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预紧力加强臂架、支腿和泵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紧力加强臂架、支腿,以及具有该预紧力加强臂架和/或支腿的泵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臂架属于悬臂梁结构,作业时需水平悬伸,悬臂梁结构要承受巨大的弯矩,则悬臂梁的中心面之上承受巨大的拉力。因此,需要采用较厚板材来承受拉应力,以保证臂架的强度和刚度。所以现有臂架的板材普遍较厚,不仅增加臂架重量,降低了臂架动作的灵活性,还浪费材料、增加了制造难度。此外,臂架自身重量进一步构成了臂架载荷,厚板材臂架结构势必会限制臂架系统的总体设计,增加设计难度。若臂架总重量过大甚至会影响泵车等具有臂架机械的整体设计,严重制约了超长臂架技术的发展。 混凝土泵车的支腿属于简支梁结构,作业时需水平支承,也要承受巨大的弯矩,只不过支腿梁本体的中性面之下承受巨大的拉力而已。因此,同样需要采用较厚板材来承受拉应力,以保证支腿的强度和刚度。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臂架和支腿结构,能够在保证臂架和支腿长度和载重能力的前提下,减小臂架和支腿板材的厚度,从而提高臂架和支腿动作的灵活性,并充分发挥了各种新材料的力学性能,减少制造成本,降低制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臂架因承受巨大拉力而使用材料多、重量大、动作不灵活、制造难度大等技术问题或者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紧力加强臂架,包括一节或多节的臂节,至少一节所述臂节包括臂节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臂节本体上的一根或多根拉索;所述拉索沿所述臂节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臂节本体;所述拉索中设置有预紧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臂架,因在臂节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了带预紧力的拉索,从而可以大大改善臂节本体的受力状况,从而提高了臂节的承载能力,或者承受同样受力的情况下,臂节可以做的更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制造难度。例如可以将所述拉索设置于臂节本体的受拉区域可以提高臂节本体承受的拉力,或者设置于受力恶劣区域,可提高臂节的承载能力。优选地,所述臂节本体包括有上板和下板;一根或多根所述拉索设置于所述上板和/或所述下板。当上板处于下板的上方时,上板承受拉力,此时设置在上板上的拉索可以分担上板所受的拉力;当臂节旋转超过90度使下板处于上部时,则下板承受拉力,此时设置在下板上的拉索可以分担下板所受的拉力;当拉索仅设置在上板上,则上板在拉索预紧力的作用下预受压,带动下板预受拉,则在梁承受拉力时,上板的预受压可以抵消部分拉力,下板的预受拉可以抵消部分压力,则可以使臂节承受更大拉力,或者在承受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尺寸更小、用料更少。优选地,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侧板;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一根或者多根所述拉索。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拉索,可以分担侧板所受的作用力。优选地,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与所述上板、下板共同构成箱形梁,所述拉索位于所述箱形梁内。采用箱形梁,则梁的力学性能最好;将拉索设置在箱形梁的内部,不影响臂节连接和其它设备的安装。优选地,所述拉索可设置在所述臂节本体的两端之间,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臂节本体的任意一段或任意多段之间。拉索可以是布置在臂节本体上的一小段或多段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仅在受力恶劣的一段区间设置所述拉索,也可以在受力较大的区域设置拉索,而不必每根拉索都贯穿臂节本体,降低了拉索的消耗,降低了成。 优选地,所述臂节本体上包括有多根所述拉索,所述多根拉索沿所述臂节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臂节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拉索,可以弥补臂节本体部分区域受力恶劣或者部分区域存在缺陷的不足,提高整个臂节的承载能力。优选地,所述拉索的一端和/或两端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臂节本体上。即可以将拉索直接固定在臂节本体上,也可以在臂节本体上设置固定座,通过固定座对拉索进行固定,使用固定座对拉索进行固定,更加可靠。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拉索的一端和/或两端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上间隔地设置有拉索槽,所述拉索缠绕在所述拉索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使用固定轴对拉索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在固定轴上设置拉索槽,对拉索的方向进行固定,可以避免拉索的倾斜而影响拉索的分力效果。优选地,所述拉索折弯后通过U形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U形螺栓对拉索进行固定,不破坏拉索的结构,可充分发挥拉索抗拉的特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可对所述拉索施加所述预紧力。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固定座对拉索施加预紧力,可以免除专门的张紧装置,简化结构。优选地,所述拉索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调节螺母相螺接,所述调节螺母抵靠在所述固定座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螺母对与拉索固定在一体的保护套的调节和固定,方便地实现拉索的安装和预紧力的设置。优选地,在所述拉索的两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支撑所述拉索。采用支撑座来支撑拉索,可以进一步发挥拉索的分力效果。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支撑点的高度可调。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座的支撑点高度可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撑点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具体而言,对支撑点高度的调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支撑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臂节本体上的支撑板及一架设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上、支撑所述拉索的支撑轴;所述两个支撑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收容所述支撑轴端部的定位孔。[0025]所述支撑座包括一固定座及一活动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臂节本体上,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并可在多个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预设位置上与所述固定座卡合;所述活动座支撑所述拉索。优选地,所述拉索上还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可调节所述拉索的所述预紧力。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拉索上设置所述张紧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所述拉索的预紧力,可以避免预紧力过小而使所述拉索效果不好甚至失效,以及避免预紧力过大而影响所述拉索的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张紧装置可以设置在所述拉索的任意位置,既可以设置在拉索的中部,也可以设置在拉索的端部,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优选地,所述张紧装置为螺旋张紧装置;所述螺旋张紧装置包括两夹持部、两连接螺栓和一张紧螺母;所述夹持部固定在所述连接螺栓上,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拉索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螺母与两所述连接螺栓相螺接,拧动所述螺母或者所述连接螺栓可设置所述拉索的所述预紧力。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的螺旋张紧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安全可
