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机及支承和移动多线机的切割线以切割大块石材为板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6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线机及支承和移动多线机的切割线以切割大块石材为板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石材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上涉及把大块石材如石块、大理石和混凝土等切割成板块的一部多线机中支承和移动其切割线的一个装置。本发明也涉及包括所述装置的一种多线机。
背景技术
多线机的作用是把大块的石材如石块、大理石和混凝土等切割成板块,其包括一轴承构架和与之联结的金刚切割线。所述的线可沿大体上垂直的方向移动,用作切穿一大块的石材,从而把它分解成板块。板块的厚度取决于两条毗邻线之间的距离。本身已知的是,切割线绕着一个或多于一个一般为圆筒或并置滑轮组合的圆筒状装置以作支承和移动,这些装置架设于多线机的轴承构架上用来转动切割线,使它们切穿大石块。上述支承装置一般会在边缘部分设有多道环形槽,其适当地于彼此之间留有空间,并可各自容纳一条相配的金刚线。槽之间的距离大致上等于大块石材切割所得之板块的最终厚度。这样的一种机器可称为定距机器。目前,多线机所普遍使用的切割线直径是7.2mm。这代表槽的尺寸必须是适合容纳这些切割线的尺寸,并在可能情况下留有一最少的间隙,而这种尺寸被视为市场多年来所接受的“标准”尺寸。事实上,正如所知,系统操作时会产生强烈震荡,主要是因为切割石块所必然产生的极端状况所致。因此有说法认为,在小于上述尺寸的情况下,技术上和机械上的问题便可能产生。
发明内容为了最少局部地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来支承和移动把石材切割成板块的多线机的切割线的装置,及/或提供一种拥有最强效果和成本相对较低的多线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及/或一种多线机,其可获得最大的切割石块产量,而产量是根据相对于标称值而言容差最小的板块数量计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可使所切割的石块产生最少废料的一种装置及/或一种多线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及/或一种多线机,其可于把大块石材切割成板块时浪费最少能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及/或一种多线机,其可于把大块石材切割成板块时对环境造成最轻微的影响。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以一种简单和划算的方式把大块石材切割成板块的一种装置及/或一种多线机。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支承和移动一定距多线机(I)的切割线(20)以把大块(B)石材切割成板块的装置;所述切割线(20)有一预设的直径(0);所述装置包括一圆筒状的支承结构体,其具有界定一条纵轴(X)的一个中心部分(31)和具有多道间距和形状相同并可分别在内容纳一条相应切割线(20)的环形槽(33)的一个边缘部分
(32);其中每一道所述的环形槽(33)都具有两面彼此相对的侧壁(34、35),并由一面底壁(36)连接;所述侧壁(34、35)之间具有第一段相互预设的最大距离(L),以及其中两道毗邻槽(33、33’ )具有相应并与轴(X)垂直而且相互之间构成第二段预设距离⑴的中心面(m’);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相互预设的最大距离(L)小于7. 2mm ;以及两道毗邻槽(33、33’ )与轴(X)垂直的中心面(π、π ’)之间的第二段预设距离
(I)是根据以下方程式(I)计算出来的I = A+ (O. 8+L) (I)其中-A是一系数,数值介乎29. 5至31. 5mm之间;-L是每一道槽(33)中相对的侧壁(34、35)之间的所述第一段相互预设的最大距离(L),其以毫米表示。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装置的切割线(20)的预设直径(0)介乎5mm至7mm之间,每道槽(33)都具有一呈U形的截面;每道槽(33)中与轴(X)垂直的中心面(Ji)与所述U形截面的对称平面互为一致;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装置的切割线(20)的预设直径(0)是6. 2_,每道槽(33)都具有一呈V形的截面;每道槽(33)中与轴(X)垂直的中心面(η)与所述V形截面的对称平面互为一致。用来支承和移动切割线(20)的装置(30)包括一圆筒或多个沿纵轴(X)并置的滑轮(40)。本发明还涉及把大石块(B)切割成板块的一部定距多线机,其包括一构架(10),多条切割线(20)和最少一对架设于构架(10)上用来支承和移动切割线(20)的装置
(30),而其中最少一个装置(30)是本发明的装置。

本发明藉由图解方式展示和非限定的示例并参照附图,以几个优选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用来支承和移动多线机的切割线以把大块石材切割成板块的装置作出说明,使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和优势获得更清晰的说明,其中图I是一示意图,展示了一部切割石块B用的机器而该机器包含了本发明的装置;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第一个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平面图,当中一些细节由图2a放大显示;图3是一局部截面的平面图,其示出了本发明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一些细节;图4是一局部截面的平面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装置所切割的一大块石材;图5是一局部截面的平面图,其示出了本发明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一些细节;图6是一局部截面的平面图,其示出了本发明装置的第四个实施例,当中一些细节由图6a放大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来说明把大石B切割成板块的一部定距多线机I。