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62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固定组件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外壁结构的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如今的建筑物不再采用涂料或者砖块等来装饰外墙面,更多的采用石材或者金属材质的外装饰板,在固定此类外装饰板时通常采用湿式方法,即将外装饰板通过水泥固定于壁面外,而采用此方法消耗的施工时间长,作业性落后,而且由于外装饰板通常比较重, 操作起来也不方便,还存在高空作业的危险。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性高、施工简单方便的固定组件。[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固定组件,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侧面分别与后侧面垂直,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棱柱的前侧面中间开有一个开口槽,将前侧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前左侧面和前右侧面,所述四棱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间分别设有一条纵向凹槽。[0006]作为优选,所述前左侧面与左侧面形成85°夹角,所述前右侧面与右侧面形成 85。夹角。[0007]作为优选,所述各侧面围成的角为圆角。[0008]作为优选,所述前左侧面和前右侧面的内外侧均为粗糙表面。[0009]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将外装饰板固定在外墙上,采用螺栓通过开口槽来固定外装饰板,将螺栓的头部伸入到开口槽内,与螺母配合来固定外装饰板。通过此类干式方法,与采用水泥等的湿式方法相比具有施工性和作业性好的优点,而且固定牢固。前左侧面与左侧面以及前右侧面与右侧面形成85°夹角的设计,使螺栓与固定组件的固定更加牢固,而且前左侧面和前右侧面的内侧设计成粗糙表面,增加摩擦,防止螺栓滑动,使固定更牢。


[0010]图I、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尺寸结构示意图。[0011]图中的标号为,I、左侧面;2、右侧面;3、后侧面;4、前左侧面;5、前右侧面;6、纵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13]实施例I[0014]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固定组件,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侧面宽为 60mm,后侧面3宽为50mm,左右侧面分别与后侧面3垂直,前侧面中间开有一个12_宽的开口槽,将前侧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前左侧面4和前右侧面5,左侧面I和右侧面2中间分别设有一条宽为10mm,深为3mm的纵向凹槽6,前左侧面4和前右侧面5的内外侧均为粗糙表面,前左侧面4与左侧面I以及前右侧面5与右侧面2分别形成85°夹角,各侧面围成的角为圆角。[0015]实施例2[0016]结合图2,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固定组件,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侧面宽为 30mm,后侧面3宽为40mm,左右侧面分别与后侧面3垂直,前侧面中间开有一个12mm宽的开口槽,将前侧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前左侧面4和前右侧面5,左侧面I和右侧面2中间分别设有一条宽为10mm,深为3mm的纵向凹槽6,前左侧面4和前右侧面5的内外侧均为粗糙表面,前左侧面4与左侧面I以及前右侧面5与右侧面2分别形成85°夹角,各侧面围成的角为圆角。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组件,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侧面分别与后侧面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棱柱的前侧面中间开有一个开口槽,将前侧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前左侧面和前右侧面,所述四棱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间分别设有一条纵向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侧面与左侧面形成85°夹角,所述前右侧面与右侧面形成85°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侧面围成的角为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侧面和前右侧面的内外侧均为粗糙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组件,为中空的四棱柱,其中,左右侧面分别与后侧面垂直,四棱柱的前侧面中间开有一个开口槽,将前侧面分成宽度相等的前左侧面和前右侧面,四棱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间分别设有一条纵向凹槽。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将外装饰板固定在外墙上,采用螺栓通过开口槽来固定外装饰板,通过此类干式方法,与采用水泥等的湿式方法相比具有施工性和作业性好的优点,而且固定牢固。
文档编号E04F13/22GK202810098SQ2012205126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杨义春 申请人:王伟刚, 俞红潜, 蔡叶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