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成份、粘土、针铁矿等;从装饰风格来说,砂岩具有一种暖色调的风格,显素雅、温馨,又不失华贵大气;可以制成罗马柱、圆雕、浮雕系列、壁炉系列、板材、工艺品等多种产品,而这些产品具有砂岩的质感、强度和耐磨性能;但是天然砂岩不易着色,颜色都是土黄色。仿砂岩石艺术建筑装饰材料是目前市场上一种高档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已行销各大高档建筑,它主要品种包括浮雕装饰板系列,浮雕装饰线系列,雕塑系列,可制成各种规格型号建筑装饰材料产品,装饰华贵,具有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的气息;但是该类仿砂岩产品是以石英砂为主的一类产品;仅仅作为艺术建材,而不具有其它功能性效果。
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现有天然砂岩装饰材料和仿砂岩装饰材料不易着色、仅作为艺术建材,而不具有其它功能性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该装饰材料既具有天然砂岩的质感、强度和耐磨性能;又具有与砂岩土黄色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半透明而且是雪白特殊艺术效果和夜光效果;是一种既具有艺术性同时又有夜光性能的新型装饰材料。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该装饰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不饱和树脂50200份;固化促进剂0.15份;玻璃微珠50500份;无机夜光粒0.120份;固化剂0.15份;其中所述的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目50目。本发明采用的不饱和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306、不饱和聚酯树脂307、不饱和聚酯树脂314、不饱和聚酯树脂191、不饱和聚酯树脂196等,是由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縮聚得到的线性聚合物在烯烃单体中的淡黄色至琥珀色溶液,将其应用在本发明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中具有强度高、硬度好、透明的优点;本发明采用的固化促进剂主要有钴有机盐类、叔胺类、硫醇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室温条件下能够促进不饱和树脂交联固化;本发明夜光粒为无机夜光粒,所述的无机夜光粒主要是由碱土及锌、镉等金属作为基料,铜、锰、铋、镍等金属作为激活剂制成的具有夜光效果的粒子,粒径在10目50目;采用本发明的夜光粒能储蓄光能,在夜晚进行发光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夜光效果;本发明的固化剂为过氧化环己酮、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将本发明的成分固化成产品;本发明采用上述成分特别是粒径为IO目50目的玻璃微珠和不饱和聚酯树脂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装饰材料的透明度;从而使得产品内部的夜光粒在白天能够吸收光能同时并对其进行积蓄,达到夜晚长时间发光的目的,由此制成的装饰材料在具有天然砂岩的质感同时,还具有夜光的效果。在上述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中,作为优选,该装饰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不饱和树脂S0150份;固化促进剂0.33份;玻璃微珠100300份;无机夜光粒0.520份;固化剂0.33份;其中所述的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5目30目。采用进一步优化和限制的重量份的成分可以制成质感、夜光效果更好的仿砂岩装饰材料。在上述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中,该材料的成分中还包括重量份为O.15份的色膏。本发明采用的色膏在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成分添加色膏可以制成彩色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从而夜晚装饰材料的纯无机夜光粒产生夜光,白天材料内部的颜色反射出来,达到彩色的效果;更加体现了本发明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装饰性能。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料按照上述装饰材料成分的重量份进行配制原料;B、搅拌混合将上述配制的成分中先将不饱和树脂、固化促进剂搅拌5IO分钟后,在室温下放置1020分钟后加入玻璃微珠和夜光粒再次搅拌510分钟;C、固化成型、打磨将上述再次搅拌均匀的成分加入固化剂倒入模具中放置在室温下固化成型,固化成型后打磨成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在上述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配制原料中还包括重量份为0.15份的色膏;所述的色膏和不饱和树脂、固化促进剂进行搅拌5IO分钟后,在室温下放置1020分钟后加入玻璃微珠和夜光塑料粒再次搅拌510分钟。纵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既具有天然砂岩的质感、强度和耐磨性能的同时又具有区别于砂岩土黄色的雪白的视觉效果和夜光的效果;是一种既具有艺术性同时又有夜光性能的新型装饰材料;2、本发明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既可以作为艺术装饰,也可以用于建筑物外强的装饰,无论白天和黑夜都能赋予人们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市场前景广阔;3、本发明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可以替代砂岩产品、节约能源;节省材料;所用的原料清洁环保;制作过程中对人体没有损害作用。