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自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墙体保温一般使用的材料为聚苯板。聚苯板价格较高,强度较低,尤其是由于聚苯板的易燃性导致了建筑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较之聚苯板而言,强度较高、价格低廉、并且不会产生安全隐患的自保温砌块。现有的自保温砌块一般包括由混凝土砌筑而成的空心的砌块主体;在砌块主体内填充保温材料,以达到保温的效果。但是由于在砌块主体内填充的保温材料一般都比较小,无法达到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保温砌块,该自保温砌块保温效果更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保温砌块,包括:由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浇铸而成的砌块主体;所述砌块主体上形成有多个空腔;多个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所述空腔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空腔中填充有 由水泥以及发泡剂制成的保温层; 多个所述空腔在所述砌块主体上分布成多排空腔组。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砌块主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水泥槽;所述水泥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砌块主体设置有水泥槽的侧面还设置有保温砂浆注入槽;所述保温砂浆输入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保温砂浆注入槽中还设置有由水泥、石灰王、中空玻化微珠、沙砾以及粉煤灰制成的保温砂浆。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保温砂浆注入槽的深度大于的所述砌块主体上设置有该保温砂浆注入槽的侧壁的厚度。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每排所述空腔组包括至少两个空腔。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每排空腔组中相邻的空腔之间的公共侧壁向与该空腔组相邻的空腔组延伸时,必然到达另一个空腔组中的空腔。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空腔组有三组;每组所述空腔组中均包括两个空腔。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砌块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砌块主体分离成两个部分的分离腔;[0023]所述分离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分离腔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所述分离腔与所述砌块主体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共侧壁。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砌块主体上还设置有保温砂浆注入腔;所述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与所述分离腔相通;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每排空腔组中相邻的空腔之间的公共侧壁向与该空腔组相邻的空腔组延伸时,必然到达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砌块主体是由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浇铸而成的,煤渣一般为火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燃烧后的残留,煤渣本身就是多孔结构的,因此将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混合,浇铸所得的砌块主体的侧壁也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并且由于在空腔 中还填充有由水泥和发泡剂制成的保温层,保温层是将发泡剂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将形成的混合物注入砌块主体上的空腔内干燥形成的。由于发泡剂的作用,会在保温层中形成大量封闭气孔。而在这些气孔中的空气的导热系数远小于水泥本身的导热系数,且由于多个空腔在所述砌块主体上分布成多排空腔组,多排空腔组相当于提供了多层保温,因此这种保温层能够更好的隔绝热量的传递,保温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包括由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浇铸而成的砌块主体,在砌块主体上形成多个空腔,多个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所述空腔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在这种自保温砌块砌筑到墙体中时,其空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即空腔之间的公共侧壁也是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承重的部分除了砌块主体的外侧壁,还包括空腔之间的公共侧壁。压力能够均匀的由砌块主体的外侧壁以及空腔之间的公共侧壁分担,从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强度更大,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以及实施例四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中,规定图中双向箭头的指示方向为空腔的延伸方向。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俯视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包括:由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浇铸而成的砌块主体I ;所述砌块主体I上形成有多个空腔2 ;多个所述空腔2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所述空腔2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空腔2中填充有由水泥以及发泡剂制成的保温层3 ;多个所述空腔2在所述砌块主体上分布成多排空腔组。在本实施例一中,由于砌块主体I是由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浇铸而成的,煤渣一般为火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燃烧后的残留,煤渣本身就是多孔结构的。较之现有技术中只使用水泥和沙石制作砌块主体,本实用新型中将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混合,浇铸所得的砌块主体I的侧壁也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并且由于在空腔中还填充有由水泥和发泡剂制成的保温层3,保温层3是将发泡剂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将形成的混合物注入砌块主体上的空腔内干燥形成的。