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46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质复合墙板制造技术。特别是立式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及采 用这种成型机的生产线。 背*技术
轻质复合墙板是一种夹层墙板,中间层为轻质混凝土夹芯层,两面为水泥薄板
层,水泥薄板层可以是GRC板、埃特板、硅酸钙板、石裔板等,轻质混凝土夹芯层 是由水泥、砂浆和轻骨料填充而成,轻骨料有轻质陶粒、聚苯顆粒、沸石、坡璃珠、 木糠、桔杆粉等。现有的制造技术多采用立模成型工艺,成型在大型的成型机上进 行,成型机包括有底模板、侧模板、端封板、液压开合模机构,液压开合模机构通 过将底模板、側模板拉开或拼合来实施开合模动作,合模后,先将水泥薄板层置于 模腔内两側,然后在两水泥薄板层之间灌注轻质混凝土,使其充实填满。带机静置 若干小时后,轻质混凝土层与水泥薄板层结合硬化成为板材,又通过液压开合模机 构将底模板、側模板拉开(开模),用起吊设备将板材吊离成型机。这种墙板生产 技术存在如下不足
1. 成型机一般做得较大, 一次成型12或更多块墙板,设备笨重,不能移动;成 型操作(开模、清洁模具、合模、插入面板、灌注轻质混凝土、压平等)需要 在原地分批完成,工效较低。
2. 开合模机构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这种成型机具有结构简单, 搡作灵活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包括有车架、侧竖模板、底模板条、端模板、开合模机 构及锁模组件,側竖模板竖立安装于车架上,底模板条平放于车架上贴靠于两側竖 模板之底部,端模板置于底模板条上侧竖模板之间,側竖模板包括有定模板和动模板,锁模组件可将动模板和端模板锁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竖模板以3块为一 组,每组的中间l块为定模板,两侧2块分别为左动模板和右动模板,定模板固定 于车架上,底模板条分为左底模条和右底模条,位于左动模板和定模板之底部的底 模板条为左底模条,位于右动模板和定模板之底部的底模板条为右底模条,左动模 板、右动模板、左底模条、右底模条与车架横梁活动承接。
侧竖模板至少有2组,将各左动模板用联杆连接,各右动模板、各左底模条、 各右底模条也分别用联杆连接,左动模板和相邻的左底模条限位扣联,右动模板和 相邻的右底模条限位扣联。
端模板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分离插入式定位结构,也可以采用联动门,联动门活 动安装于动模板或定模板上,各联动门与相邻的动模板联动。
优化的方案是车架安装有行走滚轮。
开合模机构可以外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例如
开合模机构为拉杆驱动机构,包括有左拉杆、右拉杆和驱动机构,对称设于成 型机两端,左拉杆的一端与左动模板连接,右拉杆的一端与右动模板连接,驱动机 构与左、右拉杆的另一端联接。
开合模机构为螺杆驱动机构,包括有螺杆、内螺紋简和螺杆驱动机构,对称设 于机架两端,螺杆外套装内螺紋简,内螺紋简与左动模板连接,螵杆的一端与右动 模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螺杆驱动机构连接。
开合模机构为液压简驱动机构,对称设于机架两端,液压简的简体与左动模板 连接,液压简的伸缩杆与右动模板活动连接,液压简通过液压泵与液压油源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和进步
1. 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轻型小巧,克服了传统墙板成型机庞大,不能移 动的缺点。
2. 成型机的侧竖模板和底模板条釆用分组联接设计,用简单的左左、右右 相联结构解决了側竖模板的倾侧和开合问题,解决了底模板条的固定问 题,使开合模机构简单化,操作十分方便。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困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布局方案一示意简图; 图2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布局方案二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和转运小车示意图; 图4a为成型机车架和底模板条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底模板条拉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成型机之实例一(拉杆开合模机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7为成型机之实例二(螺杆开合模机构)示意图; 图8为成型机之实例三(液压简开合模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图4a和图4b,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车架ll、侧竖模板12、底模板条13、端模板14、开合模机 构及锁模组件44,侧竖模板12竖立安装于车架11上,底模板条13平放于车架11 上贴靠于两侧竖模板12之底部,端模板14置于底模板条13上两側竖模板12之间, 侧竖模板12包括有定模板120和动模板(121、 122 ),锁模组件44可将动模板(121、 122)和端模板14锁紧。在本实施例中,侧竖模板12分为两组,每组有3块侧竖模板12,中间l块为 定模板120,两侧2块分别为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定模板120固定于车 架11上,底模板条13分为左底模条131和右底模条132,位于左动模板121和定 模板120之底部的底模板条为左底模条131,位于右动模板122和定模板120之底 部的底模板条为右底模条132,左动模板121、右动模板122、左底模条131、右底 模条132分别通过滚轮或滑块与车架11的横梁111和112承接。
