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塔及快速集成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48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塔及快速集成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塔及快速集成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讯站点通常采用两种形式。方式一,现场建站,由于存在占地面积大、选址困难,以及施工工期长、造价高等缺点,越来越难以满足通信运营商快速建站的需求。方式二,采用移动通信车,其存在采购及运行维护成本高,天线挂载高度有限且不能长期野外无人看守使用而只能只作为临时站点使用。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网络应用规模的扩大,快速建立通信站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基于此,有人发明了一种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它包括通信机房和升降塔,通信机房至少具有一能容纳满足信号处理设备的空间以及框架,升降塔通过框架安装在通信机房上面,升降塔采用可自立和升降的封闭式金属结构或桁架式金属结构制成,其顶部至少还安装有天线安装架;升降塔至少由第一节塔体、第二节塔体和第三节塔体通过相互之间设置的升降装置依次连接构成,升降装置至少包括三条钢丝绳、两个卷扬机及若干个滑轮,通过第一钢丝绳及第一卷扬机实现升降塔倒伏,通过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及第二卷扬机实现第二节塔体及第三节塔体的升降。上述升降塔采用两个独立的卷扬机分别实现铁塔倒伏与升降的功能,具有升降塔占用空间大、现场操作复杂、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升降塔存在占用空间大、现场操作复杂、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塔及快速集成通信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升降塔,所述升降塔包括塔体及倒伏装置,所述倒伏装置安装在塔体上,所述倒伏装置用于使所述升降塔处于水平状态或直立状态;所述塔体至少包括第一节塔体、第二节塔体、第三节塔体,相邻的两节塔体之间设有升降装置及导向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使所述相邻的两节塔体相对升起或降落,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引导所述相邻的两节塔体的升起或降落,所述倒伏装置包括第一钢丝绳、卷扬机及定滑轮组,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卷扬机上,所述第一钢丝绳另一端经所述定滑轮组连接至第一节塔体的中部定滑轮组;所述升降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升降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节塔体与所述第二节塔体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节塔体及所述第三节塔体之间,其中,除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外,其余所述各节塔体之间的升降装置的结构均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相同;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所述卷扬机和第二钢丝绳,所述卷扬机为带离合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卷线筒一和卷线筒二,所述升降塔倒伏时,所述卷线筒一和所述卷线筒二 23共转;所述升降塔升降时,所述卷线筒一转动,所述卷线筒二脱离传动轴;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卷扬机上,所述第二钢丝绳另一端经所述定滑轮组及第一节塔体顶部滑轮经第二节塔体底部滑轮,连接至第一节塔体顶部的第一固定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组第三钢丝绳,所述至少一组第三钢丝绳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第二节塔体轴线的两根第三钢丝绳,每根所述第三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节塔体顶部的第二固定点,每根所述第三钢丝绳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节塔体顶部定滑轮,连接至所述第三节塔体底部固定点;其中,所述倒伏装置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共用一个所述卷扬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包括所述的升降塔、机房、钢框架及预制配重式基础,所述机房及所述升降塔设于所述钢框架上,所述钢框架设置在所述预制配重式基础的上部或下部。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包括所述的升降塔、机房、支撑框架及半挂拖车,所述机房及所述升降塔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放置在所述半挂拖车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倒伏装置通过共用同一个卷扬机,实现了升降塔的升降与倒伏,缩小了空间,降低了现场操作的复杂度,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针对快速建站、移动站点、临时站点、网络快速恢复等特殊应用场景需求,并能实现快速安装。