过冷却窑实现,所述的冷却窑亦由保温材料制成,坯体进入窑体内保温1~3h,窑体内保持密封,并同时使用对流换热器缓慢降低窑内坯体的温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纵切、横切步骤中采用的切割输送车其两端为坯体放置位;切割输送车在轨道上具有起始位置、纵切位置以及横切位置三个停放位置;纵切时,切割输送车上的坯体在纵切位置处保持不动,纵切机沿垂直或倾斜于切割输送车的轨道的方向移动,从纵向切割坯体;横切时,坯体处于横切位置处,横切机位于坯体上方保持不动,将坯体从下往上提起完成横切;分垛吊机位于纵切机或横切机的一侧,与纵切机或横切机并列排列。
由于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在静停固化步骤设置静停养护窑,使得加气混凝土浆料在模具中发气、稠化并逐步硬化成坯体的阶段,能够加快浆体的硬化,并能防止表面裂纹。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于蒸压步骤之前设置的预养窑,可以在高温高压蒸养之前提高制品性能与温度,防止表面裂纹的产生,为蒸压快速升温提供前期准备,缩短蒸养时间;而增设与蒸养步骤之后的冷却窑,则可防止从蒸压釜中出来的坯体因温度和湿度的急剧下降而导致产品强度降低和棱角疏松的问题。另外,由于在对坯体进行纵切时,是保持坯体不动,纵切机移动完成纵切;横切时,是横切机保持不动,将坯体提起完成切割;而切割输送车有两个坯体放置位,切割输送车往返移动的距离很小,从而切割输送车的往返时间也很短,这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附图2为纵切、横切时的侧视动作分解示意图附图3为纵切、横切时的俯视动作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见附图1所示,它包括有如下步骤投料搅拌、浇注、静停固化、翻转脱模、纵切、横切、预养、蒸压、保温、分垛等步骤,在所述的静停固化步骤中,可设置使用保温材料制成的静停养护窑,浇注后的混凝土浆料进入静停养护窑中,并通过散热器散热以及通风来控制窑内的温度(40~60℃)和湿度(70~95%),以促进加气混凝土浆体的硬化,防止在后续的横切、纵切步骤前坯体表面产生裂纹;切割该预养步骤通过预养窑实现,在所述的预养步骤中可设置由保温材料制成预养窑,窑体内保持密封并能承受0.04Mpa以下的微压,窑体上设置喷嘴,该喷嘴使用饱和蒸汽使窑体内形成循环气流以养护坯体,窑体同时使用散热器来保持窑内温度在80~100℃之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防止蒸汽养护时坯体表面产生裂纹,提高蒸汽养护前的坯体强度,缩短1/3的蒸汽养护周期,提高蒸压釜的使用率;而所述的保温步骤亦可通过冷却窑实现,所述的冷却窑亦由保温材料制成,坯体进入窑体内保温1~3h,窑体内保持密封,并同时使用对流换热器缓慢降低窑内坯体的温度,使其逐步过渡到常温状态,从而防止由蒸压釜中出来的产品因急剧冷却而产生微裂纹和棱角疏松的情况,提高产品最终强度和外观质量,减少干燥收缩值、提高产品的抗碳化性能。
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切割输送车4具有位于两端的两个坯体放置位10和20,切割输送车4上两个坯体放置位10和20之间的距离,与翻转吊机100到横切机300的距离,与横切机300到堆垛吊机400的距离相吻合。首先切割输送车4位于起始位置1,如附图2(a)所示,然后是翻转吊机100将坯体6连同其侧板,放置于切割输送车4上的坯体放置位10处,然后切割输送车4移动到纵切位置2处,如附图2(b)所示,然后坯体6保持不动,纵切机200沿垂直于或倾斜于切割输送车4的轨道5的方向移动,完成对坯体6的纵切;然后,切割输送车4移动到横切位置3处,如附图2(c)所示,对坯体6进行横切,横切机300位于坯体6上方并保持不动,将坯体6从下往上提起完成横切,此时坯体6离开切割输送车4。在进行横切的同时,切割输送车4往回移动至起始位置1处,如附图2(d)所示,些时恰好翻转吊机100正好将一新坯体放下,放置于切割输送车4上的坯体放置位10,此时横切机300已完成横切,刚好也把切好的坯体放下,放置于切割输送车上坯体放置位20,然后切割输送车4又前移到纵切位置2处,如附图2(e)所示,对新坯体进行纵切,纵切完成后,切割输送机4又继续前移到横切位置3,如附图2(f)所示,此时处于坯体放置位10的新坯体正好位于横切机下,处于坯体放置位20的已被切好的坯体刚好位于堆垛吊机400的下方,然后横切机300和堆垛吊机400同时吊起坯体,使两处坯体均脱离切割输送车4,此时切割输送车4又回移至起始位置1,如附图2(g)所示,这样不停循环。