由于发泡剂的作用,会在保温层3中形成大量封闭气孔。而在这些气孔中的空气的导热系数远小于水泥本身的导热系数,且由于多个空腔在所述砌块主体上分布成多排空腔组,多排空腔组相当于提供了多层保温,因此这种保温层能够更好的隔绝热量的 传递。在本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中,包括由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浇铸而成的砌块主体I,在砌块主体I上形成多个空腔2,多个空腔2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所述空腔2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在这种自保温砌块砌筑到墙体中时,其空腔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即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也是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承重的部分除了砌块主体I的外侧壁,还包括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压力能够均匀的由砌块主体I的外侧壁以及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分担,从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强度更大,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满足用户的需求。实施例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砌块主体I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水泥槽4 ;所述水泥槽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二中,由于自保温砌块在墙体中的时候,需要使用水泥将自保温砌块之间或者其他的材料之间固定住,因此在砌块主体I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了水泥槽4,水泥槽4的作用即为固定自保温砌块的水泥留下固定空间,使得自保温砌块能够更牢固的固定在墙体上。实施例三: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中,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砌块主体I设置有水泥槽4的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将不同的自保温砌块连接起来的保温砂浆注入槽5 ;所述保温砂浆输入槽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三中,由于自保温砌块的外壁,即砌块主体的导热系数与设置有腔体2的部位,即填充有保温层的部分的导热系数不同,因此当自保温砌块砌筑到墙体中时,可能会造成相邻的自保温砌块之间外壁的部分与其他部位的导热系数不同,影响墙体整体的保温效果,因此在砌块主体I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保温砂浆注入槽5,该保温砂浆注入槽5设置在自保温砌块砌筑到墙体中时,与其他自保温砌块相邻的侧面,该保温砂浆输入槽5的深度一般大于自保温砌块的外壁的厚度,在将自保温砌块砌筑入墙体中时,所述保温砂浆注入槽5中还设置有由水泥、石灰王、中空玻化微珠、沙砾以及粉煤灰制成的保温砂浆。这种保温砂浆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因此能够尽量减小自保温砌块的外壁与其填充有保温层3的部分的导热系数的差别,使得墙体的保温效果更好。并且,当将多层自保温砌块砌筑入墙体上的时候,保温砂浆注入槽5中注入的保温砂浆变干后,还能够为自保温砌块之间提供固定的支撑力,使得自保温砌块的砌筑更加的牢固。实施例四:图3是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所示,每排所述空腔组包括至少两个空腔。将多个空腔2在砌块主体I上分布成多排空腔组,每排空腔组包括至少两个空腔2,同一个空腔组的相邻空腔2之间有公共侧壁,不同组的空腔2之间也存在公共侧壁,这样,自保温砌块承重时,压力由砌块主体和同一个空腔组中相邻的空腔之间的公共侧壁,以及不同组的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共同承担,强度更大,能够承重的重量更高,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实施例五: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参见图4所示,每排空腔组中相邻的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向与该空腔组相邻的空腔组延伸时,必然到达另一个空腔组中的空腔2。在本实施例五中,包括三个空腔组,每个空腔组中包括两个空腔2,每排空腔组中相邻的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向与该空腔组相邻的空腔组延伸时,必然到达另一个空腔组中的空腔2也就相当于将相邻的空腔组中的空腔错开,每排空腔2的侧边均与之相邻的空腔2的侧边错开。这样,避免了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则可能垂直于砌块主体I的上的侧壁A与侧壁B,直线连通砌块主体I的两个侧壁A与侧壁B,从而导致的同一个自保温砌块上不同部位导热系数的不同。并且,自保温砌块砌筑到墙体中时,成三排分布的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以及砌块主体I的外侧壁均匀受力,使得整个自保温砌块的承重能力更强。实施例六: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砌块主体I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砌块主体I分离成两个部分的分离腔6 ;所述分离腔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2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分离腔6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所述分离腔6与所述砌块主体I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共侧壁。在本实施例六中,由于在将自保温砌块砌筑到墙体中时,可能会需要将自保温砌块的长度截断的情况,因此在砌块主体I上设置有用于将砌块主体I分离成两个部分的分离腔6,所述分离腔6与所述砌块主体I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共侧壁,因此当需要将砌块主体I截断的时候,只需要将分离腔6上与砌块主体I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共侧壁的部分断开,即从分离腔6的位置将一块砌块主体I分离成两块,满足用户的需要。实施例七: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参见图6所示,所述砌块主体I上还设置有保温砂浆注入腔7 ;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2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7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每排空腔组中相邻的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向与该空腔组相邻的空腔2组延伸时,必然到达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7。