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快速集成通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塔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五节升降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卷扬机的结构原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节塔体与所述第二节塔体的装配关系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节塔体与所述第三节塔体的装配关系立体图;图7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节塔体安装固定导向滚轮的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节塔体安装可调导向滚轮的结构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调导向滚轮的结构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节塔体安装锁紧装置的结构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锁紧装置的结构简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支撑件的结构图;图Il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支撑件的结构图;图IlB是图IlA中所述支撑件与塔体的装配状态图;[0031]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升降控制结构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升降控制原理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有所述抱箍的结构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塔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塔直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快速集成通信装置直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所述快速集成通信装置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天线安装架,2第三节塔体,2A第四节塔体,2B第五节塔体,3第二节塔体顶部定滑轮,4第三节塔体底部固定点,5第三钢丝绳,6第二节塔体,7第一节塔体顶部的第二固定点,8第一节塔体顶部的第一固定点,9第二节塔体底部滑轮,10第一节塔体,11倒伏装置,IlA第一升降装置,IlB第二升降装置,12第二钢丝绳,13卷扬机,14底座,15预制配重式基础,16第一铰链,17支撑杆,18机房,19钢框架,20第二铰链,21第一节塔体顶部滑轮,22卷线筒一,23卷线筒二,24机械限位件,25锁紧装置,26导向装置,27固定座,28调节螺栓,29滚轮安装座,30滚轮,31塔柱,32支撑件,33连接件,34驱动源,35筒体,36支撑板,37上固定件,38旋转件,39下固定件,40缺口,41第一行程开关,42第二行程开关,43联动开关,44抱箍,45定滑轮组,46第一钢丝绳,47第一节塔体的中部定滑轮组,48支撑框架, 49半挂拖车,50第三行程开关,51第四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I如图I所示快速集成通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本实施例所述的升降塔,所述升降塔包括塔体及倒伏装置11,倒伏装置11安装在塔体上,倒伏装置11用于使所述升降塔处于水平状态或直立状态;所述塔体至少包括第一节塔体10、第二节塔体6、第三节塔体2,相邻的两节塔体之间设有的升降装置及导向装置26(参见图7A),所述升降装置用于使所述相邻的两节塔体相对升起或降落,导向装置26(参见图7A)用于引导所述相邻的两节塔体的升起或降落,倒伏装置11包括第一钢丝绳46 (参见图15)、卷扬机13及定滑轮组45 (参见图 15),第一钢丝绳46 (参见图15)的一端安装在卷扬机13上,第一钢丝绳46 (参见图15)另一端经定滑轮组45 (参见图15)连接至第一节塔体的中部定滑轮组47 (参见图15);所述升降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升降装置11A,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11B,所述第一升降装置IlA设置在所述第一节塔体10与所述第二节塔体6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设置IIB在第二节塔体6及第三节塔体2之间,其中,除所述第一升降装置IIA外, 其余所述各节塔体之间的升降装置的结构均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IlB相同;所述第一升降装置IlA包括卷扬机13和第二钢丝绳12,卷扬机13为带离合的卷扬机,卷扬机13包括卷线筒一 22 (参见图4)和卷线筒二 23 (参见图4),升降塔倒伏时,卷线筒一 22 (参见图4)和卷线筒二 23 (参见图4)共转;升降塔升降时,卷线筒一 22 (参见图4)转动,卷线筒二 23 (参见图4)脱离传动轴;第二钢丝绳12的一端安装在卷扬机13上, 第二钢丝绳12的另一端经定滑轮组45 (参见图15)及第一节塔体顶部滑轮21,经第二节塔体底部滑轮9,连接至第一节塔体顶部的第一固定点8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IlB包括至少一组第三钢丝绳5,所述至少一组第三钢丝绳5包括对称设于第二节塔体6轴线的两根第三钢丝绳5,每根第三钢丝绳5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节塔体顶部的第二固定点7,每根第三钢丝绳5的另一端经第二节塔体顶部定滑轮3,连接至第三节塔体底部固定点4 ;其中,倒伏装置11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共用一个卷扬机13。