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28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其包括核电站核岛底板,隔震层和核电站主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通过推广核电站整体隔震措施,较国内不存在隔震层的核电站,可以提高核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耦和简化设计,拓宽核电站的厂址适应性,降低造价并缩短建造周期。
【专利说明】
一种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的隔震技术应用于核电站的建设,具体涉及一种核电一体化顶盖模块。
【背景技术】
[0002]隔震技术已经在民用建筑工程被广泛应用,法国和南非的两座常规核电站也应用了隔震技术。目前国内已经建成或在建的核电站都没有采用隔震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
[0004]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包括:
[0005]核电站核岛底板;
[0006]隔震层,所述隔震层设置在所述核电站核岛底板上方;
[0007]核电站主体结构,所述核电站主体结构设置在所述隔震层的上方。
[0008]优选地,所述隔震层经配置为能够发挥隔震功能的覆盖层。
[0009]优选地,所述隔震层为层叠橡胶层、铅芯支座或高阻尼橡胶垫。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通过核电站的整体隔震措施,有利于实现相同的核电站设计方案应用于不同的核电厂址,解决了因不同的核电厂址具有不同的设计地震加速度而导致的核电站难以推广标准化设计和建造的问题。
[001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通过推广核电站整体隔震措施,较国内不存在隔震层的核电站,可以提高核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耦和简化设计,拓宽核电站的厂址适应性,降低造价并缩短建造周期。
【附图说明】
一种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3]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包括:
[0016]核电站核岛底板I;
[0017]隔震层2,所述隔震层2设置在所述核电站核岛底板I上方;
[0018]核电站主体结构3,所述核电站主体结构3设置在所述隔震层2的上方。
[0019]优选地,所述隔震层2经配置为能够发挥隔震功能的覆盖层。
[0020]优选地,所述隔震层2为层叠橡胶层、铅芯支座或高阻尼橡胶垫。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通过核电站的整体隔震措施,有利于实现相同的核电站设计方案应用于不同的核电厂址,解决了因不同的核电厂址具有不同的设计地震加速度而导致的核电站难以推广标准化设计和建造的问题。
[0023]2、本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通过推广核电站整体隔震措施,较国内不存在隔震层的核电站,可以提高核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耦和简化设计,拓宽核电站的厂址适应性,降低造价并缩短建造周期。
[002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2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电站核岛底板; 隔震层,所述隔震层设置在所述核电站核岛底板上方; 核电站主体结构,所述核电站主体结构设置在所述隔震层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层经配置为能够发挥隔震功能的覆盖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整体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层为层叠橡胶层、铅芯支座或高阻尼橡胶垫。
【文档编号】E04B1/98GK205713380SQ20162023878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发明人】郑明光, 邱忠明, 王煦嘉, 廖亮, 唐特
【申请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