多线机I有几个相同或大体上相似的部分或部件,虽然这些部分或部件的说明各自独立分开及/或各自由单一的标号标示,但除非另作说明,否则对单一部分或部件所作的说明及/或图解适用于所有其它相同或大体上相似的部分或部件。本身已知的是,多线机I包括一轴承构架10、多条金刚切割线20和最少一对并优选为多个架设于构架10上用来支承和移动切割线20的圆筒状装置30。本身已知的是,圆筒状装置30时刻拉紧切割线20,使其每一条都界定一面向需要切割的石块B并可把其切穿的切割部分21以及另一与切割部分21相对的回转部分22。在本发明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于一个的支承装置30由圆筒组成。在本发明如图6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于一个的支承装置30由多个并置的滑轮40组成。每一个装置30可合适地包括界定一纵轴X的中心部分31和设有多道大体上相同而且间距相同的并置环形槽33的边缘部分32。每一道环形槽33可容纳一条相应且直径预设为0的金刚切割线20。本身已知的是,每一条金刚线20容纳于其相应的槽33内,使操作时没有槽33是空的。换言之,金刚切割线20占用了相应支承装置30中边缘部分32的所有槽33。由图2、图3和图6所示有关本发明一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每一道槽33的截面可大体上呈U形,其两面侧壁34、35彼此相对,并通过可与所所要容纳的金刚线20接触的一面底壁36相互连接。侧壁34、35之间最大的距离处于槽33入口处,并以L表示。由图5所示有关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槽33的截面大体上呈V形。同样地,侧壁34、35之间最大的距离处于槽33入口处,并以L表示。在图3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容纳切割线20的槽33的侧壁34、35和底壁36与边缘部分32以相同物料制成。一般来说,中心部分31和边缘部分32可最少局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钢或铝。此外,中心部分31可最少局部由一金属材料制成,如钢或铝,而边缘部分32则可完全由一种耐磨物料制成,耐磨物料可以是聚合物料,例如聚氨酯或橡胶。优选地,边缘部分32的外表面37可连接一个或多个可完全或局部覆盖外表面37的抗磨环状构件38。所述抗磨构件38可由聚合物料如聚氨酯或橡胶制成,并可以固定或优选地以可拆除的方式连接边缘部分32的外表面37,以简化其替换。所述抗磨构件38可设有一设计成与边缘部分32的外表面37连接的下部38’,以及一设计成最少局部地界定槽33的上部38”。具体而言,每一抗磨构件38可压入一形状互补的边缘沟槽39内。每一抗磨构件38的上部38”可适当地界定最少每道槽33的底壁36。总言之,在图2a和图6a所示的一个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每一个抗磨环形构件38的上部38”可界定底壁36以及适合容纳一条相应切割线20的每一道槽的侧壁34、35。、[0048]如前所述并如图4所示,每条线20的直径相等,而从石块B切割出来的板块厚度S大体上由两道毗邻槽33、33’之间的距离界定。具体而言,两道毗邻槽33、33’各自的垂直于轴X的中心面π之间相距一段预设距离I。具体而言,在图3和5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槽33的截面分别大体上呈U形和V形,距离I相应于两道毗邻槽的对称平面之间的距离,或相应于相同的两道毗邻槽各自最深的一点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的申请人意外地发现,为了获得最大的切割石块B产量,其中产量以每单位长度中具有相对标称值而言操作容差最少的板块数量计算,每道槽33相对的侧壁34、35之间的最大距离L必须小于7. 2mm。该距离L优选为5至7mm之间。该距离L更优选的值可以是6. 2mm。在每道槽33中,侧壁34、35之间的最大距离L可优选与切割线20的直径0大体上相同。换言之,切割线20嵌入相应槽33后只留有最少间隙,以与之卡合。·上述的尺寸可使板块的生产成本降至最低。事实上,由于切割出来的石块体积相等,本发明相对于已知技术的机器可切割出更多板块,并产生更少废料。因制成板块的材料显然十分昂贵,石块B以板块计算出来的线性产量会被最大化,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装置30的具体设计使所用的切割线直径相对已知技术所用的切割线
直径更小。这样可使多线机I浪费的能量减至最小,因为切割线20能更轻易切穿所要切割的石块B。此外,由于机器的能耗低,及/或操作产生的废料减至最少,管理机器的成本会降低,整项切割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会减少。另一方面,在石材加工的技术领域中,板块相对其标称厚度的偏差反映其操作容差,操作容差越低,所得的板块更具价值。由此,以毫米表示的距离I可通过以下的方程式⑴计算出来I = A+ (O. 8+L) (I)其中-A是一系数,以毫米表示,其数值介乎19. 5至21. 5mm之间;而-L是每一道槽33中相对的侧壁34和35之间最大的距离。这项发现令人意外,因为现有技术的任何一方面都不曾缩短槽的距离L或槽与槽之间相对的距离,以改良现有规格下的机器。此外,具体地选择系数A的数值可获得相对标称值20mm而言容差最少的板块,也即市场最需要的一种板块。系数A —具体优选的数值可以是20. 5mm。在述各项特征的组合下,本发明的装置便可从所要切割的石块B获得最大产量,而产量是根据相对于标称厚度20_而言容差最小的板块数量计算。现再重申,低操作容差的板块较受市场欢迎,故其经济价值较高,且显然把石块B的产量进一步扩至最大,从中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上述披露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支承装置和把大块石材切割成板块的多线机达到了预期目的,尤其是克服了已知技术的缺陷,使一石块B可切割出在可能的情况下数量最多的一种板块,该种板块的标称厚度为20_,其相对于标称厚度的操作容差也是可能情况下最小的。本发明的支承装置和多线机可作出的多种变更和变化均在所附权利 要求所披露的创新概念之内。