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支拆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62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支拆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便于支拆的钢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制造例如工业厂房用混凝土立柱的钢模具一般包括底模、端模和侧模,端模和侧边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模上,构成立柱浇注腔,在浇注腔中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形之后,从模具中取出构件。现有技术中使用这样的模具浇注制造混凝土立柱时,从模具中取出构件工序比较复杂。现有技术中也有可拆或可变形的模具,取出构件前将模具解体或令其变形。但是,对于工业厂房混凝土立柱之类的构件,模具很大,侧模很长、很重,不易支拆,现有的可拆模具的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成本高,支模、拆模工序多,而且模具支拆多次使用后,连接部位的安装孔及紧固螺栓会出现磨损,使得模具的精度很快降低,造成构件的外观质量收到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取出构件的便于支拆的模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包括一底模,在该底模上可拆分地固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模和两端模,以便构成模具浇注腔;在所述侧模朝外的立面上设置立式筋板,该立式筋板的下底面与所述底模之间留有一段空隙;所述立式筋板上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牵拉支架,该牵拉支架的外端设置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置连接长孔,在所述底模上设有连接孔,与所述立式筋板的连接部上设置的连接长孔相对应,连接螺栓穿设在所述牵拉支架上的连接长孔和底模上的连接孔中通过螺母固连,由此构成牵拉支架和底模之间的螺栓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底模或其延长平面之间具有一间隙,该间隙的大小为:在该间隙存在时,所述侧模和底模的位置关系为模具构成所述浇注腔时的正确位置,在该间隙变小时,所述侧模被牵拉向外倾斜。使用时,构成浇注腔、浇注过程中,所述连接部和底模之间的间隙存在。当浇注之后取构件之前,先松开两端的端模,再拧紧两侧模上牵拉支架和底模之间的螺栓连接结构中的所述螺栓,让所述间隙变小,同时螺栓在牵拉支架上的长孔中移动,从而使得所述侧模向外倾斜与构件分离,由此取出构件就变得比较容易,剩下了吊装设备和人工,提高了 3%以上的效率,有效降低了成本。所述牵拉支架的结构为:包括两根角钢,一根在上的斜角钢,一根在下的水平角钢,两根角钢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立式筋板的上部和下部,两根角钢的另一端叠合固定,与立式筋板形成三角形,该牵拉支架的外端设置所述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置连接长孔。所述底模可以是包括两块下装饰板与所述侧模对应,该下装饰板的朝向浇注腔的侧面为倾斜表面,所述侧模固定在该下装饰板上。[0010]进一步地,在下装饰板上设置压紧结构,使得下装饰板压紧的底模上。所述压紧结构可以是:该下装饰板通过螺栓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底模上。其结构可以是:在下装饰板上开孔,在该孔中固设一螺母,该螺母固定在底模上,在该装饰板上固设一加强压板,其上开孔与所述螺母对应,在该加强压板上设置一锥套,连接用螺栓穿过所述锥套、加强压板螺接所述螺母,使得下装饰板压紧在底模上。在侧模的上端也可以设置上装饰板。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中,所述螺栓连接结构优选锥形螺栓定位连接结构,该锥形螺栓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锥套,所述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柱,在该螺帽和螺柱之间设有一锥形段;所述锥套具有一个锥孔,该锥孔的锥度与该锥形定位螺栓上的所述锥形段的锥度相匹配,使得所述螺栓插设在所述锥套中,所述螺栓的所述锥形段与锥套的内壁接触;所述锥套置于所述牵拉支架上的连接部上端面上,其锥孔与所述连接部上的连接孔对应。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锥角与所述锥套的锥孔的锥角可以是相等,也可以是,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锥角大于所述锥套的锥孔,使得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一条环行线或较小的一环形侧面抵在所述锥套的锥形孔壁上。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高度最好是高于所述锥孔的高度。