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90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薄壁钢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发展很快,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引发并刺激了对住宅结构体系多元化的巨大需求。 而我国传统的砖石住宅结构体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增长方式与低工效、低功能、低质量的生产局面,已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 传统的住房有很多弊病首先在住宅设计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住户对所分配的住房很难满意。因为他们选择的主动性和多样化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大多数的购房者只解决了居住问题,对商品房本身的布置、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方面总不太满意,因为可供选择的太少。其次在住宅施工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住宅施工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了。其缺点很多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需求。因此,要使建筑工业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就得开创新路,废除秦砖汉瓦, 采用新型建材,用新技术建房。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对新型结构的房屋需求不断增长,逐渐也改变了传统的观念,钢结构住房也逐渐在农村发展开来,现有的钢结构住房体系结构比较笨重,施工周期比较长,成本较高,不利于其推广应用,实用新型人在去年申请了超薄壁钢结构单体型材和组合型材及其超薄壁钢结构房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结构住房体系,本专利申请就是为了配套解决上述专利的快速安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该连接件含有座板,插头,所述的插头的至少一组对应的立面设有箍台,所述的插头固定连接在座板的中部。所述的插头含有两个对应的立板和顶帽,所述的两个立板、顶帽及座板均为槽型钢,两个立柱的槽型相对应布置,顶帽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上端,座板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下端,顶帽的边沿和座板的边沿之间形成所述的箍台;所述的立板与顶帽、座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所述的顶帽和立板的中部设有匹配的减重孔。[0012]在插头两侧的座板上分别设有螺栓孔。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结构,含有空心立柱,水平梁,前面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座板连接在水平梁表面,所述的空心立柱端部套装在连接件的插头上,在空心立柱外部与连接插头上的箍台对应的高度位置设有箍紧钢带,该箍紧钢带将空心立柱下端部箍扎在连接件的插头上。所述的箍紧钢带的宽度与连接件的插头上的箍台的宽度匹配;所述的连接件的插头含有两个对应的立板和顶帽,所述的两个立板、顶帽及座板均为槽型钢,两个立柱的槽型相对应布置,顶帽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上端,座板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下端,顶帽的边沿和座板的边沿之间形成所述的箍台;所述的立板与顶帽、座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所述的顶帽和立板的中部设有匹配的减重孔。在插头两侧的座板上分别设有螺栓孔,并安装有地脚螺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箍台,采用箍紧钢带将空心立柱的端部箍接在该连接件上,连接件下部通过座板与底梁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空心立柱与底梁及地面基础的连接,其安装方式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快速,能够大幅度节约成本和工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两个立板、顶帽及座板均为槽型钢,这样使原材料单一化, 便于加工制造,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顶帽和立板的中部设有匹配的减重孔,能够进一步的减轻该连接件的自重,从而能够减轻房屋的自重。

图1为该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该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结构的示意图之一;图3为该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该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图中1.座板、2.顶帽、3.立板、4.箍台、5.减重孔、6.螺栓孔、 101.立柱、102.箍紧钢带、103.水平梁、104.连接件、105.地脚螺栓,其中103-1.下水平梁、103-2.上水平梁。实施例一图1,图中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该连接件含有座板,插头,所述的插头的至少一组对应的立面设有箍台,所述的插头固定连接在座板的中部。所述的插头含有两个对应的立板和顶帽,所述的两个立板、顶帽及座板均为槽型钢,两个立柱的槽型相对应布置,顶帽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上端,座板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下端,顶帽的边沿和座板的边沿之间形成所述的箍台;所述的立板与顶帽、座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所述的顶帽和立板的中部设有匹配的减重孔。
