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20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帐篷或休闲折叠椅、躺椅等为利于收藏、搬运或携带,其支撑架均设置成可折叠的结构。而为节省空间,有部分杆件设计成伸缩套管的结构,在需要时将两伸缩套管拉开,不需要时则将内套管插套于外套管内,从而可达到展开及收折的目的。而为了使两拉开的伸缩套管不至回缩,通常要在两者之间设置固定装置。最常见及简单的固定装置如图I所示,该内、外套管1’、2’的内套管I’的端部内设置有一带凸粒的弹簧扣3’,为便于按压,该凸粒处可固定一按钮4’,而在按钮4’位置处的内、外套管1’、2’上各设有一定位孔11’、21’。这样在内、外套管1’、2’拉开时,按钮4’在弹簧扣3’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两定位孔11’、21’外,从而将内、外套管1’、2’固定,进而可防止两回缩。而欲收折时,按压按钮4’,使其缩于外套管2’内,这样内套管I’即可在外套管2’内滑动,从而可将内套管I’插置于外套管2’内,以达到收折的目的。然而,由于套管的管壁通常较薄,当按压按钮4’时,其不但会回缩至外套管2’内,甚至还会缩至内套管I’内,而按钮4’ 一旦缩入内套管I’内,要想拿出则非常不易,而且按钮4’连带弹簧扣3’缩至内套管I’后,还会从内套管I’的端部脱出,这样给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于需要将收折的内外套管展开时,拉伸套管后,令回缩的按钮4’弹处外套管的定位孔21’上固定,因帐篷杆件一般为圆管结构,故固定时就会因拉伸过程产生了偏离错位而无法对准孔位,不能顺利准确达到定位,弹簧扣在使用中仍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其可防止弹扣在按压过程中缩入内套管内脱落,且弹扣定位更顺利。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包括套在一起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的端部上设有一弹扣,对应于弹扣处的外套管上设有一定位孔,外套管为截面呈多边形的管件;内套管的端部上设有一对应外套管截面的连接头,弹扣为一以悬臂形式连接在连接头上的片体,在片体自由端外表面上设有一活动伸置于定位孔中的扣头。所述的片体为金属片。所述扣头是由金属片直接成型而成。所述片体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头的近中部位置,而相对片体自由端处在连接头上形成一退让凹缺槽。 所述的外套管截面为六边形或八边形。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扣以悬臂的形式连接在内套管的连接头上,直接在连接头上实现上弹和内缩就可达到收缩和定位,避免了弹扣会产生脱落的问题,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套管及内套管中的连接头为截面呈多边形的管件,使其在套置过程的伸缩活动时,活动较不易产生错位,弹扣可轻松实现定位。

图I为现有伸缩套管弹簧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帐篷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外套管定 位时在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套管连接头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帐篷管件连接结构,该帐篷管件为伸缩套管结构,其包括套在一起的内套管I和外套管2,内套管I的端部上设有一弹扣3,对应于弹扣3处的外套管2上设有一定位孔21。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现有内外套管结构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扣3不是设置在内套管I的端部内,而是连接在内套管I的端部,弹扣3直接在内套管I的端部实现弹起和回缩,以避免其会脱落的问题。其中,在内套管I的端部上设有一连接头11,弹扣3为一以悬臂形式连接在连接头11上的一片体,本实施例中为金属片31,在金属片31自由端外表面上设有一活动设置于定位孔21中的扣头32,扣头32在活动至定位孔21时可上弹从而实现定位,此处扣头32可由金属片31直接冲压成型而成。金属片31固定在连接头11的其中一侧上,对于来自上方压力时可向下弹缩,本实施例中,金属片31设在在连接头的近中部位置,即金属片31的一端与连接头11铆接固定,相对金属片31自由端处在连接头11上形成一退让凹缺槽111,即退让凹缺槽111是将金属片31下方的连接头部分设为中空槽状结构,以令金属片31在回缩下压过程中有退让空间,并有保护弹片3及限位弹片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之处在于,外套管2为截面呈多边形的管件结构,其截面可为八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本实施例中为六边形,从而外套管2为多面的管状结构,定位孔21设在外套管2外管面的其中一个面上。而连接头11截面与外套管2对应,呈贴合配合于外套管2的形状以实现其在外套管2中伸缩活动。因外套管2为具有棱边的多面体,同时连接头11也与外套管2对应配合,内套管I在外套管2中拉伸活动,相比于圆管结构,内因其为具有棱边的多面体结构,活动时不易产生偏离,而连接头11可带动内套管I在外套管2中沿这直线活动,位于内套管I上的弹扣3更容易在管件伸缩过程中找到定位孔21对准孔位,而不会轻易产生偏差错位而在定位时出现阻碍。同时,连接头11也可使内套管I在套设在外套管2中时更贴合,使二者在相对活动时更稳固。在外套管2的端部也设有一连接头22用以进一步在端部抵挡内套管I的连接头11。本实用新型的管件连接结构在使用时,杆件在进行伸缩定位时,向外拉动内套管1,内套管I在外套管2内相对移动,弹扣3的扣头32呈下压缩在退让凹缺槽111中,连接头11即随内套管I在外套管2内活动,当内套管I端部的连接头11移动至外套管2的端部时,连接头上的弹扣3移动至外套管2的定位孔21上时,扣头32上弹,弹扣3定位在定位孔21上,即实现内外套管的定位。相反的,当需要将伸缩套管进行收缩收折时,只须下压弹扣3的扣头32,使其内缩至外套管2内,即可拉动活动内套管I使其收缩入外套管2中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扣3以悬臂的形式连接在内套管I的连接头11上,直接在连接头I上实现上弹和内缩就可达到收缩和定位,避免了弹扣3会产生脱落的问题,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套管2及内套管I中的连接头11采用截面为多边形的管件,使其在套置过程的伸 缩活动时,相对活动时较不易产生错位,弹扣3轻松实现定位。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包括套在一起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的端部上设有一弹扣,对应于弹扣处的外套管上设有一定位孔,其特征在于外套管为截面呈多边形的管件;内套管的端部上设有一对应外套管截面的连接头,弹扣为一以悬臂形式连接在连接头上的片体,在片体自由端外表面上设有一活动伸置于定位孔中的扣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体为金属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头是由金属片直接成型而成。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头的近中部位置,而相对片体自由端处在连接头上形成一退让凹缺槽。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套管截面为六边形或八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帐篷管件连接结构,包括套在一起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的端部上设有一弹扣,对应于弹扣处的外套管上设有一定位孔,外套管为截面呈多边形的管件;内套管的端部上设有一对应外套管截面的连接头,弹扣为一以悬臂形式连接在连接头上的片体,在片体自由端外表面上设有一活动伸置于定位孔中的扣头。片体为金属片,片体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头的近中部位置,而相对片体自由端处在连接头上形成一退让缺槽。本实用新型可防止弹扣在按压过程中缩入内套管内脱落,且弹扣定位更顺利。
文档编号E04H15/46GK202767623SQ2012204055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黄跃龙 申请人:厦门冠鸿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