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8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面积建筑中的底层梁、板同步现浇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抱箍。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大部分设有底层停车场,采用大量板、梁、柱结构体系,一般柱子上直接支撑梁体,梁体与屋面板现浇在一起,形成大面积的板梁柱体系,在再其上按功能需要进行设计分隔成相应的建筑功能区域。目前,采用最多的施工方式是利用满堂脚手架进行全面积支撑,立模后进行模板及脚手架拆除。为防止地面沉降影响板梁体系的施工质量,往往需提前对地面进行必要的硬化加固,硬化前需对地面回填部分的沉降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采用大面积脚手架支撑体系,消耗大量支撑杆件、扣件、附件及人工,费工费时。为了防止地面沉降给车库屋面带来负面影响,降低施工成本,亦有采用柱抱箍法将竖向荷载转移至柱子上,在柱顶用抱箍与柱子连接,抱箍两翼的承重翼板支撑工字钢梁, 在工字钢梁上架设屋面梁、板等支撑体系。采用柱顶抱箍法,施工荷载不与地面接触,不受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此法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可用吊车等设备将工字钢梁吊装至抱箍之上进行安装,但待浇注混凝土之后,无法采用吊车等吊装设备拆除工字钢梁,需用千斤顶人工配合,将抱箍逐次降低高度后拆除后移至下一施工段重新安装,费工费时并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能将支撑体系的工字钢梁托起,并直接将支撑体系纵向移动至新的施工位置,简化反复吊装及拆除工作量,从而提高工效、降低安全风险、降低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包括抱箍本体和设置在抱箍本体侧面的承重翼板,还包括托辊支架和托辊,所述托辊支架与承重翼板侧面连接,所述托辊支架上开有竖向滑槽,所述托辊支架底部设有与其螺纹配合且竖向穿入竖向滑槽的顶升螺栓,所述托辊包括辊轴和外套于辊轴并与其转动配合的辊筒,所述辊轴沿承重翼板横向设置且其两端架设在托辊支架的竖向滑槽内。进一步,所述辊轴的两端分别设有方形滑块,所述方形滑块位于竖向滑槽内且与其滑动配合;进一步,所述辊筒与辊轴之间还套设有轴承;进一步,所述辊筒两端设有环形凸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可通过顶升螺栓推动托辊的辊轴两端在竖向滑槽内向上滑动,从而将托辊升出承重翼板上表面;利用该抱箍的这一功能,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支撑体系转换时,使用托辊将支撑体系的工字钢梁托起,并直接将支撑体系纵向移动至新的施工位置,简化了反复吊装及拆除工作量,从而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安全风险、降低了施工成本。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的纵向剖视图(托辊未升起状态);图3为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的纵向剖视图(托辊升起状态);图4为托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撑体系转换过程示意图(支撑体系下降前或支撑体系升高后);图6为支撑体系转换过程示意图(支撑体系下降后或支撑体系升高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图1为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的纵向剖视图(托辊未升起状态),图3为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的纵向剖视图(托辊升起状态),图4为托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包括抱箍本体1和设置在抱箍本体1侧面的承重翼板2,还包括托辊支架3和托辊4,所述托辊支架3 与承重翼板2侧面连接,所述托辊支架3上开有竖向滑槽3a,所述托辊支架3底部设有与其螺纹配合且竖向穿入竖向滑槽3a的顶升螺栓5,所述托辊4包括辊轴41和外套于辊轴41 并与其转动配合的辊筒42,所述辊轴41沿承重翼板2横向设置且其两端架设在托辊支架3 的竖向滑槽3a内;通过顶升螺栓5推动托辊4的辊轴41两端在竖向滑槽3a内向上滑动, 从而将托辊4升出承重翼板2上表面,从而可以利用托辊4将支撑体系的工字钢梁6托起,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轴41的两端分别设有方形滑块43,所述方形滑块43位于竖向滑槽3a内且与其滑动配合;利用方形滑块43与竖向滑槽3a的滑动配合,使辊轴41的上下滑动更加顺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筒42与辊轴41之间还套设有轴承44 ;辊筒42通过轴承44与辊轴41转动配合,使辊筒42转动更顺畅,减少摩擦损失。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筒42两端设有环形凸缘45 ;托辊4升起后,环形凸缘45用于限制工字钢梁6,防止其横向摆动脱离托辊4。