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076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里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特别是3年大变样政策的提出,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楼板作为楼房中重要的部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预制空心楼板在以前的建筑工程中非常普及,现在建筑工程主要以现浇楼板为主。 传统预制楼板是采用预应力方向单层双面出筋,楼板直接搭接在圈梁或墙体上,板缝之间只做一些封堵浇筑处理,这样工程楼板从结构上达不到一个整体,整体性及抗震性能远远低于现浇楼板; 现在建筑工程中的现浇楼板虽然相比以前预制楼板整体性好,但现场浇注也有以下缺点 裂缝控制性能较差现浇造成的整体性对楼板变形造成了强固的约束,因此对混凝土收縮、温差、沉降等比较敏感,容易引起约束应力而导致裂缝。 施工复杂,工期较长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需要支模、绑筋、浇注、养护、拆模等工序,不仅工艺复杂而且施工周期长;施工中的现场湿作业还会造成噪声及环境污染;耗材多,钢筋、砼、木材等材料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浪费,非常不利于国家节能、减排;自重大、现浇混凝土楼盖一般截面较大,结构自重大。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在保证现浇注楼板整体性好、且强度高的基础上,达到降低质量和减少材料,加快施工工期的目的。[000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包括钢筋和混凝土,且其中设置有一定数量均匀配置的孔,所述钢筋具体为, 和所述孔中心线平行的一定数量均匀配置的预应力钢筋(1);[0012] 和孔中心线垂直的一定数量均匀配置的钢筋(3); 和所述楼板组成封闭图形的钢筋(2),所述钢筋(2)和所述楼板组成的平面和所述孔的中心线平行,一定数量的所述钢筋(2)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楼板上。[00M] 优选的上述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所述预应力钢筋(1)、钢筋(2)和钢筋(3)的直径均为5mm。 优选的上述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所述钢筋(2)的截面形状为U形。 优选的上述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每相邻两个所述的钢筋(2)之间的距离为
3120mm。 优选的上述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每相邻两个所述的钢筋(3)之间的距离为200mm。 优选的上述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所述两孔之间的距离为12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重量比现浇实心楼板轻,
这样使建筑物的整体自重得到减轻,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采用工厂机械化加
工生产,在原材料、混凝土配比、混凝土养护和楼板质量方面有效提高,也会使顶板裂缝消
失;由于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重量轻,便于吊装、运输;在如今建筑市场人工费不断提
高,尤其支模板所用木工,占工程人工费30%左右,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的出现大大降
低了施工人员的投入,所有楼板均在工厂加工成型,然后运入现场进行吊装,大大降低施工
难度,减少支模板所用木材、架管等材料,首先减少资金投入,为现场文明施工安全创造了
更多的条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墙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0027] 图7为钢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建筑工程中的现浇楼板虽然相比以前预制楼板整体性好、且质量有所提高,但现场浇注也存在楼板质量大和浪费材料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其基本思想是采用预制楼板,且令其单
向受力双向配筋,四面钢筋全出楼板,达到规范要求锚固长度,在以硬架支模的方式和四周
边缘构件共同浇筑,加强节点构造措施,其整体性达到与现浇楼板一样效果。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
-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侧立面钢筋构造