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为本发明所界定的领域,本发明的所有细节部分均可由其它技术上相同的部分取代,其物料也可根据不同需要而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支承和移动多线机(I)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B)为板块的装置;所述切割线(20)有一预设的直径(0);所述装置包括一圆筒状的支承结构体,其具有界定一条纵轴(X)的一个中心部分(31)和具有多道间距和形状相同并可分别在内容纳一条相应切割线(20)的环形槽(33)的一个边缘部分(32); 其中每一道所述的环形槽(33)都具有两面彼此相对的侧壁(34、35),并由一面底壁(36)连接;所述侧壁(34、35)之间具有第一段相互预设的最大距离(L),以及 其中两道毗邻槽(33、33’ )具有相应并与轴(X)垂直而且相互之间构成第二段预设距离⑴的中心面(31、JI ’);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相互预设的最大距离(L)小于7. 2mm;以及 两道毗邻槽(33、33’ )与轴⑴垂直的中心面(π、’)之间的第二段预设距离(I)是根据以下方程式(I)计算出来的 I = A+ (O. 8+L)(I) 其中 -A是一系数,数值介乎19. 5至21. 5mm之间; -L是每一道槽(33)中相对的侧壁(34、35)之间的所述第一段相互预设的最大距离(L),其以毫米表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方程式(I)的系数A为20. 5_。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最大的预设距离(L)与容纳于每道槽(33)中的切割线(20)的直径(0)相同。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最大的预设距离(L)介乎5mm至7mm之间。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最大的预设距离(L)是6. 2_。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线(20)的预设直径(0)介乎5mm至7mm之间。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线(20)的预设直径(0)是6.2_。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道槽(33)都具有一呈U形的截面;每道槽(33)中与轴(X)垂直的中心面(Ji)与所述U形截面的对称平面互为一致。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道槽(33)都具有一呈V形的截面;每道槽(33)中与轴(X)垂直的中心面(Ji)与所述V形截面的对称平面互为一致。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道或多道槽(33)的底壁(36)和侧壁(34、35)均由制造边缘部分(32)的相同物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边缘部分(32)的外表面(37)的抗磨环状构件(38);每一个抗磨环状构件(38)都设有一连接边缘部分(32)的外表面(37)的下部(38’ )和一最少局部地界定所述槽(33)的上部(38”)。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I)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B)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抗磨环状构件(38)以可拆除的方式连接边缘部分(32)的外表面(37)。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I)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B)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抗磨环状构件(38)的上部(38”)界定了每一道槽(33)的底壁(36)。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I)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B)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抗磨环状构件(38)的上部(38”)界定了每一道槽(33)的底壁(36)和侧壁(34、35)。
1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来支承和移动切割线(20)的装置(30)包括一圆筒。
1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来支承和移动切割线(20)的装置(30)包括多个沿纵轴(X)并置的滑轮(40)。
17.—部多线机,其包括一构架(10),多条切割线(20)和最少一对架设于构架(10)上用来支承和移动切割线(20)的装置(30),而其中最少一个装置(30)是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项所指的支承和移动多线机⑴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⑶为板块的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线机及支承和移动多线机(1)的切割线(20)以切割大块石材(B)为板块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大体上呈圆筒状的支承结构体,其具有界定一条纵轴(X)的一个中心部分(31)和具有多道间距和形状大体上相同并可分别在内容纳一条相应切割线(20)的环形槽(33)的一个边缘部分(32)。每一道槽(33)都具有两面彼此相对的侧壁(34、35),它们由一面底壁(36)连接,而它们之间形成的第一段相互预设的最大距离(L)小于7.2mm。两道毗邻槽(33、33’)与轴(X)垂直的两面相应的中心面(π、π’)之间形成的距离(I)根据以下方程式(I)计算出来I=A+(0.8+L)(I),其中A是一系数,数值介乎19.5至21.5mm之间;而L是所述第一段相互预设的最大距离(L),其以毫米表示。
文档编号B28D1/22GK202517603SQ20112028481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
发明者尹拉里奥·比德伊塞 申请人:伯兰顿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