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杆变幅式拉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21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抱杆变幅式拉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塔组立过程中的工具,尤其是一种拉线。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高塔组立过程为按每个稳定结构分段组立,在组立每个稳定结构时,首 先就位每个塔腿的主管,接着再就位相应的水平管或斜管。而在就位水平管或斜管时,由于 高塔的自身结构特点,即从底部到顶部根开逐渐縮小,且塔身主管自身皆向塔身内侧存在 倾角,故在高塔主管就位好后,主管会因自重在理论尺寸基础上产生一定内倾,另外法兰的 加工误差也会产生一定内倾,从而使水平管或斜管就位点两侧法兰的距离X小于待就位水 平管或斜管的实际距离。为顺利完成水平管或斜管就位,需借助外力使主管顶部适当外倾, 使水平管或斜管的就位点距离X比水平管或斜管的实际尺寸大20mm左右,以实现水平管或 斜管的就位。而且在此过程中,为保证主管的安装质量,要求保证主管各连接法兰内侧间隙 不超过标准,防止法兰间隙在水平管和斜管就位好后无法通过紧法兰螺栓予以消除。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1)、远距离45度外拉线形式该形式是在主管45度外侧的地面布置拉线锚桩, 并在主管顶部与拉线锚桩之间布置滑车组。通过收紧滑车组,在主管顶部产生水平分力F, 使主管顶部产生相应外倾。因需保证拉线与主管角度不小于35度,也就要求在主管45度 外侧设置较远距离的拉线地锚(高塔越高,则相应的距离越远),故在施工场地受限的情况 下,该方法无法实施; (2)、横梁形式该形式是在两主管顶部固定桁架结构的横梁,而横梁上设置带螺 杆的调节装置,通过调整调节装置,产生水平力F,从而使主管顶部产生相应外倾。如高塔根 开较大,则横梁需满足长细比和挠度要求,则截面尺寸十分大且自重也较重,对施工来说极 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拉线的场地要求高、适用性差、施工不方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
种降低场地要求、适用性良好、施工方便的抱杆变幅式拉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抱杆变幅式拉线,包括抱杆、拉线和变幅系统,所述抱杆的一端与高塔稳定结 构处的主管铰接,所述抱杆的另一端上侧设有拉线连接孔,所述拉线连接孔与拉线的下端 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待调整的主管上端连接,所述抱杆的另一端下侧设有变幅系统连 接孔,所述变幅系统的上端与所述变幅系统连接孔连接,所述变幅系统的下端与地面地锚 连接。 进一步,所述变幅系统为变幅滑车组,所述变幅滑车组包括两只滑车和钢丝绳,所 述其中一只滑车连接于所述变幅系统连接孔上,另一只滑车则连接在地面地锚上,所述钢 丝绳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其中一只滑车尾部锁孔,并绕过所述两只滑车,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引到所述地面地锚后与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拉线为两根,两根拉线的下端均与所述拉线连接孔连接,两根拉线的 上端分别与待调整的主管上端的法兰两侧连接。 所述抱杆为桁架结构,所述抱杆包括头部段、标准段、根部段和铰支座,其中,头部 段设置拉线连接孔和变幅系统连接孔,头部段、标准段、根部段之间固定连接,根部段与铰 支座之间为铰接,铰支座与主管之间为固定连接。 所述拉线与所述抱杆之间的夹角位于85。 95°之间,所述拉线与待调整的主 管之间的夹角位于35。 60°间。
所述驱动装置为链条葫芦。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参照图l,通过操作地面的调节链条葫芦,收紧变幅系统, 使抱杆以铰接点为中心向下产生微小转动,从而产生水平分力Fl使主管顶部产生相应的 外倾,见图1所示,其中,拉线按定长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抱杆变幅式拉线则因采用抱杆变幅形式,大大降 低了场地的要求,且场地要求与高塔高度无直接关系,而相对于横梁形式,抱杆截面可以更 小,长度更短,因此对于海岛、海中等施工场地受限制,且根开较大的高塔组立,宜采用抱杆 变幅式拉线。


图1是抱杆变幅式拉线的原理图。
图2是抱杆变幅式拉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示意图。
图4是抱杆的结构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2 图5, 一种抱杆变幅式拉线,包括抱杆1、拉线2和变幅系统3,所述抱 杆1的一端与高塔稳定结构处的主管4铰接,所述抱杆1的另一端上侧设有拉线连接孔,所 述拉线连接孔与拉线2的下端连接,所述拉线2的上端与待调整的主管上端连接,所述抱杆 1的另一端下侧设有变幅系统连接孔,所述变幅系统3的上端与所述变幅系统连接孔连接, 所述变幅系统3的下端与地面地锚5连接。 所述变幅系统3为变幅滑车组,所述变幅滑车组包括两只滑车和钢丝绳,所述其 中一只滑车连接于所述变幅系统连接孔上,另一只滑车则连接在地面地锚上,所述钢丝绳 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其中一只滑车尾部锁孔,并绕过所述两只滑车,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引 到所述地面地锚后与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拉线为两根定长钢丝绳,两根钢丝绳的下端均与所述拉线连接孔连接,两根 钢丝绳的上端分别与待调整的主管上端的法兰两侧连接。 所述抱杆1为桁架结构,所述抱杆包括头部段6、标准段7、根部段8和铰支座9,其 中,头部段6设置拉线连接孔10和变幅系统连接孔11,头部段6、标准段7、根部段8之间固定连接,根部段8与铰支座9为铰接,铰支座9与主管之间为固定连接。 所述拉线2与所述抱杆1之间的夹角位于85。 95°之间,所述拉线2与待调整