本实施例中,柱子7为方柱,因此抱箍本体1也为方形,其由两半抱箍用高强螺栓 8连接而成;当然,柱子也可以为圆柱,抱箍本体也相应的为圆形。在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注施工时,测定标高后,将抱箍用高强螺栓固定在柱顶,在抱箍的承重翼板上利用起吊机械配合布置屋面主梁支撑工字钢梁、屋面次梁支撑工字钢梁、主次梁模板及屋面模板等。当屋面主次梁及屋面板混凝土浇注后并达到拆模强度时,需要进行混凝土浇注支撑体系转换,即将支撑体系移动到下一施工区段,然后进行下一施工区段混凝土浇注。[0025]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进行混凝土浇注支撑体系转换的方法如图5、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如图5所示,在承担了支撑体系重量的上层抱箍9以下的柱子7上再安装一个下层抱箍10,通过千斤顶11将上下两层抱箍顶紧,送开上层抱箍9使支撑体系的重量全部由下层抱箍10承担;如图6所示,释放千斤顶压力11将上层抱箍9及支撑体系下降至指定标高;所述上层抱箍9为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支撑体系下降至指定标高是指支撑体系下降至支撑体系的模板低于梁体;支撑体系下降至指定标高后,将支撑体系的模板拆除,以减轻支撑体系重量;2)如图6所示,在上层抱箍9上,通过顶升螺栓推动托辊4的辊轴两端在竖向滑槽内向上滑动,从而将托辊4升出承重翼板2上表面,使托辊4将支撑体系的工字钢梁6托起;托辊4托起工字钢梁6时,将工字钢梁6限制在托辊4辊筒两端的环形凸缘以内,防止其横向摆动脱离托辊4;3)在下一施工区段的柱子7上安装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通过纵向牵引将支撑体系移动到下一施工区段;4)如图6所示,在下一施工区段的柱子7上,在承担了支撑体系重量的上层抱箍9 以下再安装一个下层抱箍10,通过千斤顶11将上下两层抱箍顶紧,送开上层抱箍9使支撑体系的重量全部由下层抱箍10承担;如图5所示,提升千斤顶压力11将上层抱箍9及支撑体系升高至指定标高,再次紧固上层抱箍9,使支撑体系的重量全部由上层抱箍9承担。混凝土浇注支撑体系转换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施工区段混凝土浇注,转入人工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等正常施工。当全部屋面施工结束后,可采用将支撑体系反复降低转换的方法,将支撑体系降至距离地面较低的位置,由人工辅助拆除所有支撑体系。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进行混凝土浇注支撑体系转换,托辊升出承重翼板上表面将支撑体系的工字钢梁托起,可直接将支撑体系纵向移动至新的施工位置,简化了反复吊装及拆除工作量,从而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安全风险、降低了施工成本。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包括抱箍本体(1)和设置在抱箍本体(1)侧面的承重翼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辊支架(3)和托辊(4),所述托辊支架(3)与承重翼板(2) 侧面连接,所述托辊支架(3)上开有竖向滑槽(3a),所述托辊支架(3)底部设有与其螺纹配合且竖向穿入竖向滑槽(3a)的顶升螺栓(5),所述托辊(4)包括辊轴(41)和外套于辊轴 (41)并与其转动配合的辊筒(42),所述辊轴(41)沿承重翼板(2)横向设置且其两端架设在托辊支架(3)的竖向滑槽(3a)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41)的两端分别设有方形滑块(43),所述方形滑块(43)位于竖向滑槽(3a)内且与其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42)与辊轴 (41)之间还套设有轴承(44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42)两端设有环形凸缘(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升降式托辊的抱箍,包括抱箍本体和设置在抱箍本体侧面的承重翼板,还包括托辊支架和托辊,所述托辊支架与承重翼板侧面连接,所述托辊支架上开有竖向滑槽,所述托辊支架底部设有与其螺纹配合且竖向穿入竖向滑槽的顶升螺栓,所述托辊包括辊轴和外套于辊轴并与其转动配合的辊筒,所述辊轴沿承重翼板横向设置且其两端架设在托辊支架的竖向滑槽内;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顶升螺栓推动托辊的辊轴两端在竖向滑槽内向上滑动,从而将托辊升出承重翼板上表面;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支撑体系转换时,使用托辊将支撑体系的工字钢梁托起,并直接将支撑体系纵向移动至新的施工位置,简化了反复吊装及拆除工作量。
文档编号E04G17/04GK202248888SQ20112040704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
发明者刘保亭, 唐文喜, 王新民 申请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