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组合式承力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58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管组合式承力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于使用、运输、保存的承力梁,尤其是一种通过充入气体或液体来实现其功能的多管道承力梁。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作为临时使用的承力梁均为刚体结构,不仅体积大、重量大,而且使用和运输也不方便,根据梁的力学原理,梁体在承受荷载时,其内力表现为承受弯矩和剪力,为抵消弯矩,在梁的横截面形成两个受力区,其受力形式为上部截面受压,下部截面受拉;此外,梁体局部截面还要受到剪力,这些剪力有竖向的也有纵向的,通过材料抗剪来实现。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运输、保存的多管组合式承力梁。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多管组合式承力梁,由多管道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承力梁由上管道层、下管道层所组成,其中各管道之间的外壁相连接,在各管道内充满流体物质。上管道层、下管道层均采用抗拉强度高的柔性材料制成,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管道内充满的流体物质为气体或液体。
有益效果该结构的特点是,充入气体或液体时,可以承力,放出气体或液体时,可以折叠收藏;同时,由于充气和充液比较方便,这种承力梁可广泛用于需要迅速产生承力作用的临时结构,作为临时支撑,而不用时,体积缩小,便于收藏折叠和搬移及重复使用,因此该形式受力结构将可以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为上下四层管道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以上的图中有上管道1、下管道2、流体物质3。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充入气体或液体来实现其功能。
根据梁的力学原理设计,设计如下结构,采用抗拉强度较高的柔性材料(要求无弹性)做成长条形的圆管(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圆管可以折叠),将圆管充气或充入液体时,圆管饱满呈管状。如图2所示,将多条管道的外壁彼此相粘结,形成该种结构,充入气体或液体时,该结构已经可以成为一个可以载重的梁,其中上管道为受压区,下管道为受拉区。受压区的压力通过管道内流体传递到管身,最终以管道材料受拉实现,而受拉区,则直接以管道材料受拉实现。而此时梁体内部剪力,则通过管道材料受拉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多管组合式承力梁,由多管道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承力梁由上管道层(1)、下管道层(2)所组成,其中各管道之间的外壁相连接,在各管道内充满流体物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组合式承力梁,其特征在于上管道层(1)、下管道层(2)均采用抗拉强度高的柔性材料制成,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管组合式承力梁,其特征在于管道内充满的流体物质(3)为气体或液体。
专利摘要多管组合式承力梁是一种便于使用、运输、保存的承力梁,尤其是一种通过充入气体或液体来实现其功能的多管道承力梁。该承力梁由上管道层(1)、下管道层(2)所组成,其中各管道之间的外壁相连接,在各管道内充满流体物质(3)。上管道层(1)、下管道层(2)均采用抗拉强度高的柔性材料制成,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管道内充满的流体物质(3)为气体或液体。该结构的特点是,充入气体或液体时,可以承力,放出气体或液体时,可以折叠收藏;同时,由于充气和充液比较方便,这种承力梁可广泛用于需要迅速产生承力作用的临时结构,作为临时支撑。而不用时,体积缩小,便于收藏折叠和搬移及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E04C3/02GK2688794SQ200420026630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7日
发明者王希峰 申请人:王希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