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及浮筑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95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及浮筑楼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建筑楼板撞击声的减振隔声垫,以及应用该减振隔 声垫的浮筑楼板。
背景技术
建筑噪声包括空气声和撞击声两种形式,通过楼板传播的噪声大部分都是撞击 声。建筑物的撞击声主要是人或物体与建筑构件碰撞使其产生振动,振动波沿建筑结构传 播并向四周空气中辐射所产生噪声。一般建筑物中,楼板是产生撞击噪声的主要建筑构件, 例如物体掉落地面、桌椅拖动、小孩子玩耍以及人在楼板上走动时鞋跟的敲击等都会产生 撞击噪声。表示撞击声大小的参量是撞击声压级,单位是dB,该参量表示当楼板上方发出标 准打击时,下方房间接收到的声级大小。因此,该数值越小,表明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越好。降低楼板撞击声压级的较好的方案是采用浮筑楼板结构,即在结构楼板上铺设一 层弹性的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然后在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上面浇筑混凝土垫层。传统的 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所使用材料一般为岩棉板、玻璃棉板、木纤维板及甘蔗板等,但这类材 料吸水吸潮后容易发霉或因被压实而失去隔声功能,因此施工时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水处 理。这类材料因存在施工工艺复杂、造价高、隔声效果不理想等缺点,一直难以大规模推广 应用。近年来有人尝试用聚苯板做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但测试结果发现聚苯板的隔声效 果很不理想,并且楼板厚度增加太多会导致房间层高降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及浮筑楼板,要解决现有隔声垫的隔声 效果不好、施工工艺复杂、寿命短、造价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包括垫体,垫体由至少两层不同密度或不同材质的闭 孔发泡弹性垫贴合而成;所述垫体正面均勻分布有凹槽。所述垫体由至少两层不同密度、相同材质的闭孔发泡弹性垫贴合而成。所述闭孔发泡弹性垫由顶层至底层密度逐渐增大。所述闭孔发泡弹性垫单层厚度为2毫米以上。所述垫体正面的凹槽为椭圆形凹槽、圆形凹槽或由二者交错分布。所述椭圆形凹槽的长径为8 15 mm,短径为4 10 mm,圆形凹槽的直径为4 10 mm。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为4 10mm。这种浮筑楼板,包括铺设于结构楼板和混凝土垫层之间的垫体,所述垫体由至少 两层不同密度或不同材质的闭孔发泡弹性垫贴合而成,垫体正面均勻分布有凹槽。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中上部配有钢筋网。[0016]所述混凝土垫层表面铺设有装饰面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垫体采用多层闭孔发泡弹性垫贴合,通过对不同层之间密度或材质的变化,可增 加该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的阻尼性,使该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在较宽频率范围内降低楼板 撞击声压级,隔音效果优于同材质同厚度的单层材料。此外,多层贴合的闭孔发泡弹性材料 的弹性、抗压强度、耐久性均优于同材质厚度的单层材料。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所采用的闭孔发泡材料本身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施工工序简 单,施工速度快,产品综合造价低于传统浮筑楼板隔声垫。垫体表面有椭圆形和圆形的凹槽,可提高材料的减振性能。垫体的整体厚度小,不会导致楼板厚度增加过多。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楼板撞击声压级,而且具有厚度小、防水防潮、施 工简单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浮筑楼板的施工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材料构造图。图2是图I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浮筑楼板构造大样图。图4是浮筑楼板踢脚处节点图。图5是浮筑楼板安装木地板时构造图。图6是浮筑楼板与非浮筑房间交接处的构造图。图7是浮筑楼板与非浮筑房间交接处的构造图。附图标记1-混凝土垫层、2-配筋、3-垫体、3. 1-闭孔发泡弹性垫、3. 2_椭圆形凹 槽、3. 3-圆形凹槽、4-结构楼板、5-墙面、6-踢脚、7-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翻边、8-木楔、 9-木龙骨、10-实木地板、11-采用浮筑楼板构造的房间、12-未采用浮筑楼板构造的房间、 13-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