第二升降装置IlB相当于以一个联动装置,它随着第二节塔体6的运动二相对的运动。。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一个卷扬机13,实现了升降塔的倒伏与升降功能,具有占用空间小,现场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具体地,升降塔的节数还可以是四节、五节、六节等,此时,除第一节塔体与第二节塔体采用第一升降装置外,其余各节塔体之间均采用与第二升降装置相同的结构进行升降,并且升降时,除第一节塔体之外,其余的各节塔体同时升降。如图3所示的具有五节塔体的升降塔,其中,第一节塔体10与第二节塔体6采用第一升降装置,第二节塔体6与第三节塔体2之间、第三节塔体2与第四节塔体2A之间、第四节塔体2A与第五节塔体2B之间均采用与第二升降装置相同的升降装置进行升降,并且第二节塔体6、第三节塔体2、第四节塔体2A、第五节塔体2B同时升起或降落。本例中,塔体优选采用桁架塔体。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起吊过程的平稳性,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节塔体10与第二节塔体6的装配关系图,以及如图6所示的第二节塔体6与第三节塔体2的装配关系图,其中,第二节塔体6及第三节塔体2之间的第二升降装置包括三组第三钢丝绳5,每组两根第三钢丝绳5,三组第三钢丝绳5分布在第二节塔体6的周缘,本例中,三组第三钢丝绳5依次设置在塔体的三个角部。如图5所示,本例中,三组第三钢丝绳5均匀的分布在第二节塔体6的周缘,使得受力更加均匀,增强了起吊的平稳性,并降低了对钢丝绳规格的要求。本例中,第二节塔体 6与第三节塔体2通过三组第三钢丝绳5起吊,由三组第三钢丝绳5共同承担塔体的重量, 使得结构稳定性较好,实现上升过程中塔体垂直,运动平稳,并增强了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每两节之间只采用了一根钢丝绳,钢丝绳受到的拉力较大,存在对钢丝绳规格要求较高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起吊各节塔体的钢丝绳是通过塔体的两个面进行起吊,所存在的起吊过程不够平稳的问题。具体地,本例中,本例中,参见图7A,第一节塔体10 (参见图I)与第二节塔体6 (参见图I)之间的导向装置26(参见图6)为固定导向滚轮,所述固定导向滚轮30包括滚轮30 及固定座27,滚轮30安装在固定座27内,固定座27安装在第一节塔体10上,此处的固定导向滚轮30只起到导向作用,保证安装的垂直度。参见图I,除第一节塔体10与第二节塔体6之间的导向装置之外,其余所述各节塔体之间的导向装置26(参见图7)均为可调导向滚轮。如图7所示,本例以第二节塔体6为例加以说明,第二节塔体6的底部安装有三个可调导向滚轮,其中,可调导向滚轮的作用是在塔体在上升过程中传递滚动摩擦力及轴向正压力。具体地,如图8所示,所述可调导向滚轮包括滚轮30、滚轮安装座29、固定座27及调节螺栓28,滚轮30安装在滚轮安装座29内,固定座27安装在所述塔体上,滚轮安装座 29与固定座27之间安装调节螺栓28,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栓28实现滚轮30与塔体之间的间隙调整,即通过调节螺栓28可以调节滚轮30与其接触面的间距。由于可调导向滚轮与塔体之间的间隙可调,使得各节塔体独立安装完成后直接套接安装即可,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的优点;此外,可调导向滚轮磨损后,仍可通过调整减小可调导向滚轮与塔体之间的间隙,确保塔体的强度。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导向装置采用固定滚轮结构(固定滚轮具体是使用一根短钢管套在升降塔的横材上)其固定滚轮自身能够转动,在升降塔塔升降时与固定滚轮碰撞、摩擦,易磨损,使得固定滚轮磨损后,与塔体之间间隙增大,而导致的塔体强度降低, 偏摆增大问题。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了可调导向滚轮结构,故保证了塔体结构件标准化和模块化的顺利实施,能够节省大量生产费用,减少零件数量,缩短站点安装时间。本实施例通过增减塔体的节数及塔体标准的连接件,可以方便的改变塔体高度。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采用固定滚轮导向,导致各节塔体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一边制作一边装配,塔体装配工艺难度较高,难以实现模块化安装的问题。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塔体的稳定性,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升降塔还包括锁紧装置25,锁紧装置25设于第二节塔体6的底部,锁紧装置25用于支撑并锁紧第二节塔体 6。如图5所示,通过在第一节塔体10上安装锁紧装置25,可有效支承第二节塔体6, 并把第二节塔体6锁紧在第一节塔体10上,提高了整个塔体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塔体伸展后仅靠电机锁定钢丝绳,达到锁定塔体高度,而存在的锁定的稳定性较差问题。具体地,作为优选,如图10所示,本例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执行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升降塔的上部或下部,所述执行机构设于升降塔的塔体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提供动力并带动所述执行机构动作,所述执行机构用于锁紧所述第二节塔体。