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584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集中高压气体与低压气体的流通管道,以及控制各该管道的若干电磁阀,以便于管理、维修与控制的气流回路整合装置。
背景技术
按已有技术所知,以拉吹成型方式制造容器的拉吹成型机,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必须包含有在时程上可以精准衔接的启动气压缸、低压预吹、高压吹瓶与高压排气等数个循环动作,如台湾第569935号专利公告,因此,该拉吹成型机上通常即必须借有对应于该阶段动作中所需的若干气流管道,以及控制各该气流管道启闭的若干电磁阀等。
一般拉吹成型机中的各气流管道,有分别由空气压缩机延伸而出的,也有彼此以三通管衔接的,而各该电磁阀又分别连接各气流管道或三通管,虽然各管道的连接方式并不影响拉吹成型机的正常运转,然而,在维护机具时,在机具下方有限空间中,各自延伸的管道以及分布在各处的电磁阀,会造成维修人员在确认应维护部位,以及进行维护工作时的极大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集中控制与管理各电磁阀与气流管道,便于维护的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地提供一种具有集中气流管道的衔接或转接部拉于一处,并共享部分的气流管道,且便于装配维护,并能有效动用空间的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包含有一座体,其内部设有相隔预定距离的一主气道与一支气道,该主气道的一端连通至该座体外缘形成一第一供气口,该支气道的一端连通至该座体外缘形成一排气口;该座体外缘分别设有一低压进气口与一高压进气口;该主气道与该支气道之间连设有一第一旁通;该高压进气口与该主气道之间连设有一第二旁通,该低压进气口与该主气道之间连设有一第三旁通;且该座体上固定有一第一排气电磁阀、一高压吹气电磁阀及一低压吹气电磁阀。
所述座体外缘设有一第二供气口、一用以控制该第二供气口与该高压进气口间一旁通启闭的冷却气流电磁阀及一用以控制该第一供气口与排气口间另一旁通启闭的第二排气电磁阀。与该第二排气电磁阀连通的管道上设有一节流阀。
另,该排气口外还可设有一消音器。与该低压吹气电磁阀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止回阀。
上述结构的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采用若干电磁阀用以控制各通道的启闭,以及控制高压与低压气体的流通方向;且集中多数管线,达到便于管理、控制与维护等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低压预吹阶段时其内部气体的流向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低压预吹阶段时的配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高压成形阶段时其内部气体的流向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高压成形阶段时的配置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浅压阶段时其内部气体的流向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浅压阶段时的配置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各图,本实用新型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10,主要是由一座体12以及设于其周边的一电磁阀组14所共同组成。
该座体12,其周边与内部设有若干开口通道一主气道20在其内部延伸适当长度,其外侧端延伸至该座体12外缘,并形成一第一供气口21;一支气道22在其内部延伸适当长度,且与该主气道20相隔一适当距离,其外侧端延伸至该座体12外,并形成一第一排气口23;一高压进气口24与一低压进气口25设于该座体12外缘,并经由适当的管道而与该主气道20相连通;一第一旁通31跨接于该主气道20与该支气道22之间;一第二旁通32跨接于主气道20与该高压进气口24之间;一第三旁通33跨接于该主气道20与该低压进气口25之间;一消音器45设于与该第一排气口23相连接的的管道末端。
该电磁阀组14,包含有一第一排气电磁阀40、一高压吹气电磁阀41以及一低压吹气电磁阀42分别固定于该座体12外侧,并与其相对应的各第一旁通31、第二旁通32、第三旁通33连接,用以分别控制其关闭。而且,前述的各旁通,可制造为分别位于该座体12内部或连通至其外缘的若干通道。
使用时,配置有前述吹瓶回路整合装置10的拉吹成型机将以其上的控制电路(图中未示),由控制该电磁阀组14在预设的时间内动作或不动作的方式,使各旁通依一定的循环次序,形成三个阶段一、低压预吹阶段(请参阅
图1、图2)第一旁通31关闭;第二旁通32关闭;第三旁通33开放。
