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73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通信基站是通信运营的基础设施,也是整个通信网络最为重要的部分。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增长,通信基站的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通信运营商对于基站的快速建设、降低基础设施和运营维护成本有着急切的需求。基站建设周期和建设成本是通信行业有待突破的瓶颈问题。传统基站的建设模式是铁塔基础、机房均需要在现场进行土方开挖、混凝土浇捣和保养,其所耗费的时间是限制基站快速建设的主要问题。为克服传统基站建设模式耗时长的缺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201512. 6公布了一种移动式快装基站,包括钢结构底座、通信机房、通信塔以及配套的支撑装置,钢 结构底座包括底梁以及设于底梁上方的混凝土配重块;底梁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5根纵梁以及与纵梁垂直设置的至少两根横梁,纵梁和横梁固定连接;混凝土配重块对称设于底梁的四角上,与横梁平行的两个相邻的混凝土配重块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处固定有防护板;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和可调支撑;机房为集装箱式机房。这种基站存在以下缺点1、底座和支撑装置均采用钢结构,耗费的钢材量大,成本高。2、由于采用钢结构底座,其牢固度不够从而需要在底座的四角上设置混凝土配重块,结构复杂,安装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安装费时、成本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包括底座、通信塔和机房,通信塔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机房位于通信塔一侧并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包括并列排列的横梁和位于横梁两侧的一对纵梁;其特征在于底座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底座,横梁两端分别与纵梁固定连接,横梁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横梁和纵梁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且横梁和纵梁相互垂直;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通信塔的塔座;塔座包括突出于纵梁的圆柱形的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上均匀地分布有与通信塔底部适配的紧固螺栓,通信塔底部设有与紧固螺栓对应的螺孔,通信塔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于安装凸台上;通信塔和底座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能够增强通信塔的牢固性,使通信塔不易被风吹倒或折断。进一步,横梁的体积小于纵梁的体积,纵梁呈长方体,塔座与纵梁一体。作为优选,横梁分别与纵梁榫接。横梁的两端分别制成榫头,纵梁上设有与横梁对应的榫槽。或者,横梁的梁身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榫头,纵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榫槽,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或者,横梁两端分别与纵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横梁法兰,纵梁上设有与横梁法兰对应的纵梁法兰,横梁法兰和纵梁法兰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或者,横梁的梁身一侧设置横梁法兰,纵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纵梁法兰,横梁法兰与对应的纵梁法兰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作为优选,塔座包括突出于纵梁上表面的圆柱形的安装凸台,和沿安装凸台的圆周均匀分布的安装螺栓;安装螺栓固定与安装凸台内,通信塔的底部设有与安装螺栓对应的安装螺孔,安装螺栓插入安装螺孔内通过安装螺母紧固,从而将通信塔固定于安装凸台上。进一步,每个安装螺栓上均设有预紧螺母,通信塔架设于预紧螺母上,预紧螺母与安装螺母锁紧通信塔。每个安装螺栓上均具有一对上下抵紧的预紧螺母和一对上下抵紧的安装螺母。通过设置预紧螺母,不但可以通过调节预紧螺母的高度使通信塔处于铅直状态,而且可以避免通信塔直接接触底座而产生刚性碰撞。进一步,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一对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一端与通信塔的塔身铰接、另一端与底座铰接;主支撑杆、通信塔和底座围合成三角形,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主支撑杆牢固地支撑通信塔塔身、增强通信塔的稳固性。两个主支撑杆之间设有连接两个主支撑 杆的连接杆,连接杆与底座平行,连接杆两端与通信塔之间分别设有一对次支撑杆,次支撑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通信塔的塔身铰接;次支撑杆与连接杆连接的一端高于次支撑杆与塔身连接的一端;次支撑杆、主支撑杆和塔身围成三角形,次支撑杆和主支撑杆对塔身均形成的支撑力矩,可靠性好。主支撑杆上设有抱箍,连接杆和两个次支撑杆均与抱箍铰接。