4、本发明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表l:本发明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组分(按重量份)<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其中实施例1中所用的不饱和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306;所用的固化促进剂为钴有机盐类固化促进剂;所用的玻璃微珠的粒度为1050目;夜光粒的粒度为10-50目;所用的固化剂为过氧化环己酮;其中实施例2中所用的不饱和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307;所用的固化促进剂为叔胺类固化促进剂;所用的玻璃微珠的粒度为1050目;夜光粒的粒度10-50目;所用的固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其中实施例3中所用的不饱和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314;所用的固化促进剂为硫醇类固化促进剂;所用的玻璃微珠的粒度为1530目;夜光粒的粒度为10-50目;所用的固化剂为苯乙烯;其中实施例4中所用的不饱和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l91;所用的固化促进剂为钴有机盐类固化促进剂;所用的玻璃微珠的粒度为1530目;夜光粒的粒度为10-50目;所用的固化剂为过氧化环己酮;实施例l按照表l中实施例l的重量份的成分配制原料;将上述配制的成分中先将不饱和树脂、固化促进剂放入容器中搅拌510分钟后,搅拌均匀后在室温下放置15分钟后加入玻璃微珠和夜光粒再次搅拌510分钟;将上述再次搅拌均匀的成分加入固化剂倒入模具中放置在室温下固化成型,固化成型后打磨成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实施例2按照表1中实施例2的重量份的成分配制原料;将上述配制的成分中先将不饱和树脂、固化促进剂、色膏搅拌510分钟后,在室温下放置15分钟后加入玻璃微珠和夜光粒再次搅拌510分钟;将上述再次搅拌均匀的成分加入固化剂倒入模具中放置在室温下固化成型,固化成型后打磨成彩色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实施例3按照表1中实施例3的重量份的成分配制原料;其它工艺流程同实施例l,将不再赘述。实施例4按照表1中实施例4的重量份的成分配制原料;其它工艺流程同实施例2将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14制备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和彩色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物理性能如表2所示表2:本发明实施例l4制备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物理性會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既具有较强的质感、较高的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能;又具有夜光或夜光和彩色的效果;是一种既具有艺术性同时又有夜光或夜光和彩色性能的新型装饰材料。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对本发明己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引证了一些具体实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只要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作各种变化或修正是显然的。权利要求1、一种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该装饰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不饱和树脂50~200份;固化促进剂0.1~5份;玻璃微珠50~500份;无机夜光粒0.1~20份;固化剂0.1~5份;其中所述的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目~50目。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装饰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不饱和树脂80150份;固化促进剂0.33份;玻璃微珠100300份;无机夜光粒0.520份;固化剂0.33份;其中所述的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5目3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成分中还包括重量份为O.15份的色膏。4、一种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料按照权利要求l的重量份的成分配制原料;B、搅拌混合将上述配制的成分中先将不饱和树脂、固化促进剂搅拌5IO分钟后,在室温下放置1020分钟后加入玻璃微珠和夜光塑料粒再次搅拌510分钟;C、固化成型、打磨将上述再次搅拌均匀的成分加入固化剂倒入模具中放置在室温下固化成型,固化成型后打磨成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配制原料中还包括重量份为O.15份的色膏;所述的色膏和不饱和树脂、固化促进剂进行搅拌510分钟后,在室温下放置1020分钟后加入玻璃微珠和夜光塑料粒再次搅拌510分钟。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夜光仿砂岩装饰材料及其制作方法;该装饰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不饱和树脂50~200份;固化促进剂0.1~5份;玻璃微珠50~500份;无机夜光粒0.1~20份;固化剂0.1~5份;其中所述的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0目~50目;该装饰材料既具有天然砂岩的质感、强度和耐磨性能;又具有与砂岩土黄色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半透明而且是雪白特殊艺术效果和夜光效果;是一种既具有艺术性同时又有夜光性能的新型装饰材料。文档编号C04B14/02GK101293758SQ20071006830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申请日期2007年4月25日优先权日2007年4月25日发明者陈伟刚申请人:陈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