优选所述锥形段至少高出所述锥孔3-10mm。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所述锥角为10° 70°。该锥角优选为14°。 两个所述端模是通过所述螺栓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底模和侧模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通过设置在侧模的立式筋板上的牵拉支架与底模之间的螺栓连接结构可以在脱模时让侧模向外倾斜,该结构非常简单,但效果突出,在用于浇注如大型混凝土立柱时,可以大大方便脱模。另外,固定端模和侧模及底模,以及侧模等部件的螺栓连接结构采用螺栓与锥套的结构,可以使得其与底模、侧模结合的获得很好的对中性,即使比较频繁的拆装使得连接孔或螺栓磨损,也能够保证连接的相邻模板之间的连接对中的精度不降低。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中使用的螺栓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包括一底模1,该底模I固定在一工字钢型基础2上,在该底模I上设置两块下装饰板3,在下装饰板3上点焊连接两相对设置的模具的侧模4,在两个侧模4的上端设有上装饰板5,在底模I上还设有两块端模(图中未示出),在该底模上固设的两侧模和两端模构成模具浇注腔6 ;在两侧边的上端设置连接架,在连接架上横向设置连接杆7,通过连接杆7保证两侧模之间保持设定距离而使得浇注腔6大小和形状的稳定。在所述侧模4朝外的立面上设置立式筋板8,该立式筋板8的下底面与所述底模之间留有一段空隙a ;所述立式筋板8上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牵拉支架,在本实施例中,牵拉支架包括两根角钢,一根斜角钢9,一根水平角钢10,两根角钢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立式筋板8的上部和下部,两根角钢的另一端叠合固定,与立式筋板形成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外端,SP该牵拉支架的外端设置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置连接长孔11,在所述底模上,或者不在底模上,而是在底模外侧的支架上设有连接孔,如如图1所示,在工字钢基础2上设置的支架2a上设置一槽钢12,在该槽钢上开设连接孔13,与所述牵拉支架中的水平角钢9上设置的连接长孔11相对应,连接螺栓14穿设在所述连接长孔11和连接孔13中通过在槽钢12下方套设在螺栓上的螺母15固连,由此构成一螺栓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槽钢12上表面之间具有一间隙b,该间隙的大小为:在该间隙b存在时,所述侧模4和底模I的位置关系为模具构成所述浇注腔时的正确位置,在该间隙b变小时,所述侧模4被牵拉向外倾斜。浇筑前,松开螺栓14,使得所述水平角钢9和所述槽钢12上表面之间具有一间隙b,两个侧模相对竖立在底模上,侧模的上端通过连接杆7固定,构成浇注腔6。当浇注之后取构件之前,先取消连接杆7,并解除端模与侧模之间的约束,然后拧紧所述螺栓14,让所述间隙b变小,同时螺栓14在牵拉支架上的连接长孔11中移动,从而使得所述侧模4发生弹性变形而向外倾斜与构件分离,由此取出构件就变得比较容易。在所述侧模和底模之间设置的下装饰板3,其朝向浇注腔6的侧面30为倾斜表面,其与上装饰板5 —起构成浇注腔的侧面和底面以及侧面与上顶面的转角处的一斜面。该下装饰板3通过螺栓14’固定在所述底模上。其结构如图3所示:在下装饰板3上开孔,在该孔中固设一螺母31,该螺母31固定在底模上,在该下装饰板3上固设一加强压板32,其上开孔与螺母31对应,在该加强压板32上设置一锥套33,连接用螺栓穿过所述锥套、加强压板螺接所述螺母,使得下装饰板压紧在底模上。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支拆的模具中,所述螺栓连接结构为锥形螺栓定位连接结构,该锥形螺栓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螺栓14和锥套16,如图4所示,所述螺栓14为锥形定位螺栓,包括螺帽141和螺柱143,在该螺帽141和螺柱143之间设有一锥形段142 ;所述锥套16具有一个锥孔,该锥孔的锥度与该螺栓14上的所述锥形段142的锥度相匹配,使得所述螺栓14插设在所述锥套16中;所述锥套16置于水平角钢10上,其锥孔与所述连接部槽钢12上的连接孔对应。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锥角与所述锥套的锥孔的锥角可以是相等,也可以是,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锥角大于所述锥套的锥孔(如图4所示),使得所述螺栓的锥形段抵在所述锥套的锥形孔壁上。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高度最好是高于所述锥孔的高度。优选所述锥形段至少高出所述锥孔3-10mm。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所述锥角为10° 70°。该锥角优选为14°。锥套16也可以是在所述锥孔下面延设一端圆柱孔,其与螺栓的螺柱匹配。[0042]如图3所示,将下装饰板压在底模上的螺栓14’与锥套33也是锥形螺栓定位连接结构。两个端模同样是利用锥形螺栓定位连接结构与侧模和底模连接,具体的,在端模的三个侧边缘设穿孔,在端模上设置锥套,带锥形段的螺栓穿过锥套、端模上的穿孔以及侧模或底模上的穿孔,套设螺母固连,使得端模固定在底模和侧模上,侧模倾斜前,先将锥形螺栓卸掉后操作侧模的倾斜。