靠;两连接螺栓上设置夹持部,可以在拧动所述螺母时保证所述连接螺栓不跟随转动,进而使所述拉索不跟所转动。进一步,两所述连接螺栓设置于所述张紧螺母的两端;所述张紧螺母上设置有与两所述连接螺栓相螺接的两段螺纹,所述两段螺纹的方向相反;拧动所述螺母可带动所述两连接螺栓向相反方向移动。采用反向螺纹来实现两连接螺栓相向运动,结构简单;当然也可以仅拧动螺母一端的夹持部,进而拧动所述连接螺栓,也可以实现张紧拉索的目的。优选地,所述张紧装置为液压缸张紧装置,通过所述液压缸活塞缸的伸缩来调整所述拉索上的所述预紧力。这是实现拉索预紧的另一种方式。优选地,所述拉索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或者高分子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碳纤维绳、合金绳或者钢丝绳等,只要具有抗拉且重量轻的材料做成的拉索均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臂架,因在臂节的臂节本体上使用了拉索且拉索中设置有预紧力,则在臂节本体承受拉力时可部分承载拉力,也可用预设的预紧力了来抵消部分压力,从而分担了臂节本体所受到的作用力,从而减小臂节本体所受的作用力,提高臂节的承载能力,并降低了臂节对板材厚度的要求,节省了板材,降低了成本,从而降低了臂架的重量,减小了倾翻力矩;若将本实用新型臂架应用于泵车,可以使得泵车的最大桥长比更加易于实现;而且由于降低了臂节所受的作用力,所以减小了臂架的箱体承载,提高了承载的稳定性和臂架的寿命;另外,由于减小了板材的厚度,所以也减小了臂架加工制造的难度,降低了生广成本,提闻了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预紧力加强支腿,包括一节或多节的支腿梁,至少一节所述支腿梁包括支腿梁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支腿梁本体上的一根或多根拉索;所述拉索沿所述支腿梁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支腿梁本体;所述拉索中设置有预紧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支腿,因在支腿梁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了带预紧力的拉索,从而可以大大改善支腿梁本体的受力状况,从而提高支腿梁本体的承载能力,或者承受同样受力的情况下,支腿梁本体可以做的更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制造难度。例如可以将所述拉索设置于支腿梁本体的受拉区域,可以提高支腿梁本体承受的拉力,或者设置于受力恶劣区域,可提高支腿梁本体的承载能力。优选地,所述支腿梁本体包括有下板;一根或多根所述拉索设置在所述下板上。支腿工作时,支腿梁的支腿梁本体的上板承受压力、下板承受拉力,此时设置在下板上的拉索可以分担下板所受的拉力;在不工作时,拉索设置在下板上,且下板在拉索预紧力的作用下预受压,带动上板预受拉,则在下板承受拉力时,下板的预受压可以抵消部分拉力,上板的预受拉可以抵消部分压力,则也可以使下板承受更大拉力,或者在承受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尺寸更小、用料更少。优选地,所述支腿梁本体还包括有上板和连接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的侧板;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一根或者多根所述拉索。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拉索,可以分担侧板所受的作用力。优选地,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与所述上 板、下板共同构成箱形梁,所述拉索位于所述箱形梁内。采用箱形梁,则梁的力学性能最好;将拉索设置在箱形梁的内部,不影响支腿梁的连接和其它设备的安装。优选地,所述拉索可设置在所述支腿梁本体的两端之间,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支腿梁本体的任意一段或任意多段之间。拉索可以是布置在支腿梁本体上的一小段或多段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仅在受力恶劣的一段区间设置所述拉索,也可以在受力较大的区域设置拉索,而不必每根拉索都贯穿支腿梁本体,降低了拉索的消耗,降低了成本。优选地,所述支腿梁本体包括有多根所述拉索,所述多根拉索沿所述支腿梁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腿梁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拉索,可以弥补支腿梁本体部分区域受力恶劣或者部分区域存在缺陷的不足,提高整个支腿梁本体的承载能力。优选地,所述拉索的一端和/或两端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支腿梁本体上。即可以将拉索直接固定在支腿梁本体上,也可以在支腿梁本体上设置固定座,通过固定座对拉索进行固定,使用固定座对拉索进行固定,更加可靠。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拉索的一端和/或两端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上间隔地设置有拉索槽,所述拉索缠绕在所述拉索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使用固定轴对拉索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在固定轴上设置拉索槽,对拉索的方向进行固定,可以避免拉索的倾斜而影响拉索的分力效果。与上述臂架一样,拉索固定在固定轴上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所述拉索折弯后通过U形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可对所述拉索施加所述预紧力。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固定座对拉索施加预紧力,可以免除专门的张紧装置,简化结构。使所述固定座对所述拉索施加预紧力的结构和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在所述拉索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调节螺母相螺接、所述调节螺母抵靠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方式,来实现拉索的安装和预紧力的设置。优选地,在所述拉索的两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支撑所述拉索。采用支撑座来支撑拉索,可以进一步发挥拉索的分力效果。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支撑点的高度可调。