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车及其终端软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08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泵车及其终端软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泵车的布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 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括上述终端软管装置的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广泛应用于道路工 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等各领域。混凝土泵车主要包括动力传动装置、泵送系统、臂架、输送管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装 置,混凝土泵车处于施工作业时,臂架上的布料臂及各节布料臂架伸展开,然后泵送系统的 两个液压油缸交替循环动作,然后通过臂架上的布料杆和输送管,将料斗中的混凝土输送 到一定高度和距离位置。一般地,输送管靠近混凝土出口处设置有终端软管,用来对混凝土的浇筑起导向 作用,但是混凝土泵车送时,由于臂架的晃动,终端软管也将随之上下左右晃动,为了使混 凝土准确地到达指定位置,就需要约束终端软管的晃动。现有技术中典型的约束终端软管晃动的措施主要是通过人员操作控制,一般采取 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操作人员直接用手扶终端软管,控制终端软管在泵送过程中的 晃动;第二种方式,在终端软管的末端设置一根绳索,操作人员控制绳索的另一端,在进行 混凝土泵车送时,绳索随着终端软管的晃动而晃动,操作人员也将通过控制绳索的运动,来 约束软管的运动。以上两种方式中,操作人员在控制终端软管时,不仅需要克服水平方向的摆动,还 要克服终端软管上下左右的晃动,从而增加终端软管的控制难度。因此,如何研制一种终端软管装置,保证软管在沿其轴向方向能够运动基础上,具 有控制比较容易的特点,并且提高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是现有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为提供一种终端软管装置,该终端软管装置在保证软管沿其轴向 方向能够运动基础上,具有控制比较容易的特点,并且提高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本 发明的另一目的旨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终端软管装置的混凝土泵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置,包括软管和 控制所述软管运动方向的牵引部件,还包括设置于软管的外部,且沿所述软管的轴向伸缩 的弹性元件,沿所述弹性元件伸缩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软管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牵引 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软管的外周面设置有两个沿其周向的凸 台,所述螺旋弹簧套装于所述软管的外部,且沿其伸缩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两所述凸台, 以便能够在两所述凸台间伸缩。优选地,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且其通过两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凸台连接。优选地,还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软管之间, 且其两端分别连接相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优选地,所述螺旋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 板,另一端均与连接板连接,且两所述螺旋弹簧同轴,并且通过两端的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 连接相应所述凸台;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优选地,所述牵弓ι部件为绳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输送管和设置于所述输送管末端的终端软管 装置,所述终端软管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软管装置。一种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置,包括软管和控制所述软管运动方向的牵引部 件,还包括设置于软管的外部,且沿所述软管的轴向伸缩的弹性元件,沿所述弹性元件伸缩 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软管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在泵送混凝土时,软管受内部混凝土的作用上下左右晃动,而设置于软管外部的 弹性元件可以将软管各个方向的受力,转化为只沿弹性元件伸缩方向的受力,因而设置于 弹性元件上的牵引装置也将只受沿弹性元件伸缩方向上的一个力,控制牵引装置的操作人 员只需要克服一个方向上的力,控制软管运动的方向,便于操作人员对软管运动的控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数量为两 个,两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板,另一端均与连接板连接,且两所述螺旋弹 簧同轴,并且通过两端的第二安装板分别连接相应凸台;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设置于连接 板上。将螺旋弹簧分成两段有利于减弱其在软管径向方向的变形,并且将牵弓I部件连接 在连接板上,有利于螺旋弹簧受力均勻,避免其在软管径向变形,而且操作人员在控制软管 沿其轴向上下窜动时,牵引部件的控制位移明显小于软管的窜动位移,便于操作人员对软 管运动的准确控制。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软管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终端软管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终端软管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终端软管装置中软管向上运动时螺旋弹簧的状态;图5为图3所示终端软管装置中软管处于非泵送状态时螺旋弹簧的状态;图6为图3所示终端软管装置中软管向下运动时螺旋弹簧的状态;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车的总装图。