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全封闭楼梯模板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楼梯成形的模板。
技术背景 目前工程施工中,楼梯模板的支设往往采用单面封模的方式,虽然单面封模操作时简单,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梯步侧模往往会陷入混凝土中,导致拆模难,拆下的模板不完整、周转率低,并且梯步成型效果差,后续修补工作量大。对于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的工程来说,楼梯混凝土浇筑刚达终凝时间便有人员流通,造成梯步表面破坏,对需评优质结构的工程来说,楼梯单面封模的作法很难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可提高楼梯成形质量、减少后续修补工作的全封闭楼梯模板。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模板和设置在底模板左右两侧的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之间的底模板上方布置与台阶数相同的若干单元模板,各单元模板包括正面模板和侧面模板,每一单元模板中的侧面模板的下端抵于正面模板的前端,前一单元模板中的正面模板的后端布置在后一单元模板的侧面模板的上端;在所有单元模板的上方布置钢性压条,在所述钢性压条与底模板之间设置对拉螺栓。本实用新型采全以上结构组成了可对楼梯形成全方位保护的封闭式模板,不受人员流动影响,可提高楼梯的成形工程质量,大大减少后续修补工作,并且,模板拆除后还可重复使用。由于模板为全封闭,混凝土浇筑时梯步表面会有很多气泡难以排出,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在各单元模板的正面模板上开设排气孔。本实用新型还在各单元模板的侧面模板前方、且于正面模板的上端设置模板条,各模板条通过铁钉与相应的侧面模板固定连接。通过模板条对每一单元的侧面模板和正面模板形成约束,以进一步固定。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模板产生胀模、变形现象,本实用新型在正面模板的后端设置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个平面布置在正面模板上方,另一个平面布置在侧面模板的上部的后方,所述钢性压条布置在角钢的上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底模板I和设置在底模板I左右两侧的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2,在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2之间的底模板I上方布置与台阶数相同的若干单元模板。各单元模板包括正面模板3和侧面模板4,每一单元模板中的侧面模板4的下端抵于正面模板3的前端,前一单元模板中的正面模板3的后端布置在后一单元模板的侧面模板4的上端。在侧面模板4前方、于正面模板3的上端设置模板条5,模板条5通过铁钉与相应的侧面模板4固定连接。在各单元模板的正面模板3上间隔地开设几个排气孔6。在各正面模板3的后端设置角钢7,并使角钢7的一个平面布置在正面模板3上方,另一个平面布置在侧面模板4的上部的后方。各角钢7排列在相同的两根直线上,在所有单元模板上方的角钢7的上方布置两板钢性压条8,并在各钢性压条8与底模板I之间设 置对拉螺栓9。安装时将每个单元体从下至上逐个拼装。
权利要求1.全封闭楼梯模板构件,包括底模板和设置在底模板左右两侧的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之间的底模板上方布置与台阶数相同的若干单元模板,各单元模板包括正面模板和侧面模板,每一单元模板中的侧面模板的下端抵于正面模板的前端,前一单元模板中的正面模板的后端布置在后一单元模板的侧面模板的上端;在所有单元模板的上方布置钢性压条,在所述钢性压条与底模板之间设置对拉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全封闭楼梯模板构件,其特征在于在各单元模板的正面模板上开设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全封闭楼梯模板构件,其特征在于在各单元模板的侧面模板前方、且于正面模板的上端设置模板条,各模板条通过铁钉与相应的侧面模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全封闭楼梯模板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正面模板的后端设置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个平面布置在正面模板上方,另一个平面布置在侧面模板的上部的后方,所述钢性压条布置在角钢的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全封闭楼梯模板构件,涉及楼梯施工技术领域,在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之间的底模板上方布置与台阶数相同的若干单元模板,各单元模板包括正面模板和侧面模板,每一单元模板中的侧面模板的下端抵于正面模板的前端,前一单元模板中的正面模板的后端布置在后一单元模板的侧面模板的上端;在所有单元模板的上方布置钢性压条,在所述钢性压条与底模板之间设置对拉螺栓。本实用新型采全以上结构组成了可对楼梯形成全方位保护的封闭式模板,不受人员流动影响,可提高楼梯的成形工程质量,大大减少后续修补工作,并且,模板拆除后还可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E04G13/06GK202672723SQ20122032025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
发明者刘秋生, 高原, 石伟国, 乐雨, 邵正俊 申请人: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