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座的支撑点高度可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撑点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同样,使所述支撑座的支撑点高度可调的方式和结构也很多,例如所述支撑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支腿梁本体上的支撑板及一架设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上、支撑所述拉索的支撑轴;所述两个支撑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收容所述支撑轴端部的定位孔。或者,所述支撑座包括一固定座及一活动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支腿梁本体上,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并可在多个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预设位置上与所述固定座卡合;所述活动座支撑所述拉索。优选地,所述拉索上还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可调节所述拉索的所述预紧力。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拉索上设置所述张紧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所述拉索的预紧力,可以避免预紧力过小而使所述拉索效果不好甚至失效,以及避免预紧力过大而影响所述拉索的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张紧装置可 以设置在所述拉索的任意位置,既可以设置在拉索的中部,也可以设置在拉索的端部,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与上述臂架一样,所述张紧装置的结构也有很多种,例如上述的螺旋张紧装置,或者液压缸张紧装置。优选地,所述拉索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或者高分子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碳纤维绳、合金绳或者钢丝绳等,同样,所述拉索只要具有抗拉且重量轻的材料做成,均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支腿,因在支腿梁本体中使用了拉索且拉索中设置有预紧力,则在支腿梁本体承受拉力时可使拉索部分承载拉力,也可用预设的预紧力了来抵消部分压力,从而分担了支腿梁本体所受到的作用力,从而减小支腿梁本体所受的作用力,提高支腿梁本体的承载能力,并降低了支腿梁本体对板材厚度的要求,节省了板材,降低了成本,从而降低了支腿的重量;若将本实用新型的支腿应用于泵车,由于降低了支腿梁本体所受的作用力,提高了支腿的承载的稳定性和支腿的寿命;另外,由于减小了板材的厚度,所以也减小了支腿的加工制造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泵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预紧力加强臂架,和/或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预紧力加强支腿,该泵车具有上述预紧力加强臂架和预紧力加强支腿的全部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I中所示臂节的B向示意图;图3是图I中的A-A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所示臂节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张紧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四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五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0063]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六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七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八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九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所示臂节的C向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索固定方式一个实施例的的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索固定方式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十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十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所示臂节的D向示意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十二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所示臂节的E向示意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臂架中所述臂节第十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所示臂节的俯视示意图;图2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腿中所述支腿梁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腿中所述支腿梁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腿中所述支腿梁第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I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I中所示臂节的B向示意图;图3是图I中的A-A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所示臂节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张紧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四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五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六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七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八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九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所示臂节的C向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索固定方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索固定方式另一实施例的的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十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十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所示臂节的D向示意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十二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所示臂节的E向示意图;图22是本实用新型臂架中臂节第十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所示臂节的俯视示意图。如图I至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紧力加强臂架,包括一节或多节的臂节,其中,至少一节所述臂节包括臂节本体I和设置在臂节本体I上的一根或多根拉索