堆垛吊机400将切好的坯体连同侧板吊到蒸养车上,由其送到预养窑进行预养,预养后的坯体又接着进入蒸压釜进行蒸压,蒸压之后的坯体再经冷却窑的冷却后输送到分垛吊机下,分垛吊机将成品连同侧板吊到板垛输送车上,板垛输送车将侧板和坯体送到掰板机下,掰板机将成品吊起,使成品和侧板分离,板垛输送车带着空侧板退到分垛吊机下,分垛吊机将空侧板吊起送到侧板输送辊道上,由侧板输送辊将空侧板送到翻转吊机下合模。在输送进程中同时对侧板进行清理涂油。在板垛输送车带着空侧板退回到分垛吊机下的同时,夹坯机下的成品输送车来到掰板机下,掰板机将吊起的坯体放到成品输送车上掰板,掰板完毕后,成品输送车将成品送到夹坯机下,夹坯机将成品夹起吊到打包机上,打包后由其它设备送到货场。
这样的加工方式或流程,可以大大缩短切割输送车4往回移动的距离,从而大大缩短切割所需的时间,从而让生产效率提高4~5倍。另外让堆垛吊机400位于纵、横切割机的侧面,与翻转吊机100隔得很近,这样在合模时,使侧板移动的距离大大缩短,使合模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再一次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的布局,还可以让厂房的占地面积大大变小,这就进一步减少了建厂的成本。
权利要求
1.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它包括有如下步骤投料搅拌、浇注、静停固化、翻转脱模、纵切、横切、蒸压、分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静停固化步骤中,设置有使用保温材料制成的静停养护窑,浇注后的混凝土浆料进入静停养护窑中,并通过散热器散热以及通风来控制窑内的温度(40~60℃)和湿度(70~95%);在所述的蒸压步骤之前,增加预养步骤,该预养步骤通过预养窑实现,所述的预养窑亦由保温材料制成,窑体内保持密封并能承受0.04Mpa以下的微压,窑体上设置有喷嘴,该喷嘴使用饱和蒸汽使窑体内形成循环气流以养护坯体,窑体同时使用散热器来保持窑内温度在80~100℃之间;在所述的蒸压步骤之后、分垛步骤之前,还增设有保温步骤,该保温步骤通过冷却窑实现,所述的冷却窑亦由保温材料制成,坯体进入窑体内保温1~3h,窑体内保持密封,并同时使用对流换热器缓慢降低窑内坯体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切、横切步骤中采用的切割输送车(4)其两端为坯体放置位(10)和(20);切割输送车(4)在轨道(5)上具有起始位置(1)、纵切位置(2)、横切位置(3)三个停放位置;纵切时,切割输送车(4)上的坯体(6)在纵切位置处保持不动,纵切机(200)沿垂直或倾斜于切割输送车(4)的轨道(5)的方向移动,从纵向切割坯体;横切时,坯体(6)处于横切位置(3)处,横切机(300)位于坯体(6)上方保持不动,将坯体(6)从下往上提起完成横切;堆垛吊机(400)位于纵切机(200)或横切机(300)的一侧,与纵切机(200)或横切机(300)并列排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它包括有如下步骤投料搅拌、浇注、静停固化、翻转脱模、纵切、横切、预养、蒸压、保温、分垛等步骤,在所述的静停固化步骤、预养步骤、以及保温步骤中分别设置有由保温材料制成的静停养护窑、预养窑以及冷却窑,以提供物料反应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与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差,提高制品的性能,防止因过大的温度和湿度差而产生的引力对制品产生破坏或损伤。
文档编号B28B11/00GK1579721SQ03139999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1日
发明者孙亮枝, 徐顺武 申请人:孙亮枝, 徐顺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