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676阅读:1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基准划线装置,尤其涉及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
技术背景土建施工开始之前,首先要进行施工放样,也就是将施工图纸规定的图形用白灰复制到地面上,然后才能进行土石方施工的具体操作。按照现有技术在地面上划白线时,首先要在地面上确定的两端点之间拉线,沿拉线撒白灰,使撒放的白灰连接成线。具体操作时,撒灰工人一手提灰桶,一手从灰桶中抓白灰均勻撒放在拉线上,由于每一次用手抓取的灰量有限,所以需要频繁地抓灰和撒灰的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劳动粗放, 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既可以提高撒灰布线的工作效率,又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卫生状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包括有车手把、白灰斗、车架、瞄准杆、 轮轴、车辆、落灰口和支撑腿组成。车架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支撑件,车架的前端为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在车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轮轴,轮轴上设置有车轮。在车架的主体部分内部,设置有白灰斗,在白灰斗的下面,设置有落灰口,在落灰口上设置有控制落灰量的开关。车架的前端设置有垂直竖立的瞄准杆,车架的后端部,设置有倾斜向后上方延伸形式的车手把。 在车架与车手把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垂直向下支撑用的支撑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既可以提高撒灰布线的工作效率,又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卫生状况。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车手把2-白灰斗3-车架4-瞄准杆5-轮轴6-车轮7-落灰口 8-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 包括有车手把1、白灰斗2、车架3、瞄准杆4、轮轴5、车辆6、落灰口 7和支撑腿8组成。车架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支撑件,车架3的前端为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在车架3前端下部设置有轮轴5,轮轴5上设置有车轮6。在车架3的主体部分内部,设置有白灰斗2,在白灰斗 2的下面,设置有落灰口 7,在落灰口 7上设置有控制落灰量的开关。车架3的前端设置有垂直竖立的瞄准杆4,车架3的后端部,设置有倾斜向后上方延伸形式的车手把1。在车架 3与车手把1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垂直向下支撑用的支撑腿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既可以提高撒灰布线的工作效率,又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卫生状况。
权利要求1.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架(3)的前端为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在车架 (3)前端下部设置有轮轴(5),轮轴( 上设置有车轮(6);在车架(3)的主体部分内部,设置有白灰斗O),在白灰斗O)的下面,设置有落灰口(7),在落灰口(7)上设置有控制落灰量的开关;车架(3)的前端设置有垂直竖立的瞄准杆,车架(3)的后端部,设置有倾斜向后上方延伸形式的车手把(1);在车架C3)与车手把(1)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垂直向下支撑用的支撑腿(8)。
专利摘要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包括有车手把、白灰斗、车架、瞄准杆、轮轴、车辆、落灰口和支撑腿组成。车架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支撑件,车架的前端为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在车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轮轴,轮轴上设置有车轮。在车架的主体部分内部,设置有白灰斗,在白灰斗的下面,设置有落灰口,在落灰口上设置有控制落灰量的开关。车架的前端设置有垂直竖立的瞄准杆,车架的后端部,设置有倾斜向后上方延伸形式的车手把。在车架与车手把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垂直向下支撑用的支撑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设工程白灰放线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既可以提高撒灰布线的工作效率,又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卫生状况。
文档编号E04G21/00GK201981790SQ20112003749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9日
发明者郑衍新 申请人:郑衍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