将两块左动模板121的两端上、下分别用连杆123连接,两块右动模板122的 两端上、下分别用连杆124连接,两块左底模条131的两端用连杆133连接,两块 右底模条132的两端用连杆134连接,左动模板121和左底模条131的两端用链扣 限位扣联(图中未示)链扣的两端分别与左动模板121和左底模条131活动联接; 右动模板122和右底模条132的两端也用链扣限位扣联(图中未示)链扣的两端 分别与右动模板122和右底模条132活动联接。
端模板14可釆用现有技术的分离插入式定位结构,也可以采用联动门,联动 门活动安装于动模板(121, 122)或定模板(120)上,各联动门与相邻的动模板 (121, 122)联动(具体结构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成型机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可移动式结构,移动式结构 在车架11底面下方安装有行走滚轮15,
开合模机构可以外置,也可以釆用如下的机带开合模结构,例如
参考图5和图6,
开合模机构为拉杆驱动机构4,其包括左拉杆41、右拉杆42和驱动杆43,对 称设于机架11的两端一侧,左拉杆41的一端与连接左动模板121的联杆123连接, 右拉杆42的一端与右动模板122连接,驱动杆43与左拉杆41、右拉杆42的另一 端杠杆式联接,驱动杆43以相反方向驱动左拉杆41和右拉杆42,从而拉动左动模 板121和右动模板122在车架11的横梁112上平移,中途,左动模板121和右动 模板122又通过链扣拉动左底模条131和右底模条132在车架11的横梁111上平 移展开(如图6)或合拢(如图5)。
在本实施方案中,锁模通过2条插杆44和设于左拉杆41上的锁孔45来实现, 合模动作到位时,锁孔45恰位于右动模板122外边缘处,这时将插杆44从上向下穿过上、下拉杆41的锁孔45,这样,拉杆41就将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及 左底模条131和右底模条132及端模板14拉夹紧了 (如图5),这时,开模动作失 效。要开模时,先将插杆44从上、下拉杆41的锁孔45取出,再搡作驱动杆43, 使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及左底模条131和右底模条132展开(如图6 )。
在优选的方案中,联动门式端模板14铰链式安装于定模板120的两端,端模 板14上、下端设有铰臂141并与左动模板121或右动模板122活动铰连接,合模 时,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通过铰臂141拉动端模板14关合,使端模板14、 定模板120、左底模条131或右底模条132、左动模板121或右动模板122组成模 腔(如图5),开模时,先将插杆44从上、下拉杆41的锁孔45取出,再搡作驱动 杆43使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移动,同时通过铰臂141拉动端模板14开门 (如图6)。
机带开合模机构还有各种方案,例如 参考图7,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将开合模机构改为螺杆驱动机构7,对称设于机架两端, 其包括有螺杆72、内螺紋简71及螺杆驱动机构73,螺杆72外套装内螺紋简71, 内螺紋简71与左动模板121连接,螺杆72 —端与右动模板122连接,螺杆72的 另 一端与螺杆驱动机构73连接,螺杆驱动机构73驱动螺杆72使相对于内螺紋简 71移动,从而拉动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及左底模条131和右底模条132,
本机构有自锁功能,可以不用锁模插杆,搡作方便。 又参考图8,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将开合模机构改为液压简8,对称设于机架两端,液压 简8的简体81和伸缩杆82分别与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连接,液压简8通 过液压泵与液压油源管连接,液压泵通过液压油驱动伸缩杆82往/回移动,从而拉 动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及左底模条131和右底模条132,本机构有自锁功 能,可以不用锁模插杆,操作方便。
除了上述机带开合模机构,也可以采用机外开合模机构
开合模机构分为开模机构和合模机构,分别设于成型机外,开模机构和合模机 构的动作臂可自动/手动插入侧竖模板12之间。当移动的本实用新型经过开模机构时,开模机构的动作臂插入侧竖模板12之 间将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以及左底模条131和右底模条132向两边拉开。
当移动的本实用新型经过合模机构时,合模机构的动作臂插入側竖模板12之 间将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以及左底模条131和右底模条132向定模板 方向合拢。
又参考
