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184991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村镇使用的雨水利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严重缺水的农村,我国早已开展了收集雨水用于生活饮用和灌溉农田的雨水利用工程,如母亲水窖。这种雨水利用方式,首先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并不能满足雨水更广泛的利用。在近些年广泛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活饮用水有了更洁净的水源来提供,饮用水已不是雨水利用的重点。新农村的水泥路、柏油路、庭院中的水泥地面、屋面取代了以往的土壤路面及地面。这种地面硬化一方面造成雨水流失,另一方面又增加面源污染。 新农村建设中的雨水利用,应在增加水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更关注雨水的流失控制和雨水的生态利用,这是村镇雨水利用一个更为高级的阶段,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现有村镇雨水利用,主要是在极度缺水的村庄修建水窖收集雨水用于生活饮用。 对于目前大范围的新农村建设,这种雨水利用的方式无法有效地控制雨水的流失,收集的雨水也不再适合于饮用,雨水用途需要改变。同时,高昂的水窖建设费用也限制了在广大的新村镇中推广使用。新村镇建设中的雨水利用应投资尽量少,特别是每家农户要把投资压缩到最低限度,才容易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及方法,要解决现有村镇雨水流失,雨水利用不足的问题,并解决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包括池塘及与池塘连通的雨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排水沟沿村镇道路两侧排列,雨水排水沟的一侧与一户一户的住户庭院相邻,所述住户庭院内的村镇房屋周围有庭院内路面,村镇住户庭院的院墙内有种植园地,种植园地低于周围庭院内路面1 5cm,院墙的根部开有用于排出雨水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底面平于或略高于种植园地的表面,但不得高于庭院内路面,雨水排水沟邻近排水口的一侧边沿低于排水口,雨水排水沟邻近村镇道路的另一侧边沿低于村镇道路的表面,雨水排水沟和村镇道路至池塘有千分之一以上的顺水坡度。所述村镇房屋的屋檐下安装有集水槽并在集水槽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庭院内路面的落水管。所述雨水排水沟的最末端与雨水井连通,雨水井的上面盖有雨水口,雨水井的下部由管道与池塘连接。所述雨水排水沟上设有承重盖板。所述雨水排水沟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或弧形。 所述池塘设计水深H=I 1. 5m,池塘有效容积V (m3)按池塘接纳的村庄汇水面积的常年最大日降雨径流量的80%计,水面面积S=O. 8V/H。所述池塘的底面在地下水水位在池塘底面以下1. Om及以内的情况下铺设黏土层并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占水面的1/3以上。所述池塘底面当地下水水位低于池塘底面以下1. Om时,池底做或不做防渗层。所述村镇雨水利用系统的村镇雨水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村镇房屋屋面落下的雨水和落在庭院内路面上的雨水一同汇入庭院内的种植园地,部分雨水渗入种植园地内,未能入渗的雨水通过院墙底部的排水口流入村镇道路两侧的雨水排水沟内,并在雨水排水沟内与从村镇道路及路边侧流入的雨水混合,雨水排水沟内的雨水沿顺水坡度由重力排入池塘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可以控制雨水流失,并充分将雨水回收并储存。汇集的雨水能够灌溉种植园地, 节约灌溉用水。雨水在菜地或种植园地内流向院墙排水口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程度的入渗, 可以拦蓄雨水减少径流排放,增加土壤含水量。屋面和庭院内的路面雨水通过院墙雨水洞口排到街道旁的雨水排水沟内,再沿雨水排水沟进入池塘内。池塘可种植有水生植物,村庄中的生活污水经生物处理达标后的出水可排入池塘,作为池塘补水,同时在池塘中得到进一步净化,从而把雨水转化成生态用水,美化了生活环境。本发明是一种雨水的收集、渗透、截留蓄存综合利用系统,把以往的村镇雨水利用从解决村民生存(饮水)推向了更高级的雨水流失控制、生态用水阶段。该系统的结构简单易行、投入少、易实施,不仅能够控制雨水的流失,还能增加庭院土壤含水量、形成生态景观水体、改善村镇的水环境,具有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雨水排水沟向池塘排水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村镇房屋、2 —庭院内路面、3 —种植园地、4 一排水口、5 —雨水排水沟、6 —村镇道路、7 —落水管、8 —院墙、9 一集水槽、10 —雨水井、11-管道、12-池塘、 13-水生植物、14-水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包括池塘及与池塘连通的雨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排水沟5沿村镇道路6两侧排列,雨水排水沟的一侧与一户一户的住户庭院相邻,所述住户庭院内的村镇房屋1周围有庭院内路面2,村镇住户庭院的院墙8内有种植园地3,种植园地3低于周围庭院内路面2 1 5cm,院墙8的根部开有用于排出雨水的排水口 4,所述排水口 4的底面平于或略高于种植园地3的表面,但不得高于庭院内路面2,雨水排水沟5邻近排水口 4的一侧边沿低于排水口 4,雨水排水沟5邻近村镇道路6的另一侧边沿低于村镇道路6的表面,雨水排水沟5和村镇道路6至池塘有千分之一以上的顺水坡度。