具体地,如图10所示,还可参见图9,本实施例以图10为主加以说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三个支撑件32和两个连接件33,三个支撑件32分别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一节塔体的不同塔柱31上,三个支撑件32之间连接两个连接件33,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34,驱动源34与两个连接件33相连并驱动两个连接件33运动,通过两个连接件33带动三个支撑件32旋转,并实现对所述第二节塔体的支撑和锁紧。具体地,如图11所示的一种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下部的筒体35和上部的支撑板36,筒体35用于容纳第一节塔体的塔柱31 (参见图10),支撑板36用于支撑第二节塔体 6 (参见图5)的塔柱。具体地,如图IlA及IlB所示的又一种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由上至下包括上固定件 37、旋转件38及下固定件39,其中,旋转件38可相对上固定件37及下固定件39旋转,上固定件37与下固定件38均为带有缺口的圆环,旋转件38包括带有缺口的环状本体,带有缺口的环状本体向外延伸出支撑部。如图IlB所示,所述支撑件整体卡接在第一节塔体10的塔柱上,旋转件38的支撑部旋转在第二节塔体6的塔柱下方。其中,参见图10,连接件33可以是连接杆或者是钢丝绳或者其他连接体,只要满足功能即可。本实施例优选连接件为连接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驱动源可以是手动驱动,可以采用电机驱动,还可以是液压或气动驱动。当采用手动驱动时,驱动机构置于所述升降塔的下部,当采用其他形式驱动时,驱动机构可以置于所述升降塔的上部或下部。锁紧装置工作原理参见图10,操作人员操控驱动源34,驱动源34带动执行机构中的连接件33,两个连接件33带动三个支撑筒32绕塔体的塔柱转动,旋转一个角度度,即可有效支承第二节塔体6的塔柱,并把第二节塔体6锁紧在第一节塔体10上。进一步地,为了准确掌握升降的位置,具体地,如图12所示,所述升降塔还包括两个行程开关,即第一行程开关41和第二行程开关42,第一行程开关41和第二行程开关42 分别设置在第一节塔体的底部及顶部,并分别限制所述第二节塔体下降位置及升起位置。如图13所示,卷扬机13与联动开关43相连,联动开关43切换第二行程开关42, 当第二节塔体6上升到位后触发第二行程开关42,电机停止,故此通过第二行程开关42控制塔体升降,行程准,操作简单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升降过程需要手动控制,存在行程准确度难以把握的问题。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二行程开关失灵时卷扬机继续工作,参见图5,所述升降塔还包括两个机械限位件24,所述两个机械限位件2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节塔体的底部及所述第二节塔体的顶部,所述两个机械限位件24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节塔体的升起位置。通过增加机械限位件,使得在第二行程开关42 (参见图12)失灵时,卷扬机13 (参见图12)停止工作。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塔体的稳定性,具体地,如图14所示,所述升降塔还包括抱箍 44,所述升降塔中每两节塔体相重叠的部分设有所述抱箍44。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塔的整体工作过程如图15所示,初始状态升降塔倒放在机房及钢框架上面,塔未伸缩的时候,第一节塔体10是基础,第二节塔体6放在第一节塔体10里,第三节塔体2放在第二节塔体6里。展开过程如下I)参见图15,将卷扬机13控制装置切换到倒伏状态,按竖直键,启动卷扬机13,参见图15,卷扬机13顺时针转动时,第一钢丝绳45收缩,通过定滑轮组45拉动升降塔顺时针转动,转动90度后达到直立状态,触发第三行程开关50,卷扬机13停止,直立动作完成,人员将塔体底部与框架锁紧固定;2)参见图2,将卷扬机13控制装置切换到升降状态,按上升键,启动卷扬机13,由于第二钢丝绳12两端固定在第一节塔顶部,中间连接第三节塔体2底端,并跨在第二节塔体6顶部,当卷扬机13顺时针转动时,第二钢丝绳12拉动第一节塔体10,第二钢丝绳12收缩,带动第二节塔体6向上升起,并撑起第三钢丝绳5向上收缩,由此带动第三节塔体2上升,即带动第二节塔体6、第三节塔体2同步上升,直到设计位置,触发第二行程开关42 (参见图12),卷扬机13停止;3)参见图12,操作人员根据指示方向扳动锁紧装置25扳手38,通过钢丝绳带动支撑机构转轴35,实现对上第二节塔体6的机械支撑、固定;4)参见图14,人员上塔在每两节间安装抱箍44,保证整体的垂直度。收拢过程(与展开过程反向操作)I)参见图14,人员上塔拆卸抱箍44 ;2)参见图12,操作人员根据指示方向扳动锁紧装置25扳手38,打开锁紧装置25 ;3)参见图1,将卷扬机13控制装置切换到升降状态,按下降键,启动卷扬机13,升降塔第二节塔体6及第三节塔体2同步下降,直到设计位置,触发第一行程开关41 (参见图 12),卷扬机13停止,人员打开塔体底部与框架的连接;4)参见图15,将卷扬机13控制装置切换到倒伏状态,按水平键,启动卷扬机13,升降塔缓缓从竖直到水平位置,触发第四行程开关51,卷扬机13停止,人员将塔体顶部与辅助支撑的支架连接固定。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所述的升降塔、机房18、钢框架19及预制配重式基础15,机房18及所述升降塔设于钢框架19上,钢框架19设置在预制配重式基础15上部或下部。其中,本例中所述升降塔的结构与实施例 I中升降塔结构完全相同,有关升降塔的具体内容本实施例不再赘述。