图1和图2,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布局方案一示意简图;图2 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布局方案二示意简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质复合墙板生产线,包括有如上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 成型机l、模车轨道2、储料斗3和物料输送机构31,有若干对相互平行的模车轨 道2,在模车轨道2的端头设有下沉的转运轨道5,转运小车6置于转运轨道5上 并可沿转运轨道5来回移动,转运小车6上设有与模车轨道2相对接的驳接轨道61, 若干台成型机1置于模车轨道2上,成型机1可沿模车轨道2移动,成型机l可通 过驳接轨道61置于转运小车6上或从转运小车6进入模车轨道2,储料斗3置于模 车轨道2或转运轨道5旁,物料输送机构31从储料斗3的出料口连接到附近的成 型机l。
结合参考图3,所述的转运小车6括有一底板62,底板62下面安装有与转运 轨道5相符合的行走滚轮63,底板62上设有与模车轨道2相对应的驳接轨道61。 在本应用例中,所采用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l的车架安装有行走滚轮。 在具体搡作中,将模车轨道2设置于静置养护区,将成型后的模车l转到静置 养护区养护,开模搡作可以使模车1在模车轨道2上进行,也可以在转运轨道5上 进行,开模后的产品(复合墙板)用吊机吊出运走。清模、合模、插边板、灌浇等 工序可以使模车1在模车轨道2上进行,也可以在转运轨道5上进行,较好的方案 是设计成回形流水线作业的形式,以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包括有车架(11)、侧竖模板(12)、底模板条(13)、端模板(14)、开合模机构及锁模组件,侧竖模板(12)竖立安装于车架(11)上,底模板条(13)平放于车架(11)上贴靠于两侧竖模板(12)之底部,端模板(14)置于底模板条(13)之上侧竖模板(12)之间,侧竖模板(12)包括有定模板(120)和动模板(121,122),锁模组件可将动模板(121,122)和端模板(14)锁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竖模板(12)以3块为一组,每组的中间1块为定模板(120),两侧2块分别为左动模板(121)和右动模板(122),定模板(120)固定于车架(11)上,位于左动模板(121)和定模板(120)之底部的底模板条(13)称为左底模条(131),位于右动模板(122)和定模板(120)之底部的底模板条(13)称为右底模条(132),左动模板(121)、右动模板(122)、左底模条(131)、右底模条(132)与车架横梁(111,112)活动承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端模板(14)为联 动门,联动门活动安装于动模板(120)或定模板(121, 122)上,各联动门 与相邻的动模板(121, 122)联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側竖模板(12)至 少有2组,将各左动模板(121 )用联杆连接,各右动模板(122 )、各左底 模条(131)、各右底模条(132 )也分别用联杆连接,左动模板(121 )和相 邻的左底模条(131 )限位扣联,右动模板(122 )和相邻的右底模条(132 ) 限位扣联。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车架(11) 安装有行走滚轮(15)。
5.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开合模机 构为拉杆驱动机构(4),对称设于机架(ll)的两端,其包括有左拉杆(41)、 右拉杆(42 )和驱动机构43,左拉杆(41 )的一端与左动模板(121 )连接, 右拉杆(")的一端与右动模板(122 )连接,驱动机构(43 )与左拉杆(41 )、 右拉杆(42)的另一端联接。
6.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开合模机 构为螺杆驱动机构(7 ),对称设于机架(11 )的两端,其包括有螺杆(72 )、 内螺紋简(71)及螺杆驱动机构(73 ),螺杆(72 )外套装内螺紋倚(71), 内螺紋简(71)与左动模板(121)连接,螺杆(72 )的一端与右动模板(122 ) 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螺杆驱动机构(73)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开合模机 构为液压简(8),对称设于机架(11)的两端,液压简(8)的简体(81) 与左动模板(121 )连接,液压简(8 )的伸缩杆(81 )与右动模板(122 )活 动连接,液压简(8)通过液压泵与液压油源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轻质复合墙板成型机,其特点是侧竖模板以3块为一组,每组中间1块为定模板,两侧2块分别为左动模板和右动模板,定模板固定于车架上,左动模板、右动模板、左底模条、右底模条与车架横梁活动承接;各左动模板、各右动模板、各左底模条、各右底模条分别用联杆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轻质复合墙板生产线,设有模车轨道和下沉的转运轨道,转运小车置于转运轨道上,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驳接轨道置于转运小车上或从转运小车进入模车轨道。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轻型小巧,克服了传统墙板成型机庞大,不能移动的缺点;解决了侧竖模板的倾侧和开合及底模板条的固定问题,使开合模机构简单化,操作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B28B7/22GK201300475SQ20082004492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
发明者沈宪光 申请人:沈宪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