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30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属于玻璃器皿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器皿就是用玻璃所造的器皿,玻璃器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它具有质地透明、无污染、可重复使用及使用周期长等优点。但是目前大多数玻璃器皿的耐热性较差、强度低,易破碎,限制了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提高其综合性能,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由A料和B料等比例混合熔制而成,其两部分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A料
石英砂50-60、石灰石10-15、纳米二氧化钛5-10、纯碱15-20、碳酸钾5_10、氢氧化招5-10、硼砂2-5、氧化铈O. 5-1、氧化钕O. 5-1、纳米陶瓷粉末10-20,
所述的纳米陶瓷粉末由方解石、天青石、白玉石按重量比1-2:1-2 :1在600-700°C下放电等离子烧结4-5小时,后经高能机械球磨成5-10nm纳米粉末,拌入相当于粉体重量2_4%的四异丙基二(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拌搅均匀,烘干即可;
B料
石英砂40-50、钾长石20-30、活性钙10-15、碳化硅微粉5-10、纯碱15-20、硝酸钾5-10、电熔镁铝尖晶石5-10、纳米氧化铝5-10、氧化钇O. 5-1、氧化钐O. 5_1、改性高岭土5-10,
所述的改性高岭土是在高岭土原料中加入O. 4-0. 6%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湿法球磨,球磨80-90分钟后出料在100-110°C烘箱内烘干,之后研磨过100-120目筛,即得改性高岭土粉料。所述的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玻璃液A的制备
按A料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先将块状原料如石灰石、纯碱等粉碎,并充分干燥原料,含铁原料要进行除铁处理,原材料预处理完毕后将混合均匀的配合料投入池炉进行高温加热,温度为1550-1600°C,时间为3-4h,使之形成均匀、无结石、无条纹、无气泡,即得玻璃液A,保温待用;
(2)玻璃液B的制备
按B料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先将块状原料如钾长石、活性钙、纯碱等粉碎,并充分干燥原料,含铁原料要进行除铁处理,原材料预处理完毕后将混合均匀的配合料投入池炉进行高温加热,温度为1550-1600°C,时间为3-4h,使之形成均勻、无结石、无条纹、无气泡,即得玻璃液B,保温待用;
(3)混合玻璃液的制备
将步骤(I)制得的玻璃液A和步骤(2)制得的玻璃液投入1000-1200°C池炉内,搅拌均匀,即得混合玻璃液;
(4)成型
先将模具预热至800-900°C,然后将混合玻璃液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冷却凝固定型后脱模;
(5)热处理
将脱模后的玻璃器皿送入退火窑内,按照制定的退火温度曲线进行退火,使玻璃的残 余应力控制在要求范围内。(6)后处理
退火后,对玻璃器皿进行抛光、琢磨刻花、装饰、喷色等处理,最后装箱包装,堆垛成品,送入成品库即可。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细度为2_5nm ;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的细度为2_4 μ m ;所述的纳米氧化铝的细度为4-6nm。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易于熔制、易于成型,制备出来的玻璃器皿颜色稳定、耐热性好,产品热稳定性好,强度高,不会轻易破碎,综合性能佳,能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I)玻璃液A的制备
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60份石英砂、15份石灰石、8份纳米二氧化钛、20份纯碱、8份碳酸钾、10份氢氧化铝、4份硼砂、O. 6份氧化铈、O. 6份氧化钕、15份纳米陶瓷粉末,所述的纳米陶瓷粉末由方解石、天青石、白玉石按重量比2:2 :1在700°C下放电等离子烧结5小时,后经高能机械球磨成6 nm纳米粉末,拌入相当于粉体重量3%的四异丙基二(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拌搅均匀,烘干即可,
先将块状原料如石灰石、纯碱等粉碎,并充分干燥原料,含铁原料要进行除铁处理,原材料预处理完毕后将混合均匀的配合料投入池炉进行高温加热,温度为1600°C,时间为4h,使之形成均匀、无结石、无条纹、无气泡,即得玻璃液A,保温待用;
(2)玻璃液B的制备