所述村镇房屋1的屋檐下安装有集水槽9并在集水槽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庭院内路面2的落水管7。所述雨水排水沟5的最末端与雨水井10连通,雨水井10的上面盖有雨水口,雨水井10的下部由管道11与池塘12连接。所述雨水排水沟5上设有承重盖板。所述雨水排水沟5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或弧形。所述村镇雨水利用系统的村镇雨水利用方法从村镇房屋1屋面落下的雨水和落在庭院内路面2上的雨水一同汇入庭院内的种植园地3,部分雨水渗入种植园地3内,未能入渗的雨水通过院墙8底部的排水口 4流入村镇道路6两侧的雨水排水沟5内,并在雨水排水沟内与从村镇道路6及路边侧流入的雨水混合,雨水排水沟5内的雨水沿顺水坡度由重力排入池塘12内。参见图2所示,所述村镇房屋1的屋檐下安装有集水槽9并在集水槽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庭院内路面2的落水管7。屋面雨水也可不经雨水管道而从屋檐直接散落到地参见图3,雨水排水沟5的最末端连接雨水井10,雨水井10下部由管道11与池塘 12连接。雨水排水沟应自由出流排水,不应淹没排水。所述池塘设计水深H=I 1. 5m,池塘有效容积V (m3)按池塘接纳的村庄汇水面积的常年最大日降雨径流量的80%计,水面面积S=O. 8V/H。当地下水水位在池塘底面以下1.0m及以内时,池底面应铺设黏土层,防雨水渗入地下水污染。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13,占水面面积1/3以上。当不做防渗处理时,池塘雨季有水,旱季可无水。当池底铺设黏土层做防渗处理时,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13,占水面面积1/3以上。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时,村庄中的生活污水经生物处理达标后的出水可排入池塘,作为池塘补水,同时在池塘中得到进一步净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包括池塘(12)及与池塘连通的雨水排水沟,其特征在于 所述雨水排水沟(5)沿村镇道路(6)两侧排列,雨水排水沟的一侧与一户一户的住户庭院相邻,所述住户庭院内的村镇房屋(1)周围有庭院内路面(2),村镇住户庭院的院墙(8)内有种植园地(3),种植园地(3)低于周围庭院内路面(2) 1 5cm,院墙(8)的根部开有用于排出雨水的排水口(4),所述排水口(4)的底面平于或略高于种植园地(3)的表面,但不得高于庭院内路面(2 ),雨水排水沟(5 )邻近排水口( 4 )的一侧边沿低于排水口( 4 ),雨水排水沟(5 )邻近村镇道路(6 )的另一侧边沿低于村镇道路(6 )的表面,雨水排水沟(5 )和村镇道路(6)至池塘有千分之一以上的顺水坡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村镇房屋(1)的屋檐下安装有集水槽(9)并在集水槽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庭院内路面(2)的落水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排水沟(5)的最末端与雨水井(10)连通,雨水井(10)的上面盖有雨水口,雨水井(10)的下部由管道(11)与池塘(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排水沟(5)上设有承重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排水沟(5)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或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设计水深H=I 1. 5m,池塘有效容积V (m3)按池塘接纳的村庄汇水面积的常年最大日降雨径流量的80%计, 水面面积s=0. 8V/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12)的底面在地下水水位在池塘底面以下1. Om及以内的情况下铺设黏土层并种植有水生植物(13),水生植物(13)的种植面积占水面(14)的1/3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底面当地下水水位低于池塘底面以下1.0m时,池底做或不做防渗层。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村镇雨水利用系统的村镇雨水利用方法,其特征是从村镇房屋(1)屋面落下的雨水和落在庭院内路面(2)上的雨水一同汇入庭院内的种植园地(3),部分雨水渗入种植园地(3)内,未能入渗的雨水通过院墙(8)底部的排水口 (4 )流入村镇道路(6 )两侧的雨水排水沟(5 )内,并在雨水排水沟内与从村镇道路(6 )及路边侧流入的雨水混合,雨水排水沟内的雨水沿顺水坡度由重力排入池塘(12)内。
全文摘要
一种村镇雨水利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池塘及设于硬化路面两侧的排水沟,硬化路面两侧沿排水沟分布有住户庭院,住户庭院内的房屋与院墙之间有硬化地面和种植面,硬化地面与房屋相邻,种植面与院墙相邻且低于周围硬化地面,与种植面相邻的院墙底部开有用于将住户庭院内的雨水排入排水沟的排水洞口。排水沟底部有千分之一以上的坡度,排水沟的最末端连接雨水口,雨水口下部由管道与池塘连接。本发明是一种雨水的收集、渗透、截留蓄存综合利用系统,结构简单易行、投入少、易实施,不仅能减少雨水因村镇地面硬化而流失,而且还能增加庭院土壤水分、形成生态景观水体、改善村镇的水环境。
文档编号E04D13/08GK102296690SQ20111016679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赵世明, 陈永 申请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