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60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条板已经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但建筑条板之间连接技术仍没有得到更好的完善。比如板与板之间接缝开裂和安装时不便捷等问题。本发明人进行过较长时间研究,曾提出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先在建筑条板间的连接处加工出对应的连接孔或连接槽,在施工时向连接孔或连接槽中注入料浆,通过料浆凝固后形成的连接榫将两块条板牢固的连接一起。采用这种方式完成的工程项目具有施工速度快、连接强度持久等优点,并基本解决了建筑条板之间难以牢固连接的重大问题。由于建筑条板的设计结构、形状种类比较多,连接方式也需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生产和施工时的具体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本发明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的设计方案是在建筑条板的左右侧壁内分别设有一个平行侧壁的柱形空腔,从柱形空腔的侧壁至建筑条板的侧壁之间的板壁内设有数个连接孔;每块建筑条板上的柱形空腔在每块条板侧壁内可并排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上述条板的正面板壁上设有与柱形空腔的侧壁贯通的注料孔A(柱形空腔上的注料孔),注料孔A可设有数个;在条板的正面板壁上设有与连接孔的侧壁贯通的注料孔B (连接孔上的注料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将两块条板相对的连接孔及柱形空腔内注满料浆,待料浆凝固后形成了数个“H”形连接体,“H”形连接体将两块板坚固的连接在一起,因此,本发明的连接装置连接坚固,又由于连接装置设置在建筑条板的内部,还不易损坏。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做以详细说明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I、柱形空腔2、连接孔3、注料孔A4、注料孔B5、条板的侧壁6、正面板壁
具体实施例例I如图I所示,在建筑条板的左右侧壁5内分别设有一个平行侧壁5的柱形空腔1,从柱形空腔I的侧壁至建筑条板的侧壁5之间的板壁内设有数个连接孔2 ;每块建筑条板上的柱形空腔I在每块条板的侧壁5内可并排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条板正面板壁6上设有与柱形空腔I的侧壁贯通的注料孔A3,注料孔A3可设有数个;在条板的正面板壁6上设有与连接孔2的侧壁贯通的注料孔B4 。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建筑条板的左右侧壁(5)内分别设有一个平行侧壁(5)的柱形空腔(I),从柱形空腔(I)的侧壁至建筑条板的侧壁(5)之间的板壁内设有数个连接孔(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建筑条板上的柱形空腔(I)在每块条板的侧壁(5)内并排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条板的正面板壁(6)上设有与柱形空腔(I)侧壁贯通的注料孔A(3)。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条板的正面板壁(6)上设有与连接孔(2)侧壁贯通的注料孔B (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料孔A(3),其特征在于注料孔A (3)设有数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条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具体方案是在建筑条板的左右侧壁内分别设有一个平行侧壁的柱形空腔,从柱形空腔的侧壁至建筑条板的侧壁之间的板壁内设有数个连接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将两块条板相对的连接孔及柱形空腔内注满料浆,待料浆凝固后形成了数个“H”形连接体,“H”形连接体将两板坚固的连接在一起,因此,本发明的连接装置连接坚固,又由于连接装置设置在建筑条板的内部,还不易损坏。
文档编号E04B1/38GK102877548SQ20111020028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1日
发明者修建 申请人:修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