2;拉索2沿臂节本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臂节本体I ;拉索2上设置有预紧力。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臂架因在臂节本体I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了带预紧力的拉索2,从而可以大大改善臂节本体I的受力状况,从而提高了臂节的承载能力,或者在承受同样受力的情况下,臂节本体I可以做的更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制造难度。例如,可以将所述拉索2设置于臂节本体I的受拉区域,则可以提高臂节本体I承受的拉力,或者设置于受力恶劣区域,则可提高臂节本体I的承载能力。如图3所示,优选地,臂节本体I包括有上板11和下板12,一根或多根拉索2设置于上板11和/或下板12。此处,所述上板11和下板12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连接。当上板11处于下板12的上方时,上板11承受拉力,此时设置在上板11上的拉索·2可以分担上板11所受的拉力;当臂节旋转超过90度使下板12处于上部时,则下板12承受拉力,此时设置在下板12上的拉索2可以分担下板12所受的拉力;当拉索2仅设置在上板11上,则上板11在拉索2预紧力的作用下预受压,带动下板12预受拉,则在臂节本体I承受拉力时,上板11的预受压可以抵消部分拉力,下板12的预受拉可以抵消部分压力,则可以使臂节承受更大拉力,或者在承受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尺寸更小、用料更少。另外,在实践中,臂节的旋转角度有很多情况,可能会旋转很大的角度,以至于下板12位于上板11的上方,此时在下板12上设置拉索2则同样可以分担臂节本体所受的拉力,使臂节的使用范围更广。优选地,在上板11和下板1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上板11和下板12的侧板13,在所述侧板13上设置有一根或者多根所述拉索2。进一步,上板11和下板12通过两个侧板13连接,两个侧板13与上板11、下板12共同构成箱形梁,所述拉索位2于所述箱形梁内。在所述侧板13上设置拉索2,可以分担侧板13所受的作用力;采用箱形梁,则梁的力学性能最好;将拉索2设置在箱形梁的内部,不影响臂节的连接和其它设备的安装。在该实施例中,拉索2可以设置于箱形梁内,位于上板11和/或下板12的内侧。拉索2的设置位置有很多种可以设置在上板11外表面的外侧,拉索2也可以设置在上板11内表面的内侧,拉索2同时设置在上板11的内表面的内侧和下板12内表面的内侧,当然,拉索2也可以同时设置在上板11和下板1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拉索2的两端可以同时固定在臂节本体I内或者臂节本体I外,或者一端在臂节本体I内而另一端在臂节本体I外,或者拉索2的两端之间的一部分位于上板11和/或下板12的外表面的外侧,被上板11和/或下板12的外表面所支撑,等等。总之,拉索2的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选择,只要能够提高臂节的承载能力即可。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上板11和/或下板12的两端开设通孔,使拉索2的两端可以分别穿过通孔,进入臂节本体I内。优选地,拉索2可设置在臂节本体I的两端之间,也可以设置在臂节本体I的任意一段或任意多段之间。拉索2可以是布置在臂节本体I上的一小段或多段之间,也可以仅在受力恶劣的一段之间设置所述拉索2,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可以在受力较大的区域设置拉索2,而不必每条拉索2都贯穿臂节本体1,降低了拉索2的消耗,降低了成。[0092]优选地,所述臂节本体I上包括有多根所述拉索2,所述多根拉索2沿所述臂节本体I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臂节本体I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拉索2,可以弥补臂节本体I部分区域受力恶劣或者部分区域存在缺陷的不足,提高臂节的承载能力。优选地,拉索2的一端和/或两端可固定在固定座4上,固定座4固定在臂节本体I上。即可以将拉索2直接在臂节本体I上进行固定,也可以在臂节本体I上设置固定座4,通过固定座4对拉索2进行固定,使用固定座4对拉索2进行固定,更加可靠。优选地,固定座4上设置有固定轴 41 ;拉索2的一端和/或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轴41上;固定轴41上间隔地设置有拉索槽,拉索2缠绕在拉索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使用固定轴41对拉索2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在固定轴41上设置拉索槽,对拉索2的方向进行固定,可以避免拉索2的倾斜影响拉索2的分力效果。优选地,如图15所示,拉索2折弯后通过U形螺栓43安装在固定轴41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U形螺栓43对拉索2进行固定,不破坏拉索的结构,可充分发挥拉索抗拉的材料力学特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优选地,还可以通过固定座4可对拉索2施加预紧力。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固定座4对拉索2施加预紧力,可以免除专门的张紧装置,简化结构。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拉索2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套21,保护套21与调节螺母44相螺接,调节螺母44抵靠在固定座4上远离拉索2中心的一侧。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螺母44对与拉索2固定在一体的保护套21的调节和固定,方便地实现拉索2的安装和预紧力的设置。优选地,在拉索2的两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支撑座42 ;支撑座42支撑拉索2。通过设置支撑座42,从而使拉索2与两本体之间产生夹角,使拉索分担更大的作用力,可以进一步优化拉索2对臂节本体I分力的效果。优选地,支撑座42的支撑点的高度可调。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座42的支撑点高度可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撑点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具体而言,对支撑点高度的调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支撑座4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臂节本体I上的支撑板及一架设于两个支撑板上、支撑拉索2的支撑轴;两个支撑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收容支撑轴端部的定位孔,通过将支撑轴两端插入不同高度的定位孔中,可以调节该第支撑座42的支撑点高度;或者,支撑座42包括一固定座及一活动座;固定座固定在臂节本体I上,活动座与固定座滑动连接,并可在多个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预设位置上与固定座卡合;活动座支撑拉索2。活动座用于支撑拉索2,通过调节活动座在固定座上的卡合位置,可以实现第支撑座42的支撑点高度的调节。当然,支撑点高度可调的第支撑座42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两种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只要支撑点高度可调即可。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设置高度可调的支撑座42,既可以调节拉索2离臂节本体I的距离,充分发挥拉索2承受拉应力的作用,优化了拉索2对臂节本体I分力的效果;也可以通过调节第支撑座42的高度来分配拉索2和臂节本体I所承受的作用力,使两者受力达到最佳状态。优选地,拉索2上还设置有张紧装置3,张紧装置3可调节拉索2的预紧力。