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骨墙体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80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骨墙体砌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房建筑用的墙体砌块,属于墙体建筑材料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墙体砌块(专利号00214675.4)和“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专利号00122163.9)不能实现压缝安装时穿筋注浆和垂直顺缝安装时加密设筋。
专利号00214675.4的实用新型专利“石膏墙体砌块”、专利号00122163.9的发明专利“一种墙体穿筋注浆施工法”,在实现上下层块体纵向连接缝相互错位压合砌固时,对应于下层两块块体接缝处的上层块体的中间位置无穿筋注浆孔,块体设有凹型连接槽4的侧面上无注浆槽,无法与对应的设有凸型连接端的侧面相配合然后在块体接缝处贯穿钢筋6注浆,即无法实现在块体接缝处穿筋注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以上所述缺陷,具有适合在块体接缝处穿筋注浆的墙体砌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包括块体,在块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凸型连接端与凹型连接槽2,其特征在于块体内沿水平方向分成四等份,在分隔线处分别设有穿筋注浆孔3,构成固定的定位模数,穿筋注浆孔3两端分别与块体上端的凸型连接端、块体下端的凹型连接槽2相接,无论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块体,在采用同一规格砌墙时,不论采用顺缝或是压缝,接缝处均可以实现穿筋注浆上下贯通,即可以实现在块体接缝处穿筋注浆;为了防止穿筋注浆时浆液灌注顺畅,所述块体上端面的凸型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凹型注浆槽1;所述凹型注浆槽1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可以实现横设拉结筋和注浆流道的半圆凹型槽;在块体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凸型连接端与凹型连接槽4,在块体侧面的凸型连接端上设有穿筋注浆孔5,在块体侧面的凹型连接槽4上设有与穿筋注浆孔5相配合的凹型弧8;在块体的两个侧面上可以是同一规格的半圆凹槽,两块体横向摆放对接形成的是一个圆孔,可以在圆孔限定内有选择的配设穿筋和有选择的加固砌块与穿筋的结合,筋骨可以是钢筋6或是钢管、塑料管、竹竿等其它物质构成的筋骨;所述穿筋注浆孔5相对于块体的边界线A形成的半圆7的半径R大于穿筋注浆孔3的半径;砌墙时,对于相邻两块块体的凹型弧8与半圆7,凹型弧8顶端切线与半圆7的圆心点距离不少于半圆7的半径R。
本实用新型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在实现上下层块体纵向连接缝相互错位压合砌固时,对应于下层两块块体接缝处的上层块体的中间位置有穿筋注浆孔3,在块体侧面的凸型连接端上设有穿筋注浆孔5,在块体侧面的凹型连接槽4上设有与穿筋注浆孔5相配合的凹型弧8,无论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块体,在采用同一规格砌墙时,不论采用顺缝或是压缝,接缝处均可以实现穿筋注浆上下贯通,即可实现在块体接缝处穿筋注浆。


图1本实用新型带有剖面的主视图;图2图1的左视图;图3图1的右视图;图4图1的俯视图;图5图1的仰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施工安装方式1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施工安装方式2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施工安装方式3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9,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如下本实施方案的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块体,是采用复合物料配以建筑石膏加水混合压制而成,复合物料可以是工业煤渣或废泡沫塑料颗粒。包括块体,在块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凸型连接端与凹型连接槽2,在块体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凸型连接端与凹型连接槽4,块体内沿水平方向分成四等份,在分隔线处分别设有穿筋注浆孔3,构成固定的定位模数,穿筋注浆孔3两端分别与块体上端的凸型连接端、块体下端的凹型连接槽2相接,在块体侧面的凸型连接端上设有穿筋注浆孔5,在块体侧面的凹型连接槽4上设有与穿筋注浆孔5相配合的凹型弧8,无论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块体,在采用同一规格砌墙时,不论采用顺缝或是压缝,接缝处均可以实现穿筋注浆上下贯通,即可以实现在块体接缝处穿筋注浆;为了防止穿筋注浆时浆液灌注顺畅,块体上端面的凸型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凹型注浆槽1;穿筋注浆孔5相对于块体的边界线A形成的半圆7的半径R大于穿筋注浆孔3的半径;所述凹型弧8顶端切线与半圆7的圆心点距离不少于半圆7的半径R。