-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板端钢筋连接示-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板侧钢筋连接示-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板侧面与圈梁或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配筋平面图;侧立面钢筋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 所述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和普通预制楼板相同都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且楼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孔,所述孔将楼板分成两部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孔的轴线和楼板的长度平行。 其中1、2和3均为钢筋,钢筋(1)为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1)和所诉孔的中心线平行,且一定数量均匀的分布在楼板上孔的一侧(楼板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预应力钢筋(1)两面全出楼板,其长出楼板长度为能达到要求锚固长度;钢筋(3)和所述孔中心线垂直,且一定数量均匀的分布在和预应力钢筋(1)的同一侧,钢筋(3)两面全出楼板,其长出楼板长度为能达到要求锚固长度;钢筋(2)和所述楼板组成封闭图形,所述封闭图形可以为U形、矩形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图形,钢筋(2)的两个端点分别连接在所述楼板的两个部分上,一定数量的钢筋(2)均匀的设置在楼板上。 根据楼板的尺寸和受力以及设计单位的要求,设置两个孔之间的预应力钢筋(1)数量,两孔之间的距离为120mm。 优选的每相邻两根钢筋(2)之间的距离为120mm,每相邻两根钢筋(3)之间的距离为200mm。 上述钢筋(1)、钢筋(2)和钢筋(3)的直径均为5mm。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板端钢筋连接示意图, 其中1、2和上述提到的1和2是同一部件,在此不在赘述。另外4是直径为10mm的钢筋(4) ,5为孔,6为堵块,7为混凝土墙或者圈梁。 每层的楼顶往往面积都很大,因此楼顶需要多块楼板拼接而成,为了减轻重量,提高抗震性,预制楼板均为空心楼板,在楼板拼接浇注过程中,会有混凝土注入孔5中,达不到减轻重量的要求,因此在楼板拼接浇注时,将堵块6设置在所述孔5中,所述堵块6的外径和孔5的内径配合,以防止混凝土注入孔5中。 在楼板拼接浇注时,为了使楼顶具有更大的强度,在由两块楼板中钢筋(2)组成的封闭图形之间设置有两根钢筋(4)。 请参阅图4,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板侧钢筋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板侧面与圈梁或混凝土墙连接示意图。 其中3为钢筋(3) ,8为钢筋(8),和上述相同,钢筋(8)设置在钢筋(3)和所述楼板上侧(离所述钢筋(3)较远的一侧)之间靠近钢筋(3)的位置,钢筋(8)的直径也为10mm。[0043] 在所述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板侧和圈梁或混凝土墙连接时,钢筋(3)外露部分全部插入圈梁或混凝土墙中。 请参阅图6,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配筋平面图,图7为钢筋(2)示意图。 其中1、2和3与上述实施例提到的1、2和3为同一部件,在此,不在赘述。[0046] 图6和图7均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筋示意图,由图可知钢筋(2)伸出所述楼板外面的形状和楼板组成一个封闭图形,钢筋(2)中相对的两条边中的一条伸入楼板内部较长,另一条较短,为了提高楼板在拼接时的强度,在较长的一条边上设置了一个拐勾(由图所
5示),所述拐勾与钢筋2外伸部分中和楼板板侧平行的边相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包括钢筋和混凝土,且其中设置有一定数量均匀配置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具体为,和所述孔中心线平行的一定数量均匀配置的预应力钢筋(1);和孔中心线垂直的一定数量均匀配置的钢筋(3);和所述楼板组成封闭图形的钢筋(2),所述钢筋(2)和所述楼板组成的平面和所述孔的中心线平行,一定数量的所述钢筋(2)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楼板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 筋(D、钢筋(2)和钢筋(3)的直径均为5mm。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2)的 截面形状为U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 述的钢筋(2)之间的距离为12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 述的钢筋(3)之间的距离为200mm。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 述两孔之间的距离为12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包括钢筋和混凝土,且其中设置有一定数量均匀配置的孔,所述钢筋具体为,和所述孔中心线平行的一定数量均匀配置的预应力钢筋(1);和孔中心线垂直的一定数量均匀配置的钢筋(3);和所述楼板组成封闭图形的钢筋(2),所述钢筋(2)和所述楼板组成的平面和所述孔的中心线平行,一定数量的所述钢筋(2)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楼板上。由于新型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重量比现浇实心楼板轻,这样使建筑物的整体自重得到减轻,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采用工厂机械化加工生产,在原材料、混凝土配比、混凝土养护和楼板质量方面有效提高,也会使顶板裂缝消失。
文档编号E04B5/02GK201495664SQ20092010408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吕喜柱, 朱春杰, 潘树宾 申请人:潘树宾;吕喜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