拉索2上设置张紧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拉索2的预紧力,可以避免预紧力过小而使拉索2效果不好甚至失效,以及避免预紧力过大而影 响拉索2的使用寿命。当然,拉索的预紧力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设置,例如上述通过固定座4来实现拉索2张力的设定和调整。此夕卜,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张紧装置3可以设置在所述拉索2的任意位置,可以设置在拉索2的中部,也可以设置在拉索2的端部,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优选地,如图6所示,张紧装置3为螺旋张紧装置。螺旋张紧装置包括两夹持部31、两连接螺栓32和一张紧螺母33 ;夹持部31固定在连接螺栓32上,连接螺栓32与拉索2固定连接,张紧螺母33与两连接螺栓32相螺接,拧动螺母33或者连接螺栓32可设置拉索2的预紧力。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的螺旋张紧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安全可靠;两连接螺栓上固定设置有夹持部,便于拧动连接螺栓。进一步,两连接螺栓32设置于张紧螺母33的两端,张紧螺母33上设置的用以与两连接螺栓32相螺接的两段螺纹,两段螺纹的方向相反。采用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来实现两连接螺栓相向运动,简单、方便地实现了两连接螺栓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方便地调整和设置拉索的预紧力;当然也可以仅拧动螺母一端的夹持部,进而拧动连接螺栓,也可以实现调整和设置拉索的预紧力的目的。优选地,所述张紧装置为液压缸张紧装置,通过所述液压缸活塞缸的伸缩来调整所述拉索2上的所述预紧力。可将拉索2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活塞杆的伸缩,来调节拉索2的长度,从而调节拉索2上的预紧力。通过液压缸调节拉索2的预紧力,更加安全、可靠,而且便于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优选地,所述拉索2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或者高分子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碳纤维绳、合金绳或者钢丝绳等,只要具有抗拉且重量轻的材料做成的拉索均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要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某些高分子材料拉索,例如碳纤维绳具有受拉力性能好、而受剪力性能差的特点,因此在采用碳纤维绳作为拉索2时,对碳纤维绳的固定、支撑均需要考虑到碳纤维绳的这一力学特点,使相应固定装置和支撑座的结构适应这一特点,例如本实用新型图15和图16所给出的固定方式,就可以充分发挥碳纤维绳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给出的臂架,因在臂节本体I上使用了拉索2且拉索2中设置有预紧力,使拉索2承载臂节本体I的部分受力,分担了部分臂节本体I所受的拉力、也可用预设的预紧力来抵消部分压力,从而减小了臂节本体I所受的作用力,提高臂节的承载能力,并降低了臂节本体I对板材厚度的要求,节省了板材,降低了成本,而且降低了臂架的重量,减小了倾翻力矩,将臂架应用于泵车,可以使得泵车的最大桥长比更加易于实现;而且由于降低了臂节本体I所受的作用力,所以减小了臂架的承载,提高了承载的稳定性和臂架的寿命;另外,由于减小了板材的厚度,所以也减小了臂架加工制造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预紧力加强臂架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简要说明,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紧力加强臂架的实施例[0115]实施例一如图I、图2和图3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上板11下方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座4,两个固定座4之间设置所述拉索2,并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在两个固定座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轴41,拉索2设置在两个支撑轴41上。实施例二如图4、图5和图3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上板11上方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座4,拉索2设置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并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且还在拉索2上设置了张紧装置3,可以方便地调节拉索2上的预紧力。在两个固定座4上分别设置有支撑轴41,拉索2设置在两个支撑轴41上。 实施例三如图7和图3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侧板13的内表面上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座4,拉索2设置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并穿过上板11,并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在拉索2上设置了张紧装置3,可以方便地调节拉索2上的预紧力。所述张紧装置3为如图6所示的螺旋张紧装置。实施例四如图8和图3所示,在臂节本体I上板11的内表面上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座4,拉索2设置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并穿过上板11,并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并在拉索2上设置了张紧装置3,可以方便地调节拉索2上的预紧力。另外,在上板11的上方还设置了支撑座42,支撑所述拉索2,并使拉索2与上板I成一个角度,这样可以使拉索2更有效地分担臂节本体I所受到的作用力。实施例五如图9和图3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侧板13的内表面上或上板11的内表面上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座4,拉索2设置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并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在拉索2上设置了张紧装置3,可以方便地调节拉索2上的预紧力。另外,在侧板13的内表面上或上板11的内表面上设置了支撑座42,所述支撑座42比两个固定座4更靠近上板11,支撑所述拉索2,并使拉索2与上板I成一个角度,这样可以使拉索2更有效地分担臂节本体I所受到的作用力。实施例六如图10和图3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侧板13的内表面上部和下部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座4,拉索2设置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并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在拉索2上设置了张紧装置3,可以方便地调节拉索2上的预紧力。另外,在侧板13的内表面上部和下部均设置了支撑座42,上部的支撑座42比上部的两个固定座4更靠近上板11的内表面,下部的支撑座42比下部的两个固定座4更靠近下板12的内表面,所述支撑座42支撑所述拉索2,并使拉索2与上板11和下板12成一个角度,这样可以使拉索2更有效地分担臂节本体I所受到的作用力。可以理解,在实施例三至实施例六中,两个固定座4并不限于设置于侧板13的内表面上,也可以为设置在侧板13的外表面上,与之对应,在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中,支撑座42也可以设置在侧板13的外表面上。