此时,高压气体由于第二旁通32被封闭而无法进入主气道20内,而低压气体则先后经由第三旁通33、主气道20与第一供气口21,而输送至拉吹成型机,并充入模具组内部的瓶胚内。
二、高压成形阶段(请参阅图3、图4)第一旁通31关闭;第二旁通32开放;第三旁通33关闭。
此时,高压气体通过该第二旁通32,并先后经由各主气道20与第一供气口21,而输送至瓶胚内部近使其成形为一容器。同时,低压气体则由于第三旁通33被该低压吹气电磁阀42所封闭而无法进入主气道20内。
尤其是本实施例中在连接低压吹气电磁阀42的管道上还可设有至少一止回阀47,用以防止在此状态下,主气道20内的高压气体,由于气密不良而流向低压进气口25,以致于影响到下一次血循环动作中的预吹压力的情形。
三、浅压阶段(请参阅图5、图6)第一旁通31开放;第二旁通32关闭;第三旁通33关闭。
此时,后续的高压与低压气体将由于对应的第二旁通32与第三旁通33被封闭而无法进入主气道20内,但是,在前述成形动作阶段中被灌注入瓶胚内的成形用高压气体,反向地依序经由各第一供气口21、主气道20、第一旁通31、支气道22与第一排气口23而放至座体12外。在高压气体浅放完毕后,使该模具组回复至等待瓶胚进入其中的开模状态,以便进行下一循环中低压预吹阶段。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操作上,除具有便于管理与维护功效外,其座体12可供高压、低压、浅压气体共享的内部通道设计,可取代大量传统式的软管管道,有效地减少体积;而且,第一排气电磁阀40在不吹瓶时,采用导通主气道20与支气道22以直接浅高压气体的常开式设计,将使其可以更具安全性。
另外,在实际的运用上,座体12内通道的分支数量,以及电磁阀组14中所包含的电磁阀数量,并不以前述为限。
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是在前述座体12上再增设有一第二排气口231与一第二供气口26;一冷却气流电磁阀43用以控制介于第二供气口26与高压进气口24间的一旁通(图中未示)的启闭;一第二排气电磁阀44用以控制介于第一供气口21与第二排气口231间另一旁通(图中未示)的启闭;另有一消音器451与一节流阀46依序设于与第二排气口231连接的一管道末端。
本实用新型所示装置在形成前述浅压阶段的初期,冷却气流电磁阀43是形成导通各高压进气口24与第二供气口26的状态,以供适量较低温的高压气体经由第二供气口26进入辅成形的容器内部,将仍存于容器内且温度已被提升的高压气体挤出,以达成对容器进行强制冷却的效果。
在冷却该容器过程中,第二排气电磁阀44呈导通各该第一供气口21与排气口231的状态,用以供由该容器内部被挤出的部分高温、高压气体排出该座体12外;同时,再由该节流阀46以调整浅压速度,进而达到调整冷却时间的效果。
在该强制冷却的过程结束后、该模具组开模移出该容器之前,各冷却气流电磁阀43与第二排气电磁阀44,为不再导通前述各对应通道的状态。
权利要求1.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座体,其内部设有相隔预定距离的一主气道与一支气道,该主气道的一端连通至该座体外缘形成一第一供气口,该支气道的一端连通至该座体外缘形成一排气口;该座体外缘分别设有一低压进气口与一高压进气口;该主气道与该支气道之间连设有一第一旁通;该高压进气口与该主气道之间连设有一第二旁通,该低压进气口与该主气道之间连设有一第三旁通;且该座体上固定有一第一排气电磁阀、一高压吹气电磁阀及一低压吹气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外缘设有一第二供气口、一用以控制该第二供气口与该高压进气口间一旁通启闭的冷却气流电磁阀及一用以控制该第一供气口与排气口间另一旁通启闭的第二排气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该第二排气电磁阀连通的管道上设有一节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气口外设有一消音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该低压吹气电磁阀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止回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包含有一座体,其内部设有相隔预定距离的一主气道与一支气道,该主气道的一端连通至该座体外缘形成一第一供气口,该支气道的一端连通至该座体外缘形成一排气口;该座体外缘分别设有一低压进气口与一高压进气口;该主气道与该支气道之间连设有一第一旁通;该高压进气口与该主气道之间连设有一第二旁通,该低压进气口与该主气道之间连设有一第三旁通;且该座体上固定有一第一排气电磁阀、一高压吹气电磁阀及一低压吹气电磁阀。上述结构的吹瓶机的吹瓶回路整合装置,采用若干电磁阀用以控制各通道的启闭,以及控制高压与低压气体的流通方向;且集中多数管线,达到便于管理、控制与维护等效果。
文档编号C03B9/00GK2712609SQ20042002661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2日
发明者谢树林 申请人:全冠(福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