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50份石英砂、25份钾长石、12份活性钙、10份碳化硅微粉、20份纯碱、8份硝酸钾、10份电熔镁铝尖晶石、8份纳米氧化铝、O. 5份氧化钇、O. 5份氧化钐、10份改性高岭土,所述的改性高岭土是在高岭土原料中加入O. 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湿法球磨,球磨90分钟后出料在105°C烘箱内烘干,之后研磨过100目筛,即得改性高岭土粉料。先将块状原料如钾长石、活性钙、纯碱等粉碎,并充分干燥原料,含铁原料要进行除铁处理,原材料预处理完毕后将混合均匀的配合料投入池炉进行高温加热,温度为1550°C,时间为4h,使之形成均匀、无结石、无条纹、无气泡,即得玻璃液B,保温待用;
(3)混合玻璃液的制备
将步骤(I)制得的玻璃液A和步骤(2)制得的玻璃液投入1180°C池炉内,搅拌均匀,即得混合玻璃液;
(4)成型
先将模具预热至850°C,然后将混合玻璃液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冷却凝固定型后脱
模;
(5)热处理
将脱模后的玻璃器皿送入退火窑内,按照制定的退火温度曲线进行退火,使玻璃的残余应力控制在要求范围内。(6)后处理
退火后,对玻璃器皿进行抛光、琢磨刻花、装饰、喷色等处理,最后装箱包装,堆垛成品,送入成品库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其特征在于,其由A料和B料等比例混合熔制而成,其两部分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A料 石英砂50-60、石灰石10-15、纳米二氧化钛5-10、纯碱15-20、碳酸钾5_10、氢氧化招5-10、硼砂2-5、氧化铈O. 5-1、氧化钕O. 5-1、纳米陶瓷粉末10-20, 所述的纳米陶瓷粉末由方解石、天青石、白玉石按重量比1-2:1-2 :1在600-700°C下放电等离子烧结4-5小时,后经高能机械球磨成5-10nm纳米粉末,拌入相当于粉体重量2_4%的四异丙基二(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拌搅均匀,烘干即可; B料 石英砂40-50、钾长石20-30、活性钙10-15、碳化硅微粉5-10、纯碱15-20、硝酸钾5-10、电熔镁铝尖晶石5-10、纳米氧化铝5-10、氧化钇O. 5-1、氧化钐O. 5_1、改性高岭土5-10, 所述的改性高岭土是在高岭土原料中加入O. 4-0. 6%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湿法球磨,球磨80-90分钟后出料在100-110°C烘箱内烘干,之后研磨过100-120目筛,即得改性高岭土粉料。
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玻璃液A的制备 按A料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先将块状原料如石灰石、纯碱等粉碎,并充分干燥原料,含铁原料要进行除铁处理,原材料预处理完毕后将混合均匀的配合料投入池炉进行高温加热,温度为1550-1600°C,时间为3-4h,使之形成均匀、无结石、无条纹、无气泡,即得玻璃液A,保温待用; (2)玻璃液B的制备 按B料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先将块状原料如钾长石、活性钙、纯碱等粉碎,并充分干燥原料,含铁原料要进行除铁处理,原材料预处理完毕后将混合均匀的配合料投入池炉进行高温加热,温度为1550-1600°C,时间为3-4h,使之形成均勻、无结石、无条纹、无气泡,即得玻璃液B,保温待用; (3)混合玻璃液的制备 将步骤(I)制得的玻璃液A和步骤(2)制得的玻璃液投入1000-1200°C池炉内,搅拌均匀,即得混合玻璃液; (4)成型 先将模具预热至800-900°C,然后将混合玻璃液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冷却凝固定型后脱模; (5)热处理 将脱模后的玻璃器皿送入退火窑内,按照制定的退火温度曲线进行退火,使玻璃的残余应力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6)后处理 退火后,对玻璃器皿进行抛光、琢磨刻花、装饰、喷色等处理,最后装箱包装,堆垛成品,送入成品库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细度为2-5nm ;所述的碳化硅微粉的细度为2_4 μ m ;所述的纳米氧化铝的细度为4_6n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热玻璃器皿,其由A料和B料等比例混合熔制而成。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易于熔制、易于成型,制备出来的玻璃器皿颜色稳定、耐热性好,产品热稳定性好,强度高,不会轻易破碎,综合性能佳,能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文档编号C03C6/04GK102863151SQ2012103513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林云标 申请人:安徽康泰玻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