进一步,通信塔为可升降信号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采用混凝土底座,横梁和纵梁在同一高度上围成矩形区域,只要横梁和纵梁相互固定,则该底座即为稳定性结构;可以大幅度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并且,需要装配的工件少,装配关系明确,装配快捷。将塔座与纵梁一体,利用塔座和支撑结构共同保持通信塔直立。支撑结构与通信塔塔身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稳定地支撑通信塔,可靠性好。支撑机构直接连接塔座和通信塔塔身,钢材用量少,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纵梁与横梁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图3-1是图3的俯视图。图3-2是图3-1的A-A向剖视图。图4是纵梁与横梁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图4-1是图4的俯视图。图4-2是图4-1的B-B向剖视图。图5是纵梁与横梁的第三种连接方式。图5-1是图5的俯视图。[0029]图5-2是图5-1的C-C向剖视图。图6是纵梁与横梁的第四种连接方式。图6-1是图6的俯视图。图6-2是图6-1的D-D向剖视图。图7是纵梁与横梁的第五种连接方式。图7-1是图7的俯视图。图7-2是图7-1的E-E向剖视图。图8是纵梁与横梁的第六种连接方式。图8-1是图8的俯视图。图8-2是图8-1的F-F向剖视图。图9是纵梁与横梁的第七种连接方式。图9-1是图9的俯视图。图9-2是图9-1的G-G向剖视图。图10是纵梁与横梁的第八种连接方式。图10-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0-2是图10-1的H-H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包括底座I、通信塔2和机房3,通信塔2固定安装在底座I上,机房3位于通信塔2 —侧并与底座I固定连接;底座I包括并列排列的横梁12和位于横梁12两侧的一对纵梁11 ;底座I为混凝土底座,横梁12两端分别与纵梁11固定连接,横梁12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横梁12和纵梁11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且横梁12和纵梁11相互垂直;底座I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通信塔的塔座4 ;塔座4包括突出于纵梁11的圆柱形的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上均匀地分布有与通信塔底部适配的紧固螺栓,通信塔2底部设有与紧固螺栓对应的螺孔,通信塔2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于安装凸台上;通信塔2和底座I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能够增强通信塔2的牢固性,使通信塔2不易被风吹倒或折断。横梁12的体积小于纵梁11的体积,塔座4与纵梁11 一体。横梁12分别与纵梁11榫接。横梁12和纵梁11的榫接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种榫接方式如图3、图3-1和图3-2所示,横梁12A的两端制成燕尾形的榫头12A1,纵梁IlA上设置燕尾形的榫槽,榫槽的大端在内、小端在外;安装时,将横梁12A的榫头12A1从上向下插入纵梁IIA上对应的榫槽内。榫头12A1和榫槽过盈配合,榫槽从上向下渐缩以增大榫槽与榫头的摩擦力,确保纵梁IlA和横梁12A的固定连接。塔座4包括突出于纵梁11上表面的圆柱形的安装凸台,和沿安装凸台的圆周均匀分布的安装螺栓;安装螺栓固定与安装凸台内,通信塔2的底部设有与安装螺栓对应的安装螺孔,安装螺栓插入安装螺孔内通过安装螺母紧固,从而将通信塔2固定与安装凸台上。每个安装螺栓上均设有预紧螺母,通信塔架设于预紧螺母上,预紧螺母与安装螺母锁紧通信塔2。每个安装螺栓上均具有一对上下抵紧的预紧螺母和一对上下抵紧的安装螺母。通过设置预紧螺母,不但可以通过调节预紧螺母的高度使通信塔2处于水平状态,而且可以避免通信塔2直接接触底座I而产生刚性碰撞。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一对主支撑杆51,主支撑杆51 —端与通信塔2的塔身铰接、另一端与底座I铰接;主支撑杆51、通信塔2和底座I围合成三角形,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主支撑杆51牢固地支撑通信塔2的塔身、增强通信塔2的稳固性。两个主支撑杆51之间设有连接两个主支撑杆51的连接杆52,连接杆52与底座I平行,连接杆52两端与通信塔2之间分别设有一对次支撑杆53,次支撑杆53 —端与连接杆52铰接、另一端与通信塔2的塔身铰接;次支撑杆53与连接杆52连接的一端高于次支撑杆53与塔身连接的一端;次支撑杆53、主支撑杆51和塔身围成三角形,次支撑杆53和主支撑杆51对塔身均形成的支撑力矩,可靠性好。主支撑杆51上设有抱箍,连接杆52和两个次支撑杆53均与抱箍铰接。通信塔2为可升降信号塔。通信塔2周围设有围栏。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采用混凝土底座1,横梁12和纵梁11在同一高度上围成矩形区域,只要横梁12和纵梁11相互固定,则该底座I即为稳定性结构;可以大幅度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并且,需要装配的工件少,装配关系明确,装配快捷。将塔座4与纵梁11 一体,利用塔座4和支撑结构共同保持通信塔直立。支撑结构与通信塔2塔身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稳定地支撑通信塔2,可靠性好。