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1软管;12螺旋弹簧;13支撑杆;14凸台;15连接板;16第二安装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核心旨为提供一种终端软管装置,该终端软管装置在保证软管水平方向能够运动基础上,具有控制比较容易的特点,并且提高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本发明 的另一核心旨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终端软管装置的混凝土泵车。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软管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 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终端软管装置的俯视图。混凝土泵车在泵送混凝土时,在泵送系统的作用下,混凝土从混凝土缸沿输送管 输送到指定位置,为了实现混凝土泵车送位置的准确性,在输送管末端安装有终端软管装 置,终端软管装置包括软管11和控制软管11运动方向的牵引部件,牵引部件可以是绳索, 也可以为操作人员的手。混凝土在泵送时,由于混凝土的冲击,软管11不仅会沿混凝土泵 车送的方向窜动,而且在软管11径向也将左右晃动,因此牵引部件也将随软管11上下左右 晃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终端软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软管11的外部,且沿软管11 的轴向伸缩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可以为螺旋弹簧12,嵌套于软管11的外周部,沿弹性元 件伸缩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软管11的侧壁连接,且牵引部件的一端部与弹性元件连接。在泵送混凝土时,软管11受内部混凝土的作用上下左右晃动,而设置于软管11外 部的弹性元件可以将软管11各个方向的受力,转化为只沿弹性元件伸缩方向的受力,因而 设置于弹性元件上的牵引装置也将只受沿弹性元件伸缩方向上的一个力,控制牵引装置的 操作人员只需要克服一个方向上的力,控制软管11运动的方向,便于操作人员对软管11运 动的控制。具体地,弹性元件可以为螺旋弹簧12,螺旋弹簧12可以为等刚度的圆柱形螺旋弹 簧12,也可以为变刚度的锥形螺旋弹簧12 ;软管11的外周壁上可以设置有两个沿其周向的 凸台14,所述螺旋弹簧12套装于软管11的外部,且沿其伸缩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两所述凸 台14连接,以便能够在两所述凸台14间伸缩。根据螺旋弹簧12不受力状态下的长度,设置两凸台14之间的距离,只要能保证软 管11工作时,螺旋弹簧12能够正常伸缩即可。螺旋弹簧12具有不需润滑、防污性强、占用纵向空间小、弹簧本身质量小的特点, 使用中不需要对其进行保养维护,工作稳定性比较高,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条件下,仍可正常 使用。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螺旋弹簧12与软管11的连接,并不能被狭隘地理解为螺旋弹 簧12的两端必须直接连接于软管11上;螺旋弹簧12可以直接与软管11连接,也可以通过 设置第三连接部件实现两者的连接。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螺旋弹簧12与软管11的连接在 工作中安全可靠。为了保证螺旋弹簧12能够随软管11上下运动,螺旋弹簧12与凸台14之间的连
接要可靠。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螺旋弹簧12的两端部分别设 置有第一安装板,螺旋弹簧12可以先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然后通过两端部的第一安装板 分别与软管11上相应的凸台14连接,第一安装板上可以设置连接孔,与其相配合的凸台14 相应位置也设置连接孔,可以使用螺栓穿过两连接孔将第一安装板和凸台14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只要保证螺旋弹簧12能够正常工作即可。该固定方式比较简单、可靠。终端软管装置还可以设置有若干支撑杆13,支撑杆13设置于螺旋弹簧12与软管 11之间,且支撑杆13的两端可以与第一安装板连接。支撑杆13的两端部可以设置有螺纹部,两安装板上设置有同轴的通孔,并且凸台 14与第一安装板配合位置也设置有通孔,支撑杆13穿过第一安装板上的通孔和凸台14上 的通孔,连接第一安装板和凸台14,并且在支撑杆13两端可以设置与螺纹部相配合的螺 栓,将安装板和凸台14连接在一起。在软管11与螺旋弹簧12之间设置支撑杆13可以避免螺旋弹簧12与软管11外 表面的接触,减少软管11外表面的磨损,延长软管11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13的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本文中的描述,支撑杆13可以只 与安装板连接,也可以只与凸台14连接,只要能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即可。将牵引部件直接连接于螺旋弹簧12上,可能会使弹簧受力不均,导致螺旋弹簧12 容易变形,操作人员对软管11运动方向的控制不方便,为了克服以上因素,对上述实施例 中的终端软管装置作了进一步改进。请参考图3、图4、图5和图6,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终端软管装置的第二种具体 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终端软管装置中软管向上运动时螺旋弹簧的状态;图5为 图3所示终端软管装置中软管处于非泵送状态时螺旋弹簧的状态;图6为图3所示终端软 管装置中软管向下运动时螺旋弹簧的状态。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螺旋弹簧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螺旋弹簧12的一端 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6,另一端均与连接板15连接,且两螺旋弹簧12同轴连接,并且通过 两端的所述第二安装板16分别连接相应所述凸台14,并且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设置于连 接板15上。