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13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建筑用预制板材,具体地,涉及ー种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岩棉复合板抗弯能力差、抗剪强度低,且重量重,安装时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以解决现有岩棉复合板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由两侧钢板和保温芯材压制而成,其两端为连接端头,所述保温芯材由岩棉和间隔发泡在岩棉中的两条以上的聚氨酯加强筋构成。优选地,所述钢板为0. 4mm 0. 8mm厚的彩色钢板。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两端的连接端头为互相匹配的隐藏式或搭接式接头。优选地,所述钢板的表面设有防护膜。优选地,所述防护膜的厚度为2. 5mm。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厚度为50mm 250mm。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宽度为960mm。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岩棉中间隔发泡具有高紧缩强度和剪切強度的聚氨酯加强筋,来提高岩棉复合板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抗弯能力強、抗剪强度高、抗冲击性好,用于搭建一般简易房时可不用钢架;重量轻,安装时省时省力,施工周期可缩短40%以上。

图I是采用搭接式接头的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在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搭接式接头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4是采用隐藏式接头的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隐藏式接头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中1、钢板;2、岩棉;3、聚氨酯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I 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由两侧钢板I和保温芯材辅以机械压制而成,其两端为连接端头,所述保温芯材由岩棉2和间隔发泡在岩棉中的两条以上的聚氨酯加强筋3构成。优选地,所述钢板为0. 4mm 0. 8mm厚的彩色钢板。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两端的连接端头为互相匹配的隐藏式或搭接式接头。为保护钢板表面,防止划伤,优选地,所述钢板的表面设有防护膜。优选地,所述防护膜的厚度为2. 5mm。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厚度为50mm 250mm。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宽度为960mm。本实用新型的施工エ艺为I、调整好结构檩条平整度彡2mm ;2、将复合板铺在檩条上,板块间缝隙处粘保温毛条,确保保温效果;3、安装锚固钉用燕尾钉将板固定在檩条上,到门ロ、窗ロ处将多余板截下并用专用包件包好;4、扣上燕尾钉防水帽与铺件之间打密封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岩棉复合板抗弯能力差、抗剪强度低,且重量重,安装时费时费カ的问题,具有抗弯能力強、抗剪强度高、抗冲击性好,用于搭建一般简易房时可不用钢架;重量轻,安装时省时省力的优点,广泛应用于エ业、民用、公用等各种有保温需求的建筑中。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其特征在干由两侧钢板和保温芯材压制而成,其两端为连接端头,所述保温芯材由岩棉和间隔发泡在岩棉中的两条以上的聚氨酯加强筋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为0.4mm 0. 8mm厚的彩色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两端的连接端头为互相匹配的隐藏式或搭接式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表面设有防护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膜的厚度为2.5mmo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厚度为50mm 250mm。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的宽度为96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由两侧钢板和保温芯材压制而成,其两端为连接端头,所述保温芯材由岩棉和间隔发泡在岩棉中的两条以上的聚氨酯加强筋构成。优选地,所述钢板为0.4mm~0.8mm厚的彩色钢板。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加强岩棉复合板两端的连接端头为互相匹配的隐藏式或搭接式接头。优选地,所述钢板的表面设有防护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岩棉复合板抗弯能力差、抗剪强度低,且重量重,安装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具有抗弯能力强、抗剪强度高、抗冲击性好,用于搭建一般简易房时可不用钢架;重量轻,安装时省时省力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公用等各种有保温需求的建筑中。
文档编号E04C2/30GK202658795SQ20122019295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赵依健 申请人:赵依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