实施例七[0133]如图11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上板11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座4,拉索2设置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在所述拉索2的两端之间设置有三个支承座42,支承所述拉索2,并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同时可以不在拉索2上设置张紧装置,而是在安装拉索2时将其张紧,结构简单。实施例八如图12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上板11上设置多个固定座4,根据臂节本体I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在不同的固定座4之间设置拉索2,即在臂节本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根拉索2,且多根拉索2间隔设置,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拉索2上设置或不设置张紧装置3。实施例九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上板11的两端设置两个固定座4,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设置多条拉索2,在拉索2上设置了张紧装置3,可以方便地调节拉索2上的预紧力。在两个固定座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轴41,拉索2设置在两个支撑轴41上。实施例十如图17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上板11的内表面上受力较大的区间设置两个固定座4,拉索2设置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并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实施例^^一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上板11内表面的两端之间设置两个固定座4,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设置多条拉索2,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在两个固定座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轴41,拉索2设置在两个支撑轴41上。实施例十二 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上板11内表面的两端之间设置两个固定座4,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设置多条拉索2,在安装拉索2时设置一定的预紧力。在两个固定座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轴41,拉索2设置在两个支撑轴41上。另外,在侧板13的内表面上部设置了支撑座42,支撑所述拉索2,这样可以使拉索2更有效地分担臂节本体I所受到的作用力。实施例十三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臂节本体I的侧板13的内表面的两端之间设置两个固定座4,在两个固定座4之间沿侧板13设置多条拉索2,在拉索2上设置了张紧装置3,可以方便地调节拉索2上的预紧力;同时在上板11的外表面上也设置有两根拉索2,该两根拉索2上也安装有张紧装置3。图2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腿中所述支腿梁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腿中所述支腿梁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腿中所述支腿梁第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如图24至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预紧力加强支腿,包括一节或多节的支腿梁,至少一节所述支腿梁包括支腿梁本体I和设置在所述支腿梁本体I上的一根或多根拉索2 ;所述拉索2沿所述支腿梁本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支腿梁本体I ;所述拉索2中设置有预紧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支腿,因在支腿梁本体I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了带预紧力的拉索2,从而可以大大改善支腿梁本体I的受力状况,从而提高支腿梁本体I的承载能力,或者承受同样受力的情况下,支腿梁本体I可以做的更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制造难度。例如可以将所述拉索设置于支腿梁本体I的受拉区域,可以提高支腿梁本体I承受的拉力,或者设置于受力恶劣区域,可提高支腿梁本体I的承载能力。优选地,所述支腿梁本体I包括有下板12 ;—根或多根所述拉索2设置在所述下板12上。支腿工作时,支腿梁本体的下板12承受拉力,此时设置在下板12上的拉索2可以分担下板12所受的拉力;在不工作时,拉索2设置在下板12上,且下板12在拉索2预紧力的作用下预受压,则在下板12承受拉力时,下板12的预受压可以抵消部分拉力,也可以使支腿梁本体I承受更大拉力,或者在承受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尺寸更小、用料更少。优选地,所述支腿梁本体I还包括有上板11和连接所述上板11与所述下板12的侧板13 ;在所述侧板13上设置有一根或者多根所述拉索2。在所述侧板13上设置拉索,可·以分担侧板13所受的作用力。优选地,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2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侧板13,所述两个侧板13与所述上板11、下板12共同构成箱形梁,所述拉索2位于所述箱形梁内。采用箱形梁,则梁的力学性能最好;将拉索2设置在箱形梁的内部,不影响支腿梁的连接和其它设备的安装。优选地,所述拉索2可设置在所述支腿梁本体I的两端之间,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支腿梁本体I的任意一段或任意多段之间。拉索2可以是布置在支腿梁本体I上的一小段或多段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仅在受力恶劣的一段区间设置所述拉索2,也可以在受力较大的区域设置拉索2,而不必每根拉索2都贯穿支腿梁本体1,降低了拉索2的消耗,降低了成本。优选地,所述支腿梁本体I包括有多根所述拉索2,所述多根拉索2沿所述支腿梁本体I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腿梁本体I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拉索2,可以弥补支腿梁本体I部分区域受力恶劣或者部分区域存在缺陷的不足,提高整个支腿梁的承载能力。优选地,所述拉索2的一端和/或两端可固定在固定座4上,所述固定座4固定在所述支腿梁本体I上。即可以将拉索2直接固定在支腿梁本体I上,也可以在支腿梁本体I上设置固定座4,通过固定座4对拉索2进行固定,使用固定座4对拉索2进行固定,更加可靠。优选地,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有固定轴41 ;所述拉索的一端和/或两端安装在所述固定轴41上;所述固定轴41上间隔地设置有拉索槽,所述拉索2缠绕在所述拉索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使用固定轴41对拉索2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在固定轴41上设置拉索槽,对拉索2的方向进行固定,可以避免拉索2的倾斜而影响拉索2的分力效