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一个卷扬机13,实现了升降塔的倒伏与升降功能,具有占用空间小,现场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I所示,在机房的底座14下部设置预制配重式基础15,预制配重式基础15是由预制混凝土地梁构成,具有施工难度小,并有效提高整体结构刚度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当其自身重力不足以抵抗倾覆时,采用额外的配重或是与地面锚固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时,而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问题。进一步地,为了增加所述升降塔立起后的刚度,如图I所示,第一节塔体10顶部设有第二铰链20,机房顶部设有第一铰链16,第一铰链16和第二铰链20之间连接有支撑杆 17,增强了升降塔立起来的刚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如图17及图18所示,包括所述的升降塔、机房、支撑框架48及半挂拖车49,所述机房及所述升降塔设于支撑框架48上, 支撑框架48放置在半挂拖车49上。其中,本例中所述升降塔的结构与实施例I中升降塔结构完全相同,有关升降塔的具体内容本实施例不再赘述。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一个卷扬机13,实现了升降塔的倒伏与升降功能,具有占用空间小,现场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点。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便了所述快速集成通信装置的运输。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快速集成通信装置的优点在于I)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比传统站点10*10m相比,占地面积减小,能够节省站点获取费用以及相应的土建费用。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比传统站点,无需基础湿作业施工,同时对场地的适应性极大地提高,对于土质松软及特殊土质的场地,按预定要求进行简单处置就可以安装本实用新型,升降塔能够自动倒伏及升降,极大地减少了升降塔安装时间。[0097]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为可移动站点,与应急通信车比造价低约60%,也不需要对车体的维护保养,整体结构造价低,无需专门的后期运营维护。故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了站点面积小、站点集成且安装方便,保证通信站点快速开通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塔,所述升降塔包括塔体及倒伏装置,所述倒伏装置安装在塔体上,所述倒伏装置用于使所述升降塔处于水平状态或直立状态;所述塔体至少包括第一节塔体、第二节塔体、第三节塔体,相邻的两节塔体之间设有升降装置及导向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使所述相邻的两节塔体相对升起或降落,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引导所述相邻的两节塔体的升起或降落,其特征在于,所述倒伏装置包括第一钢丝绳、卷扬机及定滑轮组,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卷扬机上,所述第一钢丝绳另一端经所述定滑轮组连接至第一节塔体的中部定滑轮组;所述升降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升降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节塔体与所述第二节塔体之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节塔体及所述第三节塔体之间,其中,除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外,其余所述各节塔体之间的升降装置的结构均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相同;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所述卷扬机和第二钢丝绳,所述卷扬机为带离合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包括卷线筒一和卷线筒二,所述升降塔倒伏时,所述卷线筒一和所述卷线筒二共转;所述升降塔升降时,所述卷线筒一转动,所述卷线筒二脱离传动轴;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卷扬机上,所述第二钢丝绳另一端经所述定滑轮组及第一节塔体顶部滑轮经第二节塔体底部滑轮,连接至第一节塔体顶部的第一固定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组第三钢丝绳,所述至少一组第三钢丝绳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第二节塔体轴线的两根第三钢丝绳,每根所述第三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节塔体顶部的第二固定点,每根所述第三钢丝绳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节塔体顶部定滑轮, 连接至所述第三节塔体底部固定点;其中,所述倒伏装置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共用一个所述卷扬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塔体及所述第三节塔体之间的第二升降装置包括三组第三钢丝绳,所述三组第三钢丝绳分布在所述第二节塔体的周缘。