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776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蘑菇培养料的二次发酵的发酵房。
技术背景 现有的蘑菇培养料采用的二次发酵的工艺是第二次的发酵是在菌菇房中进行, 由于菌菇房的保温性较差,且不能充分均匀提升菌菇房内的温度,使得在进行巴氏消毒的 过程中,为了保证杀菌的温度,需要消耗较多的热量,并且容易造成局部过热或过冷的发酵 温度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影响蘑菇培养料的发酵质量,造成培养料有的部分发酵腐熟过头, 有的部分纤维还过硬、腐熟不到位;由此给后续蘑菇的培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培养 出的蘑菇产量低、子实体不厚实且易开伞、菇形差、保鲜期短。上述方法还存在着热能损耗 大、对第一次发酵的周期要求较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培养基发酵的纤维质。縮短蘑菇一次发 酵周期,降低栽培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为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品质奠定良好基础的用于 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其特征在于发酵房内的地面为可通风的通风地 面,在通风地面之下设有通风区,发酵房的墙体具有保温性;所述的通风地面是由原木平行 排列做成的栅栏状,原木与原木之间设有间隙,在原木之上铺设有网垫,在发酵房前、左、右 侧墙体上方设有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l)由于采用了集中发酵的方法,使得本实用新型具 有节能降耗、节约人力资源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便于控温的特点,为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 础,符合新农村的建设政策,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2)本实用新型工艺有利于草料纤维 恰到好处地进行分解,为培养基放线菌的均匀全面良好的生长提供了保障,并为培养高质 量、大菌株的蘑菇奠定了基础。(3)采用本实用新型工艺和配方生产出的蘑菇培养料栽培出 的蘑菇产量可提高15-20%。 (4)既为生产无公害食品奠定了基础,又可为出口创汇提供了 更加有力的条件。(5)可一次性大批量生产供应30公里范围内的菇民生产使用。(6)提高 了培养料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图1是发酵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发酵房、2通风地面、3通风区、4网垫、5蒸汽加热炉、6蒸汽管、7鼓风机、8出风 口、9通风口、10通风道、11探针、12仪表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 )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 1、一次发酵 (1)先预堆、预湿将新鲜的无霉变的草料、牛粪等配料经过准确过称后,先将草 料切短、在0.5_2% (以1%为最佳)石灰水中浸泡(多长时间?)充分预湿,捞起随堆随踩 成长方形;牛粪碾碎过筛,加水预湿堆成长方形,含水量掌握在手抓成团放地松散即可。预 堆时间2天。 (2)建堆清扫场地,在堆料场按尺寸画出堆基用石灰划出宽1. 8m、总长不限的堆 基,在堆基周围挖沟,使场地不积水,底层铺25cm厚的草料,然后交替铺上5cm厚的牛粪和 15cm厚的草料,这样交替铺7层,一直堆到料堆高达1. 75m,铺放草料时既要求疏松、抖乱, 又要扎边切墙,料堆边应基本垂直,铺盖粪肥要求边上多,里边少,上层多、下层少。顶层应 保持牛粪厚层6cm覆盖,顶部堆成龟背形,以增加上层压力,水分掌握在堆好后,料堆四周 有少量水流出为准。建堆后5天进行第一次翻堆。 (3)翻堆翻堆的目的是通过每次对粪草的翻动,改变料堆各部位的发酵条件,调 节水分,散发废气,增加新鲜空气,添加养分;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升高堆温,加深 发酵,使培养料得到良好的转化和分解。因此,翻堆时应上、下、里、外、生料和熟料相对调 位,把粪草充分抖松,干湿拌合均匀,各种辅助材料按配方比例分层均匀加入,使辅助材料 与堆料混合均匀; 第一次翻堆一般建堆后的第1天料温上升,第2-3天料中心温度可达70-75°C, 至第5天即可进行第一次翻堆。这次翻堆改变堆形,前后竖翻,堆宽为1. 7m,堆高不变,长度 不限,料堆中间每隔设一排排气孔,排气孔间隔0. 8m,翻堆时仍要浇足水分,并分层加入除 石灰粉之外的各种辅助材料,在翻堆过程中充分搅拌均匀,水分掌握翻堆后料堆四周有少 量粪水流出。 第二次翻堆第一次翻堆后4天,料温可达75t:,再进行第二次翻堆。翻堆时,料 堆宽度縮至1. 