果O与上述臂架一样,拉索2固定在固定轴41上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可以通过所述拉索2折弯后通过U形螺栓43安装在所述固定轴41上。优选地,所述固定座4可对所述拉索2施加所述预紧力。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固定座4对拉索2施加预紧力,可以免除专门的张紧装置,简化结构。[0163]使所述固定座4对所述拉索2施加预紧力的结构和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在所述拉索2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套21、所述保护套21与调节螺母44相螺接、所述调节螺母44抵靠在所述固定座4上的方式,来实现拉索2的安装和预紧力的设置。优选地,在所述拉索2的两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支撑座42 ;所述支撑座42支撑所述拉索2。采用支撑座42来支撑拉索2,可以进一步发挥拉索2的分力效果。优选地,所述支撑座42的支撑点的高度可调。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座42的支撑点高度可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撑点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同样,使所述支撑座42的支撑点高 度可调的方式和结构也很多,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来实现支点的高度可调所述支撑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支腿梁本体上的支撑板及一架设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上、支撑所述拉索的支撑轴;所述两个支撑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收容所述支撑轴端部的定位孔。或者,所述支撑座包括一固定座及一活动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支腿梁本体上,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并可在多个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预设位置上与所述固定座卡合;所述活动座支撑所述拉索。优选地,所述拉索2上还设置有张紧装置3,所述张紧装置3可调节所述拉索2的所述预紧力。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拉索2上设置所述张紧装置3,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所述拉索2的预紧力,可以避免预紧力过小而使所述拉索2效果不好甚至失效,以及避免预紧力过大而影响所述拉索2的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张紧装置3可以设置在所述拉索2的任意位置,既可以设置在拉索2的中部,也可以设置在拉索2的端部,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与上述臂架的实施例一样,所述张紧装置3的结构也有很多种,例如上述的螺旋张紧装置,或者液压缸张紧装置。优选地,所述拉索2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或者高分子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碳纤维绳、合金绳或者钢丝绳等,同样,所述拉索2只要采用具有抗拉且重量轻的材料做成,均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给出的支腿,因在支腿的支腿梁本体I中使用了拉索2且拉索2中设置有预紧力,则在支腿梁本体I承受拉力时可部分承载拉力,也可用预设的预紧力了来抵消部分压力,从而分担了支腿梁本体I所受到的作用力,从而减小支腿梁本体I所受的作用力,提高支腿梁的承载能力,并降低了支腿梁本体I对板材厚度的要求,节省了板材,降低了成本,从而降低了支腿的重量;若将本实用新型的支腿应用于泵车,由于降低了支腿梁本体I所受的作用力,提高了承载的稳定性和支腿的寿命;另外,由于减小了板材的厚度,所以也减小了支腿的加工制造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预紧力加强支腿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简要说明,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紧力加强支腿的实施例实施例十四如图24所示,为在支腿的支腿臂本体I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拉索2,拉索2中设置有预紧力,本实施例中,拉索两端固定在固定座4上,且两固定座4安装在支腿臂本体I的下板12上,拉索贯穿整个支腿臂本体I的长度方向。该实施例的支腿,因在支腿臂本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带预紧力的拉索2,使得支腿臂本体I能承载更大的作用力。实施例十五[0175]如图25所示,为在支腿的支腿臂本体I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拉索2,拉索2上设置有张紧装置3,张紧装置3可设置拉索2中的预紧力,本实施例中,拉索两端也固定在固定座4上,且两固定座4安装在支腿臂本体I的下板12上,拉索贯穿整个支腿臂本体I的长度方向。该实施例的支腿,也因在支腿臂本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带预紧力的拉索2,使得支腿臂本体I能承载更大的作用力,且拉索2的预紧力可以采用张紧装置3进行调节。实施例十六如图26所示,为在支腿的支腿臂本体I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根拉索2,多根拉索2间隔设置在支腿臂本体I的长度方 向上,其拉索2中设置有预紧力,本实施例中,拉索两端也固定在固定座4上,且两固定座4安装在支腿臂本体I的下板12上。本实施例的支腿,可以选在在支腿臂本体I受力恶劣的区段设置所述拉索2,或者在薄弱区段设置拉索2,从而可以提高整个支腿的承载能力。将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预紧力加强臂架和/或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预紧力加强支腿应用于泵车,即得到本实用新型所述泵车的实施例,该泵车具有上述臂架和支腿的全部有益效果,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预紧力加强臂架,包括一节或多节臂节,其特征在干, 至少ー节所述臂节包括臂节本体(I)和设置在所述臂节本体(I)上的一根或多根拉索⑵; 所述拉索(2)沿所述臂节本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臂节本体(I); 所述拉索(2)中设置有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臂节本体(I)包括有上板(11)和下板(12); 一根或多根所述拉索(2)设置于所述上板(11)和/或所述下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2)的侧板(13),所述侧板(13)上也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拉索(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2)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侧板(13),所述两个侧板(13)与所述上板(11)、下板(12)共同构成箱形梁,所述拉索(2)位于所述箱形梁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设置在所述臂节本体(I)的两端之间,或设置在所述臂节本体(I)的任意一段或任意多段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臂节本体(I)包括有多根所述拉索(2),所述多根拉索(2)沿所述臂节本体(I)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的一端和/或两端固定在固定座(4)上,所述固定座(4)固定在所述臂节本体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有固定轴(41); 