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塔体与所述第二节塔体之间的导向装置为固定导向滚轮,其余所述各节塔体之间的所述导向装置均为可调导向滚轮, 所述固定导向滚轮包括滚轮及固定座,所述滚轮安装在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塔体上,所述可调导向滚轮包括滚轮、滚轮安装座、固定座及调节螺栓,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滚轮安装座内,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塔体上,所述滚轮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安装所述调节螺栓,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螺栓实现所述滚轮与所述塔体之间的间隙调整。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塔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节塔体的底部,所述锁紧装置用于支撑并锁紧所述第二节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执行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升降塔的上部或下部,所述执行机构设于升降塔的塔体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提供动力并带动所述执行机构动作,所述执行机构用于锁紧所述第二节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三个支撑件和两个连接件,所述三个支撑件分别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一节塔体的不同塔柱上,所述三个支撑件之间连接所述两个连接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与所述两个连接件相连并驱动所述两个连接件运动,通过所述两个连接件带动所述三个支撑件旋转,并实现对所述第二节塔体的支撑和锁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下部的筒体和上部的支撑板,所述筒体用于容纳第一节塔体的塔柱,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第二节塔体的塔柱。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由上至下包括上固定件、旋转件及下固定件,其中,所述旋转件可相对所述上固定件及所述下固定件旋转,所述上固定件与所述下固定件均为带有缺口的圆环,所述旋转件包括带有缺口的环状本体,所述带有缺口的环状本体向外延伸出支撑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塔还包括两个行程开关,所述两个行程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节塔体的底部及顶部,并分别限制所述第二节塔体下降位置及升起位置。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塔还包括两个机械限位件,所述两个机械限位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节塔体的底部及所述第二节塔体的顶部,所述两个机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节塔体的升起位置。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塔还包括抱箍,所述升降塔中每两节塔体相重叠的部分设有所述抱箍。
12.一种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塔、机房、钢框架及预制配重式基础,所述机房及所述升降塔设于所述钢框架上,所述钢框架设置在所述预制配重式基础的上部或下部。
13.一种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塔、机房、支撑框架及半挂拖车,所述机房及所述升降塔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放置在所述半挂拖车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塔及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属于通讯领域。所述升降塔包括塔体及倒伏装置,塔体至少包括三节,相邻的两节塔体之间设有升降装置及导向装置,所述倒伏装置包括第一钢丝绳、卷扬机及定滑轮组,所述各自的升降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升降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升降装置,其中,除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外,其余所述各节塔体之间的升降装置的结构均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相同;所述倒伏装置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共用一个所述卷扬机。所述快速集成通信装置包括所述升降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倒伏装置通过共用同一个卷扬机,实现升降塔的升降与倒伏,缩小了空间,降低了现场操作的复杂度,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E04H12/34GK202347913SQ20112037723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
发明者余方岭, 张玉峰, 边东洋, 陈志光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