支撑机构直接连接塔座4和通信塔2塔身,钢材用量少,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实施例二参照图4、4-1、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横梁和纵梁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4、图4-1和图4-2所示的第二种榫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第二种榫接方式具体如下横梁12B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榫头12B1,纵梁IlB内部开设有与榫头12B1适配的通孔作为榫槽I IBl,一个榫头12B1对应一个榫槽11B1。榫槽IlBl从上向下渐缩,以增大榫头12B1与榫槽IlBl的摩擦力。安装时,先将横梁12B吊起直到榫头12B1与对应的榫槽IlBl相互对位,然后缓慢落下横梁12B,将榫头12B1插入对应的榫槽IlBl内;最后用重物将横梁12B的榫头12B1压紧于纵梁IlB的榫槽IlBl内,底座I安装完成。实施例三参照图5、5-1、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横梁和纵梁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5、图5-1和图5-2所示的第三种榫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第三种榫接方式具体为横梁12C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榫头12C1,纵梁IlC内部开设有与榫头12C1适配的通孔,该通孔作为榫槽;纵梁表面还开设有容纳横梁的容纳槽,容纳槽与榫槽连通,榫头插入榫槽内时、横梁进入容纳槽中。安装时,先将横梁12C吊起直到榫头12C1与对应的榫槽IlCl相互对位,然后缓慢落下横梁12C,将榫头12C1插入对应的榫槽IlCl内,同时,横梁12C进入容纳槽内;最后用重物将横梁12C的榫头12C1压紧于纵梁IlC的榫槽IlCl内,底座I安装完成后、横梁12C的上表面与纵梁IlC的上表面齐平,外表美观。实施例四参照图6、6-1、6_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横梁和纵梁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6、图6-1和图6-2所示的第四种榫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第四种榫接方式具体为纵梁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榫槽,横梁的梁身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榫头,一个榫头对应一个榫槽。榫头和榫槽均呈燕尾形,榫槽的小端在外、大端在内。安装时,先将横梁12D吊起直到榫头12D1与对应的榫槽IlDl相互对位,然后缓慢落下横梁12D,将榫头12D1插入对应的榫槽IlDl内;最后用重物将横梁12D的榫头12D1压紧于纵梁IlD的榫槽IlDl内,底座I安装完成后、横梁12C的上表面与纵梁IlC的上表面齐平,外表美观。 实施例五参照图7、7-1、7-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横梁12E和纵梁IlE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7、图7-1和图7-2所示的第五种榫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第五种榫接方式具体为横梁12E的截面呈E形,横梁12E两端的突起作为榫头12E1,纵梁IIE上开设与榫头12E1对应的通孔,该通孔作为榫槽;纵梁IIE的表面开设有允许横梁12E嵌入其内的容置槽,横梁12E完全嵌入容置槽内时、横梁12E和纵梁IlE齐平。横梁12E的中部突起位于两个纵梁IlE之间并与两纵梁IlE间隙配合,横梁12E的中部突起的表面与纵梁IlE表面齐平。安装时,可以是横梁12E置于纵梁IlE下,也可以是纵梁IlE置于横梁12E之下。如图7所示,横梁12E置于纵梁IlE下时,先将横梁12E平行地摆放于底面上、横梁12E的榫头相互对齐;然后吊起纵梁IlE至横梁12E上方,调整纵梁IlE直到榫槽对准榫头,缓慢放下纵梁HE,直到榫头进入榫槽内、同时横梁12E嵌入容置槽内。最后将纵梁IlE向下压平,纵梁IlE与横梁12E基本齐平为止。实施例六参照图8、8-1、8_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横梁12F和纵梁IlF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8、图8-1和图8-2所示的第六种连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第六种连接方式具体为横梁12F两端分别与纵梁IlF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横梁12F的两端分别设置横梁法兰12F1,纵梁IlF上设有与横梁法兰12F1对应的纵梁法兰11F1,横梁法兰12F1和纵梁法兰IlFl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安装时,只需调整横梁12F的位置,使横梁法兰12F1与对应的纵梁法兰IlFl相互对位,然后用螺栓连接横梁法兰12F1和纵梁法兰IlFl即可,安装简便、操作简单。实施例七参照图9、9-1、9_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横梁12G和纵梁IlG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9、图9-1和图9-2所示的第七种连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横梁12G与纵梁IlG的第七种连接方式具体为横梁12G的梁身一侧设置横梁法兰12G1,纵梁IlG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纵梁法兰I IGl,横梁法兰12G1与对应的纵梁法兰IlGl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纵梁IlG的每一端具有多个纵梁法兰11G1,一个纵梁法兰IlGl对应一个横梁法兰12G1。