在本实施例七中,由于分离腔6与空腔2之间还设置有公共侧壁,因此由于公共侧壁的导热系数与空腔2中填充的保温层3的导热系数不同,因此可能会造成同一个自保温砌块上不同位置的保温效果不同,因此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产生,在砌块主体I上设置了保温砂浆注入腔7,在将自保温砌块砌筑到墙体中的时候,在该保温砂浆注入腔7中注入保温砂浆,能够减少自保温砌块上不同部位的保温效果不同的情况产生。并且,当将多层自保温砌块砌筑入墙体上的时候,保温砂浆注入腔7中注入的保温砂浆变干后,还能够为自保温砌块之间提供固定的支撑力,使得自保温砌块的砌筑更加的牢固。并且,在本实施例七中,当需要从分离腔6的位置将一块较大的自保温砌块分离成两块较小的自保温砌块的时候,由于分离腔6和与之相邻的空腔2之间是具有公共侧壁的,因此需要在这里添加一个 保温砂浆注入腔,该保温砂浆注入腔与分离腔6相通,当从分离腔6的位置将一块自保温砌块分离成两块自保温砌块的时候,保温砂浆注入腔也随之被分开成两个槽,类似于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保温砂浆注入槽5,从而被分离后的自保温砌块砌筑到墙体中时,能够同与之相邻的自保温砌块之间注入保温砂浆,从而提高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效果。在本实施例七中,优选地,为了自保温砌块的制造简便,空腔2 —般在砌块主体I上规律排布,假如空腔2有四个,其成两排分布在砌块主体I上时,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则可能垂直于砌块主体I的上的侧壁A与侧壁B,直线连通砌块主体I的两个侧壁A与侧壁B。因此,在4个空腔2相邻的位置设置了保温砂浆注入腔7,避免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与空腔2填充有保温层3的部分的导热系数不同,从而所造成的同一个自保温砌块不同部位的保温效果不同。当空腔2有更多时,例如6个、8个、10个等等时,只要有上述情况的产生,即由于空腔2的排布,有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垂直于砌块主体I的上的侧壁A以及侧壁B,直线连通砌块主体I的两个侧壁A与侧壁B,可设置有多个保温砂浆注入腔7,使得每排空腔组中相邻的空腔2之间的公共侧壁向与该空腔组相邻的空腔组延伸时,必然到达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7。。在上述实施例四、实施例五中,所述空腔2的横截面为矩形。将空腔2的横截面设置成为矩形,即由砌块主体I的侧壁A到侧壁B的保温层的厚度是均匀的,即砌块主体I上由侧壁A到侧壁B的整体导热系数是一样的,即使有差别,也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保温砌块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在上述七个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剂为物理发泡剂。物理发泡剂在高压下产生气泡,其与水泥浆混合起来的时候,能够在水泥浆中形成大量且均匀的封闭气孔,并且在水泥浆干燥后,封闭气孔将空气封闭于水泥中,能够更好的隔绝热量的传递。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保温砲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砲块王体; 所述砌块主体上形成有多个空腔; 多个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所述空腔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 所述空腔中填充有保温层; 多个所述空腔在所述砌块主体上分布成多排空腔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主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水泥槽; 所述水泥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主体设置有水泥槽的侧面还设置有保温砂浆注入槽; 所述保温砂浆输入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砂浆注入槽中还设置有保温砂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砂浆注入槽的深度大于的所述砌块主体上设置有该保温砂浆注入槽的侧壁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空腔组包括至少两个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每排空腔组中相邻的空腔之间的公共侧壁向与该空腔组相邻的空腔组延伸时,到达另一个空腔组中的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组有三组;每组所述空腔组中均包括两个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属的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砌块主体分离成两个部分的分离腔; 所述分离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分离腔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 所述分离腔与所述砌块主体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共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主体上还设置有保温砂浆注入腔;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与所述分离腔相通; 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 每排空腔组中相邻的空腔之间的公共侧壁向与该空腔组相邻的空腔组延伸时,到达所述保温砂浆注入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保温砌块,包括由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浇铸而成的砌块主体;所述砌块主体上形成有多个空腔;多个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所述空腔的两端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空腔中填充有由水泥以及发泡剂制成的保温层;多个所述空腔在所述砌块主体上分布成多排空腔组。煤渣本身就是多孔结构的,因此将煤渣、水泥以及沙石混合,浇铸所得的砌块主体也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由于发泡剂的作用,会在保温层中形成大量封闭气孔。而在这些气孔中的空气的导热系数远小于水泥本身的导热系数,且由于多个空腔在所述砌块主体上分布成多排空腔组,多排空腔组相当于提供了多层保温,该自保温砌块保温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E04C1/41GK203145303SQ20132004122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胡连义 申请人:胡连义