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支拆的模具,其包括一底模,在该底模上可拆分地固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侧模和两端模,以便构成模具浇注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模朝外的立面上设置立式筋板,该立式筋板的下底面与所述底模之间留有一段空隙;所述立式筋板上连接有向外延伸的牵拉支架,该牵拉支架的外端设置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置连接长孔,在所述底模上设有连接孔,与所述立式筋板的连接部上设置的连接长孔相对应,连接螺栓穿设在所述牵拉支架上的连接长孔和底模上的连接孔中通过螺母固连,由此构成牵拉支架和底模之间的螺栓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底模或其延长平面之间具有一间隙,该间隙的大小为:在该间隙存在时,所述侧模和底模的位置关系为模具构成所述浇注腔时的正确位置,在该间隙变小时,所述侧模被牵拉向外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支架的结构为:包括两根角钢,一根在上的斜角钢,一根在下的水平角钢,两根角钢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立式筋板的上部和下部,两根角钢的另一端叠合固定,与立式筋板形成三角形,该牵拉支架的外端设置所述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置连接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包括两块下装饰板与所述侧模对应,该下装饰板的朝向浇注腔的侧面为倾斜表面,所述侧模固定在该下装饰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装饰板上设置压紧结构,使得下装饰板压紧在底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是:该下装饰板通过螺栓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底模上,在所述下装饰板上开孔,在该孔中固设一螺母,该螺母固定在底模上,在该装饰板上固设一加强压板,其上开孔与所述螺母对应,在该加强压板上设置一锥套,连接用螺栓穿过所述锥套、加强压板螺接所述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结构为锥形螺栓定位连接结构,该锥形螺栓定位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锥套, 所述螺栓包括螺帽和螺柱,在该螺帽和螺柱之间设有一锥形段; 所述锥套具有一个锥孔,该锥孔的锥度与该锥形定位螺栓上的所述锥形段的锥度相匹配,使得所述螺栓插设在所述锥套中;所述锥套置于所述牵拉支架上的连接部上端面上,其锥孔与所述连接部上的连接孔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锥角与所述锥套的锥孔的锥角相等,或是,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锥角大于所述锥套的锥孔,使得所述螺栓的锥形段抵在所述锥套的锥形孔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高度高于所述锥孔的高度;或者, 所述锥形段至少高出所述锥孔3-10mm ;或者, 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锥角为10° 7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锥形段的锥角为 14°。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支拆的钢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模是通过所述螺栓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底模和侧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支拆的模具,包括底模,其上固有相对的两侧模和两端模,构成模具浇注腔;在侧模朝外的立面上设置立式筋板,其下底面与底模间留一空隙;立式筋板上连接向外延伸的牵拉支架,其外端设连接部,连接部上设连接长孔,在底模上设连接孔,与连接长孔相对应,连接螺栓穿设在连接长孔和底模上的连接孔中通过螺母固连;连接部和底模或其延长平面间具有一间隙,间隙的大小为在间隙存在时,侧模和底模构成浇注腔,在间隙变小时,侧模被牵拉向外倾斜。本模具结构非常简单,但效果突出,在用于浇注如工业厂房混凝土立柱时,可以大大方便脱模。本模具既减少操作工人又不用设备配合,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人工操作即可实现支拆模板。
文档编号E04G13/02GK202925894SQ20122051274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8日
发明者王雷亮 申请人:王雷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