5m,高度不变,长度不限,并且与第一次翻堆相同,需要在料堆中设排气孔,在 翻堆时,应尽量抖松粪草(即堆料),有利于均匀发酵。这次翻堆原则上不浇水,较干的地方 补浇少量水,须防止浇水过多造成培养料酸臭腐烂现象。 2、二次发酵 在第二次翻堆后第3天,将料堆进行抖松,通过将料堆中的干湿料相互混合的方 法调节料堆中的水分,使料堆中每部分干湿度均匀。做好进隧道式发酵房进行二次发酵前 的准备。 (1)首先,对隧道式二次发酵房进行消毒,用甲醛4Kg,敌敌畏1Kg熏蒸,密封24小 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后,将经过一次发酵并抖松干湿度混合均匀的培养料迅 速搬进隧道式二次发酵房中,培养料堆放在发酵房的中间,堆放时要求料酥松,厚薄均匀, 在料堆的四周与发酵房的壁面之间留出2米左右的通风道,顶部留有0. 5 = l米的通风道。 (2)后发酵发酵前必须检查菇房,不得漏气。培养料进房后,关闭门窗,让其自热 升温,每天排气通风一次10-30分钟,促其自热达75-80°C ,培养30小时后,使料温降至 48-52t:,草料越新鲜降温速度可越慢;控制在该温度下培养放线菌,有利于,即使用加热蒸汽杀灭杂菌与害虫。进行控温培养放线菌,在使料温控制在48-52°C,时间130-150小时; 如培养料仍有氨味,须继续升温培养至氨味消失。 (二)发酵房的结构 所述的隧道式二次发酵房其结构为隧道式二次发酵房的尺寸为长6_10米,宽 4-6米,高度不限;隧道式二次发酵房的最佳尺寸为长8米,宽5米,高2. 5米。发酵房内 的地面为通风的通风地面,在通风地面之下设有通风区,通风区的高度为60-80cm,发酵房 的墙体具有保温性;所述的通风地面是由原木平行排列做成的栅栏状,原木与原木之间设 有间隙,在原木之上铺设有网垫,使经过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在隧道式发酵房不会掉落到通 风区内;在发酵房前、左、右侧墙体上方设有通风口,分别在堆料上层、下层堆料中央和中央 过道悬挂放置探针式温度计(十米长),每一个探针对应一个仪表盘,仪表盘至于棚外,对 仪表盘做好记号,以确认仪表盘所对应的探针的位置。以便于控温管理。 每座发酵房可采用四个汽油桶改装成的蒸汽发生炉灶,将蒸汽从发酵房下方的通 风区通入,进行通气加热,通过设置于发酵房通风地面上方的鼓风机出风口 ,使热风由下向 上流动,并可从。 后发酵用的炉灶距离菇房不得少于2m,靠炉灶一侧的草帘需泼水,防止着火,整个
栽培期间禁止在菇房四周抽烟,以防引起火灾。测温时,为防止废气中毒,人不得进入菇房。
测温时必须按时,准确并及时记录。 所述的饼料为菜籽饼。 所述的复合肥是农资部门供应的肥料。 所述的草料为稻麦草等,以麦杆为最好。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其特征在于发酵房内的地面为可通风的通风地面,在通风地面之下设有通风区,发酵房的墙体具有保温性;所述的通风地面是由原木平行排列做成的栅栏状,原木与原木之间设有间隙,在原木之上铺设有网垫,在发酵房前、左、右侧墙体上方设有通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其特征在 于每座发酵房外设置由二至四个汽油桶改装制成蒸汽发生炉灶,将蒸汽从发酵房下方的 通风区通入,在发酵房通风地面上方设置鼓风机出风口 。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其特 征在于其尺寸为长610米,宽46米,高度不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其特征在 于隧道式二次发酵房的尺寸为长8米,宽5米,高2. 5米。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地面是由原木平行排列做成的栅栏状,原木与原木之间设有间隙在原木上 铺设有网垫,网垫孔应小于经过一次发酵后的物料的粒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蘑菇培养料的隧道式二次发酵工艺的发酵房,发酵房内的地面为可通风的通风地面,在通风地面之下设有通风区,发酵房的墙体具有保温性;所述的通风地面是由原木平行排列做成的栅栏状,原木与原木之间设有间隙,在原木之上铺设有网垫,在发酵房前、左、右侧墙体上方设有通风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降耗、节约人力资源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便于控温的特点,符合新农村的建设政策,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一次性大批量生产供应30公里范围内的菇民生产使用。提高了培养料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E04H5/08GK201473464SQ2009203050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5日
发明者刘建明, 叶大春 申请人:闽侯县大春农科贸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叶大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