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可调支座高度马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599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配式可调支座高度马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基础底板领域,特别涉及厚度大于500mm的混凝土底板面层钢筋马镫的替代。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厚度一般范围为500_4500mm,底板钢筋重量约为 16-114. Ag/m2 (单层双向),马镫的加工制作均在工程开始后由钢筋工焊接制作,由于受到前期方案编制审核、劳务合同谈判、钢筋进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马镫的制作对工程前期进度存在影响,且马镫制作一般采用现场Φ 22或Φ 25钢筋制作,此部分钢筋在工程开工时没有废料可以利用,采用新进场的原材截断使用存在很大的浪费现象,因此传统的马镫加工存在浪费资源、综合造价高、影响工期等多方面的弊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上述以上几个方面的弊端,采用装配式可调支座、装配式卡箍确保了工厂化生产的可行性,进而节约了前期制作时间,加快了前期施工进度;装配式卡箍方便现场安装时随时根据底板形状微调支座位置,利于基础梁等其它构件的施工;支座采用格构式结构增加了立杆的稳定性(具体详见计算分析说明);支架横梁采用普通钢管Φ48 增加了马镫计算公式中的材料截面抵抗矩(具体详见计算分析说明),大大增加了马镫的承载能力和支座之间的间距,节约了材料和成本。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装配式可调支座高度马镫,由装配式可调支座、卡箍、支架横梁、二块垫块组成,所述的装配式可调支座由二根粗钢筋、一根短细钢筋、一根长细钢筋、二个螺栓、二根钢管组成,其特征在于二根粗钢筋与一根短细钢筋成A型焊接固定,短细钢筋用于稳固支座,二根钢管上每隔IOOmm侧面开一孔,二根粗钢筋底部分别端插入二根钢管内,二个螺栓分别对称地插入二根钢管内,通过二个螺栓来限制二根粗钢筋插入深度,一根长细钢筋对称地插入二根钢管开设的孔内,用于稳固支座;支架横梁套入卡箍内并固定,卡箍焊接在二根粗钢筋的顶端,二块垫块分别垫在二根钢管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节约成本、工期、节能降耗、提高劳动效率、可工厂化生产并大面积推广等特点,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的侧面图。图3为图2的A部件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装配式可调支座、卡箍7、支架横梁8、二块垫块6组成, 所述的装配式可调支座由二根粗钢筋2、一根短细钢筋1、一根长细钢筋3、二个螺栓5、二根钢管4组成,二根粗钢筋2与一根短细钢筋1成A型焊接固定,短细钢筋1用于稳固支座, 二根钢管4上每隔IOOmm侧面开一孔,二根粗钢筋2底部分别端插入二根钢管4内,二个螺栓5分别对称地插入二根钢管4内,通过二个螺栓5来限制二根粗钢筋2插入深度,一根长细钢筋3对称地插入二根钢管4开设的孔内,用于稳固支座;支架横梁8套入卡箍7内并固定,卡箍7焊接在二根粗钢筋2的顶端,二块垫块6分别垫在二根钢管4的底部。为了便于适应不同的基础底板厚度及面层钢筋、人员的荷载要求,马镫设置成三个部分组成,装配式可调支座和垫块分离便于工厂至施工现场的运输,装配式可调支座和支架横梁的分离便于根据面层钢筋、人员的荷载调整装配式可调支座的间距,节约支座个数达到节约材料和造价目的,装配式可调支座能自行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底板厚度要求。 附计算说明。安装过程与外脚手架的搭设相同,方便易懂。附件计算分析说明1、支架横梁的计算中强度计算和挠度计算公式分别为强度计算公式=M/ff式中σ——横梁应力,单位N/mm2M——横梁承受弯矩,单位N*mmW—横梁截面抵抗距,单位mm3计算比较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每米重量基本相等的情况下Φ48钢管的截面抵抗矩W为Φ 25钢筋的3. 31倍;惯性矩I为Φ25钢筋的6. 36倍,在相同的挠度下可以大大提高每个支座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节省支座的材料用量。2、立杆的稳定性验算公式为”备+爭划式中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根据立杆的长细比λ =h/i,单位N/mm2N——轴力,单位NA-立杆面积,单位mm2Mw——弯矩,单位N*謹W——截面抵抗距,单位_3支座采用格构式构造可以大幅度减小立杆的长细比,有利于减小支座立杆的直径。根据上述计算,本实用新型选用的部件如下表
4底板厚度短细锏筋1粗钢筋 2长细钢筋3钢管4螺栓5垫块6卡箍7支架横梁8h=5 00-IOOOmm1根 Φ8Φ181根 Φ8Φ 30/ 2.5Φ 12塑料或橡胶垫卡箍Φ 48/ 3.5h= 1000-15 OOmm1根 Φ 10Φ 201根 Φ 10Φ 38/ 2.5Φ 14塑料或橡胶垫卡箍Φ 48/ 3.5h= 15 OO-MOOmm1根 Φ 12Φ 221根 Φ 12Φ 42/ 3.0Φ 16塑料或橡胶垫卡箍Φ 48/ 3.5h=2000-3 OOOmm2根 Φ 12Φ 252根 Φ 12Φ 48/ 3.0Φ 20塑料或橡胶垫卡箍Φ 60/ 3.5h>3 000mm根据计算数据定制 根据底板厚度调节螺栓5的位置,粉笔在混凝土垫块6上做好位置标记,根据标记位置依次摆放垫块6,将第一个装配式可调支座就位,将卡箍7打开安装支架横梁8并固定, 第二、三……个装配式可调支座依次就位。
权利要求1.装配式可调支座高度马镫,由装配式可调支座、卡箍、支架横梁、二块垫块组成,所述的装配式可调支座由二根粗钢筋、一根短细钢筋、一根长细钢筋、二个螺栓、二根钢管组成, 其特征在于二根粗钢筋与一根短细钢筋成A型焊接固定,二根钢管上每隔IOOmm侧面开一孔,二根粗钢筋底部分别端插入二根钢管内,二个螺栓分别对称地插入二根钢管内,一根长细钢筋对称地插入二根钢管开设的孔内;支架横梁套入卡箍内并固定,卡箍焊接在二根粗钢筋的顶端,二块垫块分别垫在二根钢管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可调支座高度马镫,结构为二根粗钢筋与一根短细钢筋成A型焊接固定,短细钢筋用于稳固支座,二根钢管上每隔100mm侧面开一孔,二根粗钢筋底部分别端插入二根钢管内,二个螺栓分别对称地插入二根钢管内,通过二个螺栓来限制二根粗钢筋插入深度,一根长细钢筋对称地插入二根钢管开设的孔内,用于稳固支座;支架横梁套入卡箍内并固定,卡箍焊接在二根粗钢筋的顶端,二块垫块分别垫在二根钢管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工厂化、规格化制作,且对最重要的马镫支架横梁根据马镫的计算公式改良为普通钢管φ48,大大增加了马镫的承载能力和支座之间的间距,对节约材料、节能降耗、节约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并大面积推广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文档编号E04C5/18GK202170596SQ20112026040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唐碧波, 张俊 申请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