图7,施工安装方式1示意图中,上下层块体纵向连接缝相互错位压合砌固,可以在块体接缝处实现穿筋注浆;图8,施工安装方式2示意图中,上下层块体纵向连接缝顺缝压合砌固,可以在块体接缝处实现穿筋注浆;图9,施工安装方式3示意图中,上下层块体纵向连接缝相互错位压合砌固,可以在块体接缝处实现穿筋注浆。
本实施方案墙体砌块,在实现上下层块体纵向连接缝相互错位压合砌固时,对应于下层两块块体接缝处的上层块体的中间位置有穿筋注浆孔3,在块体侧面的凸型连接端上设有用于钢筋6穿过的穿筋注浆孔5,在块体侧面的凹型连接槽4上设有与穿筋注浆孔5相配合的凹型弧8,无论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块体,在采用同一规格砌墙时,不论采用顺缝或是压缝,接缝处均可以实现穿筋注浆上下贯通,即可以实现在块体接缝处穿筋注浆。
在块体中间分割线处设一个垂直贯通的小孔,说明的是加层安装时其中间实现穿筋注浆孔均与下层贯通,可以实现穿筋注浆,如压缝安装时上层砌块的中孔对应于下层砌缝所构成的圆孔实现上下贯通,砌块无论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采用压缝安装式垂直至少两层安装时均构成穿筋注浆孔贯通,实现的是不可移动的设孔模数定律,设孔于砌块中间分割线处,置于实用新型专利(石膏墙体砌块)的设孔模数,将砌块分成四等分,形成了每块最多设三个孔。
砌块压缝安装时上下至少两层必有一层的第一块是半块(二分之一块)或四分之一块,其构成的均是孔洞贯通,为需用小块时提供了两个切线模数,有效支持施工需要。
本实施方案的墙体砌块,可以是水泥,可以是石膏或其它胶凝材料制作的砌块,可以是高压成型的砌块;可以是高密度也可以是低密度的承重和非承重墙体砌块。
权利要求1.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包括块体,在块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凸型连接端与凹型连接槽(2),其特征在于块体内沿水平方向分成四等份,在分隔线处分别设有穿筋注浆孔(3),构成固定的定位模数,穿筋注浆孔(3)两端分别与块体上端的凸型连接端、块体下端的凹型连接槽(2)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上端面的凸型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凹型注浆槽(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注浆槽(1)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可以实现横设拉结筋和注浆流道的半圆凹型槽。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其特征在于在块体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凸型连接端与凹型连接槽(4),在块体侧面的凸型连接端上设有穿筋注浆孔(5),在块体侧面的凹型连接槽(4)上设有与穿筋注浆孔(5)相配合的凹型弧(8)。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其特征在于在块体的两个侧面上可以是同一规格的半圆凹槽,两块体横向摆放对接形成的是一个圆孔,可以在圆孔限定内有选择的配设穿筋和有选择的加固砌块与穿筋的结合,筋骨可以是钢筋或是钢管、塑料管、竹竿等其它物质构成的筋骨。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筋注浆孔(5)相对于块体的边界线(A)形成的半圆(7)的半径(R)大于穿筋注浆孔(3)的半径。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弧(8)顶端切线与半圆(7)的圆心点距离不少于半圆(7)的半径(R)。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房建筑用的墙体砌块,属于墙体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一种钢骨墙体砌块,包括块体,在块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凸型连接端与凹型连接槽2,其特征在于块体内沿水平方向分成四等份,在分隔线处分别设有穿筋注浆孔3,构成固定的定位模数,穿筋注浆孔3两端分别与块体上端的凸型连接端、块体下端的凹型连接槽2相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现有缺陷,无论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块体,在采用同一规格砌墙时,不论采用顺缝或是压缝,接缝处均可以实现穿筋注浆上下贯通,构成固定的定位模数,即可以实现在块体接缝处穿筋注浆。
文档编号E04B2/16GK2773216SQ20052008169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4日
发明者王禄德 申请人:王禄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