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001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尤其涉及应用于炼钢转炉复吹供气砖更换时使用的火泥。
背景技术
一般用的火泥是镁质火泥、镁铬质火泥和铝铬质火泥,也有树脂结合的非水火泥。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4104544公开了一种“非水性气硬性耐火泥”,它主要是60~86%耐火材料骨料、14~24%结合剂组成。其中结合剂是由30~50%酚醛树脂,10~15%磷酸盐和35~55%乙二醇。专利申请号92111377.3公开了镁质耐火材料泥浆,它主要由镁砂粉、干状硫酸镁和少量复合添加剂组成,添加剂主要是磷酸钠、白碳黑、CMC、糊精和木制素磺酸盐。
传统火泥的特点是与可塑料相当的,其作用是填塞砖缝和把砖结合起来,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耐接触介质的侵蚀。如含碳火泥在烘烤过程中要抗氧化,在使用过程中要抗渣的侵蚀和抗钢水的冲刷。对于转炉风口砖用的火泥,应该抗转炉渣的侵蚀和抗转炉钢水的冲刷。如采用高强的镁碳质火泥。但仅仅有一般的接缝和黏结特性对于更换转炉风口用的火泥就不够了。因为在更换风口砖前,在风口砖表面涂一层火泥,然后对正从下向上安装风口砖。在安装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偏离中心的情况,而安装好后,又是对正的。这样在安装过程中就会出现某一面的火泥被挤瘪,而对正安装好后,在挤瘪的一面就会出现缝隙。这将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钢水从该缝隙处漏出,从而发生漏钢的事故。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该火泥在常温下与一般火泥一样具有可塑性,但当温度升高时,它就具有热自流性,能自流到缝隙里,填塞缝隙,在高温下又能固化和碳化,把风口砖和转炉底牢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防止了漏钢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其特征是由组分A和结合剂B配制而成的,组分A为100,结合剂B的外加量为15~40%,组分A由50~90%镁砂粉、5~40%沥青改性树脂粉和1~10%的复合添加剂组成的,结合剂B为液体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结合剂。
上述的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所述复合添加剂为硅粉、铝粉、镁铝合金粉或碳化硼粉的组合。
上述的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所述镁砂粉为MgO>95%的电熔镁砂粉或烧结镁砂粉,镁砂粉大于0.2mm的颗粒应小于20%。
上述的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所述沥青改性酚醛树脂粉的软化点为70~120℃,结焦值大于50%,粒度小于0.2mm。
上述的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所述液体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结合剂粘度为0.1~5Pa.s。
本发明的火泥在常温下与一般火泥一样具有可塑性,但是当温度升高时,它就具有热自流性,能自流到缝隙里,彻底填塞缝隙。当温度达到600℃以上时,它就凝固和碳化,牢固地把炉底和风口砖结合起来。把该火泥涂到转炉更换的新风口表面上,即使在更换过程中出现偏离中心所造成的安装后的缝隙,也会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温度的升高而火泥自流到有偏差的安装缝隙里,堵塞了缝隙;当温度再升高时,火泥就会固化和碳化,牢固地把炉衬和风口砖结合起来。因为是碳结合,所以该材料不会收缩,也就不会出现收缩裂纹,因此就不会出现漏钢事故。
本发明与现有火泥的重要差别是前者具有良好的热自流性,能靠自流填塞缝隙,而后者就不具备这种特性,从而克服了现有火泥解决不了的风口砖漏钢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的使用方法是在使用前,组分A和组分B单独存放。在使用时,两组分按指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使用。对于混合好的火泥涂抹在要更换新的风口砖的表面上。在安装风口砖对中心时,往往偏心而把火泥碰偏,当对好中心并安装好后,就会在碰偏火泥处出现缝隙。但当使用时,温度升高到100℃以上时,该火泥就不象传统的火泥一样保持原来的形状,而是自流到被碰偏的小间隙里,并填塞缝隙。当温度再升高到250℃以上时,结合剂系统固化,并把风口砖和转炉底牢固地黏结起来。当温度升高到600℃以上时,该火泥碳化,形成良好的碳结合。该种火泥的显著特点是热自流填塞缝隙,避免了从缝隙处漏钢事故的发生。火泥固化、碳化后有很高的强度,抗钢水的冲刷性好;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高温强度、粘接性和耐用性。
实施例见表1表1中列出了3个实施例与2个对比例,从性能指标中可以看到三个实施例的热自流平厚度为1.7~2mm,粘结强度最小为7Mpa,都大大高于对比例的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其特征是由组分A和结合剂B配制而成的,组分A为100,结合剂B的外加量为15~40%,组分A由50~90%镁砂粉、5~40%沥青改性树脂粉和1~10%的复合添加剂组成的,结合剂B为液体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结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其特征是复合添加剂为硅粉、铝粉、镁铝合金粉或碳化硼粉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其特征是镁砂粉为MgO>95%的电熔镁砂粉或烧结镁砂粉,镁砂粉大于0.2mm的颗粒应小于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其特征是沥青改性酚醛树脂粉的软化点为70~120℃,结焦值大于50%,粒度小于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其特征是液体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结合剂粘度为0.1~5Pa.s。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尤其涉及应用于炼钢转炉复吹供气砖更换时使用的火泥。一种转炉风口砖更换用火泥,其特征是由组分A和结合剂B配制而成的,组分A为100,结合剂B的外加量为15~40%,组分A由50~90%镁砂粉、5~40%沥青改性树脂粉和1~10%的复合添加剂组成的,结合剂B为液体酚醛树脂或呋喃树脂结合剂。本发明具有热自流性,当温度升高时能自流到缝隙里,填塞缝隙,在高温下又能固化和碳化,从而把风口砖和转炉底牢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防止了漏钢事故的发生。本发明的火泥固化、碳化后有很高的强度,抗钢水的冲刷性好,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高温强度、粘接性和耐用性。
文档编号C04B24/00GK1827556SQ20051002411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8日
发明者田守信, 姚金甫, 牟济宁, 吴亚明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