所述拉索(2)的一端和/或两端安装在所述固定轴(41)上; 所述固定轴(41)上间隔地设置有拉索槽,所述拉索(2)缠绕在所述拉索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折弯后通过U形螺栓(43)安装在所述固定轴(4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座(4)可对所述拉索(2)施加所述预紧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套(21),所述保护套(21)与调节螺母(44)相螺接,所述调节螺母(44)抵靠在所述固定座(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拉索(2)的两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支撑座(42); 所述支撑座(42)支撑所述拉索(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支撑座(42)的支撑点的高度可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支撑座(4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臂节本体(I)上的支撑板及ー架设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上、支撑所述拉索(2)的支撑轴; 所述两个支撑板沿高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收容所述支撑轴端部的定位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支撑座(42)包括一固定座及一活动座; 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臂节本体(I)上,所述活动座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并可在多个沿高度方向布置的预设位置上与所述固定座卡合; 所述活动座支撑所述拉索(2)。
16.根据权利要求I至15任一项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上还设置有张紧装置(3),所述张紧装置(3)可调节所述拉索(2)的所述预紧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所述张紧装置(3)为螺旋张紧装置; 所述螺旋张紧装置包括两夹持部(31)、两连接螺栓(32)和一张紧螺母(33); 所述夹持部(31)固定在所述连接螺栓(32)上,所述连接螺栓(32)与所述拉索(2)固定连接,所述张紧螺母(33)与两所述连接螺栓32相螺接,拧动所述螺母(33)或者所述连接螺栓(32)可设置所述拉索(2)的所述预紧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两所述连接螺栓(32)设置于所述张紧螺母(33)的两端; 所述张紧螺母(33)上设置有与两所述连接螺栓(32)相螺接的两段螺纹,所述两段螺纹的方向相反。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张紧装置(3)为液压缸张紧装置,通过所述液压缸活塞缸的伸缩来调整所述拉索(2)上的所述预紧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或者高分子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制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为碳纤维绳、合金绳或者钢丝绳。
22.—种预紧力加强支腿,包括一节或多节支腿梁,其特征在干, 至少ー节所述支腿梁包括支腿梁本体(I)和设置在所述支腿梁本体(I)上的一根或多根拉索⑵; 所述拉索(2)沿所述支腿梁本体(I)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支腿梁本体(I); 所述拉索(2)中设置有预紧力。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所述支腿梁本体(I)包括有下板(12); 一根或多根所述拉索(2)设置在所述下板(12)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所述支腿梁本体(I)还包括有上板(11)和连接所述上板(11)与所述下板(12)的侧板(13); 所述侧板(13)上也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所述拉索(2)。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2)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侧板(13),所述两个侧板(13)与所述上板(11)、下板(12)共同构成箱形梁,所述拉索(2)位于所述箱形梁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设置在所述支腿梁本体(I)的两端之间,或设置在所述支腿梁本体(I)的任意一段或任意多段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所述支腿梁本体(I)包括有多根所述拉索(2),所述多根拉索(2)沿所述支腿梁本体(I)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的一端和/或两端固定在固定座(4)上,所述固定座(4)固定在所述支腿梁本体⑴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有固定轴(41); 所述拉索(2)的一端和/或两端安装在所述固定轴(41)上; 所述固定轴(41)上间隔地设置有拉索槽,所述拉索(2)缠绕在所述拉索槽内。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所述固定座(4)可对所述拉索(2)施加所述预紧力。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拉索(2)的两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支撑座(42); 所述支撑座(42)支撑所述拉索(2)。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所述支撑座(42)的支撑点的高度可调。
33.根据权利要求22至32任一项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上还设置有张紧装置(3),所述张紧装置(3)可调节所述拉索(2)的所述预紧力。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其特征在干, 所述拉索(2)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或者高分子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制成。
35.一种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21中任一所述的预紧カ加强臂架,和/或包括如权利要求22至34中任一所述的预紧カ加强支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紧力加强臂架、支腿和泵车。一种预紧力加强臂架,包括一节或多节的臂节,至少一节所述臂节包括臂节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臂节本体上的一根或多根拉索;所述拉索沿所述臂节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臂节本体;所述拉索中设置有预紧力。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泵车,包括所述的预紧力加强臂架和/或所述预紧力加强支腿。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臂架和支腿的承载能力,可以在保证臂架、支腿的长度和载重能力的前提下,减小板材的厚度,从而提高臂架和支腿动作的灵活性,并充分发挥了各种新材料的力学性能,减少了制造成本,降低了制造难度。
文档编号E04G21/04GK202645013SQ20122012505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易小刚, 李 东, 涂星, 张作良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