的主管之间的夹角位于35。 60°之间。 所述驱动装置为链条葫芦。 本实施例的抱杆变幅式拉线主要由抱杆1、拉线2、变幅系统3组成,主要结构形式 见图2所示。其中(1)抱杆1采用桁架结构,见图4、5所示,主要由头部段、标准段、根部段、 铰支座组成,其中,头部段设置拉线连接孔和变幅滑车组连接孔,头部段、标准段、根部段之 间采用螺栓连接,根部段与铰支座则采用两颗销子连接,铰支座则通过螺栓固定至主管铰 支座固定点;(2)拉线2采用两根定长钢丝套,并采用V字形(以减少主管在垂直塔心45 度方向上的侧偏及减少抱杆的侧偏力),一端通过两只特制拉环与主管顶部法兰连接,另一 侧则通过卸扣与抱杆头部段连接。另外,为减少变幅滑车组的受力,拉线与主管的夹角控制 在35度以上,且拉线与抱杆基本垂直,以减少抱杆设计长度;(3)为减少滑车组尾绳受力, 变幅系统3采用由滑车、钢丝绳组成的滑车组,通过卸扣连接于抱杆头部和地面地锚,并将 滑车组钢丝绳的一头引至地面,以方便操作。 使用时,只需在地面通过操作链条葫芦收紧变幅滑车组,实现抱杆以铰接点为中 心的转动,从而方便的实现主管顶部外倾的调整。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满足受力要 求,需将抱杆铰支座固定至刚组立好的平台或K节点(稳定结构)的主管处,如此,也可以 使抱杆的设计长度最短。 本实施例的抱杆变幅式拉线则因采用抱杆变幅形式,大大降低了场地的要求,且 场地要求与高塔高度无直接关系,而相对于横梁形式,抱杆截面可以更小,长度更短,因此 对于海岛、海中等施工场地受限制,且根开较大的高塔组立,宜采用抱杆变幅式拉线。
目前在大猫山370m高塔的组立施工中,抱杆变幅式拉线就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联岛工程也不断增多,以浙江省为例,如目前的220kV舟山与大 陆联网输电线路工程的螺头水道大跨越及已在规划的500kV乐清弯大跨越,皆为抱杆变幅 式拉线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权利要求
一种抱杆变幅式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变幅式拉线包括抱杆、拉线和变幅系统,所述抱杆的一端与高塔稳定结构处的主管铰接,所述抱杆的另一端上侧设有拉线连接孔,所述拉线连接孔与拉线的下端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待调整的主管上端连接,所述抱杆的另一端下侧设有变幅系统连接孔,所述变幅系统的上端与所述变幅系统连接孔连接,所述变幅系统的下端与地面地锚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杆变幅式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滑车组包括两只滑车 和钢丝绳,所述其中一只滑车连接于所述变幅系统连接孔上,另一只滑车则连接在地面地 锚上,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于所述的其中一只滑车尾部锁孔,并绕过所述两只滑车,所述钢 丝绳的另一端引到所述地面地锚后与驱动装置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抱杆变幅式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为两根,两根拉线 的下端均与所述拉线连接孔连接,两根拉线的上端分别与待调整的主管上端的法兰两侧连 接。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抱杆变幅式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为桁架结构,所述 抱杆包括头部段、标准段、根部段和铰支座,其中,头部段设置拉线连接孔和变幅系统连接 孔,头部段、标准段、根部段之间固定连接,根部段与铰支座为铰接。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抱杆变幅式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与所述抱杆之间的夹角位于85。 95°之间,所述拉线与待调整的主管之间的夹角位于35。 60°之间。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杆变幅式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链条葫芦。
全文摘要
一种抱杆变幅式拉线,包括抱杆、拉线和变幅系统,所述抱杆的一端与高塔稳定结构处的主管铰接,所述抱杆的另一端上侧设有拉线连接孔,所述拉线连接孔与拉线的下端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待调整的主管上端连接,所述抱杆的另一端下侧设有变幅系统连接孔,所述变幅系统的上端与所述变幅系统连接孔连接,所述变幅系统的下端与地面地锚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场地要求、适用性良好、施工方便的主管顶部外倾调整方法。
文档编号E04H12/10GK101709605SQ20091015514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日
发明者叶尹, 叶建云, 彭立新, 楼孝方, 楼辉, 段福平, 王伯永, 王淑红, 纪日升, 葛晓峰, 蔡国治, 邱强华, 金琛, 陈耀标, 马伟, 骆小明, 黄光荣, 黄超胜 申请人: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