将螺旋弹簧12分成两段有利于减小其在软管11径向方向的变形,并且将牵引部 件连接在连接板15上,有利于螺旋弹簧12受力均勻,避免其在软管11径向变形,而且操作 人员在控制软管11沿其轴向上下窜动时,牵引部件的控制位移明显小于软管11的窜动位 移,便于操作人员对软管11运动的准确控制。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操作人员操作控制软管11的运动,增强牵引部件与螺旋弹 簧12的连接可靠性。软管11外周面所嵌套螺旋弹簧12的段数不局限于本文所描述,也可以多于两段, 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即可。同理,可以在螺旋弹簧12和软管11之间设置支撑杆13,支撑杆13可以穿过中间 的连接板15,连接两端的安装板,这样即将两段螺旋弹簧12连接在一起,又避免两螺旋弹 簧12和软管11外壁的接触,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摩擦,螺旋弹簧12和软管11的使用寿命比 较长。以上详细阐述了螺旋弹簧12套装于软管11设置的具体实施例,理论上螺旋弹簧 12设置于软管11外部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例如采用若干根直径合适的螺旋弹 簧12围绕软管11均勻布置等方式,也应在本文的保护范围内。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牵引部件可以为绳索,绳索结构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的上、下、左和右等方位词是以图1至图6中软管11相对 图中所示位置的运动来定义的。应当理解,本文所采用的方位词不应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车的总装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输送管和设置于所述输送管末端的终端软 管装置;该混凝土泵车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软管装置。由于上述的终端软管装 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终端软管装置的混凝土泵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该混凝土泵车的其他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车及其终端软管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 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 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 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 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置,包括软管(11)和控制所述软管(11)运动方向的 牵引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软管(11)的外部,且沿所述软管(11)的轴向伸 缩的弹性元件,沿所述弹性元件伸缩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软管(11)的侧壁连接,且所 述牵引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螺 旋弹簧(1 ;所述软管(11)的外周面设置有两个沿其周向的凸台,所述螺旋弹簧(12)套 装于所述软管(11)的外部,且沿其伸缩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两所述凸台(14),以便能够 在两所述凸台(14)间伸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12) 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且其通过两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凸台(14) 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若干支撑 杆(13),所述支撑杆(1 设置于所述螺旋弹簧(1 与所述软管(11)之间,且其两端分别 连接相应的所述第一安装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12) 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螺旋弹簧(1 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6),另一端均与连接板 (15)连接,且两所述螺旋弹簧(1 同轴,并且通过两端的所述第二安装板(16)分别连接相 应所述凸台(14);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 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弓I 部件为绳索。
7.—种混凝土泵车,包括输送管和设置于所述输送管末端的终端软管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终端软管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软管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车的终端软管装置,包括软管(11)和控制所述软管(11)运动方向的牵引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软管(11)的外部,且沿所述软管(11)的轴向伸缩的弹性元件,沿所述弹性元件伸缩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软管(11)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操作人员在控制该软管装置时,只需克服软管(11)沿其轴向窜动的作用力,并在保证软管(11)沿其轴向能够运动基础上,具有控制比较容易的特点,并且能够提高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终端软管装置的混凝土泵车。
文档编号E04G21/04GK102071810SQ20111002582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徐怀玉, 李呈成, 李明玉, 樊学勇, 赵斌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