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微晶板材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人造建筑材料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微晶板材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微晶板材是一种人造建筑材料,由于具有防酸、防碱的防腐功能,以及耐磨功能,较受人们关注。
现有的生产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池窑熔融原料,压延成型;另一种是冲天炉熔融原料,浇铸成型。第一种方法,由于原料要粉碎到很小粒度,且要充分混和,所以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第二种方法,由于原料配方不合理,无法进行压延;只能浇铸成型。因而厚度难以保持一致,且表面光洁度,内部结晶状况,以及耐冲击性能都难以达到使用要求。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晶板材的生产方法,能降低加工成本,提高成品的耐冲击性,改善外观品相和内部结晶,保持厚度的精确度。
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方法的特点是选用冲天炉熔融原料,用压延法成型。
本发明方法的特点也在于在用冲天炉熔融原料时,原料中主要化学成份的重量组成为二氧化硅(SiO2)50~55%,三氧化二铝(Al2O3)9~14%,氧化钙(CaO)16~22%,氧化镁(MgO)4~6%,三氧化二铁(Fe2O3)5~10%;进炉原料均破碎成粒度为30~100mm。
本发明方法的特点还在于在用压延法成型时,在原料的熔融液进入压延机之前,先进入前炉,前炉内装有能使原料熔融液保持在1240℃~1280℃的辅助电加热装置。
由于配方的化学组成中,SiO2在50~55%,Al2O3为9~14%,所以原料的熔融液具备了可压延成型的料性,因此,能压延成型;由于主要成份中含有较高的CaO 16~22%,MgO又控制在4~6%,Fe2O3在5~10%,所以大大增强了原料熔融液的析晶能力,其主晶相为硅灰石和普通辉石型,因此,有效地增加了微晶板材的耐腐、耐磨、耐冲击性能和外观品相;由于使用压延成型,所以微晶板材的厚度能保持一致;由于进炉原料只需破碎到30~100mm的粒度,所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利用玄武石、石灰岩、长石、白云石等几种矿物原料,依照各自化学成分进行配制,使主要化学成分的重量组成分别达SiO253%,Al2O312%,CaO 19%,MgO 6%,Fe2O37%,余量为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钠;把进炉原料均破碎成30~100mm的粒度,投入冲天炉熔融;把原料熔融液注入前炉;在前炉的冷却部位装有钼电极辅助电加热,辅助电加热是为了使原料熔融液保持在1240~1280℃,再让熔融液以“瀑布”形式流到压延辊上进行压延成型。成型后的板材再进入晶化窑进行受控成核晶化,退火后即成。本发明制造成本低,产品外观品相好,耐腐、耐磨、耐冲击,厚度一致。
权利要求
1.一种微晶板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冲天炉熔融原料,用压延法成型。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板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冲天炉熔融的原料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重量组成为二氧化硅(SiO2)50~55%,三氧化二铝(Al2O3)9~14%,氧化钙(CaO)16~22%,氧化镁(MgO)4~6%,三氧化二铁(Fe2O3)5~10%;进炉原料均破碎成30~100mm的粒度。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晶板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延压法成型时,在原料熔融液进入压延机之前,先进入前炉;前炉内安装有能使原料熔融液保持在1240℃~1280℃的辅助电加热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微晶板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用冲天炉熔融原料,用压延法成型的微晶板材生产方法。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重量组成为SiO
文档编号C03C3/076GK1850672SQ20061004066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3日
发明者贾锡永 申请人:贾锡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