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93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渗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属于耐压防渗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体火箭发动机水下工作时,发动机点火启动特性、工作性能等与陆上工作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水下试验是考核水下工作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技术研究性质的小尺寸固体发动机试验多在尺寸较小的压力釜进行,中大尺寸固体发动机水下试验往往在自然条件较适宜的内陆湖或者海里进行。气体加压式水下试验耐压容器更适合中小型水下工作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研究。从建造和维护成本、施工难度等方面考虑,耐压容器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为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水密性能,常见的技术方案是在混凝土与水接触的一侧敷设钢板,以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的水密性能。耐压容器的尺寸较大,需要现场施工,由于敷设在混凝土表面的钢板不是整体结构,是由多块小尺寸钢板组成,施工时小尺寸钢板之间存在间隙,导致局部混凝土墙表面没有钢板。进行固体火箭发动机水下试验时,高温燃气从发动机喷管高速喷射,冲向发动机喷管正对的容器壁面。在气压和水流冲击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加钢板的结构形式水密性能大幅度下降,发生渗水现象,影响试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能够保证在 0. 4MPa以内的压力下不发生渗水现象。本发明的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包括混凝土墙体、钢制预埋件、钢板和玻璃钢涂层;防渗结构的最外层为混凝土墙体,钢制预埋件置于混凝土墙体内,钢制预埋件与混凝土内的预应力编制钢筋相互焊接,与混凝土墙体相邻的结构为钢板,钢板上有与钢制预埋件对应的焊接孔,钢板通过其上的焊接孔与钢制预埋件焊接,使钢板与混凝土墙体紧密贴合,在钢板的外层均勻涂覆玻璃钢涂层。其中玻璃钢涂层是由两层以上的高硅氧布以环氧树脂作为粘接剂逐层粘接构成。其中混凝土墙体、钢板与玻璃钢涂层之间的厚度比值为30 3 2。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混凝土墙体、钢板与玻璃钢涂层三层的组合式结构能将混凝土墙体和钢板的组合结构存在的渗水现象杜绝,即能保证耐压容器结构强度,同时弥补了钢板层防渗功能的不足;2、本发明在最内层采用高硅氧布和环氧树脂粘接形成的具有防渗水性能的玻璃钢涂层,玻璃钢涂层使用的高硅氧布本身为柔性耐压材料,从而在面对发动机喷管高速喷射的气压和水流时能起到缓冲效果;3、经过实践试验证明,混凝土墙体、钢板与玻璃钢涂层之间的厚度比值为30 3 2是最优的比例关系,既能有效保证耐压容器的耐压及结构强度,同时也控制了防渗结构建造的成本。4、本发明的的防渗结构施工工艺简单并且容易实现,适用于0.4MI^压力以下的混凝土耐压容器;


图1为本发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混凝土墙体,2-钢制预埋件、3-钢板、4-玻璃钢涂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包括混凝土墙体1、钢制预埋件2、 钢板3和玻璃钢涂层4 ;防渗结构的最外层为混凝土墙体1,钢制预埋件2置于混凝土墙体 1内,钢制预埋件2与混凝土内的预应力编制钢筋相互焊接,与混凝土墙体1相邻的结构为钢板3,钢板3上加工有与钢制预埋件2部位对应的焊接孔,钢板3通过其上的焊接孔与钢制预埋件2焊接,使钢板3与混凝土墙体紧密贴合,在钢板3的外层均勻涂覆玻璃钢涂层4。玻璃钢涂层制作过程将钢板表面清洁干净;使用环氧树脂作为粘接剂将一层厚度2mm的高硅氧布粘贴在钢板上;常温条件下,静置4 6小时后,环氧树脂基本固化;然后,再使用环氧树脂粘贴高硅氧布;重复上述过程,粘贴共5层高硅氧布。其中,混凝土墙体1的厚度为150mm,钢板3的厚度为15mm,玻璃钢涂层4的厚度为 IOmm0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包括混凝土墙体(1)、钢制预埋件(2)和钢板(3)防渗结构的最外层为混凝土墙体(1),钢制预埋件(2)置于混凝土墙体(1)内,钢制预埋件O)与混凝土墙体(1)内的预应力编制钢筋相互焊接,与混凝土墙体(1)相邻的结构为钢板(3),钢板(3)上加工有与钢制预埋件(2)部位对应的焊接孔,钢板(3)通过其上的焊接孔与钢制预埋件( 焊接,使钢板( 与混凝土墙体紧密贴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玻璃钢涂层G),玻璃钢涂层⑷均勻涂覆在钢板⑶的外层;玻璃钢涂层⑷是由两层以上的高硅氧布逐层粘接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硅氧布之间采用的粘接剂为环氧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1)、钢板⑶与玻璃钢涂层⑷之间的厚度比值为30 3 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耐压容器的防渗结构,属于固体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防渗结构包括混凝土墙体、钢制预埋件、钢板和玻璃钢涂层。防渗结构的最外层为混凝土墙体,钢制预埋件置于混凝土墙体内,钢制预埋件与混凝土内的预应力编制钢筋相连,与混凝土墙体相邻的结构为钢板,钢板与钢制预埋件焊接后与混凝土墙体紧密贴合,在钢板的外层均匀涂覆玻璃钢涂层。本发明的防渗结构施工工艺简单并且容易实现,适用于0.4MPa压力以下的混凝土耐压容器,可以保证混凝土耐压容器内的水不通过墙体向外侧渗漏。
文档编号E04B1/66GK102518214SQ2011104306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吴国志, 张俊岳, 李建军, 熊本炎, 黄银莹 申请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