图1、图2所示,这种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包括垫体3,垫体可由两层 不同密度或相同材质的闭孔发泡弹性垫3. 1贴合而成;闭孔发泡弹性垫3. 1由顶层至底层 密度逐渐增大。闭孔发泡弹性垫3. 1单层厚度为2毫米以上。所述垫体3正面交错分布有椭圆形凹槽3. 2和圆形凹槽3. 1。二者之间的间距为 6mm。椭圆形凹槽的长径为10mm,短径为6 mm,圆形凹槽的直径为6 mm。所述闭孔发泡弹性垫是经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并与丁基橡胶共混改性而成,发泡 材料中可添加纳米S^2增强耐久性。按照上述实施例制成的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其对楼板撞击声压级的改善量可以 达到19分贝,撞击声压级为59dB,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产品不透水性达到0. 3Mpa, 30min不 透水,拉伸强度0. 42MPa,断裂伸长率145%。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如下1、清扫基面,结构楼板4的基面要求平整,无尖锐物、无突起、无明水,如楼面平整度差,在铺设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前需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根据不平整度确定,参 见图3所示。2、铺设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可用壁纸刀或剪刀进行切割,相接处要整齐密封,如 边角不齐,需用刀剪切齐,接缝处用胶带封严,防止上层混凝土施工时,水泥浆渗入浮筑楼 板减振隔声垫下面,造成传声桥,胶带纸可采用不透明的纸质或塑料质带胶纸,宽度40 50。3、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四周与墙交界处,用建筑胶花点粘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于 墙面5,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翻边7的高度应大于混凝土垫层1加面层的厚度,粘于墙面的 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之间也不能有空隙,接缝处要密封严,防止声桥的出现,以保持良好的 隔声效果,参见图4所示。4、铺设厚度不小于40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不得用水泥砂浆代替;C20细石混凝 土水含量过大容易导致开裂。5、当房间面积超过6m2时,混凝土垫层1内需双向设置Φ 4配筋2,配筋中距为150 mm,配筋时注意不得刺破减振板,配筋要保证在混凝土垫层1的中上部。6、混凝土垫层1上铺设1比1的水泥砂浆压实赶光。7、根据不同的地面要求,再铺设装饰面层。8、当地面装饰层采用实木地板10时,木龙骨可以采用胶粘的形式固定于垫层上; 当木龙骨9采用木楔8、钉子固定时,木楔打孔的深度不得大于40mm,即不可打穿减振垫,钉 子钉入木楔深度也不得大于40mm,参见图5所示。9、在采用浮筑楼板构造的房间11与未采用浮筑楼板构造的房间12之间,应做浮 筑过渡区域,即浮筑构造向未做区域延伸300mm,参见图6、图7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包括垫体(3),其特征在于垫体(3)由至少两层不同密 度或不同材质的闭孔发泡弹性垫(3. 1)贴合而成;所述垫体(3)正面均勻分布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3)由至少两层 不同密度、相同材质的闭孔发泡弹性垫(3. 1)贴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孔发泡弹性垫 (3. 1)由顶层至底层密度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孔发泡弹性垫 (3.1)单层厚度为2毫米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3)正面的凹槽 为椭圆形凹槽(3. 2)、圆形凹槽(3. 1),或是二者交错分布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凹槽的长径 为8 15 mm,短径为4 10 mm,圆形凹槽的直径为4 10 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为 4 IOmm0
8.一种浮筑楼板,包括铺设于结构楼板(4)和混凝土垫层(1)之间的垫体(3),其特征 在于所述垫体(3)由至少两层不同密度或不同材质的闭孔发泡弹性垫(3. 1)贴合而成,垫 体(3)正面均勻分布有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筑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1)的中上部配有钢 筋网(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筑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1)表面铺设有装 饰面层。
专利摘要一种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包括垫体,垫体由至少两层不同密度或不同材质的闭孔发泡弹性垫贴合而成;所述垫体正面均匀分布有凹槽,可提高材料的减振性能。垫体采用多层闭孔发泡弹性垫贴合,通过对不同层之间密度或材质的变化,可增加该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的阻尼性,使该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在较宽频率范围内降低楼板撞击声压级,隔音效果优于同材质同厚度的单层材料。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浮筑楼板减振隔声垫的浮筑楼板,不仅使楼板降噪效果大幅提高,而且具有整体厚度小、防水防潮、施工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F15/20GK201850740SQ20102061755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曹崟 申请人:北京浩瑞诚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