4[0029]实施例二 参见图1-图2,图中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结构,含有空心立柱,水平梁,前面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座板连接在水平梁表面,所述的空心立柱端部套装在连接件的插头上,在空心立柱外部与连接插头上的箍台对应的高度位置设有箍紧钢带,该箍紧钢带将空心立柱下端部箍扎在连接件的插头上。所述的箍紧钢带的宽度与连接件的插头上的箍台的宽度匹配;所述的连接件的插头含有两个对应的立板和顶帽,所述的两个立板、顶帽及座板均为槽型钢,两个立柱的槽型相对应布置,顶帽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上端,座板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下端,顶帽的边沿和座板的边沿之间形成所述的箍台;所述的立板与顶帽、座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所述的顶帽和立板的中部设有匹配的减重孔。实施例三参见图3,图中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该连接件含有座板,插头,所述的插头的至少一组对应的立面设有箍台,所述的插头固定连接在座板的中部。所述的插头含有两个对应的立板和顶帽,所述的两个立板、顶帽及座板均为槽型钢,两个立柱的槽型相对应布置,顶帽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上端,座板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下端,顶帽的边沿和座板的边沿之间形成所述的箍台;所述的立板与顶帽、座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所述的顶帽和立板的中部设有匹配的减重孔。在插头两侧的座板上分别设有螺栓孔。实施例四参见图3-图4,图中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结构,含有空心立柱,水平梁,前面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座板连接在水平梁表面,所述的空心立柱端部套装在连接件的插头上,在空心立柱外部与连接插头上的箍台对应的高度位置设有箍紧钢带,该箍紧钢带将空心立柱下端部箍扎在连接件的插头上。所述的箍紧钢带的宽度与连接件的插头上的箍台的宽度匹配;所述的连接件的插头含有两个对应的立板和顶帽,所述的两个立板、顶帽及座板均为槽型钢,两个立柱的槽型相对应布置,顶帽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上端,座板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下端,顶帽的边沿和座板的边沿之间形成所述的箍台;所述的立板与顶帽、座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所述的顶帽和立板的中部设有匹配的减重孔。在插头两侧的座板上分别设有螺栓孔,并安装有地脚螺栓。
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该连接件含有座板,插头,其特征是所述的插头的至少一组对应的立面设有箍台,所述的插头固定连接在座板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插头含有两个对应的立板和顶帽,所述的两个立板、顶帽及座板均为槽型钢,两个立柱的槽型相对应布置,顶帽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上端,座板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下端,顶帽的边沿和座板的边沿之间形成所述的箍台;所述的立板与顶帽、座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顶帽和立板的中部设有匹配的减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其特征是在插头两侧的座板上分别设有螺栓孔。
5.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结构,含有空心立柱,水平梁,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件的座板连接在水平梁表面,所述的空心立柱端部套装在连接件的插头上,在空心立柱外部与连接插头上的箍台对应的高度位置设有箍紧钢带,该箍紧钢带将空心立柱下端部箍扎在连接件的插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箍紧钢带的宽度与连接件的插头上的箍台的宽度匹配;所述的连接件的插头含有两个对应的立板和顶帽,所述的两个立板、顶帽及座板均为槽型钢,两个立柱的槽型相对应布置,顶帽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上端,座板扣装在两个立板的下端,顶帽的边沿和座板的边沿之间形成所述的箍台;所述的立板与顶帽、座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帽和立板的中部设有匹配的减重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插头两侧的座板上分别设有螺栓孔,并安装有地脚螺栓。
专利摘要一种超薄壁钢结构立柱与水平梁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该连接件含有座板,插头,所述的插头的至少一组对应的立面设有箍台,所述的插头固定连接在座板的中部;该连接结构含有空心立柱,水平梁,前面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座板连接在水平梁表面,所述的空心立柱端部套装在连接件的插头上,在空心立柱外部与连接插头上的箍台对应的高度位置设有箍紧钢带,该箍紧钢带将空心立柱下端部箍扎在连接件的插头上。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箍台,采用箍紧钢带将空心立柱的端部箍接在该连接件上,连接件下部通过座板与底梁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空心立柱与底梁及地面基础的连接,其安装方式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快速,能够大幅度节约成本和工时。
文档编号E04B1/58GK202194246SQ20112026898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刘尚蔚, 卢薇, 孙茂军, 康迎宾, 张搴, 张树珺, 缪青海, 魏群 申请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