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乳浊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939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乳浊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用釉,特别是一种复合乳浊釉。
背景技术
乳浊釉是常见陶瓷装饰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乳浊釉即白色不透明光泽釉,它是由于釉玻璃中存在着与基质玻璃相折射率不同、体积微小的第2相或第3相物质,当光线通过釉层时乳浊粒子使光线产生散射作用从而造成釉层不透光的现象。
根据乳浊粒子的聚集状态,乳浊釉可分为3类一是基质玻璃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微小晶体,称为晶相乳浊釉;二是釉熔体在冷却过程中发生液-液分相,在基质玻璃中分离出体积微小分散度较高的第2相玻璃,称为分相乳浊釉;三是在釉玻璃表面层以下存在大量微小气泡,称为气相乳浊釉,其中晶相乳浊釉又分为原始晶粒乳浊釉和析出晶粒乳浊釉2 种。前者是通过外加难熔物质实现釉的乳浊最常用的有锆浊釉;后者是在烧成过程中从釉玻璃中自发析出乳浊粒子造成乳浊。目前,乳浊釉已在陶瓷工业中广泛应用。乳浊釉能够遮盖坯体的颜色和某些缺陷,丰富陶瓷产品的釉面装饰,同时,使得大量劣质原料或工业废渣可以作为坯用原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用瓷的需求档次越来越高,但由于生产高档日用瓷所需的优质原料越来越少而产生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降低成本是必经之路。所以采用廉价原料生产高档次的日用瓷也是今后的必由之路。劣质原料所产生的色素会导致坯体白度降低,为此,要使其提高档次,就必须开发生产工艺简单、遮盖力强的乳浊釉。而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乳白釉,单靠一种或两种乳浊剂或者单靠一种乳浊方法是很难达到。如锆英石釉的高温粘度及表面张力大,因而导致釉面不平整,质感差; 气孔相经常会造成釉面的缺陷;液-液分离也经常导致釉面色差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乳浊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乳浊釉,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长石10 40份、石英10 30份、苏州土 5 15份、锆英石5 20份、滑石 5 10份、石灰石2 10份、磷灰石5 15份、氧化锌5 15份。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复合乳浊釉,其配方是在基础釉中添加复合乳浊剂,将二者合理搭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釉玻璃中既有大量微小晶体, 又有液-液分离现象产生,从而制得高质量的乳白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I采用下列配方制备本发明所述复合乳浊釉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长石10份、石英30份、苏州土 15份、锆英石20份、滑石9份、石灰石2份、磷灰石10份、氧化锌 5份。
实施例2采用下列配方制备本发明所述复合乳浊釉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长石 30份、石英10份、苏州土 5份、锆英石15份、滑石7份、石灰石10份、磷灰石5份、氧化锌9 份。
实施例3采用下列配方制备本发明所述复合乳浊釉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长石 20份、石英25份、苏州土 10份、锆英石5份、滑石5份、石灰石5份、磷灰石12份、氧化锌 11份。
实施例4采用下列配方制备本发明所述复合乳浊釉以重量份数计的原料长石 40份、石英20份、苏州土 8份、锆英石10份、滑石10份、石灰石8份、磷灰石15份、氧化锌 15份。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合乳浊釉,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长石1(T40份、石英10 30份、苏州土 5 15份、锆英石5 20份、滑石5 10份、石灰石2 10份、磷灰石5 15份、 氧化锌5 1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乳浊釉,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长石10~40份、石英10~30份、苏州土5~15份、锆英石5~20份、滑石5~10份、石灰石2~10份、磷灰石5~15份、氧化锌5~15份。本发明的复合乳浊釉,其配方是在基础釉中添加复合乳浊剂,将二者合理搭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釉玻璃中既有大量微小晶体,又有液-液分离现象产生,从而制得高质量的乳白釉。
文档编号C04B41/86GK102531699SQ20111041778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
发明者谢健城 申请人:谢健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