安装时,将横梁12G置于纵梁IlG的外侧,调整横梁12G的位置,直到横梁法兰12G1与纵梁法兰IlGl —一对位,最后用螺栓连接每个纵梁法兰IlGl和横梁法兰12G1。相比于实施例六,本实施例由于横梁法兰12G1和纵梁法兰IlGl的数量多,因此横梁12G与纵梁IlG的连接强度加大,稳定性好。实施例八参照图10、10-1、10-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横梁12H和纵梁IlH的连接方 式不同,本实施例采用如图10、图10-1和图10-2所示的第八种连接方式。其余结构都相同。横梁12H与纵梁IlH的第八种连接方式具体为横梁12H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段12H1,延伸段12H1的厚度小于横梁12H的厚度,纵梁IlH上开设有容纳延伸段的容置凹槽,容置凹槽的高度等于延伸段12H1的厚度,容置凹槽与延伸段12H1适配,延伸段12H1与纵梁IlH之间穿设有紧固销钉13,以固定横梁12H和纵梁11H。延伸段12H1与容置凹槽之间可以是间隙配合、以方便将延伸段12H1放入容置凹槽内。延伸段12H1与容置凹槽之间也可以是过盈配合、以增大延伸段与容置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使横梁12H与纵梁IlH的结合更加紧固。装配完成后,横梁12H的上表面与纵梁IlH的上表面基本齐平,外表美观。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1.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包括底座、通信塔、和机房,通信塔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机房位于通信塔一侧并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包括并列排列的横梁和位于横梁两侧的一对纵梁; 其特征在于底座为混凝土底座,横梁两端分别与纵梁固定连接,横梁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横梁和纵梁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且横梁和纵梁相互垂直; 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通信塔的塔座;塔座包括突出于纵梁的圆柱形的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上均匀地分布有与通信塔底部适配的紧固螺栓,通信塔底部设有与紧固螺栓对应的螺孔,通信塔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于安装凸台上; 通信塔和底座之间设有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横梁的体积小于纵梁的体积,纵梁呈长方体,塔座与纵梁一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横梁分别与纵梁榫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横梁两端分别与纵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塔座包括突出于纵梁上表面的圆柱形的安装凸台,和沿安装凸台的圆周均匀分布的安装螺栓;安装螺栓固定与安装凸台内,通信塔的底部设有与安装螺栓对应的安装螺孔,安装螺栓和安装螺母固定连接通信塔和安装凸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螺栓上均设有预紧螺母,通信塔架设于预紧螺母上,预紧螺母与安装螺母锁紧通信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螺栓上均具有一对上下抵紧的预紧螺母和一对上下抵紧的安装螺母。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一对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一端与通信塔的塔身铰接、另一端与底座铰接;主支撑杆、通信塔和底座围合成三角形; 两个主支撑杆之间设有连接两个主支撑杆的连接杆,连接杆与底座平行,连接杆两端与通信塔之间分别设有一对次支撑杆,次支撑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通信塔的塔身铰接;次支撑杆与连接杆连接的一端高于次支撑杆与塔身连接的一端;主支撑杆上设有抱箍,连接杆和两个次支撑杆均与抱箍铰接。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通信塔为可升降信号塔。
专利摘要快速装配式通信基站,包括底座、通信塔、和机房,通信塔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机房位于通信塔一侧并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包括并列排列的横梁和位于横梁两侧的一对纵梁;底座为混凝土底座,横梁两端分别与纵梁固定连接,横梁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横梁和纵梁在高度方向上有重叠区域,且横梁和纵梁相互垂直;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通信塔的塔座;塔座包括突出于纵梁的圆柱形的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上均匀地分布有与通信塔底部适配的紧固螺栓,通信塔底部设有与紧固螺栓对应的螺孔,通信塔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于安装凸台上;通信塔和底座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H5/02GK202578057SQ20122011796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熊晓荣, 徐华刚, 张光烨, 徐兴, 何健 申请人:电联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