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粘土颗粒的焙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设备,主要是一种粘土颗粒的焙烧装置。
背景技术:
黏土造粒筛选后需要进入到回转窑内焙烧,以制作成陶粒,但回转窑内温度较高,进、出料不方便,需要有能自动进、出料的结构,减少人工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土颗粒的焙烧装置,其结构简单,设有进料通道和出料的滑槽,无需人工控制,操作安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土颗粒的焙烧装置,包括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回转窑,回转窑的高处为窑尾,回转窑的低处为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的窑尾端外设有围罩,围罩内设有通向回转窑进料端的通道,所述围罩外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一端正对着通道的进料口 ;所述回转窑窑头的下方设有堆料槽,所述回转窑窑头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滑槽,滑槽的另一端正对着堆料槽内。所述回转窑的窑头外侧设有风机,风机的吸风管伸入到煤粉堆集箱内,所述风机的出风管伸入到回转窑内。本实用新型中物料通过输送带的输送进入到通道内再进入到回转窑内,在窑体做回转运动的作用下,物料从高处的窑尾滚落至低处的窑头,同时,在窑头处,有风机将煤粉喷入回转窑内,并使其充分燃烧,焙烧好的陶粒从滑槽内下料落到堆料槽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有进料通道和出料的滑槽,无需人工控制,操作安全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粘土颗粒的焙烧装置,包括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回转窑1,回转窑I的高处为窑尾2,回转窑I的低处为窑头3,所述回转窑的窑尾2端外设有围罩4,围罩4内设有通向回转窑进料端的通道5,所述围罩4外有输送带6,输送带的一端正对着通道5的进料口 ;所述回转窑窑头3的下方设有堆料槽7,所述回转窑窑头3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滑槽8,滑槽的8另一端正对着堆料槽7内。所述回转窑的窑头3外侧设有风机9,风机9的吸风管11伸入到煤粉堆集箱10内,所述风机9的出风管12伸入到回转窑I内;风机9将煤粉喷入回转窑I内,并使其充分燃烧。
权利要求1.一种粘土颗粒的焙烧装置,包括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回转窑,回转窑的高处为窑尾,回转窑的低处为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的窑尾端外设有围罩,围罩内设有通向回转窑进料端的通道,所述围罩外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一端正对着通道的进料口 ;所述回转窑窑头的下方设有堆料槽,所述回转窑窑头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滑槽,滑槽的另一端正对着堆料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粘土颗粒的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的窑头外侧设有风机,风机的吸风管伸入到煤粉堆集箱内,所述风机的出风管伸入到回转窑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土颗粒的焙烧装置,包括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回转窑,回转窑的高处为窑尾,回转窑的低处为窑头,所述回转窑的窑尾端外设有围罩,围罩内设有通向回转窑进料端的通道,所述围罩外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一端正对着通道的进料口;所述回转窑窑头的下方设有堆料槽,所述回转窑窑头出料端的下方设有滑槽,滑槽的另一端正对着堆料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有进料通道和出料的滑槽,无需人工控制,操作安全方便。
文档编号C04B33/04GK202705249SQ2012203411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盛玉生 申请人:安徽省舒城县盛宏陶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