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98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
背景技术
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方法是一种新型的采矿技术,即将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过提炼出有用金属后的废料(即全尾砂)加上固化剂(即水泥),再充填到采空区的方法。目前,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是由全尾砂、通用硅酸盐水泥、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后,通过管道自流或加压泵送到地下采矿场地。由于全尾砂存在大量细颗粒(小于O. 075mm)或超细颗粒(小于20Mm),导致水泥颗粒不易分散在全尾砂中,即水泥颗粒在全尾砂中呈聚集状态,所以,目前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要达到输送条件和强度要求(28d抗压强度3 2MPa),水泥掺量太大(每I立方米充填材料中水泥掺量约200kg,即水泥占固含量13%以上),结果充填材料成本太高。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量非常大,降低充填材料成本(主要降低水泥掺量)是国内外矿山充填采矿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填材料成本低的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由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混合而成,其质量配比为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30 100 900 970 150 350 ;所述复合超细水泥,由分散剂、超细水泥混合而成,其质量配比为分散剂超细水泥=O.1 O.5 100。

所述超细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组成,其中各种组份质量配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85 95 : 5 15 ;所述超细水泥的细度为400-800m2/kg。所述全尾砂为矿山娃质全尾砂、娃铁质全尾砂、招质全尾砂、硫质全尾砂中任意一种。本发明中,胶结充填材料由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混合而成,超细水泥的细度为400 800m2/kg(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为300 400m2/kg),水泥颗粒越细、表面作用越大(即水泥颗粒聚集的可能性越大),复合超细水泥就是通过分散剂将超细水泥颗粒分散到全尾砂颗粒中,使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达到充填材料输送和强度要求,从而使复合超细水泥掺量减少,从而降低充填材料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
一种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由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混合而成,其质量配比为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30 970 150 ;所述复合超细水泥由分散齐U、超细水泥混合而成,其质量配比为分散剂超细水泥=O. 5 :100 ;所述超细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组成,其中各种组份质量配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95 5 ;所述超细水泥的细度为800m2/kg ;所述全尾砂是矿山娃质全尾砂、娃铁质全尾砂、招质全尾砂、硫质全尾砂中任意一种;所述水为城市自来水或不影响充填材料性能的水。将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和水按上述配比搅拌均匀即是一种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具有上述配方的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参见表I。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混合而成,其质量配比为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30 100 900 970 150 350;所述复合超细水泥,由分散剂、超细水泥混合而成,其质量配比为分散剂超细水泥=O.1 O. 5 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石膏组成,其中各种组份质量配比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85 95 : 5 15 ;所述超细水泥的细度为400-800m2/k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尾砂为矿山娃质全尾砂、娃铁质全尾砂、招质全尾砂、硫质全尾砂中任意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全尾砂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由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混合而成,其质量配比为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30~100∶900~970∶150~350;所述复合超细水泥,由分散剂、超细水泥混合而成,其质量配比为分散剂∶超细水泥=0.1~0.5∶100。本发明中,胶结充填材料由复合超细水泥、全尾砂、水混合而成,超细水泥的细度为400~800m2/kg(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为300~400m2/kg),水泥颗粒越细、表面作用越大(即水泥颗粒聚集的可能性越大),复合超细水泥就是通过分散剂将超细水泥颗粒分散到全尾砂颗粒中,使复合超细水泥胶结充填材料达到充填材料输送和强度要求,从而使复合超细水泥掺量减少,从而降低充填材料成本。
文档编号C04B18/12GK103043981SQ20121055765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郑娟荣, 赵振波, 栗海玉 申请人:郑州工大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