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现浇混凝土建筑拆除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85887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层现浇混凝土建筑拆除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拆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现浇混凝土建筑拆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拆除工程通常有爆破拆除、机械拆除和人工拆除等三种形式,爆破拆除方式有拆除效率高、工期短、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等优点,但同时伴随着风险高、协调难度大、对周边环境要求高等缺点。通常在政府主导、周边环境较好、协调难度相对较小、易引起媒体和群众关注的情况下采用,在条件较为苛刻的城市闹市区,相对较少采用;人工拆除,由于工人利用小型机械设备进行拆除,适应性强,适用于任何场地情况,缺点是工效低、工期长、费
用高、劳动保护和安全管理要求高;机械拆除,长臂拆楼机(长臂液压剪)拆除现在在城市拆除中较为普遍,主要针对中低层建筑,据不完全统计,当楼层超过28m后,是不允许大型机械上楼的,只能通过人工和小型机械配合来完成拆除工作。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拆除时,由于大型机械自身的重力远远大于楼板的原设计承受力,大型机械在高楼层进行拆除作业时,会因楼层不能承受其重力和工作载荷而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机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能使用爆破拆除和人工拆除的城区、安全可靠的高层现浇混凝土建筑机械拆除施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现浇混凝土建筑拆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拆楼机械在楼层中进行拆除作业时,对建筑结构施加的荷载,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安全性验算;从待施工楼层往下,相邻楼层之间设置顶撑结构,所述顶撑结构分别顶紧上、下楼板;所需布置顶撑结构的楼层数和顶撑结构的数量及布设位置,由所述的安全性验算得到的数据确定;
(2)防护设施的搭建,以及施工材料上、下通道和下废渣通道的搭设;
(3)拆楼机械的解体吊装以及组装和调试;
(4)拆楼机械对楼层进行破碎拆除;在对楼层进行拆除时对拆除的位置同步洒水; 根据上述施工程序从上至下分层拆除楼层;在拆除的同时利用下废渣通道落渣;渣土
及时运离。在步骤(I)中需要搭建顶撑结构的楼层数根据楼板承载能力数据计算所得,通过顶撑结构的设置,将多层建筑结构近似“叠加”的方式组合起来,相比单层建筑结构(特别是楼板),其承载能力得到了大大增强,避免因为建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造成拆楼机械在施工中因楼面坍塌等原因发生安全事故,为大型机械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拆除工作时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步骤(2)中的下废渣通道使得拆除楼层产生的废渣及时进行运离,减小了上层楼层拆除产生的废渣堆积在下层楼板上对下层楼板产生的作用力;步骤(3)中对拆楼机械的解体吊装以及组装和调试,是为了方便在整个拆除工作中大型机械能上楼从顶层开始作业,也可以通过其他吊装方法把整个拆楼机一次性吊上建筑物的顶层;步骤中拆楼机械对楼层进行拆除时同步洒水,是以防止施工时,扬尘过大污染环境,同时也避免了扬尘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顶撑结构(木支撑、液压顶撑、钢梁结构)将大型机械(长臂拆楼机、大型挖掘机)的重力从楼板承接到地面,将多层楼板的承载能力叠加起来,为大型机械提供了安全的作业环境,解决了大型机械对高层建筑物不能拆除的难题,由于大型机械的工作,相对于人工或者小型机械进行拆除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在相邻楼层间搭设顶撑结构,通过将顶撑装置两端顶紧楼板即可实现对大型机械的支撑,整个施工工序简单,成本低廉;施工材料通道和下废渣通道的设置解决了机械的进入以及废渣的及时运输。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了增加大型机械的安全性,在所述步骤(4)
中对楼层拆除时可以采用顺序拆除,顺序依次是楼板、非承重墙、梁、承重墙、柱。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现浇混凝土建筑拆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拆楼机械在楼层中进行拆除作业时,对建筑结构施加的荷载,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安全性验算;从待施工楼层往下,相邻楼层之间设置顶撑结构,所述顶撑结构分别顶紧上、下楼板;所需布置顶撑结构的楼层数和顶撑结构的数量及布设位置,由所述的安全性验算得到的数据确定;
(2)防护设施的搭建,以及施工材料上、下通道和下废渣通道的搭设;
(3)拆楼机械的解体吊装以及组装和调试;
(4)拆楼机械对楼层进行破碎拆除;在对楼层进行拆除时对拆除的位置同步洒水; 根据上述施工程序从上至下分层拆除楼层;在拆除的同时利用下废渣通道落渣;渣土
及时运离。实施例一
在进行机械拆除之前先期在主楼周围搭设双排施工围挡和人行通道棚架,对楼体形成封闭状。首先用水将楼层的地板和墙体浇湿,以防止施工时,扬尘过大污染环境;再采用小型机械在各层强支持位置切割两个大小为(3 X 4)m2的切口(可考虑采用电梯井),再在切口安装溜槽、卷扬机,使其形成上下弃渣通道及机具上下搬运通道。在完成布设必要的防护和弃渣通道及机具上下通道后,采用拆楼机将楼板、墙、梁、柱进行破碎(屋檐、阳台、外楼梯等在拆除施工中容易失稳的外挑构件可先利用人工予以拆除),破碎同时进行喷水;然后采用氧气、乙炔焊机切割钢筋;最后利用下废渣通道落渣,清渣的同时进行降尘喷淋。在清除渣土后拆除本层脚手架、防护网。采用挖掘机填装、自卸式汽车从底层装运建筑弃洛至政府指定的洛场。为防止立柱倒塌时的冲击力对结构造成破坏,立柱倒塌方向应选择在下层梁或墙的位置上;将立柱切断部分的钢筋剥出,将反方向的钢筋和两侧的构造筋割断,向倒塌方向拉断。撞击点设置建筑垃圾或草袋,做好缓冲防震措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ー种高层现浇混凝土建筑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拆楼机械在楼层中进行拆除作业时对建筑结构施加的荷载,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安全性验算;从待施工楼层往下,相邻楼层之间设置顶撑结构,所述顶撑结构分别顶紧上、下楼板;所需布置顶撑结构的楼层数和顶撑结构的数量及布设位置,由所述的安全性验算得到的数据确定; (2)防护设施的搭建,以及施工材料上、下通道和下废渣通道的搭设; (3)拆楼机械的解体吊装以及组装和调试; (4)拆楼机械对楼层进行破碎拆除;在对楼层进行拆除时对拆除的位置同步洒水; 根据上述施工程序从上至下分层拆除楼层;在拆除的同时利用下废渣通道落渣;渣土及时运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层现浇框剪建筑大型机械拆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对楼层的拆除的顺序依次是楼板、非承重墙、梁、承重墙、柱。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现浇混凝土建筑拆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拆楼机械在楼层中进行拆除作业时对建筑结构施加的荷载,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安全性验算;从待施工楼层往下,相邻楼层之间设置顶撑结构,所述顶撑结构分别顶紧上、下楼板;所需布置顶撑结构的楼层数和顶撑结构的数量及布设位置,由所述的安全性验算得到的数据确定;(2)防护设施的搭建,以及通道的搭设;(3)拆楼机械的解体吊装以及组装和调试;(4)拆楼机械对楼层进行破碎拆除。本发明通过利用顶撑结构将多层楼板的承载能力叠加在一起为大型机械上楼进行作业提供了安全,解决了大型机械对高层建筑物不能拆除的难题。
文档编号E04G23/08GK102852344SQ20121029323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孟祥栋, 汪龙, 龚文璞, 李海涛, 黄钢琪, 雷润生 申请人:重庆市爆破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